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民俗文化>谚语>

出自中国古典名著的俗语(2)

玉珊分享

  出自中国古典名著的俗语推荐

  1、一块石头落了地。

  月娘众人一块石头才落了地,好好安抚他睡下,各归房歇息。(《金瓶梅》十九回)

  余二先生一块石头落了地,写信约哥回来。(《儒林外史》四十五回)

  张姑娘听了这话,心里先一块石头落了地了。(《儿女英雄传》十二回)

  [释义]比喻一开始很担心,后来一下子放下了心。

  2、一报还一报。

  正是:一报到头还一报,始知天网不曾疏。(《隋唐演义》四十回)正是:一报到头还一报,始知天网不曾疏。(《隋唐演义》四十回)

  把这厮绑了,五车裂了,可与俺李存孝一报还一报。(元关汉卿《哭存孝》第四折)

  [释义]指做一件坏事后必受一次报复。也指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3、一把屎,一把尿。

  记得小时节,一把屎一把尿,抱大子俚。今日拿是介光景。(《缀白裘·金锁记·思饭》)

  [释义]形容父母把儿女养大的艰辛。

  4、一步三回头。

  “三步回头五步坐”。民间谓“一步三回头”。(《通俗编·行事》引杜甫诗)

  拿住的请功受赏,但人家不许窝藏,却叫俺走一步一回头,望着俺爹和娘,走得俺筋舒力乏。(元施惠《拜月亭记》第七出)

  [释义]用夸张手法表现出强烈的依恋情结。

  5、一步走错,步步错。

  当时若是刘公允了,却不省好些事体。止因执意不从,到后来生出一段新闻,传说至今。正是:只因一着错,满盘皆是空。(《醒世恒言》卷八)

  [释义]关键一步走错了,后面的也就跟着错了。

  6、一宗又一宗。

  真他妈的,我是什么时气儿,一宗不了又一宗。(《三侠五义》二十五回)

  [释义]一件又一件,一桩又一桩。

  7、一是一,二是二。

  就是见了珠子,有钱则买,无钱便罢。一则一,二则二,随你好汉,动他分毫不得。(《初刻拍案惊奇》卷六)

  [释义]形容说话做事老老实实,毫不含糊。

  8、一竿子插到底。

  我爹娘当初把我嫁王押司,只指望一竿子打到底,谁想半路相抛!(《水浒传》四十五回)

  [释义]指一次完成;彻底完成。

  9、一客不烦二主。

  西门庆道:“一客不烦二主,就安上老冯罢。”(《金瓶梅》

  悟空道:“一客不犯二主,若没有,我也定不出此门。”(《西游记》三回)

  [释义]一位客人不用劳烦两位主人接待。比喻一件事情由一个人全部承担,不用找别人帮忙。

  出自中国古典名著的俗语精选

  1、一碗水往平处端。

  别着急,他怄你呢。我一碗水往平处端。论情理,人家可也真委屈些儿。(《儿女英雄传》二十六回)

  [释义]比喻处理事情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

  2、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

  大先生,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就象三十年前,你二位府上何等气势,我亲眼看见的。而今彭府上、方府上,都一年盛似一年。(《儒林外史》四十六回)

  [释义]从前黄河河道不固定,经常会改道(历史上无数次发生)。某个地方原来在河的东面,若干年后,因黄河水流改道,这个地方会变为在河的西面。这句话比喻人事的盛衰兴替,变化无常,有时候会向反面转变,难以预料。

  3、丁是丁,卯是卯。

  明儿有了事,我也丁是丁,卯是卯的,你也别抱怨。(《红楼梦》四十三回)

  银钱大事,再比小侄年纪轻的人,他也会丁是丁、卯是卯的。(《官场现形记》四十三回)

  [释义]某个钉子一定要安在相应的铆处,不能有差错。形容对事认真,毫不含糊。

  4、人不人,鬼不鬼。

  万一人不象人,鬼不象鬼,倒把个如花似玉的女人挨上门去,送与那丑驴受用,有什么甘心?(《十二楼·拂云楼》四回)

  [释义]形容处境的狼狈或长相的丑陋、穿着打扮的荒诞。

  5、人不可貌相。

  银匠是小辈,眼孔极浅,见了许多银子,别是一番面目,想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慌忙架起天平,搬出许多砝码。(《醒世恒言》卷三)

  [释义]不能只根据相貌、外表判断一个人。

  6、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便是俗语说得好,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儿女英雄传》十九回)

  [释义]赵匡胤是习武之人,在军中初时就被称为英雄,但是穷困潦倒,身上经常不名一文。一次赵匡胤单人在外,天热难耐,看到一个西瓜园.西瓜园主人是一个老翁。赵匡胤就寻思吃白食,先吃了,再问价钱,然后说价钱太贵,坑人不付钱。因此,要了很多西瓜来吃。吃完了问:“多少钱?”老翁伸出了一个指头:“一文钱”。天底下不可能找出比一文钱更少的钱了, 但是就这一文钱赵匡胤也没有,预先准备的借口根本没法用。就这样难倒了赵匡胤。后来就用“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来形容人处在经济困境中的尴尬、困难和苦恼。

出自中国古典名著的俗语相关文章:

1.一站到底题库及答案(20120726期)

2.2017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3.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2190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