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一学习方法>高一语文>

读挪威的森林有感范文5篇

巧绵2分享

  《挪威的森林》是由《萤》这部小说扩写的,描写了淡淡的悲剧爱情故事。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1

  《挪威的森林》这部小说的主线是主人公渡边彻与直子和绿子这两个女人之间纠结的爱情故事。木月是渡边彻高中时候唯一的朋友,也是直子青梅竹马的男朋友,三个人经常一起出没,感情十分要好。可是木月却在他十八岁那年在自家车库中毫无征兆地自杀了,这给直子和渡边彻都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创伤。于是渡边彻离开了神户,去了东京,开始了同敢死队同寝的大学生活。在大学里,他结交了能力非凡却极端的永泽,认识了永泽的女朋友初美。他第一次在车站偶遇了直子,于是往后常常一起走路,只是漫无目的地散步、吃饭,偶尔也讲敢死队的趣事。渡边彻带着蛋糕去给直子过20岁生日的时候,直子出奇地健谈,后来却放声大哭。

  一觉醒来以后,直子不告而别,后来来信说她将休学去疗养院。渡边彻去了直子所在的疗养院,并结识了她的室友玲子。一个偶然的机会,渡边彻认识了绿子,一个十分有个性的女孩子,并与她相知相惜。绿子在父亲死后出售了小林书店,并和姐姐搬了家,渡边彻也搬出了宿舍。渡边彻因为玲子来信说直子的情况不好而无限悲伤,于是忽略了旁边来找自己的绿子,绿子因此找借口离开了。整整两个月以后,绿子主动找了渡边彻,并因为喜欢他而同那个人断交了。渡边彻终于明白自己对绿子的感情了,却又觉得对不起直子,心里很是矛盾,于是写信给玲子倾诉,玲子也给出了客观的解答。

  不久之后,玲子来信说直子在小树林自杀死了,葬礼很是凄凉。渡边彻进行了一次一个人的旅行,想了很多很多关于直子的事,回来之后心里仍旧悲伤不已。玲子从疗养院出来了,她在开始新生活之前来看望了渡边彻。渡边彻给绿子打了电话,想要从头开始。可是当绿子问他在哪的时候,他茫然了,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哪,只是一遍又一遍地呼唤着绿子。

  小说从主人公渡边彻对直子的回忆慢慢进入,直到回忆不再像回忆,而是像正在发生正在继续的故事。小说开头说,“即使在经历过十八度春秋的今天,我仍可真切地记起那片草地的风景……在那个年龄,无论目睹什么感受什么还是思考什么,终归都像回飞镖一样转到自己手上……就连直子的脸,一时间竟也无从想起。我所把握的,不过是空不见人的背景而已……原来我的记忆的确正在步步远离直子站立的位置,正如我逐渐远离自己一度站过的位置一样……尽管如此,记忆到底还是一步步远离开去了……想到这里,我悲哀得难以自禁。因为,直子连爱都没爱过我。”一个人回忆十八岁的感觉,一切都终归会回来的无奈,无法记起却又无比重要的脸庞,记忆远去的无助,没有被那个人爱过的悲哀,一切的一切在开头就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孤独磁场,将读者的心纳入其中。

  其实,每一个人的离开,无论是生命的戛然而止,还是某个角色的不告而别,或多或少都会让我们有一种孤独感,就如同自己的生命旅途里少了一个人的故事,总有一种失落感。木月将自己的生命定格在了年轻的十八岁,毫无征兆地选择了自杀,谁也不知道他这么做的理由,或许村上自己也不知道。是因为孤独么?我们只能揣测,这将是一个没有答案的谜。

  但是,他的自杀,使得渡边彻失去了唯一的朋友,使得直子失去了恋人,他留给渡边彻和直子的是无限的孤独感,甚至留给我们的也是这样一种孤独感。直到后来,直子因为木月的死给她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创伤,最终也是精神抑郁而自杀。还有初美,深爱着从来不懂怜惜自己的永泽,无论永泽怎么对她,她都不离不弃,但是却在永泽去了德国之后的两年和一个男子结了婚,又过了两年便用剃刀割断了手腕动脉。这个女人对爱情的执着把自己一步一步逼上了孤独的绝路。我没有办法不感慨,孤独的生命啊。

