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历史>

历史人物评说高考真题汇总

刘惠分享

  了解不同时期的历史人物并对其做出客观评价是历史课堂的重要内容,那么高考时该如何拿下关于人物的题型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历史人物评说高考真题汇总,仅供大家参考!

  历史人物评说高考真题汇总一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 曾国藩是较早意识到清王朝需要加强海防建设的先行者之一。他对近代俄国海防力量在世界上能占据强席有着自己清醒的认识:“外国技术之精为中国所未逮,如与图算法,步天测海,制造机器等,无一不与造船练兵相为表里……其国家于军政、船政皆视为身心性命之学。如俄罗斯初无轮船,国主易服微行,亲入邻国船厂,学得其法,乾隆间,其世子又至英国书院,肄业数年。今则俄人巨炮大船,不亚于英法各国,此其明效。”

  材料二 曾国藩加强海防建设的相关奏折

  1865年,曾国藩希望朝廷能腾出军费与人力加强海防力量,奏请设立长江水师并专设文武兼用的专职提督,原因在于“长江通商,处处与外国交接,朝夕相见,必须提督平日稍有权威,乃足以赀弹压”。

  1868年四月,曾国藩针对清廷海防力量薄弱,向朝廷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近年洋面不靖,屡有劫案,亟应归复水师,出洋捕剿。惟外洋开仗,较之长江开仗其难数倍。臣往年所用之长龙舢板,均不便于出洋。现于上海铁厂制造轮船,又于芜湖等处试造广东艇船。拟船成之后,仍需酌改营制,略仿西洋之法,一船设一官,乃可角逐海上。”

  1868年十一月初,曾国藩上奏朝廷,请酌议江苏水师事宜,“今议江苏水师,外海尚需略增。……沿海各省,整顿水师,均须核算饷项,盖水师久无战船,非修造两三年不能集事。权衡缓急,海疆似以水营为重。”“臣之微意,不过欲使中国兵勇以舟楫为室家,以海洋为坦道;至于船式如何而后善,营制如何而后强;自当博采群言,不敢略执成见也。一俟江苏水 师定章后,沿海闽粤各省均可参酌办理,大局幸甚!”

  (1)根据材料,指出曾国藩在海防建设问题上的主要观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曾国藩在军事上的主要活动。(9分)

  【参考答案】

  (1)向西方学习,发展近代海防;设立海防管理机构并整顿水师;开设近代轮船制造厂。(6分)

  (2)利用地方武装,创建湘军,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晚清政府的兵制和政局;创办安庆内军械所,开中国工业近代化之先河;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维护封建统治,体现其地主阶级本质。(9分)

  历史人物评说高考真题汇总二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武帝雄才大略,非不深知征伐之劳民也,盖欲复三代之境土。削平四夷,尽去后患,而量力度德,慨然有舍我其谁之想。于是承累朝之培养,既庶且富,相时而动,战以为守,攻以为御,匈奴远道,日以削弱。 武帝生平,虽不无过举,而凡所作用,有迥出人意表者。始尚文学以收士心,继尚武功以开边城,而犹以为未足牢笼一世。”

  ——清朝吴裕垂《历朝史案》

  材料二 司马光说“(汉武帝)异于秦始皇无几矣”,又说“(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免于亡秦之祸” 。 ——摘自《资治通鉴》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汉武帝的历史功绩。(5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异于秦始皇无几”的表现并分析他有“亡秦之失而免于亡秦之祸”的原因。(10分)

  【答案】

  (1)大规模北击匈奴,拓展了北部疆域,使北部边郡得到安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逐步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5分)

  (2)表现:都有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或都使民力、物力有大量的消耗);都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中央集权;都加强了思想控制;(6分)

  原因:秦朝暴政导致阶级矛盾激化而汉武帝的措施以稳定社会为目的;汉武帝时西汉经过汉初的恢复国力强盛,而秦朝是刚经过长期战乱而建立,急需稳定。(4分)

  历史人物评说高考真题汇总三

  吴佩孚(1874—1939),字子玉,汉族,山东蓬莱北沟吴家村人,祖籍江苏常州(延陵郡)。北洋军阀首领之一。l939年吴佩孚被日本谋杀,时年65岁。国民党政府追认为陆军一级。

  材料一 我也是个军人,昔日也曾误以为武力万能。后经体察国情,纵观世界的发展趋 势,(得出新的结论)……(我坚信),以政治手段解决国与国之间的矛盾,是治理国家的基本途径。而不必自恃武力以求决胜于疆场。正是基于这种理念,卢沟桥事变后,我留在故都北平,并以倡导和平为己任。而实现和平的唯一前提,就是保全国土与恢复主权。在这一点上,我暗自庆幸与精卫先生不谋而合。有鹤鸣于九天之上,我深感议和的主张并不孤立。

  ——《重评吴佩孚不可矫枉过正:1939年吴佩孚回复汪精卫》

  材料二 吴佩孚虽也是一个军阀,他有两点却和其他军阀截然不同,第一,他生平崇拜我国历史、上伟大的人物是关、岳,他在失败时也不出洋,不居租界自矢。表现了他不愿意依靠外国人讨生活的性情,他在失势时还能自践前言,这是许多人都称道他的事实。第二,吴氏做官数十年,统治过几省的地盘,带领过几十万的大兵,他没有私蓄,也没臵田产,有清廉名,比较他同当时的那些军阀腰缠千百万,总算是难能可贵。

  ——中共元老董必武评价吴佩孚

  (1)据材料一,指出吴佩孚对汪精卫的态度。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你对吴佩孚的行为持何态度?(6分)

  (2)据材料二,概括董必武评价吴佩孚的标准。结合材料一、二,谈谈对历史人物评价的基本原则。(9分)

  【答案】

  (1)态度:仰慕、赞赏。评价:否定。(6分)

  (2)标准:阶级斗争;民族气节;个人人格、品质。(5分)基本原则:既看动机,又看结果,做到客观公正;把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评价。(4分)

  历史人物评说高考真题汇总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鸦片战争前后,美国传教士来华时,正是华盛顿形象在美国被神化阶段,有关华盛顿的信息在中国传播开来。粗略分祈一下,至少有以下几个不同的华盛顿形象:

  一是开国总统,国父形象。

  二是领导人民打败英国殖民主义者,实现民族独立的民族英雄形象。

  三是能征善战的军事统帅形象,所谓起义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提三尺剑,开万里疆。

  四是打了天下但不占天下,不做皇帝的尧舜形象。

  五是具有坚定的民主思想,开创世界民主道路的民主形象。

  六是严格遵从已有民主制度,遵守宪法的守法形象。

  七是敢于认错,不讲谎话,见义勇为,孝顺母亲,诚实、行善、孝顺形象。

  八是也有缺点错误,也有七情六欲,也会发脾气的凡人形象。

  九是善于积累财富的大庄园主形象。

  (1)你认为清末民初,深入人心的是哪一个华盛顿呢?说明你的理由。(5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华盛顿的历史功绩。(10分)

  【答案】

  (1)言之成理,即可得分。(5分)

  (2)华盛顿领导了北美独立战争,赢得了美国的独立。胜利后任制宪会议主席,制定《1787年宪法》,之后当选为美国首任总统,为美国建国、国家民主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是伟大的政治家,美国的开国元勋。(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