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作品专栏>教育心得>

浅谈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写作指导:飞机上看时装

析娜分享

  编者按:众所周知,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是写作教学的基础,二者是有机结合的在一起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浅谈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写作指导。

  飞机场上看时装—浅谈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写作指导

  兴化市周奋中心校初中部 赵登

  苏教版教材曾经收录美国思维科学学者罗迦·费·因格《创造学思想录》中的部分内容,旨在表述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及锻炼该思维的一些基本方法。其中《从你的箱子里走出来》一则中引用了新闻记者罗伯特•怀尔特的相关言论:具有创造性的开拓者在五金店里看历史,在飞机场上看时装。其实,在我们平时的阅读教学这一华丽的“飞机场”上,也可以引导学生欣赏甚至模仿写作这一美丽的“时装秀”。

  众所周知,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是写作教学的基础,二者是有机结合的在一起的。最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对第四阶段的写作提出了以下相关要求:“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同时就写作教学提出了“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等建议。

  如何在实施以上建议,达成有关目标?我认为大可不必为之而憔悴了形容,绞尽了脑汁;利用课内经典文章的阅读教学渗透写作指导,或许会给我们以“柳暗花明应有路”之感。以现行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作教学为例,谈谈我个人的想法和做法,雀噪之处,敬请谅解。

  如何描写景物?我们预设的写作目标不外乎抓住特征写景,并通过写景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陶冶性情、净化灵魂;多角度观察,学会从视觉,听觉,嗅觉等多角度写景,让景物描写生动形象;找准景物与自己感情的契合点,情景交融等。然而对于十四五岁的学生而言,上述目标是难以内化并认同的。或者说,即使内化认同,也是难以将这样的文字流诸笔端。因此在写作教学之初,认认真真设计《与朱元思书》的阅读教学,踏踏实实上好《春》的复习课(侧重于写作指导),轰轰烈烈讨论两篇文章的写作特色。师生讨论归纳如下:

  一、抓住特征写景

  《与朱元思书》抓住了从富阳到桐庐山水的“奇异”(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特征写景,《春》抓住了春天的“新”“美”“力”的特点精心描摹,所以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二、语言特色鲜明

  《与朱元思书》一文,用字方面千锤百炼生动晓畅。如用“奇”和“异”总括富春江山水特色;用“箭”和“奔”来比喻水流之迅急;用“竞”和“争”来形容山峰相互依恃,争先恐后向上崛起的形状,字字动人。无独有偶,《春》亦如此:写春草,作者用“偷偷地”“钻”写它的形态,用“嫩嫩的”“绿绿的”写它的颜色,用“软绵绵的”写它给人的感觉,细腻贴切而又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春回大地时春草勃发的长势、情态和它的“小”“嫩”“绿”“软”等主要特征……

  句式选用方面,《与朱元思书》整齐而有变化。文中多用四言,间以六言,并时加一些虚词,使语意转折灵活,流走自如,既有词句的自然匀称,又有疏宕谐婉的节奏,读来颇有韵致。朱自清先生《春》中整齐的排比、鲜明的反复同样具备上述之美。两篇文章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灵活多样且毫不吝啬,或比喻,或拟人,或夸张,或对比,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写景角度多变

  还是先以《与朱元思书》为例。吴均善于在统一和谐的基调上,运用多种艺术手法从多种角度来精细地刻画景物,使形象生动丰满,立体感尤强。从不同的空间上位置,不同的动静形态,不同的视、听色彩等角度来观察和把握事物的各种特征,从而使笔下的山水显得物态纷纭。《春》一文中的“春风图”何尝不是如此?从触觉写春风之和煦,从嗅觉谢春风之芬芳,从听觉写春风之悦耳。或动或静,或虚或实,技巧的高超令人惊叹。