  木月的死使得渡边彻失去了朋友,使得直子失去了恋人;敢死队的离开让渡边彻身边又少了一个人,少了些许欢笑和谈话;永泽的离开让渡边彻身边少了一个带自己花天酒地和激励自己的人,也让初美失去了爱情;初美的死使得永泽失去了一个深爱自己的女人,使得渡边彻失去了一个像姐姐一样的朋友;直子的死使得渡边彻失去了最牵挂的人,使得故事失去了女主角;玲子的离开让渡边彻为之高兴,却也同样失去了某些东西;而找不到绿子从头开始,这让渡边彻彻底茫然和恐慌了。一个一个的都走了,还剩下些什么呢?可能每个人的人生都大致如此,因此这个时代也大致如此。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2

  读罢《挪威的森林》,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其中的几个主要人物了。作者通过描写这些主要人物内心的孤独来折射出整个时代的孤独。

  渡边彻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也是整个故事的叙述者。他安静,因为他的假期生活大都是读书、写信、散步、洗衣服之类的;他被动,因为无论是在和直子、绿子还是玲子的交往过程中,他都很少主动出击;他说话的方式很有意思,“就像漂亮地涂了一层墙粉”;他不被人理解,也不求被人理解,因此他的朋友极少,也很难向人敞开心扉说出心里话;他似乎没有什么追求,一直委身于生活的河流当中,带着些许孤独、无奈、彷徨和迷茫过着平淡的日子。

  其实说到底,他就是一个孤独、轻微自闭,不被人理解却也不求人理解的城市青年形象。他敢于真诚地面对自己的内心,敢于不在乎别人的眼光而去做自己喜欢而且认为有必要的事情,敢于尊重和坚持内心的独立,他是为自己而活。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尽管社会的束缚和压抑让这种品质无法更好地生长,而是畸形地衍生出了孤独、无奈、无助、迷茫这一类负面情绪,但是,渡边彻依旧能坚持做最真实的自己,把玩着孤独,品尝着无奈,这也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他虽然孤独,但是他并不害怕孤独。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只对自己感兴趣的人,自己想什么、自己感受什么、自己如何行动——除此之外对别的没有兴趣,所以才能把自己同别人分开来考虑”。

  小说中最重要的两个女性形象大概就是直子和绿子了。她们两个是完全不一样的女性形象,直子文静、内向,而绿子却是热情、奔放。虽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女性形象,但是,在她们身上,都可以看到浓重的孤独的影子。直子的孤独源于她的自闭、悲观以及内心脆弱。她的这种性格导致她不愿意与社会接触,甚至对社会产生恐惧,因此沉默寡言,不愿与人交心,而这种孤独感又反过来加重她的自闭和内心脆弱,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她总是想得太多,总觉得自己会给别人带来麻烦,甚至有些自卑,因此她过得十分压抑。自从木月离奇自杀以后,直子就陷入了绝对的恐慌与失望。

  其实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一般的人都能够随着时间的治愈而慢慢恢复那个硕大的伤口,对于直子来说却不能。很多人都明白,无论社会让我们多么地失望和恐惧,生活都得继续过下去。直子也不是不明白,只是她的自闭让她不愿面对心中的不良情绪,也不愿意将其发泄出来,而内心的脆弱又让她无法承受这些打击。因此直子只能在时间的漩涡里越陷越深,直至精神出现问题,最终选择了自杀。这是一个孤独少女的悲剧,也是这个时代的悲剧。绿子是与直子截然不同的女孩,她乐观、坚强、敢爱敢恨。并不是因为绿子有着幸福快乐的童年,相反她的生活也有很多磨难。在过去的20年人生当中,她连一次、哪怕一次都没有撒娇任性过。因为她的爸爸妈妈根本不理她这一套,而且父亲在她撒娇任性的时候就会发脾气,最后吵得不欢而散。绿子从小到大都在经历着亲人一个一个地离去,但这些痛苦和挫折却反而让她更加坚强、自信、乐观地活着。

