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语文知识大全>

中国画与古诗词赏析(2)

若木分享

  中国画有时候会完全省略环境描写,大胆利用空白,突出主体,并借助观者的联想与想象去自由发挥的不拘泥笔法,这个和诗词中常常使用的意象表述手法是完全一致的。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贾岛在他的诗里没有一处提到隐者形象以及深山景色,前两句是一问一答的对白而已,后两句也就是童子回答他的问话,但是一句“云深不知处”却让人感受到了与世隔绝、身处云雾之中的隐者和山林,同时更可以让读者自己去想象隐者“采药去”的隐居环境和心若浮云的深远意境。还有一个经常被画家作为诗意题材的杜牧《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也没有说出牧童指给他看的酒家是什么样子的,但一句“遥指”却给人留下了更多的想象,即使在画家的笔下,这个画面也常常就是在若大的纸幅上画着诗人挟伞(或打伞)、童子指路、远处淡淡几笔的树林里露出小小茅屋(或者酒旗)的一角,除此之外,应该不会有太多的其他笔墨了。正是因为具有了更多的回味和想象余地,杜牧的这首诗才被人广泛传诵,以至牧童“遥指”的“杏花村”也被后人直接用作酒肆的代称了。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则是另一种形式的例子了,他的诗中也没有说明是什么前人、什么后人使得他“念天地之悠悠”的,惟独告诉读者的是“独怆然而涕下”,只是让读者通过自己的形象思维来感受个中的具体原因,也正由于这样的原因,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和无尽的余味,使得这首诗得到了在不同方面有不同感慨的读者共鸣。

  中国画家的笔墨里往往渗透的是作者对人生的认识和感触,自然景物只是作者对人生的反思和认识的一种载体。杜甫有一首《绝句》诗:“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他的诗句粗看是不经意的两个对子,全部是景色的描写,但是我们仔细品味后就能够发觉,前面两句是写江山花鸟的宽阔背景,下联则是飞燕睡鸳鸯的一动一静,构成了春光明媚的美丽画面,也透出了诗人对美好春光的赞赏心情。在这里,江山是“丽”的,花鸟是“香”的。

  中国画提倡不拘于写物的形似,特别崇尚“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个和诗词中主张咏物咏其神的“不即不离”观点是一致的,其实这个“不即不离”的观点只不过是把“自然景物只是作者对人生的反思和认识的一种载体”这个概念具体化了而已。在诗词方面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作用,最突出的表现应该是在咏物上了。如,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首词没有一字直接描写梅花的风姿,取其神不取其貌,但是字字句句都在写梅花的高尚品格和苍劲的节气,看似咏梅,然而又是在以梅自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神似”、“不即不离”,所以比其他单纯咏梅的诗词境界更高了。

  中国画讲究天人合一、心有万象、天马行空的创作方法和心态,并视此为作画的最高境界。“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或咫尺之图,写百里之景,东西南北,宛尔目前。春夏秋冬生于笔下。”很早以前的中国画论就有了这样深刻的阐述,这段话其实是说艺术创作中作者本身的境界问题了,也同样适用于我们诗词的创作。如,毛泽东的“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可味气吞宇宙,大气磅礴。

  中国画的构图除紧密结合所描内容的“经营位置”之外,还讲求平面布局中的色、线、形的变化对比与呼应,虚实、疏密、开合、起伏、繁简、聚散的相生相应。它和诗词中的“谋篇”和“章法”一样。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哺这一绝句,初看上去,纯然写景,未露丝毫情意。仔细读来,却如罗大经所说:“上二句见两间莫非生意,下二句见万物莫不适性”,其中寓有诗人的一片“真乐”。这种写法,即所谓“融情于景物之中,托思于风云之表”(费经虞语)。无怪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情与景,是诗歌创作的两个要素。“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孤不自成,两不相背”(谢榛语)。中国画正需要这种含蓄而优美的“经营”方法。

112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