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一学习方法>高一语文>

高一语文文言文翻译知识梳理

舒雯分享

  高一语文文言文的知识点很多,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及时整理,避免遗漏。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高一语文文言文翻译知识梳理的相关资料,供您阅读。

  高一语文文言文翻译知识梳理

  ①《劝学》

  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草更青;冰是水凝成的,但(它)比水(更)冷。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线,(假如)用火烤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曲度就合乎圆规。即使又晒干了,(也)不再挺直,(这是由于)人力加工使它(变成)这样。所以木材经墨线划过就直了,金属刀具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失了。

  我曾整天空想,(结果)不如片刻学习所得(的收获大);我曾抬起脚跟远望,(结果)不如登上高处见得广。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是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强,但是听的人(却)听得(特别)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步快,但是(能)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会游水,但是(能)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与常人并无不同,(但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进行学习)啊。

  积土成为山,风雨(就会)在那里兴起;积水成为深潭,蛟龙(就会)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养成崇高的品德,就能悟到大智慧,圣人的思想也就在自己头脑里具备了。所以不积累小步,(就)没有借以远达千里的(办法);不汇聚细流,(就)没有借以成为江海的(办法)。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功绩在于不停止前进。雕刻(一下)就放掉它(不刻),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雕刻不停(的话),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螃蟹(有)六只脚,两只蟹钳,(可是)没有蛇和鳝鱼洞(就)没有(地方)可以寄托(身体),(这是)用心浮躁(不专一的缘故)。 ②《师说》

  古时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并非生下来就懂得道理,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有疑难问题却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便终究不会解决了。出生在我前面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师;出生在我后面的,他懂得道理要是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拜他为师。我向他学习的是道理,哪管他的生年是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不论地位高贵还是低下,不论年龄大还是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从师的风尚不被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们没有疑难问题也很难!古时候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够远了,尚且跟从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也够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辱。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人们爱自己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们;而对于他们自己,却以从师学习为耻,糊涂啊。那些孩子的老师,是教孩子读书、帮助他们练习文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那种传授道理、解决疑难问题的老师。不通晓句读,不明白疑难问题,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丢弃了,我看不出他们明智的地方。巫医、乐师、各种工匠,不把相互学习当作耻辱。读书做官(士大夫)这类人,一听到有人称呼“老师”称呼“弟子”等等,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就说:“他和他年纪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可羞,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唉!从师学习的传统不能恢复,从这里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和工匠,是所谓上层人士不屑于与之同列的,现在那些“上层人士”的明智程度竟然反而不及这些人,真是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类人,他们的道德才能并不如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行走,那么里面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能胜过学生。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叫蟠的,十七岁,爱好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限制,来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写了这篇《师说》来赠给他。

  ③《归去来兮辞》

  回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既然自认为心志被形体所役使,又为什么惆怅而独自伤悲?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不可挽救,知道了未来的事情尚可追回。实在是误入迷途还不算太远,已经觉悟到今天“是”而昨天“非”。归舟轻快地飘荡前进,微风徐徐地吹动着上衣。向行人打听前面的道路,恨晨光还是这样微弱迷离。

  望见家乡的陋屋,我高兴得往前直奔。童仆欢喜地前来迎接,幼儿迎候在家门。庭院小路虽将荒芜,却喜园中松菊还存。我拉着幼儿走进内室,屋里摆着盛满酒的酒樽。拿过酒壶酒杯来自斟自饮,看着庭院里的树枝真使我开颜。靠着南窗寄托着我的傲世情怀,觉得身居陋室反而容易心安。天天在园子里散步自成乐趣,尽管设有园门却常常闭关。拄着手杖或漫步或悠闲地随处休息,不时地抬起头来向远处看看。云烟自然而然地从山洞飘出,鸟儿飞倦了也知道回还。日光渐暗太阳将快要下山,我抚摸着孤松而流连忘返。

  回去吧,我要断绝与外人的交游。既然世俗与我乖违相悖,我还驾车出游有什么可求?亲戚间说说知心话儿叫人心情欢悦,抚琴读书可藉以解闷消愁。农人们告诉我春天已经来临,我将要到西边去耕耘田亩。有的人驾着篷布小车,有的人划着一叶小舟。时而沿着婉蜒的溪水进入山谷,时而循着崎岖的小路走过山丘。树木长得欣欣向荣,泉水开始涓涓奔流。我羡慕物得逢天时,感叹自己的一生行将罢休。

  算了吧!寄身于天地间还有多少时日!何不放下心来听凭生死?为什么还要遑遑不安想去哪里?企求富贵不是我的心愿,寻觅仙境不可期冀。只盼好天气我独自外出,或者将手杖插在田边去除草培苗。登上东边的高岗放声长啸,面对清清的流水吟诵诗篇。姑且随着大自然的变化走向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值得怀疑!