  面对家附近发生火灾这种事情,绿子表现得极为轻松和淡定,甚至拿了啤酒和吉他坐在三楼晾衣台上饮酒唱歌。绿子甚至打定主意,要是火烧到家里来了,也不跑,死了就死了呗。先不管她这话说的是真是假,起码她这种面对死亡的出奇的冷静的态度让我们费解。这是要经历多少苦难,是要有多看得开,才能有这样淡定得让人害怕的心态。正常的读者都会觉得绿子脑子不正常,渡边彻刚开始也是这样觉得的,只是后来习惯了,见到她,反而觉得多少适应了这个世界。她在父亲遗像前脱得一丝不挂的惊悚举动,不知道渡边彻是否也能理解。绿子不孤独么?绿子其实也是孤独的。她从小缺少关爱,又经历了亲人一个个地离去,谁能不感到孤独?只是她不害怕孤独,懂得排遣和把玩孤独而已,这一点和渡边彻很相似。因此,渡边彻在思慕远方的直子的同时也对身边的绿子产生了好感。

  小说中三个主要人物形象内心的孤独、无助和迷茫就已经很好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青年人内心的孤独、无助和迷茫。无论是孤独、轻微自闭、不被人理解也不求被人理解的这一类人,还是自闭、悲观、内心脆弱的这一类人,或者是乐观、坚强、敢爱敢恨的这一类人,她们的孤独多多少少都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孤独。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3

  小说中所提到的很多意象都象征着那个时代一些特有的东西,例如萤火虫、水井和直子所在的疗养院。

  小说中的主人公渡边彻不止一次提到他很喜欢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比尔盖茨》。浙江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谢志宇认为“作者的这一设定恐怕寓意着这部小说试图表达的与《了不起的比尔盖茨》相同的主题:幻灭和死亡。”同样,《挪威的森林》和《了不起的比尔盖茨》一样,都大量地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如李柯将《挪威的森林》中的灯光、萤火虫、水井与《了不起的比尔盖茨》中灯光、比尔盖茨的别墅、峡谷所具有的象征意义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前者的灯光象征了主人公“我”的爱人和精神寄托,萤火虫象征着主人公孤独、微弱的生命之光,水井象征着死亡。该作者还进一步指出,虽然村上春树在创作手法上颇受菲茨杰拉德的影响,但并没有停留在简单的模仿之上,而是充分发扬了日本文学的民族风格,使作品人物更具有日本“私小说”人物的特点,描述手法也更委婉细腻,富于阴柔之美。

  《挪威的森林》是由《萤》这部小说扩写的,因此萤火虫在《挪威的森林》中肯定是个重要的意象。小说中提到萤火虫是在写敢死队临走前送我一只萤火虫的时候。在这里,作者花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这只萤火虫以及主人公渡边彻孤独的心思。在我看来,萤火虫就是孤独、迷茫和无助的象征。

  这只是一只错飞过来的萤火虫,恰好被敢死队抓住当做离别礼物送给渡边彻。在渡边彻看来,它是一只光线微弱、颜色浅淡、睡眼惺忪而且还衰弱得奄奄一息的萤火虫,毫无生机。这只孤独的萤火虫使主人公渡边彻不由得陷入了孤独的回忆和孤独的沉思。这一部分所描述的场景中,一切都是静谧而孤独的。只有这样的环境,才容易使人陷入回忆和沉思,才容易使人倍感孤独和迷茫。“萤火虫消失之后,那光的轨迹仍久久地印在我脑海中。那微弱浅淡的光点,仿佛迷失方向的魂灵,在漆黑厚重的夜幕中往来彷徨。”

  小说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意象就是水井。提到水井,总是让人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日本著名恐怖片《午夜凶铃》中的水井就是一个十分恐怖的东西,让人看了总是有一种阴森森的感觉。在这部小说里,水井这个意象是和直子联系起来的。那是直子告诉渡边彻的一口井,直子说是一口很深很深的井,而且没人知道它的位置,只知道它在他们散过步的那个森林的某个地方。照这种情况来说,散步的时候一不小心就可能跌入这口神秘而又深不可测的水井当中。因此,对每个人来说,这里的水井都是死亡的象征。这样看来,这口水井与直子在某种程度上有着不一般的联系还是可以解释的。

