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白芍基本信息
白芍(学名:Paeonia lactiflora Pall.)也称白花芍药,是毛茛科芍药属植物。在中国已有悠久的栽培历史,驰名中外,其称白花芍药。白芍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白芍的功效与作用的资料,欢迎阅读。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白芍为常用中药。始载《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原名芍药。
别名:芍药、杭芍、毫芍、川芍。
来源: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的干燥根。多为人工栽培。
产地:杭白芍,主产于浙江省东阳、临安、余姚等地。
毫白芍,主产于安徽省毫县、涡阳等地。
川白芍,主产于四川省中江、渠县、垫江等地。
此外湖南、山东、河南、河北、湖北、陕西、贵州、云南、甘肃等地均有生产。
性状鉴别:杭白芍:呈圆柱形长约10~20厘米,直径0.5~2.5厘米。表皮淡棕色,未去尽栓皮的部位棕褐色呈花斑状,较粗糙,有枝须根痕和纵皱,偶显横向皮孔。质坚体重,不不易折断,断面粉白色,显菊花孔。气无,味微苦酸。
以条粗壮,无枯芍、芦头、栓皮、霉变者为佳。
商品共分七等。产地习惯以成年人的拇指食指合拢为圆环(习称虎),围径约17厘米为定等衡量标准,以虎中的支数多少确定等级。
一等3~4支,二等5~6支,三等7~8支,四等9~11支,五等12~16支,六等17~21支,七等22支以下无细小稍尾。
毫白芍:圆柱形稍有弯曲,长8~15厘米,直径0.5~1.5厘米。表皮黄白色或淡粉黄色。不光润略显枝须根痕。质坚体重,断面淡黄色或淡粉色,显菊花纹。气无,味微苦酸。
以支条粗壮均匀,质坚体重,无枯、芦、霉变者为佳。
商品共分六等,以支条粗细长短衡量等级。
一等长在4.5厘米以上,直径在1.5厘米以上。二等长在4.5厘米以上,直径在1.2厘米以上。三等长在4.5厘米以上,直径在0.45厘米以上。五等长在4.5厘米以上,直径在0.3厘米以上。六等长短粗细不分,破碎节段不超过20%。
川白芍:略和毫芍相似,唯表皮粉红色,光滑无纵皱纹,皮孔和须根痕稍显下陷,质坚体重,断面淡粉色或淡黄白色,显菊花纹。气无,味微苦酸。分等情况与毫芍相同。
主要成分:含白芍素,即芍药甙,又含兴奋子宫的成分,此外尚含苯甲酸、β-固甾醇、鞣质、挥发油、脂肪油。
功效与作用:养血、缓急止痛,其作用为:
1、解痉镇痛。对实验家兔的离体肠管和大鼠在体胃子宫的平滑肌,有降低肌张力和抑制运动的作用。
2、镇静。芍药甙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
3、抗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痢疾杆菌有较显著的抑菌作用。
3、抗真菌。对腹股沟表皮癣菌等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此外,实验还初步证明,白芍能抑制胃液分泌,预防大鼠应激性溃疡病的发生;临床观察白芍还有止汗、利尿等作用。
炮制:横切三毫米片。分清炒、土炒、炒焦、醋炙、酒炙。
性味:苦、酸、微寒。
归经:入肝、脾、肺三经。
功能:补血敛阴,平肝止痛。
主治:头晕目眩,胸腹胁肋疼痛、四肢孪急、泻痢腹痛,虚汗不止,月经不调等症。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柔肝止痛,养血补阴。
1、用于治疗腹痛,主要是肝旺脾弱、肝胃不和,肝气郁滞引起的腹痛(如溃疡病、肠胃炎时的肠胃痉孪痛,以及肝炎时的肝区疼痛等),白芍能解痉而缓和肝气之“刚悍,使之“柔和”而不引起疼痛,前人称这一作用为“柔肝”,有热者配柴胡清肝解郁,镇痛效果更好,方如四逆散。
对痢疾引起的腹痛和里急后重,用生白芍配木香、槟榔等以理气解痉,再加黄芩、川连等药加强抑菌作用以清热燥湿,方如芍药汤。
2、用于治疗月经不调、崩漏而有小腹不适或疼痛,取其有养血和镇痛作用,配当归、熟地等,对治疗经痛效果更好。临床上在治疗经痛的方剂中,白芍常不可少。
