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节日知识>24节气>大暑>

大暑有什么讲究

华华分享

  大暑节气在7月下旬,一般是在“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处于一年中最热的时期,许多地区的气温超过35℃。那么,在大暑有什么讲究呢?

  大暑饮食有讲究

  1、忌大量饮水

  中暑的人应该采取少量、多次饮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过300毫升为宜。切忌狂饮不止。因为,大量饮水不但会冲淡胃液,进而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引起反射排汗亢进。结果会造成体内的水分和盐分大量流失,严重者可以促使热痉挛的发生。

  2、忌单纯进补

  人们中暑后,暑气未消,虽有虚症,却不能单纯进补。如果认为身体虚弱急需进补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进补过早的话,则会使暑热不易消退,或者是本来已经逐渐消退的暑热会再卷土重来,那时就更得不偿失了。

  3、忌大量食用生冷瓜果

  中暑的人大多属于脾胃虚弱,如果大量吃进生冷瓜果、寒性食物,会损伤脾胃阳气,使脾胃运动无力,寒湿内滞,严重者则会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

  4、忌吃大量油腻食物

  中暑后应该少吃油腻食物,以适应夏季胃肠的消化功能。如果吃了大量的油腻食物会加重胃肠的负担,使大量血液滞留于胃肠道,输送到大脑的血液相对减少,人体就会感到疲惫加重,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大暑宜多吃“苦”

  那么,哪些食物含“苦”呢?多以蔬菜和野菜居多,如莴苣、生菜、芹菜、茴香、香菜、苦瓜、萝卜叶、苔菜等。”专家认为,大暑时节吃苦味食物不但能清除人内心的烦恼、提神醒脑,而且可以增进食欲健脾利胃。不过,最好要适量否则伤胃。

  专家还提醒,大暑时节人们出汗多而易丢失津液,番茄、柠檬、草莓、乌梅、葡萄、山楂、菠萝、芒果、猕猴桃等酸味水果能敛汗止泻祛湿,还可以生津解渴、健胃消食增进食欲。

  炎炎夏季,人们喜食生冷,若在菜肴中加点醋,醋酸可杀菌消毒,防止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哦。

  大暑来了!大暑节气有什么习俗和讲究?

  大暑节气在7月下旬,一般是在“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处于一年中最热的时期,许多地区的气温超过35℃。

  这一时期农作物生长最快,同时,中国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发生也最为频繁。

  大暑节气有啥气候特征?

  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在科技发展有限的时期,人们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再过五日,天气更加闷热,土地非常潮湿;再过五日,常有大的雷雨出现,大雨会让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根据大暑的热与不热,出现了不少预测天气走向的农谚,如“大暑热,田头歇;大暑凉,水满塘”“大暑热,秋后凉”“大暑热得慌,四个月无霜”“大暑不热,冬天不冷”“大暑不热要烂冬”等。

  大暑时节,长江中下游等地正处于炎热少雨季节,滴雨似黄金,因此有“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伏里多雨,囤里多米”“伏天雨丰,粮丰棉丰”“伏不受旱,一亩增一担”“大暑有雨多雨,秋水足;大暑无雨少雨,吃水愁”等说法。

  大暑节气习俗、讲究多!

  大暑时节,浙江台州沿海有送“大暑船”活动。渔民轮流抬着“大暑船”在街道上行进,鼓号喧天,鞭炮齐鸣,街道两旁站满祈福的人群。“大暑船”最终被运送至码头,进行一系列祈福仪式。随后,这艘“大暑船”被渔船拉出渔港,在海上点燃,随水而去,以此祝福人们五谷丰登、生活祥和。

  送“大暑船”

  当地人还有在这天吃姜汁调蛋的风俗,讲究为老年人煮点鸡粥,滋补阳气。

  姜汁调蛋

  福建莆田人在大暑节那天,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做“过大暑”。亲友之间,常以荔枝、羊肉作为互赠的礼品。

  广东人讲究在这一时节“吃仙草”。台湾则有吃凤梨的习俗,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被用来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另外,由于农历六月十五日是全年的一半,民间讲究“过半年”,这天拜完神明后全家会一起吃“半年圆”。半年圆是用糯米磨成粉,再和上红面搓成的,一家人品尝甜食,象征着团圆和甜蜜。

  大暑还是乡村田野蟋蟀最多的季节,在茶余饭后,人们有以斗蟋蟀为乐的风俗。


大暑相关文章:

1.大暑和三伏天的区别

2.关于大暑的古诗

3.有关大暑谚语

4.大暑随笔散文

5.有关大暑的诗句

    4039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