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节日知识>24节气>夏至>

2023年夏至后多少天入伏

诗诗分享

2023年夏至后多少天入伏呢?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古人说:“日长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极也,故曰夏至”。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3年夏至后多少天入伏(时间),希望大家喜欢!

2023年夏至后多少天入伏

2023年夏至后多少天入伏

2023年夏至时间是6月21日,而今年入伏是从7月11日开始。所以从夏至到入伏还有21天时间。

2023年夏至具体时间

2023年夏至开始时间:6月21日22:57:37

2023年夏至结束时间:7月7日16:30:29

2023年夏至农历时间:五月初四

2023年夏至星期时间:星期三

2023年三伏天具体时间

初伏开始与结束的时间:2023年7月11日-2023年7月20日,共10天;

中伏开始与结束的时间:2023年7月21日-2023年8月9日,共20天;

末伏开始与结束的时间:2023年8月10日-2023年8月19日,共10天。

夏至三候是什么

一候:鹿角解

麋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麋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

二候:蝉始鸣

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

三候:半夏生

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夏至养生小知识

1、适当锻炼身体

锻炼的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为凉爽的时候进行,场地可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清新的地方,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打太极拳、做广播体操为好,剧烈的运动不宜做。

2、外出采取防晒措施

此时节,公众应避免在强烈的阳光下暴晒,外出时,应采取防晒措施,如打伞、戴遮阳帽、涂防晒霜等;随身要备有人丹、藿香正气水、十滴水、清凉油等。另外,从服装的颜色上来讲,最好穿红色的衣服,因为红色的衣服可大量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线,进而保护皮肤,防止皮肤老化甚至癌变。

3、要清凉

这个多指穿着及生活环境。夏季不要穿得太厚,很多年轻人喜欢穿牛仔服饰,夏季不适合穿这种衣物。衣服颜色尽量以浅色为主,这样才能少吸热。衣服的布料尽量选用棉质及亚麻,这样容易吸汗和透气。居室宜清凉,早晚室内气温低,应将门窗打开,通风换气。中午室外气温高于室内,宜将门窗紧闭,拉好窗帘。阴凉的环境,会使人心静神安。

4、晚睡早起睡午觉

此时节,公众起居调养应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而老弱者则应早睡早起,尽量保持每天7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从这天开始,一定要睡午觉。夏至阴生,在中医理论中,午觉是以阳养阴,子觉是以阴养阳。只要能合上眼睛一会,就能达到很好的养阴效果。

5、静息调心

根据中医五行理论,夏天是养心的季节。养心学家认为夏季炎热,更宜调息静心,应“常如冰雪在心”,即“心静自然凉”。听慢音乐是一个调息的好方法。音乐中的音符也含有阴阳五行的元素,和节奏快的音乐能增强体内阳气、助人兴奋的效果相反,舒缓音乐可以帮助呼吸慢下来,让心脏得到休息。

6、温水洗澡

每日温水洗澡也是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不仅可以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肤清洁凉爽消暑防病,而且能起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因为,温水冲澡时的水压及机械按摩作用,可使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体表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改善肌肤和组织的营养,降低肌肉张力,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增强抵抗力。

7、忌夜卧贪凉

不可晚上睡觉整夜开空调冷气,这种习惯易导致伤风、面瘫、关节疼痛、腹痛腹泻,对身体的损伤是严重的。对小儿甚至不要在其睡着之后扇风取凉,否则,易于罹患手足抽搐、口噤不开、风痹等病症,人们往往不知其害,所谓爱之深,则害之甚。谚语有“避风如避箭,避色如避乱,加减逐时衣,少餐申后饭”的养生口诀,均可以理解为夏季的养生要求。

    1937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