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健康知识>健康养生知识>

三伏灸注意事项

晓琼分享

  如果能在每年最热的“三伏天”施灸就会事半功倍,从而解决久治不愈的因寒凝而引起的各种淤症、痛症和有损容颜美丽的各种色斑问题,达到秋冬养阴、冬病夏治的目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推荐给大家的三伏灸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

  三伏灸注意事项

  慢性支气管炎、胃部的消化性溃疡、骨关节疾病、风湿类风湿等都属于“冬病”的范围。不过,严重皮肤过敏者、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者、瘢痕体质者、严重皮肤过敏者、贴敷部位表皮破损者等要慎用。阴虚火旺体质、感冒发烧期间,以及女性经期也不适合贴敷。

  去贴敷时最好身穿宽松透气、舒适吸汗的纯棉衣物。为了防止药膏染脏衣服,当天穿深颜色衣服最好。如有过敏症状在贴敷前一定要告诉医生,改用防过敏胶布。贴敷后会出现发热等感觉,可以待在凉快的地方,但切不可贪凉。不要马上进到温度很低的空调房里,防止遇冷使毛孔收缩影响药物吸收,更不要将电扇、空调直接对着贴敷部位吹。

  三伏天打造孩子最佳抵抗力

  “夏避三伏,冬避三九”,多数人不喜欢三伏天,不过,别以为它带给人们的只有闷热与烦躁,这段时间可是帮助孩子预防疾病,提高免疫力的大好时机——通会有效的冬病夏治方法,孩子将变得更强壮。

  冬病夏治适合大多孩子

  冬病夏治是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对冬季容易发作的疾病在夏季进行集中治疗,以求增强身体抗病能力、减少疾病发作次数、减轻发病时严重程度的一种治病方法。冬病夏治的主要治疗方法是三伏灸。三伏灸不仅适用于成年人,儿童也可以应用。

  三伏天吃什么驱寒

  三伏天驱寒最好的莫过于生姜了,可以早晨泡水喝。另外多吃羊肉驱寒效果也很好。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晚上吹空调睡眠,稍不留意就容易出现感冒、拉肚子等情况。遇到这种情况,可以把姜切成薄片,睡前服用。这样,既能利用姜的发散功效驱除寒气,又能补水排毒。如果症状仍存在,上班时也可以不时嚼片薄姜,吞下姜汁。

  1、红糖姜汤

  做法:用红糖50克,姜切片与红糖一起熬煮,15~20分钟即可。

  功效:红糖具有养血、活血的作用,加到姜汤里,可改善体表循环,治疗伤风感冒。需要注意的是,生姜红糖水只适用于风寒感冒或淋雨后胃寒,不能用于暑热感冒或风热感冒。

  2、绿茶姜汤

  做法:绿茶姜汤做法十分简单,取绿茶和姜丝各5克,用沸水冲泡10分钟左右即可。

  鲜榨的姜汁可防中暑,尤其是配上清热解毒、益气舒心的绿茶,效果更佳。特别适宜在盛暑与秋热交替时喝,有清热舒心的功效。

  3、盐醋姜汤

  做法:熬一些热姜汤,先在热姜汤里加少许盐和醋,趁热敷于痛处。

  盛夏不少人容易得“空调病”,肩膀和腰背会遭受风、寒、湿等病邪的侵扰,特别是老人容易复发肩周炎。遇到这种情况,可熬一些热姜汤,先在热姜汤里加少许盐和醋,然后用毛巾浸水拧干,敷于患处,反复数次,能使肌肉由张变弛、舒筋活血,大大缓解疼痛。也可用毛巾蘸熬制好的热姜汤敷于四肢酸痛处。

  4、板栗羊脊骨汤

  食材:板栗12颗、羊脊骨、肉苁蓉12克、草果3克、黄酒500毫升、葱白5根、生姜3片、盐。

  做法:除盐之外,将其他食材一起放入罐中,大火烧开,撇去泡沫和浮油,改小火炖4个小时,最后放适量盐即可,空腹食用。

  适应症:下元久虚,腰酸腿软,腰膝冷痛,筋骨无力。

猜你感兴趣:

1.三伏灸的有什么好处

2.2017年三伏天怎么养生

3.三伏天艾灸有什么用

4.三伏天为什么要艾灸

5.艾灸夏季养生注意事项

6.四大养生穴位艾灸顺序

    3516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