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随笔>

诚信教育随笔

木兰分享

  诚信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那么诚信教育随笔怎么写?来看看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诚信教育随笔,希望你有所收获。

  诚信教育随笔篇一

  幼儿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是人道德意识、道德观念的启蒙时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指出,要培养幼儿“诚实、守信”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这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但说谎却是幼儿园常见的一种现象,困扰着许多老师和家长。

  案例一:周一晨间自由谈话时,冯玉琪对我说:“老师,昨天爸爸带我去公园了,我看见了老虎、狮子、大象、孔雀……我还用手摸了老虎,老虎的毛可软了……”中午离园时,我和玉琪的妈妈说起此事,她妈妈说:“昨天玉琪在家呆了一天,哪也没去呀,这孩子怎么撒谎呀?”我听了,对玉琪妈妈说:“那你们是不是对孩子许诺过,要带她去公园呀?”玉琪的妈妈想了想说:“是呀,孩子他爸好久以前说过,周日没事时带玉琪去公园看老虎、狮子……,可最近孩子他爸一直很忙…..”听完她妈妈的话,我明白了……

  分析:说谎分为无意识说谎和有意识说谎两种类型。案例中的幼儿属于因某种愿望的存在而无意说谎的现象。她将自己的愿望当成了现实讲给人听,这实质上是一种幻想的口语表达,具有夸大其词、自我陶醉的特点,可使幼儿的愿望获得象征性、代表性的满足。因为幼儿的思维正处于运算阶段,难以分辨想象和现象。

  案例二:海钰哭着告诉我:“老师,我的新盒子不见了?”我听了一愣,刚才孩子们还围着海钰看她的新盒子,怎么说不见就不见了?我扫视了一周,问:“谁看见海钰的盒子了?”孩子们都摇摇头说:“没看见。”这就怪了!这时我发现冯浩斌的神情有些紧张,就走到他身边说:“你看见海钰的盒子了吗?”“没……没有。”冯浩斌紧张地说。“那老师能看看你的盒子吗?”我对冯浩斌说。“我妈妈……也给我买了一个和她……一样的盒子。”冯浩斌支支唔唔地说。我说:“是吗,那老师看看可以吗?”“嗯” 冯浩斌极不情愿的从书包里拿出盒子递到我手中。我仔细翻看盒子,见盒子的背面写着“海钰”两个字,这不正是海钰的盒子吗?我问冯浩斌:“这盒子是谁的?”冯浩斌却说:“盒子是妈妈买给我的,我没拿她的盒子。”经我再三教育,冯浩斌才承认:自己很喜欢海钰的盒子,所以偷偷地放到了自己的书包里。

  分析:案例中的幼儿虽然知道别人的东西不能拿,但由于年龄小,知识经验缺乏,对行为准则的认识还不十分清楚,辨别是非的能力差,不知道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无法抵御他喜欢的东西对他的诱惑。所以,只要是喜欢的东西就拿,并悄悄藏起。

  案例三:“我爸爸给我买了一辆小车子。”浩然自豪地对小伙伴说。佳浩听了说:“我爸爸给我买了一辆遥控车,一按钮它就跑,可好玩了。”冯高磊接着说:“这算什么呀!我爸爸不仅给我买了小车,还给买了一辆飞机呢。”小朋友听了,极羡慕的问:“飞机能飞上天吗?”冯高磊夸张地说:“当然能了,还能把我带上天呢。”……

  分析:案例中的幼儿属于因虚荣心而说谎的现象。幼儿间相互比较与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为此,幼儿相互吹嘘自己有这有那,为了使自己在比较中处于优势,幼儿不顾一切的夸大事实,甚至编造事实。

  案例四:“老师,我捡到了一角钱。”唐亚琪手拿一角钱,跑来对我说。我问:“在哪捡到的?”亚琪支支唔唔地说:“我在…..去厕所的路上捡的。”我问全班的孩子:“今天你们谁带钱来了?”孩子们都说没有。这时李良超站起来说:“唐亚琪今早上和我说,她从家里拿钱来了。”听李良超这么一说,唐亚琪的脸唰的红了……

  分析:平时在幼儿园,孩子们捡到东西交给老师时,老师总会对这些孩子表扬一番。所以,案例中的幼儿出现了为获取老师的表扬、取悦大人而说谎的现象。

  案例五:“老师,小鱼死了。”冯亮过来说。我走到自然角一看,可不是吗,昨天集市上我刚买的三条小金鱼并排放在鱼缸边的桌子上,一动不动。我气极了,对着孩子们喊:“谁干的?”屋内一片寂静,孩子们面面相觑,惊恐的望着我,摇摇头……我只好强压住心头的怒火,说:“是谁做的,只要告诉老师,老师就原谅他。”孩子们默默无声。我就讲了故事《诚实的列宁》,并结合故事又说了一些“做错了事并不可恨,可恨的是不承认错误”的道理。冯超这才慢慢的站起,承认是自己把小鱼捞出来的……

  分析:案例中的幼儿由于不小心做错了事,产生了恐惧心理。为了避免老师的惩罚、摄于老师的威严而说了谎。

  教育措施:

