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一学习方法>高一生物>

高中生物必修三生物个体的稳态练习题及答案(2)

凤婷分享

  17.【题文】无机盐离子对于维持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体现Na+、K+、Ca+含量过低时,引起的不良反应依次是( )

  ① 心肌自动节律异常,导致心律失常 ② 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心率加快

  ③ 骨骼肌发生抽搐 ④ 骨骼肌过分舒张,肌无力

  A.①②③B.②①③C.②①④D.①②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Na+主要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的平衡。K+主要维持心肌自动节律。Ca+维持骨骼肌的收缩。骨骼肌过分舒张,肌无力,是由于血钙过高。

  考点:无机盐的平衡

  点评:要求学生记忆的基础知识,可结合例子让学生掌握。

  18.【题文】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内( )

  A.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B.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C.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D.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人进食后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增加,使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分泌的胰岛素就多,使血糖降低;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是使血糖的含量上升,与胰岛素互为拮抗关系。

  考点:血糖的调节

  点评:考查的理解层面的内容,也是考查的热点,要求学生理解掌握。

  19.【题文】当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 )

  A.肾上腺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B.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C.肾上腺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当人体饥饿时血糖浓度降低,此时肾上素和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腺高血糖素含量增加,血糖含量上升,故B正确。

  考点:血糖调节

  点评:本题属于理解水平的考查,要求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0.【题文】下列激素的生理作用相互拮抗的是( )

  A.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B.甲状腺素与肾上腺素

  C.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D.生长激素与甲状腺素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中是拮抗作用。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则是协同作用。而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在调节体温是是协同作用。生长激素和甲状腺素在调节生长方面起协同作用。

  考点:激素的生理作用

  点评:要求学生注意归纳整理,将繁杂的知识理顺的过程就是记忆的过程。

  21.【题文】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持续升高

  B.糖尿病是由于经常摄入过量的糖所引起的

  C.胰岛细胞产生的激素均能降低血糖含量

  D.胰岛A细胞和B细胞协同调节血糖平衡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当人的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持续升高,出现高血糖,当血糖含量高于160~180mg/dL时,糖就从肾脏排出而出现糖尿。胰岛细胞中的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浓度升高,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血糖降低,两者是拮抗作用调节血糖平衡。错选B的学生没有正真理解糖尿病的原因机理,当血糖含量高于160~180mg/dL时,糖就从肾脏排出而出现糖尿。其中原因很多但主要是糖代谢紊乱引起,比如缺少胰岛素。错选D的原因是不知道胰岛细胞中的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浓度升高,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血糖降低,两者是拮抗作用调节血糖平衡。

  考点:血糖平衡

  点评:考查的是本节的重点内容和热门考点。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能够灵活的应用。

  22.【题文】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 可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 ② 有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

  ③ 可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④ 垂体通过下丘脑控制性腺的生长发育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除直接受到激素调节外,还间接受到神经调节,即下丘脑的某一区域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调节激素的分泌,从而调节血糖浓度,同时下丘脑还能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下丘脑通过控制垂体来控制性腺的生长和发育。

  考点:神经 — 体液调节

  点评:要求学生善于总结归纳整理,将相互关联的知识内容进行归类,是学习本节的不错的方法。

  23.【题文】下列包括促进血糖升高的激素最全的一组是( )

  ①胰岛素 ②胰高血糖素 ③性激素 ④肾上腺素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肾上腺素可致肝糖原分解,故可升高血糖。此外,肾上腺素尚具降低外周组织对葡萄糖摄取的作用。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使血糖升高。

  考点:血糖调节

  点评:本题考查的识记层面的内容,学生进行记忆即可准确回答。属于基础题。

  24.【题文】科学家用高浓度的糖溶液饲喂一只动物,在接下来的3小时内,每隔半小时检查该动物血液中血糖的浓度。下表是这项试验的结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食用糖后的时间(min)0306090120150180

  血糖浓度(mg/dL)7512511090757575

  A.该动物正常的血糖浓度是75mg/dL

  B.120min时,血糖浓度降至75mg/dL,主要是胰岛素分泌增多,促进血糖利用和转化

  C.180min时,血糖浓度仍维持在75mg/dL,主要是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促进肝糖元分解

  D.60min时,胰岛素分泌会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在食用糖后的0、120、150、180分钟时,血糖浓度是75毫克/分升,可以得出该动物正常的血糖浓度就是75毫克/分升;血糖浓度的稳定是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及神经系统共同调节的结果。

  考点:血糖调节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和难点,并培养学生分析表格数据,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25.【题文】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机体再次受到相同物质的刺激时发生的反应

  B.是机体首次受到一种物质刺激时就可以发生的反应

  C.凡发生过敏反应的人,对过敏原都可发生反应

  D.过敏反应的人能够使组织细胞发生结构破坏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考点:免疫 过敏反应

