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三学习方法>高三语文>

高中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语文考点

惠敏分享

  当我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我们要把读书当作一种乐趣,并自觉把读书和学习结合起来,做到博览、精思、熟读,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让自己不断成长。让我们一起到学习啦一起学习吧!
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31.献曲求诗

  元丰①五年十二月十九日东坡②生日,置酒赤壁矶下,踞高峰,俯鹊巢,酒酣,笛声起于江上。客有郭、尤二生,颇知音,谓坡曰:“笛声有新意,非俗工也。”使人问之,则进士李委闻坡生日,作南曲曰《鹤南飞》以献。呼之使前,则青巾紫裘腰笛而已。既奏新曲,又快作数弄,嘹然有穿云裂石之声,坐客皆引满醉倒。委袖出嘉纸③一幅曰:“吾无求于公,得一绝句足矣。”坡笑而从之。

  导读:这是一则写文人闲情逸趣的小品,写得清朗明快、情趣盎然。苏东坡生日宴饮,踞高峰,临大江,宾朋满座,举桌皆欢,这是情趣之一。李委知东坡生日而作新曲吹笛于江上,以笛声贺寿,作进见之礼,别出新裁,这是情趣之二。李委吹笛,技艺超群,“嘹然有穿云裂石之声”,堪称出神入化,醉倒满座,这是情趣之三。没想到李委“抛砖引玉”,借此求诗,而且并非偶发求诗之想,而是“袖出嘉纸”,原来早有图谋;他的祝寿新曲《鹤南飞》捧得苏东坡心花怒放,虽然与李委素不相识,但东坡也就欣然从命了,这是情趣之四。读这样的小品,有一种超凡脱俗、耳目清凉、心旷神怡之感。注释 :①元丰:北宋神宗赵顼年号。②东坡: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下文“坡”,是作者自称。③嘉纸:很好的纸张。嘉,美好的。

  精练

  一、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酣  俗  腰  既  袖  从

  二、翻译:

  1.客有郭、尤二生,颇知音。

  2.坐客皆引满醉倒。

  三、李委仰慕苏东坡的诗名,遂借东坡生日而作新曲吹笛于江上,并以此求诗。请用一个四字格成语概括这件事。 。

  四、李委“得一绝句足矣”。试查阅、抄写、背诵苏轼的两首著名绝句:《饮湖上初晴后雨》、《题西林壁》。       饮湖上初晴后雨   题西林壁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32.唐太宗论弓矢

  上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①,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②,弓虽动而发矢不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③,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④,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导读:唐太宗治下的“贞观盛世”,其主要成因就是他能够“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治理天下是这样,读书上进不也如此吗? 注释 :①近以示弓工:近来把它给造弓的工匠看。②脉理皆邪:木头的纹理都不正。脉理,指木纹。③务:事务。⑩数延见:经常召见。数(shu ),屡次。

  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

  1.上谓太子少师萧瑀曰(   )

  2.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 )

  3.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   )

  4.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 )

  5.联少好弓矢(   )(    )、

  二、翻译

  1.自谓无以加。

  2.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三、唐太宗说:“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

  1.“识之犹未能尽”指的是什么?

  2.从这段话评价唐太宗的为政。

  原文33.王猛为京兆尹

  秦王坚自河东还,以骁骑将军邓羌为御史中丞。八月,以咸阳内史王猛为侍中、中书令①,领京兆尹②。特进、光禄大夫强德,太后之弟也。酗酒豪横,掠人财货、子女,为百姓患。猛下车收德,奏未及报③,已陈尸于市;坚驰使赦之,不及。与邓羌同志,疾恶纠案④,无所顾忌,数旬之间,权豪、贵戚杀戮、刑免⑤者二十余人,朝廷震栗,奸猾屏气,路不拾遗。坚叹曰:“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

  导读:王猛严肃执法,不避权贵,是国家的重臣,苻坚叹曰:“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苻坚怎么能没有法,只是没有执法的决心,没有必行之法罢了。《韩非子·有度》云“刑过不避大臣”,而不是“刑不上大夫”。注释:①以咸阳内史王猛为侍中、中书令:任命咸阳内史王猛为侍中、中书令。内史,官名②领京兆尹:兼京兆尹之职。③奏未及报:上报了皇帝不等批示。奏,奏请。报,批示。④疾恶纠察:疾恨坏人,纠查案件。⑤刑免:判刑、免官;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以咸阳内史王猛为侍中、中书令,领京兆尹(     )

