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援器材管理制度范本
为加强应急救援器材的储备与管理,提高应急处理能力,需要制定并实施相应的管理制度。学习啦小编今天为你整理了应急救援器材管理制度范本,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应急救援器材管理制度范本篇一
1、目的:
为加强公司内部应急救援器材的储备与管理,提高应急处理能力,为发生突发事故救援时提供物质保障,保障应急救险预防工作的落实到实处,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应急救援器材(包括消防器材和设施、防化服、呼吸器、防毒面具、洗眼器、应急灯、应急泵、因灼伤等治疗时所需的药品等)检查维护保养管理。
3、职责:
1)安全环保部负责消应急救援器材的监督管理。
2)各车间(部门)负责区域内应急救援器材的日常管理。
3)供应部负责采购有资质厂家的应急救援器材。
4、检查与维护管理
1、管理要求
1)非火灾或事故下,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准使用、试用和玩耍消防器材、消防设施和安全标识得等应急救援器材。特殊情况(非事故)确需使用时,需经安全环保部门许可。滤毒罐、药品类必须保证在有效期内,并定期更换。
2)严禁占用消防通道,堵塞安全出口;严禁圈占、堵塞消火栓、灭火器等应急救援器材通道,保证通道出口畅通,处于随时可用状态。
3)严禁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和器材,对破坏消防设施等应急救援器材和标识的行为予以严肃处理。
5)由安全环保部对消防器材和设施、防毒面具等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巡检,按照消防器材和设施的性能要求,每月进行一次检查,对达不到标准的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及时更换或维修。
2、维护管理:
(1)日常检查
1)应急救援器材的每日由所在部门班组进行检查记录,保障其随时可用状态。
2)电仪车间每月1号、11号、21号对备用应急电源进行一次试验,检查其功能是否正常。
3)安全环保部每月对应急救援器材进行监督检查一次,检查器材是否齐备,并处于安全无损和适当保护状态。
2)消火栓系统定期检查
消火栓箱应经常保持清洁、干燥,防止锈蚀、碰伤和其它损坏。班组每天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车间负责人每月进行两次全面检查。检查要求为
1)消火栓排水阀杆不应有渗漏现象。
2)消防水枪、水带、消防水带卷盘及全部附件应齐全良好,卷盘转动灵活。
3)消火栓箱及箱内配装的消防部件的外观无破损、涂层无脱落,箱门完好无缺。
4)消火栓及消防水带卷盘等所有转动部位应定期加注润滑油。
(3)灭火器材的定期检查
灭火器材应存放于干燥通风处,避免阳光直照,班组每天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车间负责人每月进行两次全面检查。检查要求为
1)检查数量、压力或重量是否符合要求喷管有无破损检查外观有无明显锈蚀;推车式灭火器需检查行驶机件是否灵活伸展胶管有无破损;铅封是否完好。
2)灭火器每年检验一次,每次检验前由所属车间向安环部提出申请,由安环部负责联系检验单位。
(4)防护器材的定期检查
防化服、呼吸器、防毒面具、滤毒罐、耐酸碱雨靴及手套应保持清洁、干燥,防止锈蚀、剐伤和其它损坏。每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查要求为
1)防化服、防毒面具、耐酸碱雨靴、手套有无破碎及剐伤,看是否老化。
2)检查滤毒罐体有无锈蚀,是否在有效期内。
3)对空气呼吸器的检查,检查压力表指示是否在28-30兆帕之间。
4)任一项不合格,都应尽快更换
(5)应急专柜的定期检查应急专柜应保持清洁,无灰尘,车间班组应每天进行检查,检查要求为:
1)按照应急专柜清单检查柜内物品是否齐全
2)应急专柜标识是否齐全
3)柜内物品按照要求频次进行检查
(6)洗眼器的定期检查
洗眼器应保持清洁,无灰尘,车间班组应每天进行检查,检查要求为:
1)喷嘴、齐全喷帽
2)洗眼器有水且水质正常、不浑浊
3)冲洗房标识齐全
(7)应急灯、应急泵的定期检查应急灯、应急泵每周由所在车间进行检查一次,检查要求为:
1)应急灯开关试验结果正常、主电显示正常
2)应急灯悬挂牢固、表面清洁
3)应急泵能正常开启,阀门开关自如
6.相关记录
6.1《消防栓检查记录表》
6.2《灭火器检查记录表》
6.2《应急救援器材维护保养记录》
7.支持性文件
7.1安全奖惩制度
8.附则
8.1本制度由安全环保部负责解释
8.2本制度自20XX年9月1日开始执行,原《安全管理制度》同时废止。
应急救援器材管理制度范本篇二
1、目的:
为加强公司内部应急救援器材的储备与管理,提高应急处理能力,为发生突发事故救援时提供物质保障,保障应急救险预防工作的落实到实处,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应急救援器材(包括消防器材和设施、防化服、呼吸器、防毒面具、洗眼器、应急灯、应急泵、因灼伤等治疗时所需的药品等)检查维护保养管理。
3、职责:
3.1安全科负责消应急救援器材的监督管理。
3.2各车间(部门)负责区域内应急救援器材的日常管理。
3.3供销科负责采购有资质厂家的应急救援器材。
4、检查与维护管理
4.1管理要求
