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三学习方法>高三语文>

2019高考语文作文十大考点预测(附全国往年作文考题)

惠敏分享

  当我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我们要把读书当作一种乐趣,并自觉把读书和学习结合起来,做到博览、精思、熟读,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让自己不断成长。让我们一起到学习啦一起学习吧!
语文作文十大考点预测

  要问,今年高考语文作文出啥题?

  说实话……中教君怎么会知道呢?

  不过,凡事有备无患嘛。

  我们都知道,关注社会热点是近些年高考作文命题的趋势之一。学生平时大部分精力都用于读书、备考,可能没法花那么多时间来刷新闻、追热点。高考还有不到一星期,或许很多学科的提分空间都不大了,可是还有一件事这个时候做却不晚——了解时事、积累作文素材。

  老师家长不妨提醒考生,在临考这几天多了解些时事热点和关键词,万一试卷中有所提及,至少考生已经对话题有了基本认知,不至于慌乱,也可以降低写作时出现文不对题的风险。

  那么,这一年的社会热点话题有哪些呢?紧贴时事的作文应该如何审题、怎么构思,怎样写作?这就是今天中教君想跟广大家长、考生分享的话题!

  高考作文命题,时事热点是宠儿

  《孙子兵法》有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高考何尝不是广大考生的一场“战争”呢!下面,中教君就以高考语文全国卷为例,分析一下近年高考语文作文命题的趋势。

  看看这十年高考全国卷,语文作文都考了啥

  社会时事热点是高考语文作文命题的宠儿。就高考全国卷而言,一部分高考作文题直接以具体的社会热点事件为题,如2007年的“帮助”、2008年的“抗震救灾”、2011年的“代买彩票”和“中国崛起的特点”、2015年的“举报老爸”和2016年的“创业故事”。

  另一部分则以社会上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入题,如2006年的“中国读书人越来越少”、2007年的“摔跤”、2010年的“有鱼吃还捉老鼠”、“浅阅读行动”、2014年“喂食动物失觅食能力”和2016年的“奖惩之后”、“语文素养”。

  以具体的时事和社会热点话题入题,是近几年高考语文作文命题的趋势。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方平就表示,高考语文作文题紧扣社会热点的思路一直未变,这些年高考作文题目都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开放性强,贴近学生生活。

  2017年备战高考,十大热点时事补起来

  预测一 共享单车

  共享单车涉及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治安管理、城建市容管理,甚至涉及刑法和民法的基本财产类法律问题。上述法律法规能否在骑行过程中得到良好贯彻,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国民的法律素养。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共享单车是指企业与政府合作,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地提供自行车单车共享服务,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而共享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共享单车符合低碳出行理念,为解决城市出行的“最后一公里”提供了有力支撑。

  但也随之产生一系列问题,比如乱停乱放、单车被盗、私自加锁、用户私藏、改装兜售等。特别是近日三圣花乡共享单车被烧案件,引发社会强烈关注。有人据此断言:“凭国人现在的素质,共享单车我们还玩不起。”

  对此,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的外延跟生活的外延相等,也就是“生活即语文,作文即表达”。高考作文不回避社会热点,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参与社会、思考社会。

  (一)“是什么”分析

  分析材料可知,共享单车有好处:低碳出行、打通城市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壁垒、方便出行。同时,共享单车也显现了自身的不足:乱停乱放、被盗遭毁、私自加锁、改装兜售。

  比较共享单车的优劣可知共享单车作为新生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人们需要直面,并想办法加以解决,不能简单祭起“国民素质低下,共享单车我们玩不起”的虚无主义旗帜。

  对于新生事物,人们多看事物的优点,不能因噎废食,更不能一棒子敲死。

  (二)“为什么”分析

  是什么导致了“共享单车”问题多多呢?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政府相关部门监管力度不够,甚至根本就没有监管;

  其二,共享单车行业内部的恶性竞争;

  其三,部分国民素质不高,自私使然。

  (三)“怎么办”分析

  “怎么办”主要针对“共享单车”出现的问题,要想出解决的策略,而不是简单地吐吐槽,摆出一副虚无主义的样子。

  就政府部门而言:

