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教学方法>

五年级下册数学通分教学设计(2)

文娟分享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通分》设计方案2

  一 教学内容

  通分

  (二)教材第94 页的内容及第95 、96 页练习十八的第2 一10 题。

  二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并能比较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

  2 .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3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三 重点难点

  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

  四 教具准备

  投影。

  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口答下面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6 和8 7 和8 9 和18

  12 和24 8 和12 4 和9

  2 .填空。

  = = = =

  3 .比较下面各组分数的大小。

  ○ ○ ○ ○

  提问:分母相同的分数怎样比较大小?分子相同的分数怎样比较大小?

  (二)教学实施

  1 .出示例4 。

  提问: 和 这两个分数有什么特点?

  像这样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怎样比较大小?

  2 .学生思考并回答。

  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思路:

  ( 1 )化成同分母分数比较。

  ( 2 )化成同分子分数比较。

  3 .老师指出:这两种思路,都能把新问题转化成已学过的问题,都是可以的。今天,我们重点研究化成同分母分数的方法。我们把几个分数的相同分母叫做公分母。

  提问:( 1 )用什么数做公分母?

  ( 2 )怎样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学生先独立思考,尝试解答,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4 .请学生汇报解答过程。

  (1) 先求出 和 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是20,用20做公分母。

  (2) = = = =

  提问:根据是什么?(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要把 的分母变成20,就要乘4 ;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子2也要乘4;要把 的分母变成20,就要乘5 ,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子1 也要乘5 。)

  指出: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板书课题:通分)

  提问:你能说一说怎样通分吗?(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

  5.小结;通分时,先求出原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再看原来分数的分母变成公分母要乘上几,分子也要乘上相同的数。

  提问:为什么用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用其他较大的公倍数作公分母可以吗?

  6 .在通分的基础上,比较 与 的大小,让学生完整写出例4的比较过程。

  提问:还能用什么方法比较 与 大小?学生还可以化成同分子分数比较或与“1 ”进行比较。( 1 )化成同分子分数比较:

  = = 因为 > ,所以 > 。

  ( 2 )与“1 ”比较:

  1- = 1- = 因为 < ,所以 > 。

  7 .完成教材第94 页的“做一做”。

  ( l )让学生先观察,怎样求每组两个分数的公分母,然后分别口答出公分母是多少?

  ( 2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8 .完成教材第95 页练习十八的第2 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方法。

  9 .完成教材第95 页练习十八的第3 题。

  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将这些分数与 比较,看谁选择的方法丁算得又对又快。

  10 .完成教材第95 、96 页练习十八的第4 一8 题。

  学生独立完成,应用分数大小比较解决实际问题。

  11 .学有余力的学生试着完成教材第96 页练习十八的第9 、10 题。

  (四) 思维训练

  你能写出几个比 大而比 小的分数吗?

  你能写出几个比 小而比 大的分数吗?

  3 .请你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分数。

  ( l )大于 并且小于 ;

  ( 2 )分母是两位数质数;

  ( 3 ).分子是一位数质数。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叫通分和通分的方法。注意通分时,要先观察原分数的分母,选择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将异分母分数化成和原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还要掌握如何通过通分,比较分母、分子都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并能运用比较大小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五年级下册数学通分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通分》。通分是分数基本性质的一种应用,是学生在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分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是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和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重要步骤。本课教学目标是:1、学生认识通分的意义,理解和掌握通分的方法,学会把两个分数通分,能通过通分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2、在探究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的过程中,体验到“未知转化为已知”的数学思想。3、在发现中体验成功,在练习应用中感受知识应用的价值。教学重点: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通分的算理以及通分的关键找准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

  在学习新知识前,我先安排了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比较分数的大小的复习。让学生回忆了两个数是互质数关系、倍数关系和一般关系时怎样求它们的最小公倍数;还有同分子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的依据。为学习通分打基础,分散了教学中的难点。在教学例四时,在故事情境中出示例题,让学生体会用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独立解决黄豆和蚕豆谁的蛋白质含量高?在组内交流自己的困惑,并初步解决。在班内交流,当然在这一环节内学生根据以前所学知识出现了多种方法,首先肯定每种方法都能解决本节内容的基础上指出,把遇到的新的问题转化成以前所学的知识来解决这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然后优化转回到重点理解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过程,在这一环节里面解决难点问题公分母的确定,其根据是什么,为什么用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能不能用他们的乘积?理解最优化的作用。最后让学生回忆这一过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一过程。然后揭示课题通分,并阅读课本通分的概念。练习题的设计由浅入深,与生活紧密联系。最后进行了课堂总结,让学生自己归纳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建构完整的知识网络。

  反思本节课,前面的复习知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所以在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和班内交流时大部分学生利用了通分这一方法解决问题。当然也出现了一些不足,在学生班内交流时,出现了多种方法,在语言表达上需要多加训练。还有在此环节学生都认为自己的方法最好,在为什么用通分这一方法解决比较大小时,还有在突破难点公分母的确定上占用时间较多,所以导致最后的拓展练习没有做,在预设上还需完善。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本意是充分放手,让学生在主动探索来完成。但是实践下来还是说的多了。我认识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积极参加学习的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不但要研究教材,还要研究学生的学习经验甚至于生活经验,我做的还是不够的,我会继续努力,通过我们的努力为孩子们呈上“好吃”且“有营养”的数学学习,做到每节课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提高。

看过" 五年级下册数学通分教学设计 "的还看了:


1.五年级数学下册之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

2.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以及表格

3.2016年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4.2016年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5.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184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