  2.特进、光禄大夫强德(     )

  3.猛下车收德(    )

  4.与邓羌同志(   )

  二、翻译

  1.酗酒豪横,掠人财货、子女,为百姓患。

  2.坚驰使赦之,不及。

  三、根据文义,试对王猛、秦王坚作简要评价:、

  王猛

  秦王坚

  参考答案

  31.献曲求诗  宋神宗元丰五年十二月十九日是苏东坡生日,生日酒席摆在赤壁矶下。人们坐在高高的山峰上,可以低头看到树顶上的鹊巢。大家酒兴正浓的时候,江面上响起了笛声。客人中有姓郭、姓尤的两个人,很懂得音乐,他们对东坡说:“笛声很有新意,决不是一般的乐工。”派人去询问,原来进士李委听说是苏东坡的生日,专门作了一支南曲《鹤南飞》献给东坡。大家呼喊他,让他来到跟前,原来是个戴着青头巾、穿着紫色皮衣、腰间插了一支笛子的人。他吹奏完新曲,又畅快地吹了几个曲子,笛声嘹亮,就像要穿透云层崩裂山石一样,在座的客人都举杯痛饮而纷纷醉倒。李委从袖子里拿出一张很好的纸,说:“我没有什么要求您的,如果能得到您的二首绝句就很满足了。”苏东坡笑着答应了他的要求。 一、酣(喝得痛快,酒兴正浓)   俗(一般、普通)   腰(腰间插着)   既(已经,以后)。 袖(从袖子里)  从(听从,答应) 二、1.客人中有姓郭、姓尤的两个人,很懂音乐。                  2.在座的客人都举杯痛饮而纷纷醉倒。 三、抛砖引玉四、《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2.唐太宗论弓矢  皇上对太子少师萧瑀说:“我年少时喜欢弓箭,得到好弓数十张,自认为没有比这些更好的了,近来把它们给造弓的工匠看,却说‘都不是良材’,我问那原因。工匠说:‘木心不直,则木头的纹理都不正,弓虽然强劲,但射出的箭不直。’我这才明白先前的分辨不精了。我凭弓箭平定天下,辨别它还不能详尽,何况天下的事务,能够都知道吗?”于是命令五品以上的京官轮流在中书内省值班休息,多次召见,向他们询问民间的疾苦、朝政事务的得失。一、1.教皇太子读书的官员   2.从前 3.不正   4.事务  5.皇帝自称 箭二、l.自认为没有比这些更好的了。    2.于是命令五品以上的京官轮流在中书省值班休息,经常召见,询问民间百姓的疾苦、国家政事的得失。 三、1.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   2.这段话说明唐太宗不但能正视自己的不足,而且善于触类旁通,从自己的不足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以此来改进自己的执政手段,这样他治天下可以说“虽不中,亦不远矣”。这也是形成唐代贞观之治的主要原因吧。

  33.王猛为京兆尹  秦王苻坚从河东回来,任命中央禁卫军营的将领邓羌为御史中丞。八月,任命咸阳内史王猛为侍中、中书令,兼京兆尹之职。特进、光禄大夫强德是太后的弟弟。他醉酒闹事,倚势横行,抢人财物、子女,成为老百姓的患害。王猛刚一到任就把强德拘捕了,上报皇帝后不等批示,就已把他杀了,陈尸于市;苻坚派臣下快马传旨赦免,已来不及。王猛与邓羌志趣相投,疾恨坏人,纠查案件,没有什么顾虑,一个月左右,被杀掉、判刑、免官的权豪和贵戚有二十多人,朝廷震惊,邪恶的人连大气也不敢出,路上丢失的东西无人拾取,治安很好。苻坚感叹说:“我今天才知道天下是有法治的!”