  其一,关于共享单车的停放,要建立文明用车的奖惩制度;

  其二,提高维护故障车辆的处理速度;

  其三,公安机关介入,对蓄意破坏、盗窃单车的人依法查处。

  就个人角度而言:我们要提高个人素养,做合格公民,摒弃私利,抛掉戾气。

  预测二 文化

  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我们曾经创造过辉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再次创造了丰厚的物质财富,但同时我们的文化也受到了世界文化的影响,如何在传承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发展本民族文化,接受外来文化,是处于当今世界一体化中的中国人应该思考的一个时代性问题。

  此主题既能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热点,又能引导考生增强民族意识,增强历史使命感。因此可以从以下角度思考立意:传承既是为了保护,更是为了发展;传承与创新并不矛盾,创新乃是为了更好地传承。

  真正优秀的东西,是不受时间和地域等因素制约的。因此,我们要大胆传承一切优秀的东西。此外,传承还需要勇气,需要眼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是今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最火的节目,其中的优秀选手,比如武亦姝,也迅速成为了网络红人。从本质上说,《中国诗词大会》也属于一档真人秀类节目。当今中国,真人秀类节目占了中国电视节目的半壁江山,而且收视率居高不下,但质疑和抨击之声也不绝于耳,能像《中国诗词大会》一样得到众口一词追捧的,其实不多。从中,我们能得到一些什么启示呢?

  请联系社会现实,选择一个观点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是现象,我们需要分析其内在的原因。《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成功并非偶然,它不是一炮走红,而是有一个积淀的过程。

  从文化角度思考,这种对古典文化的回归是时代的需求,是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实力的需要。

  从综艺节目的创新和本国化上,也可以得到一些启示。过去的一些真人类综艺节目,很多是简单照搬或复制外国的形式,我们的真人秀节目应该有新的突破,我们要打造符合中国观众的本土真人秀节目。

  还可以从节目的雅俗上去思考。一些真人秀节目“取向恶俗”,大量模仿西方真人秀节目中的“人性污点、暴力、性和巨额奖金”等内容。《中国诗词大会》活泼美丽,格调高雅,富有文化内涵,每次节目都如一道文化大餐,唤醒了中国人的诗心,激发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预测三 时代·社会

  历史无非就是问题的消亡和解决,现实也无非是问题的存在和发展。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待我们所处的世界,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关键是要把问题放在中国的现实语境中观察,与国情对接、跟现实对表。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7年1月10日,重庆一名老人倒地受伤。女医生谭永超正好从旁边过,马上跪地按压急救,直至救护车到来,老人最终化险为夷。报道说,女医生的丈夫在那一瞬心里转过很多念头,老人身份不明、伤情不明、受伤原因也不确定啊!况且胸外心脏按压急救动作幅度、频率都比较大,妻子怀孕6个月了,不宜做剧烈运动……谭医生却没有丝毫犹豫,说这是做医生的习惯,见到病人就要冲上去。现场抢救的照片被人拍下上传网络,网友们点赞如潮。都夸:好医生啊!

  请全面理解材料内涵,也可以选择一个角度,联系生活实际构思作文,但不可脱离材料的含意。

  要求:立意自定,内容自选,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材料没有难度,一个身份不明的伤者,一位善良的医生,一名体贴的丈夫,一群热心的网友,一个有温度的故事。但如何让善念形成本能反应,如何挖掉恶行背后的养成土壤,值得我们深思。

  站在谭永超医生的角度:①让善行成为习惯,让善念成为本能。②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恪守职责是公民基本的道德规范。

  站在谭医生丈夫的角度:①小爱在左,大爱在右;患得患失,常常让人见义而不为。②见义勇为与理性同行,应建立在现实条件的基础上。

  站在网友的角度:①让正能量化作时代的洪流;惩恶扬善,人人有责。②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③心存善念,爱满天下。

  综合的角度:①每个公民既要守住真善,塑造自我,更要关爱他人,惠及社会。②道德选择离不开平时的养成。③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④铲除恶行滋生的土壤。