  点评:重要的概念的考查,可引导学生结合例子进行理解掌握。

  26.【题文】过敏原和抗原比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抗原是大分子或者是具有细胞结构,过敏原也是这样

  B.抗原都是大分子,过敏原都是小分子

  C.抗原对所有的人都是抗原,过敏原则是对部分人起作用

  D.抗原和过敏原的来源是相同的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1)抗原具有异物性、大分子性、特异性。过敏原:有动物蛋白,如鱼、虾、乳、蛋等;植物蛋白如花粉、孢子;化学物质如青霉素、奎宁等;其它:尘埃。抗原一般是大分子物质,但过敏源不一定是大分子物质,如青霉素、尘土。

  (2) 进入机体后,都能使机体产生抗体,但抗体在体内的分布不同,再次入侵后引起的反应不同

  (3) 抗原包括过敏原。

  (4)抗原对所有的人来讲都是一样的,即不具有个体差异性。但过敏原与人的体质有关,同  一种物质对于A来讲是过敏原,但对于B来说不一定是,即有个体的差异性。过敏原对体质过敏的人来说是有害的,但对于无过敏体质的人来说是无害的,甚至有益的,如牛奶。

  考点:过敏原和抗原的概念

  点评:重要的概念考查,帮助学生很好的理解和掌握,结合本题将过敏原和抗原区分清楚。要求学生记住。

  27.【题文】调节血浆pH的一对缓冲物质正确的是 ( )

  A.H2CO3/NaHCO3B.H3P04/Na3PO4C.H2CO3/H3P04D.HCl/HN02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血液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起缓冲作用的物质,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其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是因为当酸性增加时,强碱盐就和H+结合形成弱酸,当碱性增加时弱酸和OH-结合形成盐,从而减小酸碱性变化对机体的影响。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

  考点:内环境 稳态

  点评:考查的是基础知识,学生应该掌握熟练,属于基础题。

  28.【题文】人红细胞的渗透压与x浓度的食盐水相当。而浸在y浓度食盐水中的红细胞破裂;浸在z浓度食盐水中的红细胞收缩。则这三种食盐水的浓度大小依次为 ( )

  A.x>y>zB.y>z>zC.z>y>zD.z>x>y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渗透压是用半透膜把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隔开时发生渗透现象,到达平衡时半透膜两侧溶液产生的位能差。人红细胞的渗透压与x浓度的食盐水相当,说明是等渗溶液,浓度相等。浸在y浓度食盐水中的红细胞破裂,说明细胞吸水,则浓度低于细胞内液浓度。浸在z浓度食盐水中的红细胞收缩,说明细胞失水,细胞内液浓度低于z食盐水。

  考点:渗透压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渗透压的理解,属于基础知识,比较简单。

  29.【题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异同表述不正确的是

  A.体液免疫中,抗体和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B.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的攻击目标是已经被抗原入侵了的宿主细胞

  C.有免疫效应的是效应淋巴细胞

  D.效应淋巴细胞都来自骨髓血干细胞,都在骨髓中分化、发育成熟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B淋巴细胞是在骨髓中分化、发育、成熟,而T淋巴细胞是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

  考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点评:可帮助学生理清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区别和相同点及联系。需要学生理解记忆。

  30.【题文】以下各种物质中不属于效应T细胞分泌释放的是

  A.淋巴因子B.球蛋白C.白细胞介素D.干扰素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效应T细胞在效应阶段要释放出淋巴因子加强有关细胞的免疫作用,而白细胞介素和干扰素就是它释放的淋巴因子;球蛋白是抗体,由效应B细胞产生。

  考点:免疫

  点评:本题考查基础知识,学生只需记忆,就可准确回答,属于简单题。

  31.【题文】下图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A液为 ,B液为 ,C液为 ,三者共同构成了胰腺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称为

  (2)胰腺组织细胞可分泌胰酶和胰岛素,其中 可进入血液,参与物质代谢的调节,如果该物质分泌不足,可使血液中 浓度升高,导致 病的发生。

  【答案】⑴组织液 血浆 淋巴 内环境

  ⑵胰岛素 血糖(或葡萄糖) 糖尿

  【解析】

  试题分析:(1)内环境是由血浆、淋巴和组织液构成,是组织细胞(包括胰腺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2)胰腺的分泌物中只有胰岛细胞分泌的激素才进入血液,参与代谢的调节,若胰岛素分泌不足,可使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升高,形成糖尿病。

  考点:内环境 稳态的调节

  点评:结合图直观呈现身体部分结构,加强学生对内环境各组成成分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理解。

高中生物必修三生物个体的稳态练习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1.高二生物必修3《生物个体的稳态》期末练习试题

2.高二生物必修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练习题及答案

3.高二生物必修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练习题及答案(2)

4.生物必修三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训练试题及答案

2489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