  一、京城最高的地方官长 2.朝廷中一种特殊的官号. 3.初到任  4.志趣相同二、1.醉酒闹事、倚势横行,抢人家财物、子女,成为当地百姓的祸患。        2.苻坚派臣下快马传旨赦免,没有来得及。三、1.王猛不怕权贵,严格执法,是国家的重臣。 2.秦王坚在王猛严肃执法之后,叹道;“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他岂能无法,只是无必行之法,袒护亲属是“刑不上大夫”。

  4.南辕北辙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①,告臣曰:“我欲之②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③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④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导读 : 成语“南辕北辙”可谓人人皆知,如果行动和目的相反的话,所得结果也只能是背道而驰。

  注释:①持其驾:拿着缰绳,驾着他的车子。②之:动词,往,到。③ 用:资用,即路费。④御者:驾车的仆夫。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我欲之楚(  )2.将奚为北面(  )3.吾马良(  )4.此数者愈善(  )

  二、翻译

  1.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2.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三、成语 出自本文,比喻 。

  原文5.千里之马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返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①?而捐②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③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导读: “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涓人的一句反问可谓直接点出其举动的真正用意。而最后“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可谓是在意料之中的事。

  注释:①安事死马:要死马做什么?②捐:白白费掉。③市:买。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君遣之(    )  2.而捐五百金(   ) 3.于是不能期年(    )

  二、辨析下列“以”字的意义

  1.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 2.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

  3.而吾以捕蛇独存(     )    4.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

  三、涓人为什么用五百金买下马的骨头?(用文中的话回答)

  四、翻译

  1.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

  。

  2.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

  原文         6.赵威后问齐使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①,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②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③,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④而问末者耶?”

  导读:本篇运用了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使赵威后对齐使的反驳更具声势和说服力,言简意赅。

  注释 :①发:启封。②恙:灾害,忧患。③说:通“悦”,高兴。④本:根本的,重要的。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 2.不然 (    )3.苟无岁(     )

  二、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举例说明。

  三、赵威后的言论体现了 思想,历史上还有哪些哲学家、思想家有类似的思想?_

  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中包含有成语 ,意义是 ,形容 。

  参考答案

  4.南辕北辙

  刚才我来时,在大路上碰见一个人,脸朝北方手里拿着缰绳,驾着车,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您往楚国去,为什么要朝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好!”我说:“马虽然好,这不是通向楚国的路啊。”他说:“我的路费多!”我说:“路费虽然多,这不是通向楚国的路啊。”他说:“我的车夫能干!”这些条件越好,离楚国就越远了。

  一、1.想要    2.何、什么     3.良好    4.越

  二、1.马虽然好,这不是通向楚国的路啊。 2.这些条件越好,却离楚国就越远罢了。

  三、南辕北辙 行动和目的相反

  5千里之马

  古代有个国王,想用千金买千里马,三年不能够买到。有个宦官对国王说:“请让我去买马。”国王派他去了。三个月就得到了千里马;但马已经死了,他就用五百金把那匹马的骨头买来,回来向国王报告。国王大怒说:“所要买的是活马,要死马干什么?白白地花费了五百金!”宦官回答说:“死马尚且用五百金买下,何况活马呢?天下人必定认为大王肯出高价买马,千里马这就要到了。”由此不到一年,买到三匹千里马。

  一、1.派遣、差遣    2.花费,此指白白费掉   3.一年,周年

  二、1.用   2.认为   3.因为   4.用来

  三、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四、1.所要买的是活马,要死马干什么?  2.由此不到一年,买到三匹千里马。

  6.赵威后问齐使  齐王派使者问候赵威后,送给她的信还没有启封,威后问使者:“你们国家今年收成怎么样?百姓怎么样?国君怎么样?”齐国使者很不高兴,说:“我奉命问候威后,可您现在不问候我们齐王,先问收成和百姓的情况,难道有先卑贱而后尊贵的道理吗?”威后回答道:“不是这样的。如果没有每年的收成,哪有百姓?没有百姓,哪有君王啊?怎么能舍弃根本的而询问次要的呢?”

  一、l.问候 2.这样 3.如果二、排比: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  反问:苟无岁,何以有民?

  三、民本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事不可缓也;救民于水火之中……

  四、舍本逐末  舍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  轻重倒置

    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