  预测四 反腐《人民的名义》

  我们国产剧中间,那些为人们所记忆深刻的大剧,无一不有着时代的烙印:《红楼梦》《西游记》等四大名著改编作品,满足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真善美的渴求,《亮剑》《士兵突击》唤醒了人们生活中缺失的勇气和精神,《人民的名义》以反腐为题材,呼唤正气,重塑正道,彰显正义,这种堂堂正正,才是真正唤起了广大群众心底深处的真情的要素。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骑自行车上班,在陈旧简陋的家中吃炸酱面,每个月给乡下老母亲汇300元生活费;然而在另一处隐秘的豪宅,壁柜里、床上、冰箱里,却塞满了一沓一沓的现金,总数超过2.3亿元……最近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一开篇,就为我们勾勒了这样一个腐败官员的“两面人生”。反腐决心之强、贪腐为害之烈,通过视听语言呈现,让人尤觉震撼。

  “厉害了,我的‘人民’!”《人民的名义》甫一播出,便收获观众热情的点赞。除了跌宕的剧情、精彩的表演,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它反映着当前中国反腐败斗争的实践,回应着反腐败的民心所愿。文艺当与时代同行,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成为中国政治舞台的重要内容,也成为牵动人心的时代命题。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何感想?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廉洁意识应该从小抓起,让廉洁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约束、一种责任、一种追求;在全社会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有利于奠定反腐败斗争最广泛的社会思想基础,形成全社会共同反对腐败的大环境,杜绝腐败滋生的土壤,树立主人翁的精神。反腐倡廉人人有责,反腐倡廉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要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拒绝诱惑,这样才能“百毒不侵”。

  预测五 十四年抗战

  2017年1月,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文件表示,根据在教材中要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教育部要求对各级各类教材进行修改,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实。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分)

  为落实中央关于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有关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教育部组织历史专家进行了认真研究,对教材修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2017年1月10日,基础教育二司又专门发函对中小学地方教材修订提出了要求。

  教材修改要求将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强调九一八事变后的14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应在课程教材中予以系统、准确体现。

  教材修改要求覆盖大中小所有学段、所有相关学科、所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教材,要全面体现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强调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凸显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抗击侵略的伟大民族精神。

  对这次修改,你有什么深刻的感悟和体会?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体现你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客观 追本溯源 正本清源 牢记历史、珍爱和平

  尊崇历史事实,缅怀抗战先烈

  “十四年抗战”是对先辈先烈的一种致敬

  预测六 创新

  创新在经济,商业,技术,社会学以及建筑学这些领域的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目前,智能手机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国内手机企业纷纷创新以求突破。甲企业致力于硬件的研发,制造性能更好的芯片、更薄的机身、更高像素的摄影头;乙企业着眼于软件的开发,设计更便捷的界面、更人性化的系统;丙企业专注于商业模式的更新,策划更新颖的营销方式、更有效的竞争策略。企业为求发展而积极创新的这些做法,引起了人们更广泛、更深入的讨论和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创新之道在于“合”,合乎市场,合乎人群,合乎时代,合乎潮流

  2.“以人为本”乃创新之内核。

  3.追求人性化便捷。

  4.营销策略更重要

  预测七 工匠精神

  当今社会心浮气躁,追求“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当某些企业热衷于“圈钱、做死某款产品、再出新品、再圈钱”的循环时,坚持“工匠精神”的企业,依靠信念、信仰,让产品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最终,经过高标准要求的历练之后,得到众多用户的肯定。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大国智造”,对新时代的劳动者提出了更高要求,那就是追求极致、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制造业强国需要更多大国工匠在更高的层面自主创新。

  被称作“国家名片”的核电站,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陌生而又神秘的地方,有这么一个人,他和核燃料打了25年交道,全国一半以上核电机组的核燃料都由他来操作,他的团队是国内唯一能对破损核燃料进行水下修复的。他就是我国第一代核燃料师——乔素凯。

  乔素凯的岗位在核电站的最深处,那是一个有如大海般的蔚蓝水池,美丽的水面下,就是令人闻之色变的核燃料, 每十八个月,核电站要进行一次大修,这是核电站最重要的时间,三分之一的核燃料要被置换,同时要对破损的核燃料组件进行修复。

