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法律网>劳动法>工资福利>年终奖>

企业应该要如何发放年终奖

俏霞分享

  发放年终奖是用人单位的一种自主行为,那企业的年终奖是怎么发放的呢?有什么发放的规定吗?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企业发放年终奖的办法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企业发放年终奖的办法

  (一)休法定假应照发年终奖

  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等均属于法定假。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妇女权益保护法》、《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等的规定,劳动者在休法定假期间应视为正常出勤并支付报酬,用人单位自然也就必须全额支付;年终奖,而不得扣除。

  (二)提前离职该拿年终奖

  如果劳动合同或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中,有确定的年终奖数额,那么离职劳动者也应得到相应的年终奖。如果劳动合同和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都未规定年终奖,但事实上已发年终奖,用人单位也必须向离职劳动者发放,从司法实践上看,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法院同样会支持此类离职劳动者按照在岗时间,得到一定比例的年终奖。

  (三)未满一年也有年终奖

  《劳动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即只要劳动合同中约定了年终奖或是用人单位已制定发放年终奖的具体办法,且新进入、未满一年的劳动者确已付出相应劳动,用人单位就必须按约定或比例向其发放年终奖。

  (四)年终奖不能拖欠

  就性质而言,年终奖属于工资的一部分。因为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第四条规定: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1、计时工资;2、计件工资;3、奖金;4、津贴和补贴;5、加班加点工资;6、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第七条也规定:奖金是指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包括:1、生产奖;2、节约奖;3、劳动竞赛奖;4、机关、事业单位的奖励工资;5、其他奖金。

  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若干具体范围的解释》第二条则进一步指出:1、生产(业务)奖包括超产奖、质量奖、安全(无事故)奖、考核各项经济指标的综合奖、提前竣工奖、外轮速遣奖、年终奖(劳动分红)等。故推迟年终奖的发放,无异于欠薪。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均已明确规定,工资应当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五)年终奖不得以实物折抵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五条规定: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代替货币支付。正因为年终奖属于工资,决定了用人单位只能以人民币的形式发放。

  企业发年终奖的注意事项

  首先,年终奖的发放要体现3个导向:

  第一、体现公司年度业绩状况。这样做的优点是可以鼓励员工更关心公司的利益,稳定员工队伍,建立其员工与企业的利益共同体。

  第二、体现员工年度工作业绩。通过对员工进行一定程序的年终评估,然后以此为标准发放年终奖,这种规范的考核方式比较容易做到公正公平、赏罚分明,能减少由年终奖分配引发的种种矛盾和问题。

  第三、要与年初业绩和激励计划保持一致。体现企业对于员工的承诺和责任。

  其次,年终奖发放要把握好三个步骤。

  第一、回顾年度计划和业绩协议。对于计划和目标的确认是评价的前提。

  第二、评价公司业绩和员工业绩。避免造成工作业绩差的偷着乐,工作卖力业绩好的愤愤不平的现象。

  第三、核算并发放奖金,制定新的业绩和激励计划,做到步步有条不紊。

  再次,年终考核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年初业绩计划要清楚。绩效明确,才可能兼顾公平。

  第二 、年度业绩结果要明确。

  第三、奖罚要有章法,考虑多种奖励方式,不要企图毕其功于一役。

  只要将以上问题协调好,并且重视日常过程的管理,那么年终奖终究会取得皆大欢喜的效果。

  离职了还能否有年终奖

  《劳动合同法》及其相关法律并未对年终奖的相关内容做出规定,因此,年终奖的发放应属于用人单位的自主权而并非法定义务。如果用人单位在相关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或者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中明确进行了约定,那么,用人单位就应当按照规章制度的相关规定执行或者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具体数额依照规章制度规定或者合同约定的内容来确定。

  在年终奖问题上,建议用人单位通过制定完善的制度来规范,并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规定年终奖属于员工的一项福利,而非工资构成,从而明确年终奖的性质。

  其次,明确规定年终奖的发放范围、发放标准和发放方式。

  再次,规定年终奖由用人单位根据当年的营运情况决定,可以发放也可以取消。

  最后,在规章制度中明确年终奖是对在职员工的一种激励方式,离职员工不得享有年终奖。


猜你喜欢:

1.15薪包含年终奖吗

2.15薪包括年终奖吗

3.企业年终奖规定是不是必须发

4.年终奖企业应该如何发放合理

5.年终奖发放方式规定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