  小说中还提到了直子所在的疗养院,并且把它描写得如世外桃源一般,一点没有精神病疗养院的感觉。在那里,一切都很和谐,风景好,人情美,生活有规律而有意义地进行着。他们那里没有医生,每个人都是患者,互相帮助,互相倾诉,也几乎没有秘密,人一旦进入那里,便懒得出去,或者说害怕出去。在这里,我认为直子所在的疗养院象征着那一代青年人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但又确实有些超出现实。

  那个时代的青年人大概就是在压抑、空虚、孤独、迷茫的生活中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岂料却又更加孤独。

  村上通过对那个时代的日本青少年内心的观察和研究,再加上自己的思考,描写了青少年们孤独、迷茫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无助和无奈,同时反映出整个时代的孤独。当我们看到渡边彻、直子或者绿子时,我们大概都能引起共鸣。在经济越来越发达的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抵触和逃避社会现实的心理,慢慢地将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于是一不小心就迷失了自己,时常感到彷徨、迷茫和孤独,内心的空虚感和无助感肆虐。因此,我们应该在自己的人生中找到平衡点,即使整个时代都孤独,我们也不会害怕孤独。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4

  花了五、六天时间看完《挪威的森林》(咱是学生得上课、自习啦等等)。总体觉得是不错,不仅村上写得不错,译者林少华也译得不错,写的序更是不错!很唯美,很清新,很自我。而译者说村上小说最大的特点是:把玩孤独,把玩无奈!因为,人,人生,在本质上是孤独的,无奈的。所以需要与人交往,以求相互理解。但是,寻求理解的努力是徒劳的,相互理解是不可能的。于是,与其勉强通过与任教往来消灭孤独,化解无奈,莫如退回来把玩孤独,把玩无奈。

  小说是主人公渡边的回忆,回忆自己年轻时代读大学时发生的事情。而时下,我们都在读大学,跟主人公很相似。但我很羡慕渡边的自我、潇洒、随意。他生活中不会出现父母的影子,周围没有认识的人,唯有的是一个死去的朋友的恋人、一个住在同一幢宿舍楼的哥们,一个一起上过选修科的女孩子。就这样简单的生活,简单的日子,却让我向往。每周空闲时间打工以维持日常生活费用;抽空去各地走走,算是旅游;周日与死去的朋友的恋人轧马路,等等。

  我很喜欢旅游,可是口袋里没有钱。想找份工作,没有说的过去的。何况中国地大物博,四处走的地方是多,可范围太大,而且没有日本新干线之类便捷的交通网络。而最根本的是,没有渡边的心情,一个人游历,是需要勇气与决心的,也需要与众不同的心境。我想我没有,所以只能徒自叹息。

  看完书后的一个明显的印象是,日本人性观念的开放。以至于有人偏激地认为,村上是个性变态。我倒没有这种看法,同为男人,同为青春期的男人,试问谁没有那种想法或行为?除非你不是男人,或者自身有问题。

  以前也耳闻过大和民族的这一有别于儒家思想的显著特点,算是明治维新时期西化的产物了。但是看完本书后,算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或许国内像这种纯文学中,涉及性的文字不多或未可知。可是,想想时下,青年人中的同居热,甚至在高校中也毫不逊色,也就不会觉得有什么惊讶的。本人单身,活了一大把,还没有经历过纯粹意义上的恋爱,更不用说同居了。由于本人如此,交游圈也可想而知,所以对同居现象一无所知。只是爱好读报,还知道高校中 不少校园内安放了自动售安全套的机子。仅此而已!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5

  按照老师的要求,我拿起了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并在一天之内手不释卷地看完了。这是一本很精致的书,正如书中所言:“文章这种不完整的容器所能容纳的,只能是不完整的记忆和不完整的意念”。 翻开书,看见自己色彩斑驳的青春。

