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小学学习方法>一年级方法>一年级语文>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十一课地球爷爷的手教学建议

嘉馨分享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十一课《地球爷爷的手》向学生介绍了“地心引力”的科学现象和科学常识,鼓励学生留心身边的科学,从而爱科学、学科学。学习啦小编在此整理了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十一课《地球爷爷的手》教学建议,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十一课《地球爷爷的手》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摘”是翘舌音;“俩”应读 liǎ,不能读 liǎng;“且”字读第三声。这些都是要提醒学生注意的地方。

  2、本课要写的字都是左右结构,“球、玩、跳、桃、树”应该写得左窄右宽,“刚”字应写得左宽右窄。“球、玩”二字,要注意引导学生区别“王”字与王字旁的异同;“跳、桃”二字结构一样,字形相近,可以结合起来指导书写,“足”字的捺变提,“木”字的捺变点,“兆”字的笔顺及笔画“竖撇”,都要仔细指导。“兆”的笔顺是“撇、点、提、竖弯钩、撇、点”。

  二、朗读感悟

  可以参考下面的教学步骤引导学生自学:

  1、揭题导入。

  小猴子、小兔子用手摘桃子、采蘑菇吃,吃得可香啦。可是今天,它们却不用动手摘桃子了,因为地球爷爷已经用自己的大手替它们摘下来了。地球爷爷的手是什么样的呢?请大家读课文,看谁最聪明,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2、讨论:地球爷爷的手是什么?

  这里,教师可以用磁铁给学生作个简单的演示,以帮助理解“引力”一词。

  3、分组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后检查。

  4、分组分角色进行表演朗读,准备比赛。

  ⑴练习读好小猴子的话。

  (①欢快──第二自然段;②请求而且有礼貌──第四自然段;③奇怪──第八自然段)

  ⑵练习读好小兔的话。

  (①有礼貌──第六自然段;②奇怪──第九自然段)

  ⑶练习读好猴爸爸的话。

  (慈祥、和蔼──第七自然段)

  ⑷练习读好地球爷爷的话。

  (声音缓慢、粗壮有力)

  5、表演性朗读比赛。

  (自编自演)

  三、实践活动

  小试验:地球的引力。

  1、想想做做:小组讨论,举出一些说明地球有“手”的例子。

  2、讨论并试验:一大一小两个东西从高处落下,哪个先落地?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十一课《地球爷爷的手》教学札记

  《地球爷爷的手》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通过成熟的桃子自己落地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地心引力”这一比较深奥的科学现象和科学常识,鼓励学生留心身边的科学,从而爱科学,学科学。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一、找准话题,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朗读是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要让学生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那就要找准一条教学的主线,由此切入。课文的4-9自然段比较琐碎,教学时容易出现一问一答的局面,因此,我在课堂中始终围绕“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知道地球爷爷有手的呢?”这条主线展开,在引题时就提出这个话题,让学生回顾第10自然段,然后再次提出这个话题,让学生读文(4~9自然段)感悟,学生很快发现从小猴摘桃这件事中也能看出地球爷爷有手,然后围绕这个话题开始学习4~9自然段,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被充分发挥,我也显得不那么罗嗦了。

  此外,课堂中小兔对猴伯伯说感谢的话,我用了一个句式:小兔( )说:“猴伯伯,谢谢您!”让学生多元体验,能有自己不同的感悟,并把这种感悟融入朗读之中。对于课文的难点——什么是“地心引力”,我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故事,并结合句式训练:“地球爷爷的手能让能让还能让。”来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积累与感悟,初步了解“地心引力”,同时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中的科学奥秘产生兴趣。

  二、适度拓展,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探究的重要基础。所以,激发探究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是教师应始终致力去做的事情。但怎样使学生对课本上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在复习巩固的环节里,我设计了过词语河的游戏,让学生来复习词语。课文的难点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地心引力,但如果过分注重对地心引力的讲解会让冲淡语文课的味道而演变成科学课,在这一难点的突破上,我采取适度拓展的方法,用短短半分钟的实践做了磁铁靠近回性针的实验,让学生感受引力,再通过看一幅图来直观感受什么是地心引力,又找了一段很段的录象让学生感受没有地心引力会产生什么变化。平时学生对扔上去的东西最后都会落下来,已经是习以为常了,谁也没去考虑过其中的“为什么”,就像课文中写到的桃子熟透了会自动掉在地上一样。现在,老师又把学生熟悉的生活“搬到”课堂上,调动了学生的生活和情感的积累,启发他们架设并建构新知的平台,教师巧妙的“强调”,使学生开始兴趣盎然地注意这些平时没去思考过的熟悉的现象。这样,他们在对课文的探究性阅读必然是主动、积极的。不需要多余的讲解,直观和形象的诠释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地心引力,也为进一步朗读奠定了情感基调。

  当然,教学设计只是课堂的一种预设,真正的课堂是生成的。执教完这节课后,我觉得这堂课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对课文4——9小节的学习虽然借助了一个话题,但我的牵还显得多了一些,可再放手一些,让学生自己区读懂课文。再如让学生在举出地球爷爷有手的例子时,有一位学生讲到了把餐巾纸从窗外扔出去还是会落到地上,这时教师应对学生适当进行讲卫生,不乱扔纸屑的教育。总之,课堂是灵活的,是多彩的, 教师应当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处理好生成和预设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和前提。

  ↓↓↓点击下一页查看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十一课《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

  

2867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