  怀着对核燃料的这份敬畏之心,25年来,乔素凯核燃料操作保持零失误。这些年,他主持参与的项目获得了十九项国家发明专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从大与小、长与短的辩证关系角度:大至国家,小至个人,所有的人、事、物都是相互依存、彼此影响的关系。要实现国家强盛、复兴,每一个个体都至关重要,“大国”离不开无数的“工匠”。而个人生活的改善、事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国家这个“母体”。乔素凯25年的“大国工匠”修炼之路是面对每一个生死瞬间要长年坚持,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工作或任务可以维系的了,时间的长短结合与人的精神品质乃至大国复兴构成了彼此助长的关系。

  从付出与回报的角度:乔素凯个人青春和健康的付出,换来的是“堪称完美”的技术、“大国工匠”的美誉和“大国崛起”的希望。有付出一定有回报,区别在于回报的时间和方式。

  预测八 诗和远方

  这句话出自《高晓松184天监狱生活实录:人生还有诗和远方》:“我妈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和我妹妹深受这教育影响。谁要觉得眼前这点儿苟且就是你的人生,那你这一生就完了。生活就是诗和远方,能走多远走多远;走不远,一分钱没有,那么就读诗,诗就是你坐在这,它就是远方。越是年长,越能体会我妈的话。我不入流,这不要紧。我每一天开心,这才是重要的。”

  诗可以指不同于世俗的追求和个人高尚的品格情操;“远方”可以泛指每个人内心的远大理想。简单说来,“诗与远方”即指理想的生活。

  “诗与远方”并不是实指,它更多代表的是自己生存在这世界上的一种美好向往,一种人在追求生存过程中自己内心真正的憧憬。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著名诗人汪国真说:“凡是遥远的地方,对我们都有一种诱惑。”是啊,生活中,人们总想到远方去旅行。远方对我们的诱惑不仅仅是风光美景、人文历史,更多的是一种梦幻,一种精神的归宿,一种看不见的灵魂里涌动的向往。生活中近的是现实,远的才是诗。所以远方总像一簇圣火,在人们心头燃烧。于是我们总是期盼着远方……

  读了上述材料之后,你有什么感受?请自选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我们在构思行文时,提示语中有句话很值得揣摩:“远方对我们的诱惑不仅仅是风光美景、人文历史,更多的是一种梦幻,一种精神的归宿,一种看不见的灵魂里涌动的向往。”它暗示此题可以实写,也可以虚写。实写,比如写向往某处风景名胜;虚写,则具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可以写对一种理想境界的追求等。本材料关键词“远方”是个虚实相生的词汇,其含义具有虚实多个层面,我们写作时要注意如下方面:

  一是“远方”的内容要明确,不可含糊其辞;

  二是文章的基调要与所给材料相符,不要出现破败、阴暗、名利等特象;

  三是不能舍弃远方,只关注眼前,全文中要出现“远方”。

  写作时立意可重点从如下方面着手:

  一是活在当下,追求远方;

  二是描画某种理想境界,如教育、环境、人生图景等。

  预测九 吃瓜群众

  “吃瓜群众”最开始源于一个公路新闻,记者采访一个老伯,老伯说我什么也不知道,我当时在吃西瓜。后来新闻评论里就有人评论道:我只是一个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吃瓜群众”由此流行开来。于是有人就干脆将“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用于形容围观某事物的人们。再后来,“吃瓜群众”几乎等同于“群众”一词,可以用任意形容词来修饰,例如“目睹了整个事件的吃瓜群众”“然而吃瓜群众早已看穿了一切”“吃瓜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等等。

  该词入选《咬文嚼字》杂志社发布的“2016年十大流行语”,并入选“汉语盘点2016”年度字词。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围观”恐怕是鲁迅最喜欢也最热衷描写的题材。《药》里围观处决革命党的情景,后来又出现在《阿Q正传》里,只不过这一次围观的是枪毙阿Q,而且很不让人“满足”。他还特意为“围观”量身定做了一篇小说《示众》,写一群路人如何三三两两地聚集起来,围观一个“穿蓝布大衫上罩白背心的男人”游街示众。

  这些无聊的围观群众,被鲁迅一并打包,装进一个叫“看客”的篮子里。从此,“看客心态”成为中国国民性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实际上,在围观方面,其他国家的民众并不比中国人矜持多少。

