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小学学习方法>一年级方法>一年级语文>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邓小平爷爷植树

嘉馨分享

  朗读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邓小平爷爷植树》课文,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学习啦小编在此整理了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邓小平爷爷植树》,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邓小平爷爷植树》课文原文

  1985年的植树节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

  这天,万里无云春风拂面。在天坛公园植树的人群里,81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格外引人注目。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

  一个树坑挖好了,邓爷爷挑选了一棵柏树苗,小心地移人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他站到几步以外仔细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又走上前把树苗扶正。

  一棵绿油油的小柏树栽好了,就像战士一样笔直到站在那里。邓爷爷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今天,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柏树已经长大了,“小平树”成了天坛一处美丽的风景。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邓小平爷爷植树》课文教学

  一、识字写字

  1、生字的呈现:

  ⑴让学生看生字条,看看有没有已经认识的字。把不认识的字在课文中勾出来,借助拼音读一读。

  ⑵在解题和介绍背景时识字。揭示课题《邓小平爷爷植树》,认读“邓、植”两个生字。注意“邓”是后鼻音,“植”是翘舌音。结合课题简单介绍或引导学生说说课文背景,如,“植树节”是怎么回事,“邓小平爷爷”是谁,“81岁高龄”是什么意思。在这个过程中,认识“节、岁、龄”等生字。

  ⑶朗读课文时识字。学习第二、三自然段时,出示描写邓小平爷爷认真植树的重点句子,认读“已、经、息、站、行、扶”等生字。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理解“亲手栽种”时,落实“亲、栽”两个生字的认读。

  2、生字的识记:

  ⑴“植、站”是翘舌音,“邓、龄、经、行”是后鼻音,要注意读准。

  ⑵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生字的构字规律,以及和以前所学汉字的联系,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熟字加偏旁:直──植

  熟字换偏旁:爷──节那──邓多──岁冷──龄

  熟字相加:自+心──息

  形近字比较:己──已

  找相同部分:我──栽拉──站──亲

  3、识字的巩固:

  ⑴用生字卡片检查识记情况。

  ⑵同学之间相互考考生字是否认识。

  ⑶读词语,看看是否有不认识的字。如:

  种植春节岁数年龄已经

  经常行走扶手栽树亲人

  4、写字指导:

  本课写字可以重点指导上下结构的字。“爷”字上大下小,“亲”字上下相当,“节、岁”二字上小下大。“爷”和“节”都有一个部件“ㄗ”,前一个要写得比后一个短小些。本课新出现的双立人,可结合单人旁进行书写指导:

  ⑴撇应该写得平直;

  ⑵第二撇起笔处应该在第一撇下方的虚拟垂线上(教师最好示范);

  ⑶竖为垂露。

  “节、岁、亲、行”四个字是既要认又要写的字,要重点指导学生识记和书写。教师可以通过课件、投影展示,或在黑板上范写,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揣摩、临写。

  二、朗读感悟

  本文是一则短小的故事。重点是邓小平爷爷植树的经过。朗读本文,要读得平实,读出对邓小平爷爷的崇敬之情。关键是体会邓小平爷爷在植树过程中表现出的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另外,从邓小平爷爷的行动中,领会植树绿化的重要意义。

  可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品读:

  1、“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可抓住“兴致勃勃”、“布满汗珠”、“不肯休息”进行理解和体会,让学生说说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2、“邓爷爷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抓住“挑选”、“小心”、“挥锹”进行品读。

  3、“他站到几步之外仔细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又走上前把树苗扶正。”抓住“仔细”、“连声”等词语进行品读。

  4、“‘小平树’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美丽的风景”美在哪里?(树长得茂盛、漂亮;是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邓小平爷爷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很多人去参观,怀念邓小平爷爷……)

  三、实践活动

  1、课前活动:

  了解邓小平爷爷的情况;了解植树节的来历。

  2、课中活动:

  讨论:为什么要植树?怎样植树?

  3、课后活动:

  参加植树活动。

  四、资料袋

  1、植树节:

  “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为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感情,促进国土绿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通过立法确定的节日。

  近代最早设立植树节的是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1872年4月10日,莫顿在内布拉斯加州园林协会举行的一次会议上,提出了设立植树节的建议。该州采纳了莫顿的建议,把4月10日定为该州的植树节。1932年发行了世界上首枚植树节邮票,画面为两个儿童在植树。

  孙中山先生一生十分重视植树造林。1893年,他就提出:“中国欲强,必须急兴农学,讲究树艺。”1924年,他在广州演讲时反复强调:“我们研究到防止水灾和旱灾的根本方法都是造林植树,要造全国大规模的森林。”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举行了植树式。以后将3月12日定为植树节。1979年2月23日,第三届全国人大会第六次会议以法律的形式确定,我国的3月12日为植树节。这个节日有纪念孙中山先生的意义。

  2、邓小平同志和全民植树运动:

  邓小平同志是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倡导者和带头人。1981年,我国一些地方遭受特大洪灾,邓小平同志专门对林业问题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最近的洪灾涉及到林业、涉及到森林的过量采伐;看来宁可进口一点,也要少砍一点。小平同志还说,中国的林业要上去,不采取一些有力措施不行。他提议,是否可以规定每人每年都要种几棵树,比如三棵或五棵树,要包栽包活,多者受奖,无故不履行此项义务者受罚。1982年,也就是实施国务院《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的第一年,小平同志对工作人员说:“植树节快到了,我们家每人至少要栽三棵树,要包栽包活。”植树节那天,他带领全家人到京西玉泉山种下一株株松柏。之后,不仅在北京,全国很多地方都先后留下小平同志植树的身影。每年植树节,他都身体力行,坚持参加植树。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要坚持20年,坚持100年,坚持1000年,要一代一代永远传下去。”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邓小平爷爷植树》课文解析

  在《邓小平爷爷植树》(人教版课标教材语文一年级下册第3课)有一句话:“‘小平树’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那么,“美丽的风景”美在哪里?

  首先,树长得非常茂盛,特别漂亮,美景当然是美的。其次,81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小柏树,“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小树苗带着他的希望和心愿茁壮成长,就好像我们小朋友成长似的,能不美吗?再说,邓小平爷爷是我们的总设计师,给我们带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很多人游览天坛公园,怀念邓小平爷爷……无限的情意也是令人感动的。天坛公园的这一道风景确实是美的。

  [链接] 我国的“植树节”

  孙中山先生一生十分重视植树造林。1893年,他就提出:“中国欲强,必须急兴农学,讲究树艺。”1924年,他在广州演讲时反复强调:“我们研究到防止水灾和旱灾的根本方法都是造林植树,要造全国大规模的森林。”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举行了植树仪式。以后将3月12日定为植树节。1979年2月23日,第三届全国人大会第六次会议以法律的形式确定我国的3月12日为植树节。这个节日有纪念孙中山先生的意义。

猜你感兴趣:

1.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

2.一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邓小平爷爷植树

3.小学一年级语文第三单元试卷

4.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荷花课文

5.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本语文园地三

6.一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一课柳树醒了

    272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