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南京高三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2)
(摘自2015年第6期《新阅读》)
7.第④段画线句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8.第⑥段为什么列举了许多作家?(3分)
9.对第⑦段的引述,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3分)
A.对汪国真其人其诗做了全面评价。
B.充分肯定了汪国真诗的艺术价值。
c.汪国真的成就离不开个人的努力。
D.汪国真对诗的创作态度是认真的。
E.汪国真的诗主要是语言精美绝伦。
F.汪国真的诗与宋词中婉约派相近。
10.联系全文,赏析第⑧段。(3分)
11.第⑩段用了第二人称,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三)默写。(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2.(1)可堪孤馆闭春寒,___________________。(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2)对潇潇暮雨洒江天,_________________。(柳永《八声甘州》)
(3)___________________,断桥头卖鱼人散。(马致远《[双调]寿阳曲•远浦帆归》)
(4)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5)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6)操千曲而后晓声,_________________。(刘勰《文心雕龙》)
(7)___________________,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8)黄钟毁弃,___________________。(《楚辞•卜居》)
(四)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第1 3—1 5题。(8分)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①。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注]①瑞脑:一种香料;金兽:铸有兽形的香炉。
13.按字数这首词属于_________________。(1分)
14.对这首宋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词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词人对亲人的思念情怀。
B.前两句写出词人从白天到夜晚难以排遣的孤独寂寞。
C.“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的“凉”表现秋季清凉。
D.全词温婉蕴藉,意趣高雅,切合词人的身份和情致。
15.最后一句“人比黄花瘦”广泛传诵,分析本句好在哪里。(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 6—1 9题。(1 7分)
①常林字伯槐,河内温人也。年七岁,有父党造门,问林:“伯先在否?汝何不拜!”林曰:“虽当下客,临子字父①,何拜之有?”于是成共嘉之。
②太守王匡起兵讨董卓,遣诸生于属县微伺吏民罪负,便收之,考责钱谷赎罪,稽迟则夷灭宗族,以崇威严。林叔父挝客②,为诸生所白,匡怒收治.举宗惶怖,不知所责多少,惧系者不救。林往见匡同县胡母彪曰:“王府君以文武高才,临吾鄙郡,土广民殷,又多贤能,惟所择用。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华夏震慄,雄才奋用之秋也。若欲诛天下之贼,扶王室之微,智者望风,应之若响,克乱在和,何征不捷?苟无恩德,任失其人,覆亡将至,何暇匡翼朝廷。崇立功名乎?君其藏之!”因说叔父见拘之意。彪即书责匡,匡原林叔父。
⑧并州刺史高于表为骑都尉,林辞不受。后刺史梁习荐林宰南和,治化有成,超迁博陵太守、幽州刺史,所在有绩。文帝为五官将,林为功曹。太祖西征。田银、苏伯反,幽、冀扇动。文帝欲亲自讨之,林曰:“昔忝博陵,又在幽州,贼之形势,可料度也。北方吏民,乐安厌乱,服化已久,守善者多。银、伯犬羊相聚,智小谋大,不能为害。方今大军在远,外有强敌,将军为天下之镇也,轻动远举,虽克不武。”文帝从之,遣将往伐,应时克灭。
④出为平原太守、魏郡东部都尉,人为丞相东曹属。魏国既建,拜尚书。文帝践阼,迁少府,封乐阳亭侯,转大司农。明帝即位,进封高阳乡侯,徒光禄勋,太常。时论以林节操清峻,欲致之公辅,而林遂称疾笃。拜光禄大夫。年八十三,薨,追赠骠骑将军,葬如公礼,溢曰贞侯。
(摘自《三同志》)
【注释】①常林的父亲,字伯先。②挝,zhuā,打。
16.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有父党造门( ) (2)不知所责多少( )
(3)为诸生所白( ) (4)林遂称疾笃 ( )
17.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遣诸生于属县微伺吏民罪负,便收之,考责钱谷赎罪,稽迟则夷灭宗族,以崇威严。
18.概括常林见胡母彪时陈述的主要意思。(2分)
19.常林接连升迁,请具体分析有哪些原因?(5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0—25题。(1 4分)
袁州州学记
李觏
①皇帝二十有三年,制诏州县立学。惟时守令,有哲有愚。有屈力殚虑,祗顺德意①;有假官借师,苟具文书。或连数城,亡诵弦声。倡而不和,教尼不行②。
②三十有二年,范阳祖君无择,知袁州。始至,进诸生,知学官阙状。大惧人材放失,儒效阔疏,亡以称上意旨。通判颍川陈君优,闻而是[ ],议以克合。相旧夫子庙,狭隘不足改为,乃营治之东北隅。厥土燥刚④,厥位面阳,厥材孔良。瓦壁门庑,黝垩丹漆④,举以法。故生师有舍,庖廪有次⑤。百尔器备。并手偕作。工善吏勤,晨夜展力,越明年成。
③舍菜且有日⑥,盱江李觏谂于众日⑦:“惟四代之学,考诸经可见已。秦以‘山西鏖六国,欲帝万世,刘氏一呼而关门不守。武夫健将,卖降恐后.何耶?《诗》《书》之道废,人惟见利而不闻义焉耳。孝武乘丰富,世祖出戎行,皆孳孳学术。俗化之厚,延于灵、献。草茅危言者⑧,折首而不悔。功烈震主者,闻命而释兵。群雄相视,不敢去臣位,尚数十年。教道之结人心如此。今代逢圣君,尔袁得贤官,俾尔由庠序,践古人之迹。天下治,则潭礼乐以陶吾民: 一有不幸,尤当仗大节,为臣死忠,为子死孝。使人有所赖,且有所法。是惟朝家教学之意。若其弄笔墨以徼利达而已,岂徒二三子之羞,抑亦为国者之忧。”
(摘自《古文观止》)
【注释】①祗:恭敬。②尼:停止,阻止。③厥:其。④黝:淡青黑色;垩:白色泥土。⑤廪:粮仓。⑥舍菜:开学典礼。古代初入学时;用芹藻之类的植物礼敬先师,称为舍菜。⑦谂(shěn):勉励。⑧草茅:指在野的人。
22.分析第①段画线句的作用。(2分)
21.可填入第②段[ ]处的词是( )(1分)
A.诸 B.之 C.者 D.夫
22.第②段详略得当,用自己的话分别指出详写和略写的内容并概括详写的作用。(3分)
23.赏析第③段画线句的句式特点和表达效果。(3分)
24.对“岂徒二三子之羞,抑亦为国者之忧”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难道只是几个人的羞耻,掌权者也会很忧虑。
B.不只是几个人感到羞愧,掌权者也感到忧虑。
C.岂只是你们个人的羞耻,也是治国者的忧虑。
D.诸位羞愧于事无补,治国者的忧虑事关重大。
25.简析第⑧段李觏勉励众人的讲话思路。(3分)
二 写作70分
26.根据以下材料中的两种倾向,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究竟该让孩子成为怎样的人?看法因人而异。很多有钱人选择把孩子送到贵族学校,期望孩子成为精英:而有位老板的做法却与之相反,他说:我希望我的孩子成为一个普通人。
看过“2016南京高三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 ”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