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泉水形成的原因
济南素有“泉城”之称。众多清冽甘美的泉水,从城市当中涌出,汇为河流、湖泊。不过济南泉水是怎么形成的呢?学习啦小编告诉你。
济南泉水形成的原因:
济南南部山区,为泰山余脉,自南而北有中山、低山、丘陵,至市区变为山前倾斜平原和黄河冲积平原的交接带,高差达500多米,这种南高北低的地势,利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向城区汇集。在地质构造上,南部山区属泰山隆起北翼,为一平缓的单斜构造。由于北侧断裂切断,形成许多断块,其中千佛山断块是构成城区泉群的构造基础。山区以前震旦系变质岩为基底,上布有1000多米厚的寒武系和奥陶系石灰岩岩层。岩层以3~15度倾角向北倾斜,至市区埋没于第四系沉积层之下。在漫长的地质年代,这些可溶性灰岩,经过多次构造运动和长期溶蚀,岩溶地貌发育,形成大量溶沟、溶孔、溶洞和地下暗河等,共同组成了能够储存和输送地下水的脉状地下网道。
市区北部为燕山期辉长岩~闪长岩侵入体,质地细密,岩质坚硬,隔水性能好。千佛山断块西有通过纬一路的千佛山断层;东有穿过解放桥和老东门的羊头峪断层,这样就组成了东西北三面阻水岩体,构成了三面封闭的排泄单元。南部山区,在灰岩出露和裂隙岩溶发育的地方,吸收了大量的大气降水和地表径流,渗入地下形成了丰富的裂隙岩溶水。这些裂隙岩溶水,受太古界变质岩的隔阻,沿岩层倾斜的方向,向北作水平运动,形成地下潜流,至城区遇到侵入岩岩体的阻挡和断层堵截,地下潜流大量汇聚,并由水平运动变为垂直向上运动,促进了岩溶发育和水位抬高,在强大的静水压力下,地下水穿过岩溶裂隙,在灰岩和侵入岩体的接触地带及第四系沉积层较薄弱处夺地而出,涌出地表,形成天然涌泉。
济南泉水的历史:
南泉水,具有悠久的历史。《春秋·桓公十八年》有“公会齐侯于泺”的记载,记述公元前694年鲁桓公与齐襄公在泺水相会之事。泺水之源,即今之趵突泉。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卷八·济水二》中描述道:“泺水出历(城)县故城西南,泉
源上奋,水涌若轮。”金代,有人立一方《名泉碑》,列举了济南七十二名泉。此后,便有济南“七十二泉”之说。元代,文学家元好问在《济南行记》中说“济南名泉七十有二”。于钦在其《齐乘》一书中,把七十二泉的名字、位置记录了下来。明初,诗人晏璧作《济南七十二泉诗》,对济南名泉一一加以吟咏。到了清代,记述泉水的诗词歌赋,更是数不胜数。济南泉水数量之多,在中国城市之中,可谓罕见。清沈廷芳在《贤清园记》中说:“旧者九十,新者五十有五”,共145处。道光年间编纂的《济南府志》说“总一百五十一泉”。乾隆时期的文人盛百二在其《听泉斋记》中的说法则更加符合实际:“历下之泉甲海内,著名者七十二泉,名而不著者五十九,其他无名者奚啻百数。”
据山东省水文地质一队1964年调查,仅市区即有天然泉池108处。济南市城市规划建设领导小组1980年调查材料列举了119处泉池。1983年6、7月间和1997年8月至10月,市园林局编志人员又以上述记载为基础进行调查,在老城区范围内查出有名称的泉池139处。截至1997年10月,除湮没、填埋者外,尚有103处泉池基本完好,其中属金《名泉碑》所列七十二名泉者有41处。另外,在居民院落内还有30处无名称的泉池。这些有名、无名的泉池,集中在东起青龙桥,西止筐市街,南至正觉寺街,北到大明湖,面积仅2.6平方公里的旧城区范围内。
济南泉水多如繁星,各具风采。或如沸腾的急湍,喷突翻滚;或如倾泻的瀑布,狮吼虎啸;或如串串珍珠,灿烂晶莹;或如古韵悠扬的琴瑟,铿锵有声……使得历代文人为之倾倒。唐、宋、元、明、清各代的名人如欧阳修、曾巩、苏辙、赵孟狻⑼跏厝省⒗钆柿、王士祯、蒲松龄等,都留下了赞泉的诗文。这些泉水,或以形、色、声、姓氏、传说、动植物、乐器、珍宝取名,或无名而名,各具情趣。
济南相关文章:
4.济南为什么叫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