  ④《烛之武退秦师》

  九月十日,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晋文公落难时候,曾经过郑国,不受礼待)并且从属于晋国的同时又从属于楚国。(郑伯有晋盟在先,又不肯专一事晋,犹生结楚之心。)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郑国大夫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干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

  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别的国家把远地作为(秦国的)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做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晋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他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何时才能满足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侵损秦国,将从哪里得到它所贪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伯很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杞子、逢孙、杨孙守卫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子犯请求袭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代替整编,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撤离了郑国。

  《兰亭集序》

  ①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翻译】抬头观望宇宙的广大无穷,低头细察地上万物的繁多,用来纵目远眺,舒展胸怀,足可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令人快乐。

  ②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翻译】人们生活在一起,很快就度过了一生。有的人喜欢聚集在室内,畅谈怀抱;有的人喜欢寄情于喜好的事物,放纵自己,不拘形迹。

  ③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翻译】先前(原来)所感到欣慰的事,一下子就成了陈迹,而且还往往因此而生感慨,何况人的寿命随着自然造化而有长有短,但最终都要完结!

  ④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翻译】现在才明白,把生与死等同起来是多么荒诞,把长命与夭亡看做一回事纯是无稽之谈。

  ⑤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翻译】所以我一一记下这次参加集会的人,录下他们的诗作,虽然时代不同,事情各异,但之所以兴叹抒怀的原因是相同的。后来读到这个集子的人,也会对其中的作品产生同样的感慨。

  《赤壁赋》(苏轼)

  ①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翻译】我们听任苇叶般的小船在茫茫万顷的江面上自由飘动。多么辽阔呀,像是凌空乘风飞去,不知将停留在何处;多么飘逸呀,好像变成了神仙,飞离尘世,登上仙境。

  ②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翻译】(箫声)能使潜藏在深渊中的蛟龙起舞,使孤舟上的寡妇啜泣。

  ③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翻译】我不禁感伤起来,整理了衣裳,端正地坐着,问客人说:“为什么会这样?”

  ④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翻译】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川缭绕,郁郁苍苍,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

  ⑤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翻译】何况我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鱼打柴,以渔虾为伴,与麋鹿为友,驾着一叶孤舟,在这里举杯来互相劝酒。只是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

  《游褒禅山记》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翻译】我和同游的四个人拿着火把走进去,进洞越深,前进越困难,然而见到的景象也越奇特。

  ②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

  【翻译】有松气懈怠想要退出的伙伴说:“如果不出去,火把将要烧完。”于是就和他们一起出来了。

  ③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翻译】大约我走到的地方,比起那些喜欢游览的人来说,还不到十分之一,然而看那左右的洞壁,来到这里题字记游的已经少了。

  ④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翻译】我们已经出洞了,便有人责怪那要求退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至不能极尽那游览的乐趣。

  ⑤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翻译】地方平坦并且路程近,到达的人就多;地势险峻并且路程远,到达的人就少。但世上的奇妙雄伟、珍贵奇特、不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在那险阻僻远的地方,因而人们很少到达那里,所以,不是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达的。

  ⑥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翻译】有了志向和力量,而且又不随从别人而松懈,到了那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力来辅助他,也不能到达。

  ⑦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翻译】尽了自己的努力却不能到达的人,就可以没有悔恨了,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心得。

  ⑧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翻译】我对于那倒在地上的石碑,又因此叹惜那古代书籍的失传,后代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事情,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今天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地思考、谨慎地选取的原因(缘故)了。

高中语文文体写作知识点相关文章:

1.高一语文写作素材积累整理

2.高一语文必背知识点

3.高中语文必修五课本作文素材整理

4.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

5.高中语文必修1知识点

6.高一语文必修三知识点归纳整理

7.高中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1880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