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_养生学堂>孕育百科>育儿宝典>宝宝疾病>

什么是新生儿心肺复苏

玉凤2分享

  心肺复苏(急救技术)一般指心肺复苏术,心搏骤停一旦发生,如得不到即刻及时地抢救复苏,4~6min后会造成患者脑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心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必须在现场立即进行。什么是新生儿心肺复苏?新生儿心肺复苏有哪些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新生儿心肺复苏的资料,欢迎阅读。

  什么是新生儿心肺复苏

  新生儿心肺复苏是指在心跳呼吸骤停,患儿突然呼吸及循环功能停止,这时候就需要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是包括采用一组简单的技术,使生命得以维持的方法。

  婴儿和儿童心脏病很少见,该年龄级的心搏骤停主要由于呼吸的原因而导致心肌缺乏氧供所致。呼吸问题可继发于哽噎、气道疾病、肺部疾病、气道或颅脑损伤。假如婴儿停止呼吸,即可在极短时间内停止心搏,如果能及时对这些患儿进行人工辅助呼吸,便可避免心搏停止。

  在心肺复苏中,1岁以内的小儿称为婴儿,1-8岁为儿童。其心肺复苏处理基本同成年人。

  基本生命支持儿童基本生命支持包括一系列支持或恢复呼吸或心跳呼吸停止儿童的有效的通气或循环功能的技能。任何一个受过训练的医务人员或非医务人员都可以进行基本生命支持,它对伤病儿童的最终恢复是非常重要的。当心跳呼吸停止或怀疑停止时,同样需要迅速将患儿送到能给以进一步生命支持的医疗机构。

  高级生命支持为心肺复苏的第二阶段,有经验的医护人员参与此时的抢救工作,并且常有明确的分工,协调处理呼吸、胸外心脏按压、辅助药物应用、输液、监护及必要的记录。

  需要进行复苏的新生儿

  至少90%的新生儿毫无困难就能完成宫内到宫外坏境的过渡,他们开始自主和规律的呼吸及完成胎儿至新生儿循环模式的转变需要少许帮助或无需帮助。

  大约10%的新生儿需要一些帮助才能开始呼吸。少于1%的新生儿需要更有力的复苏手段才能存活。

  新生儿从宫内到 宫外环境的过渡:出生后,新生儿不再与胎盘相连,只能依靠肺脏呼吸作为氧气的唯一来源。

  不予复苏的情况:

  1、胎龄小于23周、体重小于400克。

  2、无脑儿。

  3、确定的致死性先天疾病或畸形。

  4、有足够数据表明会有难以接受程度的死亡率或严重残疾。

  什么时候进行新生儿复苏  新生儿出生后快速评估——出生后立即用几秒钟的时间快速评估4项指标,若以下4项中有1项为“否”,则进行以下初步复苏:

  1、足月吗?

  2、羊水清吗?

  3、有哭声或呼吸吗?

  4、肌张力好吗?

  初步复苏的步骤:

  1、保持体温:将新生儿放置在辐射暖台上、彻底擦干、拿开湿毛巾;

  对体重《1500g的极低出生体重儿,有条件的医疗单位可将其头部以下躯体和四肢放在清洁的塑料袋内,或盖以塑料薄膜置于辐射保暖台上,摆好体位后继续初步复苏的其他步骤。

  2、体位:置新生儿头轻度伸仰位(鼻吸气位);

  3、清理呼吸道(必要时):肩娩出前助产者用手挤出新生儿口、咽、鼻中的分泌物。娩出后用吸球或吸管(12F或14F)清理分泌物。先吸嘴后吸鼻、“M” 在 “N”之前。

  过度吸引可能导致喉痉挛和迷走神经性心动过缓,并使自主呼吸出现延迟。应限制吸管的深度和吸引时间(10s),吸引器的负压80-100mmHg(1mmHg=0.133kPa)。

  4、擦干全身:擦干并拿走湿了的被单以防止体热丢失,重新摆头位以保证呼吸道开放。

  在分娩产程中对婴儿来说,具有潜在危险性的刺激形式:

  (1)拍打后背或臀部。

  (2)挤压肋骨。

  (3)将大腿压向腹部。

  (4)扩张肛门括约肌。

  (5)热敷、冷敷、热浴、冷浴。

  (6)摇动。

  新生儿复苏的做法

  在新生儿复苏中对新生儿的肺进行正压通气是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新生儿复苏的首要目标是对新生儿的肺进行正压通气。人员合理搭配、团队良好合作是新生儿复苏成功的保障。

  采用仰头举颏法畅通呼吸道,由于婴儿口、鼻开口均较小,位置又很靠近,抢救者可用口贴紧婴儿口与鼻的开口处,施行口对口。鼻呼吸。婴儿韧带、肌肉松弛,故头不可过度后仰,以免气管受压,影响气道通畅;可用一手托颏,以保持气道平直。

  (1)A:建立通畅的气道。

  ①摆好复苏的体位。置新生儿于辐射热源保暖区,擦干身上的羊水、血迹,撤去湿巾。新生儿仰卧、肩部垫高2~3cm,呈轻微颈伸仰位,使呼吸道通畅。

  ②吸净口腔、鼻腔的黏液。吸口腔黏液时,应注意吸引时间不超过10s,压力要适度,吸管插入深度要适当。使用机械吸痰时,应控制吸引压力即吸管闭合时负压不超过100mmHg。

  ③必要时协助医生气管插管以保证气道通畅。

  气管插管的指征:需长时间正压给氧人工呼吸、用气囊面罩复苏器人工呼吸无效、需要气管内吸痰及可疑膈疝者。

  (2)B:诱发呼吸。

  ①对新生儿进行触觉刺激,以助建立呼吸。若新生儿无自主呼吸,进行触觉刺激(采用轻弹足底或摩擦背部)能刺激呼吸出现。

  ②必要时正压人工呼吸,可用面罩气囊或气管插管正压给氧。正压给氧的两项指征为:无呼吸或仅喘息、心率小于每分100次。正压给氧的操作:检查复苏气囊并接上氧气,选择大小合适的面罩接在气囊上。将面罩置病儿面部形成密闭,即给100%浓度氧正压15~30s的人工呼吸,频率为每分钟40~60 次,手指压与放的时间1:1.5,首次呼吸所需压力为30~40cmH2O,以后为20 cmH2O。

  (3)C:维持循环。

  ①实施胸外按压:

  胸外按压的指征:100%浓度氧正压呼吸15~30s后,心率低于每分钟60次或介于每分钟60~80次且无上升趋势。

  胸外按压有两种方法:拇指法:用双手拇指压迫胸骨下1/3,双手环绕病儿胸廓,其余手指支撑病儿背部。双指法:用一手的中指和食指或中指与无名指的指尖压迫胸骨,没有硬垫时用另一手支撑病儿背部。压迫深度应为1.3~1.8cm,速度应为120次/分,每按压三次行人工呼吸一次。

  ②遵医嘱使用药物。

看了“什么是新生儿心肺复苏”的人还看了:

1.新生儿急救常识

2.儿童急救小常识

3.儿童急救常识

4.小儿噎食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