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节日知识>24节气>夏至>

夏至过后多久入伏

倩愉分享

夏至这一天,通过日影而得,也成为很重要的日子,《周礼·春官》记录:“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到了周代,夏至祭祀意为清除疫疠、荒年与饥饿死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夏至过后多久入伏,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夏至过后多久入伏

夏至过后多久入伏

初伏也被称之为入伏,是在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算起到第四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日子。夏至过后第三个庚日为入伏,作为初伏的第一天。

入伏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日子,以我国天干地支纪日法为标准,天干有10个数字,地支有12个数字,每年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就是初伏了,所以,夏至日是入伏的关键标志。

“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按我国阴历(农历)气候规律,前人早有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每伏十天共三十天。”有的年份“中伏”为二十天,就一共有四十天。

夏至的由来

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节气就是夏至,公元前7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据《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

夏至这天虽然白昼最长、太阳角度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俗话说“热在三伏”,真正的暑热天气是以夏至和立秋为基点计算的,大约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中国各地的气温均为最高,有些地区的最高气温可达40度左右。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夏至以后,北半球的白天的时间就会慢慢变短。

夏至的含义

它指的是我国传统历法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处于夏季的第四个时令,依次为: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太阳在黄道上经过90°至105°的时间段被认为是夏至。日期大约为每年6月21日或22日至7月7日或8日。进入该时节后,农作物生长旺盛,杂草、病虫害也迅速滋生蔓延,需加强田间管理。

夏至的食物养生窍门

1、多喝水

夏至的时候非常热,要注意多喝水,补充流失的水分,夏季建议饮水量可增至1800ml左右,少量多次饮用;补充水和无机盐,特别是要注意钾的补充,豆类或豆制品、水果、蔬菜等都是钾的很好来源。多吃些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西瓜、苦瓜、桃、乌梅、草莓、西红柿、黄瓜等都有较好的消暑作用。

2、饮食清淡多吃“苦”

夏至是一年中人体代谢最旺盛的节季,此时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可口,避免油腻、难消化的食品。早、晚喝点粥,既能生津止渴,又能补养身体,助阳气。除了清淡饮食,还可多吃苦菜类蔬菜,如苦瓜、香菜等。因苦味食物具有除燥祛湿、清凉解暑、利尿活血、解除劳乏、消炎退热、清心明目、促进食欲等作用。不过,苦味食物均属寒凉,虽然能清热泻火,但属于清泻类食物,体质较虚弱者不宜食用,不然的话会让自身的病情加重。

夏至去湿气的食物

其实我们经常吃的很多食材都能够具有去湿气的功效,例如薏仁米,就可以健脾养胃、利湿消肿、舒筋活络除痹、清热解毒放脓;红豆有健脾胃治腹泻、利湿消肿的功效,大伙儿熟识的薏米红豆汤,就会有非常好的有利排尿去湿实际效果。

除此之外,在夏日炎炎要保证清淡的食物,多吃一些清热祛湿食材,如甜瓜、茄子、莲籽、淮山药、绿豆粥,还能够用黄的菊花、金银花茶、菏叶来泡水喝。

最终,建议大伙儿加强锻炼,适度健身运动不仅能释放压力,还能加快体内湿气排出来。好像慢跑、健步走、游水等健身运动,都能推动血气循环系统,所以不光要吃还要搭配运动。

    1900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