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法律网>宪法>选举>

党支部换届选举筹备工作报告

俏霞分享

  制定党建目标,树立抓党建就是践行党的宗旨的理念。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党支部换届选举筹备工作报告,希望大家喜欢!

  党支部换届选举筹备工作报告(一)

  党的基层组织召开党员大会或党代表大会进行换届选举前,应做好以下筹备工作:

  1.召开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讨论研究换届选举的有关事宜,并向上级党组织呈报换届选举的请示(党的支部委员会换届选举,可以由支部委员会负责人直接向上级党组织汇报支部委员会讨论研究的情况)。

  2.换届选举的请示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后,即可发出换届选举的通知,并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3.起草换届选举的有关文件,主要有: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党费收缴使用情况报告,大会选举办法。

  4.组织酝酿推荐下届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等候选人预备人选,并呈报上级党组织审查批准。

  5.做好各项会务工作,包括:印制选票和相关证件、表格,布置会场等。

  6.召开党代表大会换届选举的,党的委员会还应按规定组织指导代表的选举审查工作,并提出大会领导机构及其组成人员的讨论名单等。

  党支部换届选举筹备工作报告(二)

  1. 召开基层党组织委员会(党支部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党的基层委员会)全体会议,做出换届选举的决议。

  2. 起草委员会工作报告。报告的内容应包括本届委员会所做的工作,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对下届委员会的建议等。工作报告要充分征求党员意见,并经委员会集体研究通过。

  3. 酝酿提出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单。基层党组织委员会根据多数党员的意见,集体研究确定新一届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单,并填写《党的基层组织委员会委员候选人登记(报告)表》。

  4. 向上级党组织报送关于召开党员大会进行换届选举的请示。内容包括:召开党员大会的时间、指导思想、主要议程;下届委员会委员及书记、副书记名额、建议人选名单和选举方式等,附《党的基层组织委员会委员候选人登记(报告)表》。

  5. 待上级党组织原则同意后,即可筹备正式选举。拟定选举办法(草案)、候选人情况介绍材料、印制选票、准备票箱、布置会场等。

  6. 召开全体党员大会。大会由本届委员会主持。主要程序是:

  (1) 清点并宣布到会人数,确认会议有效;

  (2) 宣布开会;

  (3)唱(奏)国际歌;

  (4) 宣布会议议程;

  (5) 书记向大会作本届委员会工作报告(报告的审议可放在会后,另行安排时间进行);

  (6) 宣读上级党组织关于委员会候选人的批复;

  (7) 宣布候选人名单,介绍候选人的情况;

  (8) 通过选举办法、监票人名单;宣布计票人名单。

  (9) 选举:

  a. 监票人确认有选举权党员人数,检查票箱,发放选票,登记发出票数;

  b. 选举人填写选票、投票;

  c. 清点选票,确认选举是否有效;

  d. 计票;

  e. 监票人宣布计票结果;

  (10) 会议主持人宣布当选委员名单。

  (11) 当选委员(或委员代表)发言。

  (12) 到会上级领导发言。

  (13) 宣布会议结束。

  7. 召开新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并进行委员分工。

  8. 选举结果报上级党组织审批。主要内容包括召开选举大会的简要情况、进行选举的情况和选举结果等;第一次委员会会议选举书记、副书记以及委员分工情况等。附委员会工作报告。

  9. 上级党组织批准后,及时向所属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公布。

  党支部换届选举筹备工作报告(三)

  《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规定:党的基层组织设立的委员会任期届满应按期进行换届选举。如需延期或提前进行换届选举,应报上级党组织批准。延长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根据实际情况,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为二至三年。支部委员会任期届满时,应及时进行改选;不设支部委员会的党支部,也根据上述规定,按期换届。若需延期或提前进行换届选举,应报上级党组织批准。如因工作调动及其他原因,造成党支部委员出现缺额时,应按有关规定进行补选。

  (一)选举前的准备工作:

  1、酝酿推荐候选人:不管是机关党委、党总支、党支部,都要实行差额选举。酝酿推荐候选人的差额为应选人数的 20% 。其推荐方法如下:① 党的机关党委、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委员候选人,由上届委员会根据多数党员的意见确定。②新建机关党委、党总支、支部候选人的确定,由主管部门党组拟定候选人名单。

  2、向上级党组织提出书面请示。请示的主要内容:一是时间;二是下届党支部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名额;三是选举办法及差额选举的比例;四是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单。

  3、召开支部委员会研究换届的筹备事宜。进行换届选举的请示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后,即可筹备党员大会,起草并讨论支部委员会的工作报告、选举办法和会议议程,进行选举工作的宣传教育、印制选票等等。

  4、准备就绪后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汇报,经上级党组织同意后,党支部即可召开选举大会进行正式选举。

  (二)召开支部党员大会

  会议议程如下:

  1、大会主持人向全体党员报告党员出席情况,宣布党员大会开会;全体起立,奏《国歌》。

  2、上届支部委员会负责同志做工作报告。

  3、选举新一届委员会

  (1)清点人数和确认选举资格。会议主持人在宣布开会前,应首先清点到会的党员人数。有选举权的到会党员人数超过应到会人数4/5,会议有效,否则改期进行。

  (2)通过选举办法。在支部党员大会正式投票选举前,应以举手表决的方式通过选举办法。

  (3)通过监票人名单。监票人必须经大会全体党员表决通过。

  (4)公布候选人名单并介绍候选人情况。正式选举前,应向支部党员大会公布下届支部委员会候选人名单,并如实介绍候选人的推荐过程和逐个介绍候选人的基本情况。

  (5)检查票箱,分发选票。选票只发给到会的有选举权的党员,多余的选票应封存。

  (6)填写选票。选举人应按照大会通过的选举办法中的规定填写选票。

  (7)投票和清点选票。首先由选举工作人员投票,接着到会党员按坐席顺序依次投票。然后由监票人开票箱,当众清点收回的选票数。如收回的选票等于或少于投票人数,则选举有效;如收回的选票多于投票人数,则选举无效。清点结束后,由会议主持人向党员大会报告清点结果。

  (8) 计票。即通过唱票和记票,将候选人得票数和另选人得票数全部记录下来,以统计每个人的得票数,并按照规定确定支部委员会委员当选人的名单。被选举人得的赞成票超过实到会有选举权的人数的一半,才能够当选。当被选举人得赞成票超过半数的人数多于应选名额时,以得票多的当选。如遇票数相等不能确定当选人时,应就票数相等的被选举人重新投票,得票多的当选。当被选举人得赞成票超过半数的人数少于应选名额时,对不足的名额另行选举;如果接近应选名额,也可减少名额,不再进行选举,在选举中非候选人得票数超过半数,按得票多少的顺序在应选人数范围之内的,应为有效,并当选。被选举人得票刚刚达到半数未超过半数的,不能当选。

  (9) 宣布选举结果。监票人首先向党员宣布收回的选票数、有效票数、废票数;公布候选人、另选人分别得赞成票数。然后由会议主持人宣布当选的支部委员名单,并说明当选名单需报请上级批准后生效。选举结束后,选举工作人员将选票清点密封,交新产生的支部委员会归文书档案保存。

  4、大会结束。通过支部党员大会关于支部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全体起立,唱(奏)《国际歌》;宣布大会结束。

  (三)会后工作

  1、支部党员大会选出新一届支部委员会后,由上级党组织派人主持召开第一次委员会,选举党支部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并协商确定各支部委员的分工。

  2、支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之后,应立即向机关工委(上级党组织)报告党员大会情况和支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结果。选举报告要写明选举大会召开的情况,应到会人数,实到人数,选举结果及每个人得票数,报机关工委批准后向全体党员宣布。

  3、谈话。由机关工委(上级党组织)领导进行任职前谈话,加深对做好机关党的工作的重要意义的认识,明确工作职责要求,进一步掌握做好机关党的工作的基本知识(根据实际情况,一般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