  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和熏陶下形成的,不良的教育影响,会导致幼儿不诚实行为的产生。对于幼儿出现的种种说谎行为,家园要互相配合,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帮助幼儿认识并纠正错误行为。为此,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措施:

  一:家长方面

  1、榜样示范

  儿童的许多态度都是由模仿他人的行为习得的。在生活中,父母是孩子行为的第一任教师。孩子的行为多半是通过日常生活无意中习得的。如果孩子经常看到父母为环境所迫,说这样那样的谎言,孩子就容易受父母不健康的行为影响,学会说谎。所以,父母要时时、处处、事事,注意以身作则,诚实待人,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2、营造民主氛围

  很多父母对孩子要求过严,责备过多,惩罚过狠。很多时候,父母为了在孩子面前不失威严,常常恐吓孩子。如: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你再这样,让警察把你抓去……这样做,不仅给孩子带来了精神压力,客观上也为孩子因避免责骂而说谎提供了前提。所以,父母要防止孩子说谎,必须做到爱而不溺、教而有方。

  3、不轻易许诺

  有些家长为了使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习惯于向孩子空口许诺。但等孩子按大人的愿望做完了,家长却忘记了自己对孩子的承诺。常此以往,孩子就会得出一个结论:大人的话根本不可信。

  4、给孩子申辩的机会

  申辩是孩子的一种权利。家长大多数都喜欢俯首帖耳“听话”的孩子。家长怎么讲,孩子就怎么做。一旦出现偏差,就不分青红皂白的训斥,不允许孩子申辩。这样,孩子不仅不会心悦诚服,还会产生抵触情绪,为其说谎,推脱责任埋下恶根。所以,家长遇到问题,一定要允许孩子申辩,查找原因,绝不能凭自己的主观标准强治教育。

  二、幼儿园方面:

  1、深入调查

  发现孩子的不诚实行为,教师一定要深入幼儿中去了解事情的真相,分析幼儿的行为动机,有的放失地进行教育。不要动辄给孩子戴上“骗人”、“小偷”的帽子,也不能按自己的成见处理问题,偏听偏信。如:一次,孩子们在玩刺球。明明告诉我:“老师,冯志浩把刺球咬破了。”我一看志浩手里拿着一个泄了气的刺球,就问志浩问什么咬刺球?志浩说:“不是我,是冯雪咬破后给我的。”明明和冯雪都说:“是志浩咬的。”我生气的对志浩说:“弄坏了,还不承认,老师不喜欢你了。”志浩听了,委屈地哭了…..我见状,意识到问题并不是这么简单。缓了缓口气说:“老师喜欢诚实的孩子,是谁弄坏的,只要勇敢得承认错误,我就原谅他,他也还是个好孩子。”这是,我发现冯雪欲言又止,经我耐心说教,冯雪终于说出了经过:自己看到刺球,觉得很好玩,就咬着玩,没想到把刺球咬破了,怕老师说自己,就给了志浩,并和明明说是志浩咬的。我真庆幸自己刚才没有贸然行动,否则一定会在志浩和孩子们的心里留下阴影的。所以,教师在遇到这类问题时,一定要先调查,再做处理。

  2、正面教育

  幼儿年龄小,分辨是非的能力差。教师在对孩子进行诚实教育时,要坚持正面教育,并结合故事耐心说理、循循善诱,消除孩子的恐惧心理,让孩子认识自己的行为并改正错误。如案例五:经老师诱导,冯超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自己因为知识经验缺乏,好心反而做了错事。本来自己看见小鱼游了一天,想小鱼一定累了,所以把小鱼捞出来,想让小鱼好好休息,没想到把小鱼害死了。冯超表示以后遇见这种事,一定要先请教大人,不再鲁莽行事了。可见,正面教育比惩罚批评要好上百倍。

  3、以身作则

  要培养诚实的孩子,教师首先要诚实。在孩子面前无意做错了事,说错了话,都应及时向孩子道谦、说明;答应孩子的事,一定要做到。长此以往,孩子会在言传身教、耳闻目染中习得好品质。如:一次,我答应孩子下午做泥工螃蟹,可下午有事忘了。第二天,我一进教室,就听见几个孩子在说:“老师骗人。”这使我突然想起了许诺孩子的事,赶紧对孩子说:“老师昨天下午有点事,把教你们做螃蟹的事忘了。对不起,孩子们,现在我们就来做螃蟹好吗?”孩子们听了我的话,高兴地欢跳起来,大声喊:“耶!”