  四、构思巧,情感真

  《与朱元思书》既然是随兴而游,文章亦自然是随兴而发,兴到笔随。自然之山水与任意之心灵互相映照,互相沟通。故真情所至,笔似游龙,全似漫不经心,却自合于天籁。开头“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两句,仿佛是猛然间看到半空有一朵彩云,不知它从何而来,又向何处而去,显得十分潇洒从容,格调超迈,真是出手不凡!山水的精心描摹自不必赘言,结尾处不禁令人拍案!本来在作者的感慨之后似乎已是文足意尽,可以搁笔,但是最后几句意外跌出,似断非断,这正是作者用笔精心之处。在显得峭拔急促的文句之后,用平稳的四言句式以写景收尾,收到了缓和文势的作用,便又给读者留下无限想象余地。足见此文的构思精巧。《春》以时间为轴,以感情为线,以一幅幅春之图画为面,令读者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俊眉修眼,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归纳之后,学生有所收获,然而问题又来了,我们将要写什么景?怎么写?如何结构?中心为何?感情哪般?针对兴化西北乡镇的孩子来说,最熟悉的景莫过于春天的油菜花了。继续利用“双主”模式小组内分工讨论:1号位同学就情感、中心方面“立好意”,2、3号位同学就素材方面“选好材”,4号位同学就结构方面“布好局”,5、6号位同学就语言方面“造好句”。经过30分钟的讨论后,立意较为丰富:抒发对油菜花的喜爱之情,抒发对油菜花的朴素、淳朴品质的赞美之情,抒发对具有油菜花品质的农民的歌颂之意,抒发对大好春光的珍惜……令人感动。结构也较为多样:或移步换景,或纵向深入,或横向铺陈……

  解决了上述存在的问题,学生的写作热情高涨。顺势而为,我要求学生在45分钟之内完成以“油菜花”为描写对象的写景作文,字数不少于500字。写作结束,批阅时为学生的惊人的创造力而折服,现摘抄部分同学的描写如下:

  不知从何时起,我爱上了春天,因为她能够给我出乎意料的惊喜。因为有了春雨的滋润,才有了“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朦胧;因为有了花草的掩映,才有了“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明媚;因为有了春风的呵护,才有了“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壮观。(胡婷《春在油菜花》)

  春天是油菜花最茂盛的日子,但春天的田野似乎不是油菜花的舞台.百花争艳,姹紫嫣红,然而油菜花没有令人瞩目的外表,没有沁人心脾的芬芳,似乎是一种没有多少价值的花,它存在的意义在哪?

  ……

  此刻,我终于明白油菜花存在的意义。(徐家杰《油菜花》)

  耳边立即传来蜜蜂的嗡嗡声,这些小家伙忙极了,回飞到东来飞到西,他们飞到菜花上,把头埋进花里吸食花蜜,只露出一扭一扭的小屁股。采完蜜,扑扑翅膀,有又向着下一朵菜花飞去。(董梦佳《又是菜花开》)

  定睛细看,汪洋的金海上游着着许多只姿态优美的蝴蝶,他们扇动着翅膀,仿佛在欢迎你的到来,还有几只小蜜蜂,趴在花朵上,一边吮吸着油菜花的花蜜,一边懒洋洋的晒着太阳,甚是惬意啊!(仲羽洁《家乡的油菜花》)

  一大片一大片,肆意汪洋,如梦如幻。这些菜花若金色的毡毯,微风一吹,毯子便开始舞动起来。伴随着淡淡花香,真令人迫不及待的想在上面坐会儿,躺会儿,再打几个滚……嗯,真让人欲罢不能!(董俊祎《家乡的油菜花》)

  不远处几个瘦弱的农民,正拿着锄头在田地里劳作。阳光照射在他们古铜色的脸上,十分的安详。他们时而停下来,擦一擦额头上的汗水;时而喝口水,与同伴拉会儿家常,谈笑风生。(付夏泉《美丽的家乡》)

  我喜欢油菜花,喜欢她默默无闻,朴实无华地装点的大地。

  愿做一朵菜花,无问名利。(刘兆敏《十里花香》)

  油菜花从冬天种植,再到初夏收割,从小小的一粒种子破土而出,经历风雨的考验,秀成了修颀的少女,再经春雨的滋润,出落成华贵的少妇,终能在春风摇曳婀娜的身姿。成千上万的种子,长大后就成了一片活泼的热闹的叽叽喳喳的花的海洋!(王丹《油菜花》)

  公众号:初中生作文选萃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学习啦


  ……

  由此可见,阅读和写作是分不开的,相辅相成,因而在进行单元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找准契机渗透写作指导,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深化和体验。我们只要引导学生协调好两者的关系,就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就能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从而让学生“有创意地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404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