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典故:伦类部亲眷(2)
【封鲊】
《晋书·列女传·陶侃母湛氏》:“(陶)侃少为寻阳县吏,尝监鱼梁,以一坩鲊遗母。湛氏封鲊及书,责侃曰:“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 ◆咏母教贤明。清袁枚《沐阳杂兴八首》之一:“廉吏不须封鲊去,冯灌久已食无鱼。”另参见器用部·饮食“陶公鲊”。
【剪髻】
《世说新语·贤媛》:“陶公(侃)少有大志。家酷贫,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素知名,举孝廉,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罄,而逵马仆甚多。侃母湛氏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髦,卖得数斛米。斫诸屋柱,悉割半为薪;锉诸荐以为马草。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逵及洛,遂称之于羊晫、顾荣诸人,大获美誉。” ◆喻贤母教子有方,或喻诚心待客。宋黄庭坚《乐寿县君吕氏挽词二首》之一:“剪舍宾筵盛,齐眉妇礼闲。”另参见伦类部·宾主“截发留客”。人体部·头面“断发”。人事部·贫贱“剪髻鬟”。
【邓家无子】
《晋书·邓攸传》:“(邓)攸弃子之后,妻不复孕。过江,纳妾,甚宠之,讯其家属,说是北人遭乱,忆父母姓名,乃攸之甥。攸素有德行,闻之感恨,遂不复畜妾,卒以无嗣。时人义而哀之,为之语曰:‘天道无知,使邓伯道无儿。’” ◆指没有子嗣。唐白居易《老来生计》:“陶令有田唯种黍,邓家无子不留金。”
【过庭】
参见器用部·宫室“鲤庭”。唐李商隐《五言述德抒情诗一首四十韵献上杜七兄仆射公》:“过庭多令子,乞墅有名甥。”
【投璧负婴】
参见人事部·其他“投壁负婴儿”。◆喻轻财利重亲情。宋黄庭坚《答德甫弟》:“何况极天无以报,林回投壁负婴儿。”
【慈亲倚门】
《战国策·齐策六》:“王孙贾年十五,事闵王。王出走,失王之处。其母曰:‘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女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闾而望。女今事王,王出走,女不知其处,女尚何归?’” ◆咏长辈对子女牵挂。唐许浑《王可封临终》:“今朝埋骨寒山下,为报慈亲休倚门。”另参见器用部·宫室“倚门”。人事部·情感“倚门愁”。
【掇蜂】
参见动物部·虫豸“伯奇掇逢”。◆喻离间父子。唐白居易《新乐府·天可度》“劝君掇蜂君莫掇,使君父子成豺狼。”
【慈母择邻】
汉刘向《列女传·母仪·邹孟轲母传》:“邹盂轲之母也,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合市傍,其嬉戏为贾人街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傍,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之。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 ◆喻为子女选择好的环境,或喻迁居不定。宋苏轼《崔文学甲携文见过》:“自言总角岁,慈母为择邻。”另参见人物部·其他“孟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