  请结合上面材料,选准角度,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材料的第一段介绍“围观”的现象,从被围观者的身份出发,可看出围观者的冷漠,由此可立论:①拥抱热情,拒绝冷漠;②人应树立正确的是非观。

  材料第二段中“无聊”一词点出了围观的原因,由此可立论:③充实生活,远离“围观”;④人生的精彩在于创造有意义的生活,而不是寻找有意思的瞬间。

  从中国国民性的“看客心态”出发,可有如下立意:⑤提高国民素质,重塑国民形象;⑥做好自己,成就群体。

  从“在围观方面,其他国家的民众并不比中国人矜持多少”出发,可有如下立意:⑦“围观”反映的乃是人类共性,而非某一国所独有;⑧我们不应妄自菲薄,但也不可放松素质的提高;⑨我们不能因一部分人的做法就给所有人定性,应全面、理智地分析问题。

  预测十 规则

  规则,是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规则可以是由书面形式规定的成文条例,也可以是约定俗成,流传下来的不成文规定。而更多的时候,规则是因为得到每个社会公民承认和遵守而存在的。

  规则,是以一种可持续、可预测的方式运用信息的系统性决策程序。规则是多种多样的,规则使我们生活的社会更有条理。在这么一个发展迅速,风云多变的现代社会,很多规则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但还是有些规则是基本的,如遵纪守法、优胜劣汰、引导竞争、多边对话、多劳多得等,都是现在社会比较稳定的基础规则。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中国式过马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红灯停,绿灯行。”这是世界通行的交通规则。在欧洲国家、美国、澳洲各大城市,红灯一亮,行人自然在马路两旁静立不动,绿灯一亮,鱼贯而过。人们自觉得近乎条件反射。同是亚洲国家,日本东京、韩国首尔的人流量和车流量一点不亚于中国任何城市,但他们各行其道,井然有序,依然没有人闯红灯,更不会“凑够一撮人”结伴去挑衅红灯。

  请结合材料和自己的体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文体自定(诗歌除外);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1. 以“规则”为核心:尊重规则,敬畏规则;

  2. “从众”与“从则”:遵从规则才是真正的从众,莫以从众坏规则;

  3. 敬畏规则才能敬畏生命,维护规则就是呵护生命;

  4. 挑衅规则就是挑衅公德,进步请从规则起步(规则与素质、文明),从规则看国民素质,无规矩不成方圆;

  5. 从侥幸心理看不讲规则现象,由“中国式过马路”想到的——淡规则意识。

  时事热点作文——专家告诉你怎么备考

  要求考生根据给出的社会热点事件或话题作文,人们习惯上称这类作文题为“时事评论类作文”。那么,在备考阶段,考生应该做那些准备呢?下面就跟着中教君来听听这些建议吧!

  1、“两耳要闻窗外事”

  对于考生来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经过去。考生们一方面圣贤书要读,另一方面“家事国事天下事”也要“事事关心”。

  如何备考才能在时评类作文中拿高分,精华学校语文教师梁德海认为,学生平时就要关注社会热点,积累素材,如果考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就很难应对。

  某教育机构高考研究中心语文组负责人王乃中分析认为,“命题人很喜欢选择刚刚发生的事件入题,要求我们随时随地关注生活、提炼生活片断进入作文。”不论何时,积累作文素材总是好的,他建议,考前一个月,一定要“开启积累作文材料的意识”,广泛关注社会时事。

  现在距高考仅剩几天的备考时间,如果您的孩子、学生还没来得及关注社会热点、积累时事材料,现在不妨帮他们搜集一些吧!