3、用于治疗由血虚引起的四肢肌肉痉孪抽搐,尤其小腿腓肌痉孪,能缓急解痉而镇痛,常配甘草同用,方如芍药甘草汤(实验证明,白芍和甘草的有效成分配合后,有相互增强的协同作用。)
4、用于治疗肝阴不足引起的眩晕、耳鸣等。前人称白芍为“养肝阴之主药”,广泛用于由肝阴不足引起的眩晕、耳鸣、眼花、肢体麻木、肌肉蠕动、舌质淡、脉弦细或弦劲(多见于慢性肝炎、贫血、高血压、动脉硬化),常配其他养阴补血药如麦冬、当归、熟地等,方如补肝汤。
5、用于热病后,阴液耗损、小便不利。白芍有利尿作用,故常用。又阴虚汗多者也可用白芍。
附:1、前人有谓产后忌用白芍(因产后宜温,而白芍味苦酸而微寒),但实际上,只要对证,白芍仍可用。例如产后积热,用张完素之芍药汤(白芍、茯苓、黄芩),产后肝火热盛用加味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加当归、白芍、栀子、龙胆草);
2、当归、白芍配伍后,能加强补血养阴,在补气方剂中,如欲兼顾补血养阴,常加配当归、白芍,方如归芍六君汤、归芍异功散等。
用量:9~12g,利尿需重用。大剂可用至30~45g,但不宜长期大量服用。
处方举例:1、四逆散《伤寒论》:柴胡4.5g、白芍9g、枳实4.5g、炙甘草3g,水煎服。
2、芍药汤《伤寒论》:白芍18g、黄芩9g、川连4.5g、大黄6g(后下)、木香6g(后下)、槟榔6g、当归9g、肉桂1.5g(焗)、甘草3g,水煎服。
3、芍药甘草汤(张洁古):白芍、甘草各12g,水煎服。
注:除上述三种白芍外,陕西省宝鸡地区在人工栽培白芍供应紧缺时,曾发展过野生白芍的生产,缓和了市场的情况。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大量引种白芍,现野生白芍商品少见。
白芍基本信息
白芍正名为:青羊参Cynanchum otophyllum
48. 青羊参(植物名实图考)千年生(云南);奶浆藤(四川);白芍(云南楚雄);青阳参、青洋参、白岑(云南昆明);白芪、白药(云南丽江)图版136 (7-11)
Cynanchum otophyllum Schneid. in Sarg. Pl. Wils. 3. 347. 1916; Hand. -Mazz. Symb. Sin. 7: 997. 1936; Tsiang in Sunyatsenia 4: 117. 1939;中国高等植物图鉴3: 485, 图4924. 1974. ——Cynanchum deltoideum Hook. f. Fl. Birt. Ind. 4. 24. 1883, non Hance in Ann. Sci. Nat. ser 5, 5. 228. 1866. ——Vincetoxicum deltoideum O. Kuntze, Rev. Gen. Pars 1. 424. 1891.
多年生草质藤本;根圆柱状,灰黑色,直径约8毫米;茎被两列毛。叶对生,膜质,卵状披针形,长7-10厘米,基部宽4-8厘米,顶端长渐尖,基部深耳状心形,叶耳圆形,下垂,两面均被柔毛。伞形聚伞花序腋生,着花20余朵;花萼外面被微毛,基部内面有腺体5个;花冠白色,裂片长圆形,内被微毛;副花冠杯状,比合蕊冠略长,裂片中间有1小齿,或有褶皱或缺;花粉块每室1个,下垂;柱头顶端略为2裂。蓇葖双生或仅1枚发育,短披针形,长约8厘米,直径1厘米,向端部渐尖,基部较狭,外果皮有直条纹;种子卵形,长6毫米,宽3毫米;种毛白色绢质,长3厘米。花期6-10月,果期8-11月。
产地编辑
产于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和西藏等省区。生长于海拔1500-2800米的山地、溪谷疏林中或山坡路边。模式标本采自四川。
枝、叶有毒质,制成粉剂可防治农业害虫。根毒性猛烈,据标本上记载可以毒杀虎及其他野兽。
云南丽江地区民间有称本种植物的根部为“白首乌”,但与山东省泰山地区及东北延边地区所产的“白首鸟”各为不同种的植物。
功效与作用编辑
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1]
看了“白芍的功效与作用”的人还看了:
下一篇:白头翁的功效与作用 白头翁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