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小学学习方法>六年级方法>六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匆匆同步指导

嘉馨分享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匆匆》的作者是朱自清,写于1922年3月28日。学习啦小编在此整理了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匆匆》同步指导,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匆匆》同步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20%

  fàn wǎn línɡ lì pái huái chì luǒ luǒ yǎn miàn kōnɡ xū nuó yí báo wù zhēnɡ rónɡ tàn xī

  二、比一比,组词语。20%

  {伶( ) 冷( )

  {裸( ) 课( )

  {碗( ) 蜿( )

  {徘( ) 排( )

  {岑( ) 涔( )

  {疑( ) 凝( )

  {挪( ) 娜( )

  {匆( ) 勿( )

  {挽( ) 换( )

  {徊( ) 回( )

  三、 在括号里写出恰当的同音字。15%

  líng: ( )俐 ( )珑 ( )敏 ( )晨 ( )铛

  huái: 徘( ) ( )河 ( )树 胸( ) ( )骨

  wǎn: 饭( ) ( )转 遮( ) 傍( ) ( )如

  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8%

  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 虽然……但是…… 不是……而是……

  1、( )时间一去不复返,( )我们要更加珍惜它。

  2、( )时间走得太快,( )有些人对时间抓得不紧。

  3、( )过了今天总有明天,( )再不会有今天了。

  4、时间( )来去匆匆,( )一去不复返。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14%

  1、燕子去了,有________的时候,________ 枯了,有________ 的时候,桃花________ 了,有 ________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________呢?

  2、在________ 的日子里,在________ 的世界里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 ________ 罢了,只有 ________罢了;在 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 ________,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 ________ 样的痕迹呢?我

  ________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六、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4%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

  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 )

  3、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 )

  4、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

  七、联系实际,仿写句子。4%

  例: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________

  八、读了课文,你想到了什么?请你用比喻的形式写写你对时间的看法。6%

  时间像 ________________

  时间像 ________________

  时间像________________

  九、请你写三句关于时间的名言。(至少有一句为自己创编)4%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匆匆》教材分析

  一、走进教材

  《匆匆》一文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一片脍炙人口的散文。作者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形象生动地描述下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文章中有很多语句值得我们品析和深思。“燕子去了,又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又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又再开的时候。”是啊,时光匆匆,岁月匆匆,自然界的事物时时刻刻都在周而复始,唯有一样东西永远不停留,永远不复返,那就是时间。文中将空灵而又抽象的时间化为具体的物象,引发出伤时、惜时的深长感喟。紧紧围绕“匆匆”二字,细腻的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从而揭示了旧时代的年轻人已有所觉醒,但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这篇文章很注意修辞,文中用长短一致,节奏整齐,对仗工整的排比句,描述了显示季节更替的诗意化景物;又用一组长短不一,节奏跳跃,口语色彩很浓的设问句,感叹日子的飞逝无痕。整句与散句的结合,不但具有一种音乐的美感,而且显得既典雅又朴实。

  二、走进作者

  《匆匆》一文是朱自清先生早期的作品,文中将空灵而又抽象的时间化为具体的物象,引发出伤时、惜时的深长感喟,也流露出作者为前途不明、无所作为而感到抑郁、彷徨、伤感的低沉情绪。但教学中不宜过多讲解时代背景,重在帮助学生树立珍惜时间意识。

  朱自清(1989—1948年),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省海州。现代散文家、诗人、教授。著有《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记雅俗共赏》等。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匆匆》课文重点

  《匆匆》一文是朱自清先生早期的作品,文中将空灵而又抽象的时间化为具体的物象,引发出伤时、惜时的深长感喟。

  这篇文章很注意修辞,文中第一自然段用长短一致,节奏整齐,对仗工整的排比句,描述了显示季节更替的诗意化景物;又用一组长短不一,节奏跳跃,口语色彩很浓的设问句,感叹日子的飞逝无痕。整句与散句的结合,不但具有一种音乐的美感,而且显得既典雅又朴实。

  学习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就是读,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充分地读,自己获取体验,引发联想,加深对文章地理解,感悟文中所包含的意蕴。学习语文的目的不只是了解内容,也不仅是引起一时一地的同感,更重要的是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1、“早上我起来的时候,……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作者运用了排比句,用描述的方法告诉人们时间是怎样流逝,语句通俗易懂,在平淡的叙述中对提出的问题作了回答。

  2、“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太阳有脚”,“挪移”以拟人的手法写出时间在不经意间悄悄溜走。“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作者以略自责的口吻表明自己在那些日子里糊涂地过着日子。

猜你感兴趣:

1.6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匆匆

2.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匆匆

3.6年级下册语文书2课匆匆

4.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课主要内容

5.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课课文

    2649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