  2、锻炼思维能力

  高考是一个转折点,一旦踏过高考这道门槛,考生就从青少年变为成年人,将经由大学进入现实社会。

  对考生来说,认知现实和思考现实问题的能力不可或缺;对于大学选拔人才来说,“理解现实”这一能力远比“文采飞扬”重要;而对于社会来说,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能力更是衡量一个人水平的准绳之一。

  高考作文引入社会热点,正体现出了命题人对于考生思考现实问题能力的重视,既能给考生更大的发挥空间,也能更好地考察考生的综合能力。

  对此,南宁高中高三语文组组长韦红梅认为,对考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考察很可能出现在作文里,考生在平时多关注、积累近热点事件同时,也要加强作文辩证说理能力训练。

  广东广雅高中高三语文备课组组长张璇也建议,考生在备考中要格外重视“深刻”、“丰富”、“创新”等探究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南海中学语文科组邓小满老师认为,“作文教学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思维的提升才是作文提升的关键”。

  3、扎实写作基本功

  河北满城中学教师吴志辉认为,近年来促多高考作文命题都与我们与社会生活热点紧密相关,考生不会无米下锅,也无虚构胡编的必要。大的方向讲,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可是,由于受到外在形式的冲击,在考场有限的时间内写出有深度、有文采的文章还需要扎实的基本功。

  碰到时事热点的作文怎么办?这里有应对技巧

  如果高考作文题抛出时事新闻和社会热点,怎么才能轻松应对呢?

  1、引述事件,简明扼要——扣材是第一要点

  时评类文章,在开端处必先引述新闻事件。它属于“引论”的部分。最好从提出论点的需要出发,抓住材料要旨,用简洁的语言,准确地引述。

  一般说来,材料不同,引述方式各异:文字多的叙述性材料应概述,精辟的名言警句要复述,寓意深刻内蕴丰富的文字要阐述,漫画型材料要对画面作简洁介绍和扼要阐述。

  引述,一般写在第一自然段,要求从事件中引出恰当的中心论点。那么从哪些材料中引出中心论点呢? 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

  一句话:主要是一句名言、格言、警句、俗语,甚至谚语和哲理性的话。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可引出论点“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一种现象:如从“逢年过节,大吃大喝,铺张浪费”可引出论点“成由节俭败由奢”。

  一件事情:如从一起严重的交通事故可引出论点“车祸猛于虎。生命价更高”。

  三言两语,击中要害,干脆利落,恰当而迅速地引出中心论点。

  2、分析原因,透析根源——围绕材料议论的最佳手法

  探因分析法,也叫因果分析法。这种分析法就是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具体地说,就是对事例中的行为和结果,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追根究底,使内容逐步深化。

  具体做法是,为了证明某一论点而举出典型事例。此类分析法常常用“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原来……”引出探究和剖析事理的文字。

  探因分析法的好处是,一是可以紧紧围绕材料进行议论,绝不会发生越扯越远、偏离题意的现象;二是完全符合“不偏离材料的中心”这个高考作文的考点;三是能够增强了材料作文的思辨性。

  3、探源本质,哲思理辨——延伸拓展议论空间

  当我们在论证某个论点时,应该开动思维,多追问几个 “为什么”。换句话说,就是要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或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或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形成分论点。

  运用“追根溯源,探究原因”法切分分论点也是议论文写作中使用得较多的一种方法。

  在这一段落中,考生可以引经据典,充分发挥自己的社会知识面,深挖根源,以及社会影响,对材料和观点进行拓展延伸,使观点深化。

  4、联系现实,旗帜鲜明——以小见大,广泛涉猎

  联系现实部分往往在文章的中间或后半部分;也可用于全篇。多数都是在文章的后半部分;还有的仅仅在文章的结尾之前,联系当前现实情况或自己的实际情况,论证中心观点,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时代感。

  联系现实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个例”,二是“泛例”。

  “个例”即紧扣中心观点,选择一个典型的具体事例,较详细的叙述。须注意的是这种“详细”,也仅是相对而言的,不能如记叙文般。“泛例”即概括性的社会现象,它舍弃了具体人物、时间、地点等因素。

  不管是“个例”,还是“泛例”,都必须紧扣文章的中心论点。

  联系现实一般分三小步:立、摆、析。立,是确立本层分论点,若无分论点,可直接从摆事实开始;摆,是摆事实;析,是分析现象,使现象与论点粘合上。

  结合材料联系现实,议论要时时扣住材料,与材料进行对照,才能更好地做到不偏离材料。

  5、提出办法,解决问题——假设分析法见真功

  假设分析法,即假设材料中能达到的某种结果的条件不存在,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还可以同时与原条件下的结果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来论证论点的成立。