4.1.1非火灾或事故下,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准使用、试用和玩耍消防器材、消防设施和安全标识得等应急救援器材。特殊情况(非事故)确需使用时,需经安全科许可。滤毒罐、药品类必须保证在有效期内,并定期更换。
4.1.2严禁占用消防通道,堵塞安全出口;严禁圈占、堵塞消火栓、灭火器等应急救援器材通道,保证通道出口畅通,处于随时可用状态。
4.1.3严禁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和器材,对破坏消防设施等应急救援器材和标识的行为予以严肃处理。
4.1.4由安全科对消防器材和设施、防毒面具等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巡检,按照消防器材和设施的性能要求,每月进行一次检查,对达不到标准的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及时更换或维修。
4.2维护管理:
4.2.1日常检查
4.2.1.1应急救援器材的每日由所在部门班组进行检查记录,保障其随时可用状态。
4.2.1.2生产车间每月1号、11号、21号对备用应急灯进行一次试验,检查其功能是否正常。
4.2.1.3安全科每月对应急救援器材进行监督检查一次,检查器材是否齐备,并处于安全无损和适当保护状态。
4.3消火栓系统定期检查
消火栓箱应经常保持清洁、干燥,防止锈蚀、碰伤和其它损坏。班组周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车间负责人每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4.3.1消火栓排水阀杆不应有渗漏现象。
4.3.2消防水枪、水带、消防水带卷盘及全部附件应齐全良好,卷盘转动灵活。
4.3.3消火栓箱及箱内配装的消防部件的外观无破损、涂层无脱落,箱门完好无缺。
4.3.4消火栓及消防水带卷盘等所有转动部位应定期加注润滑油。
4.4灭火器材的定期检查
灭火器材应存放于干燥通风处,避免阳光直照,班组每周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车间负责人每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4.4.1检查数量、压力或重量是否符合要求,喷管有无破损,检查外观有无明显锈蚀;推车式灭火器需检查行驶机件是否灵活,伸展胶管有无破损;铅封是否完好。
4.4.2灭火器每年检验一次,每次检验前由所属车间向安全科提出申请,由安全科负责联系检验单位。
4.5防护器材的定期检查
防化服、呼吸器、防毒面具、滤毒罐、耐酸碱雨靴及手套应保持清洁、干燥,防止锈蚀、剐伤和其它损坏。每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查要求为
4.5.1防化服、防毒面具、耐酸碱雨靴、手套有无破碎及剐伤,看是否老化。
4.5.2检查滤毒罐体有无锈蚀,是否在有效期内。
4.5.3对空气呼吸器的检查,检查压力表指示是否在24兆帕以上。
4.5.4任一项不合格,都应尽快更换
4.6应急专柜的定期检查应急专柜应保持清洁,无灰尘,车间班组应每天进行检查,检查要求为:
4.6.1按照应急专柜清单检查柜内物品是否齐全
4.6.2应急专柜标识是否齐全
4.6.3柜内物品按照要求频次进行检查
4.7洗眼器的定期检查
洗眼器应保持清洁,无灰尘,车间班组应每天进行检查,检查要求为:
4.7.1喷嘴、齐全喷帽
4.7.2洗眼器有水且水质正常、不浑浊
4.7.3淋洗器材标识齐全
4.8应急灯、应急泵的定期检查应急灯、应急泵每周由所在车间进行检查一次,检查要求为:
4.8.1应急灯开关试验结果正常、主电显示正常
4.8.2应急灯悬挂牢固、表面清洁
4.8.3应急泵能正常开启,阀门开关自如
4.8.4每天定期进行消防泵盘车
应急救援器材管理制度范本篇三
1、目的
为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保障机制,完善应急救援装备的监管、储备及维护。保证应急救援装备、器材的适用性与有效性,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水上项目部各岗位、各区域应急救援装备的管理。
3、应急装备、物资的配置与类别
3.1消防装备(消防器材、照明器材、防护器材)。
3.2防洪类(救生器材、抢险机具、抢险物资等)。
3.3医疗器械、药品类
3.4救生装备(救生艇、救生杆、救生绳、救生圈等)。
3.5通信器材(对讲机)。
4、设置要求
4.1各主管负责所辖区域内应急救援器材的维护、保养、检查工作,使其处于良好状态,确保正常使用。
4.2码头设置专区,保存救援装备、物资,设定专人管理,并进行登记造册。
4.3码头专区应有足够的空间,保证应急设施的自由移动。
4.4码头专区的设置应告之相关人员,并张贴标示以指导应急人员。
5、日常管理
5.1加强实物储备管理,实物储备需分类定位存放,做到标记分明、材质不混、数量准确、与此无关的任何物品禁止存放。
5.2各主管应每月不少于两次对应急装备和物资进行专项检查,对装备和物资进行核对,确保完好并记录。
6、处罚
6.1应急装备和物资保管不善,造成丢失,照价赔偿。
6.2未进行定期检查,每次扣罚100元。
6.3应急装备和物资管理不善,造成物资脏、乱、差,或未按规定分类定位摆放,每次扣罚50元。
6.4因管理不善,造成紧急情况无法正常使用,使事故升级,依据事故大小进行处罚,发生重特大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7、附则本制度由水上项目部编制、解释。
看过应急救援器材管理制度范本的人还会看:
2.小公司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