  4、奖罚并行

  对于孩子的说谎行为,处罚要合乎情理,要适度。如果是孩子的无意识说谎,且在教师的引导下,能主动承认错误,可免罚或适当奖励;如果是孩子有意说谎,而又不愿承认,处罚可适当加重。

  取得的效果:

  经过一年的实践,我园幼儿中说谎的现象已越来越少,“诚信意识”在我园每个幼儿大脑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现在我园幼儿普遍养成了“讲真话、说实事”的优良诚信品质。

  诚信教育随笔篇二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言必信,信必行,行必果”。流传至今的这些名言警句告诉我们,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道德园中值得我们精心呵护的瑰宝。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将诚信这一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苏州市第三十中学,座落在苏州市西北角深巷中的一所不起眼的初级中学,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着诚信主题活动。

  这次活动的发起人肖天仁校长就这次活动的目的、意义作了如下阐释:众所周知,现在教育领域诚信缺失现象比比皆是,严重污染了教育这块净土,影响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招生广告夸大其辞者有之,文凭注水者有之,违规收费者有之,论文剽窃者有之,评比造假者有之,以教谋私者有之------校园内学生中作业不交、考试舞弊、说谎瞒骗等不讲诚信的行为也越来越多。究其原因,是社会整体诚信氛围的缺失、诚信教育乏力使然。学校教育的目的是育人,是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四有新人,以适应飞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育人先育德,育德诚为先。只有从基础教育阶段就积极开展诚实守信的活动,对师生进行诚信道德教育,开展相关实践活动,才能真正使诚信为人的观念深入人心。

  这次诚信主题活动以校园五月文化艺术节为契机,共分两个阶段进行:本学期为第一阶段,活动主要有:写诚信、演诚信、谈诚信。让师生以各种形式来演绎诚信这一主题。下学期为第二阶段,将开展“我的诚信宣言”、“从我做起,争做诚信中学生”、“感受民族精神,讲诚信故事”系列活动。第一阶段的活动目前已初见成效:

  文采飞扬书诚信

  在各年级语文老师的发动下,同学们积极投入到了“诚信在我心中”征文活动中去。他们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搜集与诚信有关的名言警句和名人轶事,捕捉热点新闻,细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从中得出感悟,写出了自己对诚信的理解。他们的作文有的谈亲情,有的谈友谊,有的谈经商,有的谈学习。有的同学举了宋庆玲女士不失信于小朋友的例子,有的同学举了年轻人过河丢掉“诚信”包袱的寓言故事,还有的举了社会上售假贩假的案例,更有的举了日常生活中看似司空见惯实则违反诚信的现象,如买车票少给硬币、借钱借物不还、约好时间见面却未去、对父母老师说谎、考试抄袭夹带等,强调了小事不小,从小事可以看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表达了做一名诚实守信小公民的强烈愿望。

  诚信教育随笔篇三

  诚信就是诚实而守信用,亦是能够履行承诺而取得他人信任。它是做人的根本,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做人不变的信条;它又是道德建设的根本,还是一切道德赖以维系的前提。古人云:“人无信不立,君子一诺千斤”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就是要求他们做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实事求是,讲究信用。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一是要让他们懂得诚实守信的意义。知道诚信是最有价值的财富,懂得诚实守信是交友之道、为人之道。在社会生活中,只有诚实守信,才会得到别人的信任,别人才乐意和你交往;如果不取信于人,就会失去朋友,还会影响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二是要正确对待学生的需求,尽量满足其合理的要求。作为教师,应该多听听学生的心里话,多了解一下他们的需求,不要完全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当学生们把要求讲出来之后,跟他们一起分析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哪些是现在可以满足的,哪些是以后才能满足的。按照商定的内容去做,无需说谎,更不能用高压政策不满足学生正当的要求。这样,学生才会心服口服。

  三是要多给学生肯定、鼓励,使之享受到诚信带来的愉悦。当我们发现学生在诚实守信方面做得好时,要及时予以夸奖,甚至是给予物质奖励,使之感受到诚信带来的愉快,从而使他们逐步养成诚信的良好习惯。

  四是有的方矢地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教师要恰到好处地用举实例、讲故事的方法给他们讲诚实守信对人的发展多么重要,做人不讲诚信会带来什么恶果。并对社会上那种“诚实吃亏”的错误论调要态度鲜明地进行批判,要让学生坚信,弄虚作假、坑蒙拐骗的人是社会的蛀虫,必将受到惩罚。而诚实守信的品质必须从小培养,从小做一个诚实的孩子,自己有缺点、错误要勇敢承认,接受批评,决不隐瞒自己和他人的错误。这样,长大了才能做有用的人。

  五是教师要给学生做诚信的榜样。诚信,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品质,教师的一言一行,一定要做好学生诚信的表率。如果在学校还能就诚信问题开展讨论,同时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那效果可能更好。

  六是可对多次不讲诚信的学生进行适度、合理的惩罚。在教师认真耐心的教育之后,如果学生还多次出现说谎、不讲信用等行为,可以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使之改正。著名作家冰心曾用肥皂洗嘴的办法惩罚孩子说谎。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比如,让学生朗诵讲诚信方面的故事,抄写讲诚信的名人名言,写一篇讨论诚信问题的日记,取消一次外出游玩的安排等等来使他们受到教育。

诚信教育随笔相关文章

1.高中关于诚信的随笔

2.诚信随笔

3.有关诚信的随笔

4.中彩那天教学随笔

5.小学语文德育教学随笔

6.诚信的力量读书笔记

    138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