  假设分析法可以多用几个“试问”“试想”的问句,并且注意多角度阐述材料,紧密联系中心论点,就可以使分析更加深入更加透彻。

  假设分析法是专门针对材料作文的提出解决办法而设定的。根据实践经验,假设分析法在行文过程中特别受到阅卷者的亲睐。

  6、归纳总结,发人深省——三言两语,简洁有力

  最后一步,在文章的结尾部分,考生要以简短的文字写出一个有力、发人深省的结尾。不能有头无尾或“龙头蛇尾”。

  2018年高考正式拉开帷幕,11点30分,第一科考试语文结束。今年山东高考语文使用全国卷,2018山东高考作文题目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00年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 2008年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 2013年“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 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 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历年全国卷的作文题目是怎么样的?

  我们一起来看↓↓↓

  (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邮寄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适用地区: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内蒙古、陕西、重庆、海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2018年山东高考语文作文题公布!(附历年全国卷作文题)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认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适用地区:四川 广西 贵州 云南)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 要求: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且不少于800字。

  适用地区:河北 河南 陕西 江西 广东 安徽 湖南 湖北福建)。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适用地区:贵州、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广西、内蒙古、新疆、云南、陕西、重庆、海南。

  对于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经,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适用地区:试用于重庆、广西、陕西、四川。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历经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就充斥市场。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就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发布推行。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977年高考作文题目:《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1978年高考作文题目:《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

  1979年高考作文题目:《第二次考试》改写一篇《陈伊玲的故事》

  1980年高考作文题目:《画蛋》读后感

  1981年高考作文题目:《毁树容易种树难》读后感

  1982年高考作文题目:《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1983年高考作文题目:《毅力与恒心》

  1984年高考作文题目:《对中学作文的看法》

  1985年高考作文题目:《给〈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

  1986年高考作文题目:《树木·森林·气候》

  1987年高考作文题目:《小学办起了游泳训练班》

  1988年高考作文题目:《习惯》

  1989年高考作文题目:《高考报志愿》

  1990年高考作文题目:《带刺的玫瑰花》

  1991年高考作文题目:《圆》

  1992年高考作文题目:《动口与动手》

  1993年高考作文题目:《梧桐树下的对话》

  1994年高考作文题目:《尝试》

  1995年高考作文题目:《鸟的评说》

  1996年高考作文题目:《漫画》

  1997年高考作文题目:《乐于助人》

  1998年高考作文题目:《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

  1999年高考作文题目:《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2000年高考作文题目:《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2001年高考作文题目:《诚信》

  2002年高考作文题目:《心灵的选择》

  2003年高考作文题目:《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

  2004年高考作文题目:《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全国卷一、《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全国卷二、《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全国卷三、《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全国卷四

  2005年高考作文题目:《出乎意料和与情理之中》全国卷Ⅰ、《位置和价值》全国卷Ⅱ、《忘记与铭记》全国卷Ⅲ

  2006年高考作文题目:《模仿》全国卷Ⅰ、《书》全国卷Ⅱ、《书》全国卷Ⅲ

  2007年高考作文题目:《人生,诗意还是失意》全国卷Ⅰ、《帮助》全国卷Ⅱ

  2008年高考作文题目:《汶川地震》全国卷Ⅰ、《海龟和老鹰》全国卷Ⅱ

  2009年高考作文题目:《生存的本领》全国卷Ⅰ、《道尔顿妈妈色盲小故事》全国卷Ⅱ

  2010年高考作文题目:《有鱼吃还捉老鼠》全国卷Ⅰ、《路径》全国卷二

  2011年高考作文题目:《期待长大》全国卷Ⅰ、《彩票》全国卷Ⅱ、《中国崛起的特点》新课标卷

  2012年高考作文题目:《放下顾虑》全国大纲卷、《船主与油漆工》新课标卷

  2014年高考作文题目:《两人过独木桥》新课标全国一卷、《喂食动物失觅食能力》新课标全国二卷、《老王生病》全国大纲卷

  2015年高考作文题目:《女儿举报老爸》全国I卷、《谁最有风采》全国II卷

    3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