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优秀作品专栏>教育心得>

教室布置话题讨论:学生需要怎样的教室(2)

智明分享

  为教室设置主题活动中心,能让教室文化更加凸显。充分发挥墙壁、角落的功能,用细节组成教室文化。当我们的学生通过不同主题的活动来接受教室文化的熏陶时,教室才真正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和成长的沃土。这是有关教室文化的一个细节,来自美国。在纽约一间小学教室的墙壁上,有一专栏:“打电话给老师”,指导学生如何与老师联系,介绍相关老师的电话号码,这些老师可以“免费帮助家庭作业”。专栏分别列出了数学、阅读、写作、科学老师的电话。专栏还告诉学生,哪些老师知道说西班牙语、意大利语、中文、法语、俄语等语言,打电话的时间分别是星期几到星期几的时间段。这个张贴非常详细清晰,透露出教师为学生服务的强烈意识。

  其实,这就是在教室里设置主题活动中心的意义,当学生觉得教室如家一样温馨时,他们便接受了教室文化的熏陶。

  在设置主题活动中心时,我们可以设计图书角,让学生自由的借阅学习;我们可以设置才艺展示台,展出学生的手工、绘画作品;我们可以办板报、壁报,凸显班级特色……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获取进步的动力和养分。

  四、构建有特色的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是让空间环境走向有序统一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是作为社会群体的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班级人际环境、班级风气等为其主体标识,班级的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置等则为其物化反映。班级文化对学生的生活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特级教师杨一青就将构建有特色的班级文化作为教育重点来抓,他认为,构建有特色班级文化,应该从四个层面进行。一是中队名称命名体现文化,在每个教室门口,都有自己的班级创建的特色中队的名称和奋斗目标。二是教师物资管理体现文化,美化教师环境,让学生感受到教室特有的学习氛围和班级荣誉感,从而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以及正确处理集体和个人行为关系的能力。三是组织制度建设体现文化,在班级目标的引导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发展人的潜能,焕发主体的能动性、积极性,激发他们向上的精神,唤起学生体内的需要,把动机与行为方式统一起来,学会自己当家作主。四是班风学风形成体现文化,健全班级宣传组织,以正确积极的舆论引导人。

  有效地运用空间资源,创设具有教育性、开放性、生动性且安全性的班级文化,对陶冶学生的情操,激活学生的思维,融合师生的情感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要知道学生一旦置身于班级文化氛围之中,他们的思想观念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日积月累就会形成一种与班级文化相融合的价值观。班级成员的群体意识、舆论风气、价值取向、审美观念、制度文化和精神风貌的反映,是班级文化的核心与灵魂。

  五、根据班级情况动态调整

  教室的布置要根据班级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否则长期没有变化,学生会失去新鲜感,久而久之,就不闻不看不管了,也就失去原有的活力。教室的布置应该适时更新,让教室文化不断丰富多彩。可以根据重大事件,重要节日等来更新教室的布置,拓展空间环境的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功能,让教室文化成为社会文化的缩影,校园文化的独特视角。

  关注孩子在教室里的成长和发展,在有限的空间中创造出教学的无限性。一个有序统一的空间环境对于学生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我们要将空间环境建设成传承文化的载体,科学育人的平台。

作者:思荣
公众号:一个人的教育笔记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936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