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_养生学堂>医学常识>用药指导>用药咨询>

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作用机制

崇基分享

  有多少人知道苯二氮卓类药物,又有多少人知道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呢?苯二氮卓类药物中毒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作用机制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作用机制

  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在中枢神经系统,主要在大脑皮层中有特殊的苯二氮卓受体存在。苯二氮卓受体是GABAA受体-氯离子通路复合物的一个膜内成分。当GABA受体激动时,Cl-通道开放的数目增多,Cl-进入细胞内数量增加,产生超极化而引起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减少中枢内某些重要神经元的放电,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

  当苯二氮卓药物占据苯二氮卓受体时,则GABA更容易打开Cl-通道,导致镇静、催眠、抗焦虑、抗惊厥和中枢性肌松等药理作用。

  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1. 治疗最连续用药可出现头昏、嗜睡、乏力等反应,长效类尤易发生。大剂量偶致共济失调。过量急性中毒可致昏迷和呼吸抑制。但本类药物安全范围大,发生严重后果者少。

  2. 静脉注射过快对心血管有抑制作用,治疗量口服则无此作用。

  3. 久服可发生耐受性、依赖性和成瘾性。

  4. 停药时出现反跳和戒断症状(失眠、焦虑、激动、震颤等)。与巴比妥类相比,本类药物的戒断症状发生较迟、较轻。

  苯二氮革类药物的过量中毒可用氟马西尼(flumazenil),安易醒)进行鉴别诊断和抢救。氟马西尼与苯二氮卓类衍生物竞争在GABA受体特异性位点的结合,从而表现为拮抗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作用,但对巴比妥类和其他中枢抑制药引起的中毒无效。

  苯二氮卓类药物的药动学特点

  苯二氮卓类口服吸收良好,约1h达血药峰浓度。其中三唑仑吸收最快;奥沙西泮和硝西泮等口服和肌内注射均吸收较慢。欲快速显效时,应静脉注射。

  苯二氮卓类血浆蛋白结合率较高,其中硝西泮的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达99%。因其脂溶性很高,故静脉注射后能迅速向脑组织中分布,随后进行再分布而蓄积在脂肪和肌组织。因此中枢抑制作用出现快且维持时间短。

  此类药物主要在肝药酶作用下代谢。多数药物的代谢产物具有与母体药物相似的活性,而其t1/2 则比母体药物更长。例如氟西泮的血浆t1/2,仅2~3h,而其主要活性代谢产物N-去烷基氟西泮的血浆t1/2 却在50h以上。连续应用长效类药物时,应注意药物及其活性代谢物在体内蓄积,发生不良反应。

  苯二氮卓类药物的水解开环反应

  苯二氮卓类结构中具有1,2位的酰胺键和4,5位的亚胺键,遇酸或碱在加热条件下易水解开环。可以发生1,2位开环,也可以发生4,5位开环,两过程可同时进行,产物是邻氨基二苯酮及相应的α-氨基酸类化合物。这一水解过程也是苯二氮卓类药物共同的反应。水解开环反应是早期苯二氮卓类药物不稳定和作用时间短的原因。

  口服药物在胃酸作用下也发生上述水解反应,4,5位开环为可逆性水解,当pH提高到中性时又重新环合。尤其是当7位有强吸电子基团如硝基或1,2位有拼合环如三唑环存在时,4,5位重新环合特别容易进行。硝西泮、氯硝西泮等口服后在酸性的胃液中,4,5位水解开环,开环化合物进入弱碱性的肠道,又闭环成原药。因而这些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高,作用时间长。

  苯二氮卓类及其代谢物最终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而失活,经肾排出。本类药物在体内的氧化代谢则易受肝功能、年龄和同时饮酒的影响,使t1/2 延长。

  苯二氮卓类药物中毒症状

  1.可有口干、嗜睡、眩晕、运动失调、精神错乱、尿闭、便秘、乏力、头痛、反应迟钝等症状。

  2.偶可发生过敏性皮疹、白细胞减少症和中毒性肝炎。严重中毒时,可出现昏迷、血压降低、呼吸抑制、心动缓慢和晕厥。

  苯二氮卓类药物中毒解救方法

  1.误服大量应立即催吐、洗胃、硫酸钠导泻,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以排除药物。

  2.血压下降时,选用升压药如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恢压敏等,也可用哌酸甲酯和苯甲酸钠咖啡因.

  3.输液,保持体液平衡并促进药物从肾脏排出。

  4.呼吸抑制时给氧,必要时作人工呼吸,酌用呼吸中枢兴奋药如尼可刹米、回苏灵、戊四氮等

  5.特异性治疗药物为氟马西尼

  6.给抗生素预防感染。阿普唑仑与其他苯二氮卓类药物混合中毒时可引起死亡。另外,阿普唑仑和酒精混合中毒,也可引起死亡。


猜你感兴趣

1.酸枣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2.中医治疗早泄的中药

3.醋酸泼尼松的正确服用方法分析

4.治疗失眠的特效中成药

5.临床常用急救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