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_养生学堂>医学常识>用药指导>用药咨询>

胃炎治疗药物

崇基分享

  胃病是如今许多人在生活上的不注意而导致的,特别是胃炎,那么胃炎治疗药物由哪些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胃炎治疗药物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胃炎治疗药物

  (1)根据胃炎症状的不同选用不同的药物,一般选择2-3种、服药1-2周,大多数病员都能好转。症状好转后家里可适当备用治疗有效的药物,可在症状反复时再服用。

  (2)上腹痛、嘈杂、频食、反酸等症状时选用长效的埃索米拉唑、雷贝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奥米拉唑、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抑酸药;或短效的制酸药铝碳酸镁、硫糖铝等。

  (3)上腹胀、嗳气、食欲减退、早饱等症状时选用多潘立酮、莫沙比利、曲美布汀等胃动力药和泌特、得每通、达吉等助消化药。

  (4)幽门螺旋菌阳性者在上述药物治疗症状不好转时,亦可对细菌进行根除治疗。

  (5)可选择适合的中成药或中药方剂配合治疗以取得好的疗效。

  (6)其它药物:视各人不同的病情决定个体的治疗。

  引起胃炎的原因

  第一:刺激性食物:长期食用烈酒、浓茶、咖啡、辛辣及粗糙食物,以及过饥或过饱等无规律的饮食方式均可破坏胃黏膜保护屏障而发生胃炎。

  第二:吸烟:烟草中主要有害成分是尼古丁,长期大量吸烟可使幽门括约肌松弛,十二指肠液返流,以及胃部血管收缩,胃酸分泌量增加,从而破坏胃黏膜屏障导致慢性炎症病变。

  第三:病变因素:多见于急性胃炎之后,胃黏膜病变经久不愈或反复发作,逐渐演变而成浅表性胃炎。

  第四:感染因素:鼻腔、口腔、咽部等部位的慢性感染病灶,可反复刺激胃黏膜而引起浅表性胃炎。

  第五:化学因素:某些药物如水杨酸制剂、皮质激素、洋地黄、消炎痛、保泰松等,可引起慢性胃粘膜损害。

  第六: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HP致病机理可能主要是他能够过破坏胃黏膜屏障,使用H+反向弥散,最终引起胃黏膜的炎症。

  第七:胆汁或十二指肠液返流:经纤维胃镜发现或证实胆汁返流是引起慢性胃炎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八:身心因素:长期处于精神紧张、忧虑或抑郁状态,可引起全身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功能失衡。久而久之形成胃黏膜慢性炎症反应。

  胃炎治疗后症状不好转怎么办

  好好保养和药物治疗1-2周后大多数症状缓解,少数胃炎症状不好转或反复发作时,要分析原因是什么?胃炎是否是其它疾病的伴随表现?要做相应的检查和相应的处理。

  (1)是否按上述要求保养?是否正规服药?服药的时间是否得当?

  (2)有否仍有过度劳累、受凉、生活压力、工作压力?

  (3)是否服同时服用多种药物?特别是胃痛时服用一般的止痛药。

  (4)是否服用某种保健品?

  (5)是否有不开心或担心的事情、易激动、懒得动等表现?

  (6)是否有失眠表现?

  (7)是否有胃动力排空差、胃下垂、胆汁反流?

  (8)是否有胆结石胆囊炎、胆囊切除术或胰腺炎?

  (9)是否有大便干结、腹泻、腹腔手术史、肠粘连史?

  (10)是否有心脏、肝脏、大脑、肾脏等的慢性病?

  (11)是否有甲减甲亢糖尿病风湿病等慢性病?

  (12)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