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历史>

全国高考l历史2017题目

刘惠分享

  2017的全国卷1高考历史都考查了什么内容呢?一起去看看吧。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全国高考l历史2017题目,仅供大家参考!

  全国高考l历史2017题目

  24.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

  《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D25.图4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4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C .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26“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

  ”此事反映了

  A

  C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27这一变化有助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C.削弱六部的权限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

  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情况表明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

  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30.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

  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

  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 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局面

  31.1965年,17.9%

  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D

  32。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A .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C D.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这说明在推动表1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发达国家经济调整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

  B.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

  C.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

  D.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

  35.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

  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即使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

  A.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

  B.促成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

  C.导致欧洲出现对峙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朝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

  ——材料二 为解决人口压力,康有为认为,旷益甚,人迹既少……早谋移徙”民国时期,有人认为,能开垦荒地、改良农业、增加生长,总是赶不上人口增加的快”;至于工业化一途,因需要大量投资,短期内难以搞成。“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

  ——据《康有为全集》等

  (1(12分)

  (2)并加以简要评价。(13分)

  41(12分)

  材料 。英国人“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人民主权。

  ——据卢梭《社会契约论》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南北朝时,士族族谱是选任官员的重要依据。唐朝初年,旧士族虽已没落,但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数家所谓“山东士族”,仍凭借其祖先的影响,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这些家族编写族谱,标榜为华夏“高门”,自诩“家风”优良,相互间通婚。唐初那些以军功起家的大臣,也把能与他们通婚视作荣耀。

  唐太宗决心从谱牒入手,改变这种状况。他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域,不分民族渊源,收集当时全国各地具有影响的293用官员的依据。编写者受习惯影响,这让唐太宗颇不高兴,下令:后期才从草原南迁,也因此跻身“高门”之列。

  ——

  (1(9分)

  (2(6分)

  46.[历史——选修2](15分)

  材料 17211783年,下院议长宣布,任何议1835年,质并公布于众。被质询者必须在规定时间内201个小时。对于普通质询,被质询人73天内答复。70年代后,下院设立各委员会可以分别就政府的内政和外交问题向有关政府官员提出质询,发现政府工作中的问题,督促有关部门加以改善。

  ——摘编自埃弗尔·詹宁斯《英国议会》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议会质询制度的发展变化,并指出这一制度的实质。(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议会质询制度的积极作用。(6分)

  47.[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1965年,美国在越南的军事行动升级后,中国政府在加强对越南的军事援助的同时,向美国政府传递了一系列警示性信息,要求美国不得将战争无限制升级。美国决策者对此颇为重视,加强相互间的“信息传递”,努力理解中方的信息,并将中方的可能反应作为制定战略决策时必须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同中国政府打交道的过程中,美国表现出某种谨慎和克制,朝鲜战争式的中美直接军事冲突没有重演。

  1969的需要,对美国的对外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国际条件。1973

  ——》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原因。(8分)

  (2(7分)

  48.[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材料 “蕃将”,成为唐朝开边拓土的重要力量。镇守西域。天宝六年(747)(今克什米尔境内)“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附”。

  )“皆入其家”。石国王子召引大食(阿拉伯帝国)与高仙芝率领的唐军战于怛逻斯城(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高仙芝成为唐朝名将的时代背景。(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高仙芝的功过。(6分) 。

  全国高考l历史2017题目参考答案

  节制生育。

  评价:可以总体评价,也可以就主张分别评价。性。

  41.(12分)

  45.

  (2)加强皇室地位;肯定现有政治秩序,有利于维持政权稳定;抑制旧士族的影响;有利

  于维护统一;巩固民族交融的成果。

  46.(15分)

  (1)发展变化:质询时间由不固定到固定;由可拒绝回答到有问必答;专业化、制度化程度逐步提高。

  实质:立法机构监督、问责行政机构的民主制度。

  (2)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推动政府改善工作;进一步完善民主制度。

  47.(15分)

  (1美国采取了避免直接冲突的一些措施。

  (2战争胜利无望,欲从战争中脱身。

  48.(15分)

  (1政策与用人政策。 (2响了唐朝的西域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