  谁没有过迷惘的青春?怀疑朋友的友情,无视父母的亲情,对存在的意义和世界的真相提出质疑。混混噩噩不知前路在何处,只得相信自己,一个人蜷缩得更紧。永泽说:“人生中无需理想这种东西,需要的不是理想,而是行为规范。”他又说:“绅士就是:所做的,不是自己想做的事,而自己应做的事。”

  然而我们这个社会,在这样的冷漠的人群中,徒有网络的温暖,却不需要绅士,我们只需要一个真正的人,一个有血有肉有爱有恨的脱离了社会性那样的一个单一的人,如此而已。正是因为这样,死亡的阴影才一步一步侵入生命的领地,等察觉到,已经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到了。

  这样的后悔着,也无事无补。于是直子死了,活着的渡边亲身将挚爱的直子送进了坟墓,送到了木月的身边。 路渐渐的远去了,心却还在开始的地方挣扎着,这种痛一如离开母腹的婴儿,非要那么痛彻心菲的哭上几声才能证实自己真的存在。

  直子就这样无声的啜泣着,虽然她很想哭出声来,可是女性的虚荣在阻止着她,不想成为众人取笑的对象,唯一所能做的就是压抑。曾说过以前我是这样活过来的,往后也只能这样活下去。一旦放松,就无可挽回了。

  是的曾经的目标在今天如果一旦放松,那么往后的希望就将不复存在,活着就是为了那一虚渺的幻想,尽管穷尽一生也未必能够完成。

  初读时,我看见了一种在世人眼中称之为颓废的生活和思想。主角渡边无所谓明天如何,对大多数人漠不关心,按照自己的步调行走人生,平时去大学上课,周末呆在宿舍洗衣服和晾衣服,到了晚上去打工,如此反复。这种人生无所谓好不好,谁都没有资格对别人的人生指指点点。只是我想,在一味追求成功与荣耀的现在,能不受周围环境与世俗理念影响,保持着自己的个性与信念,实在难能可贵。这点给我感触颇深。

  我还看见了凄苦的爱恨纠缠。渡边的情感被往事和现实所缠绕不得解脱。代表过去的直子,渡边对她的情感是十分复杂的,不仅有少时便存在的憧憬,还有因自觉认为被友人所托付而产生的责任感等等,真正称为爱的部分占的比例并不高。在直子住院后,渡边遇见了代表现实的绿子,与直子不同,绿子身上有蓬勃的生命力并对生活洋溢着热情,是个人见人爱的角色。渡边同样深深地为她着迷并且感到为难,无法从示爱的两人中选择,体现了他优柔寡断的一面。

  再读时,我看见了自己。与渡边相反,我对生活充满了十分的热情,努力搞好人际关系,就是这样,也平稳地走过了二十年,并且将继续热情地生活下去。读完《挪威的森林》,带给我的并不只有故事完结的悲戚惆怅,同样还有对未来无限的希望。

  到第三遍,我不再局限于从故事具体情节和人物情态中发现什么了。从整本书讲述的故事和作者所想表达的思想。我悟到了,书中反复提到的“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的确,怎样才算人的出生和终结?如果一个人死了,他就真的消失于这个世界了么?亲友的记忆,遗留下的物品,都彰示着这个人的生命的痕迹。只是形体的消亡,真的是生命终结的标志么? 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或多或少的对社会与时代有所反映。六十年代的日本的具体情况我不了解,但是我想渡边之所以有如此的苦闷与孤独一定与大时代背景分不开的。社会的低迷状态自然使得人颓废。我不能理解渡边那时的行为,这恐怕就是所谓的时代与时代间的代沟吧! 戴望舒说:“你教什么智慧给我 /小小的白蝴蝶 /打开空白之页 /合上空白之页?”其实,蝴蝶告诉每个人,青春年华只剩下了两个字:“寂寞。” 也许你不明白青春为什么是这样的。

  然而村上春树告诉你,青春只能是这样的。

相关文章:

1.关于《挪威的森林》读后感5篇

2.关于《挪威的森林》读后感500字5篇

3.关于《挪威的森林》读后感400字5篇

4.关于《挪威的森林》读后感1000字5篇

5.关于《挪威的森林》读后感800字5篇

6.关于《挪威的森林》读后感6篇

    337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