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二学习方法>高二语文>

高中语文《相信未来》优质教学设计

凤婷分享

  高中语文课本《相信未来》一诗,由诗人食指作于1968年,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相信未来》优质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相信未来》教学设计

  【文本分析】

  这篇课文选自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的第一板块“吟诵青春”,以品味语言,体验其思想、艺术魅力,提高诗歌鉴赏能力为学习要求。它的主要内容是告诉人们要带着对未来的信念去努力,去热爱,去生活,就是标题中的四个字——相信未来。这篇课文的特点是语言对称整齐、变化自然(如第一、二两段都以“当”字句开头,第四、五、六、七的开头句式又都不一样),音韵饱满大气,节奏鲜明(如前三个诗段中双句最后一个字都是“ai”韵),意象丰富多彩,对比强烈(如蜘蛛网、炉台、灰烬等与雪花、曙光、孩子作对比)

  【学生分析】

  学生需要在诵读的过程中品味诗歌的语言艺术,透过诗中的意象挖掘其中的思想内涵。本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对诗歌应该具备了相应的学习基础,首先在认知上,经过初中三年的学习,对于诗歌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有了一定的了解,其次在情感上,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情感丰富,对未来充满希望。学生需要采取的学习方法是诵读法、探究法、入情体验法。

  【目标阐述】

  (一)知识与能力

  1.能说出诗歌语言的特点和效果;

  2.能理解诗歌意象的特点和美感;

  3.能说出诗歌节奏的特点和效果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在解读诗歌意象的过程中运用探究的方法;

  2.能在体会诗歌情感的过程中运用诵读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感受诗歌字里行间透出的新生希望;

  2.能感受作者对未来积极、乐观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

  1.能说出诗歌语言的特点和效果;

  (五)教学难点

  1. 能理解诗歌意象的特点和美感

  【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什么是诗?

  诗是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诗是徐志摩的“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诗是雪莱的“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么”

  诗是食指的“相信未来,热爱生命”(板书标题“相信未来”)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食指的诗的世界——相信未来

  二、初读课文,感受诗之情感

  在初读课文前,老师先落实字词,让学生在正确的读音中感受诗歌的情感。

  1.强记字音:灰烬(jìn) 依偎(wēi) 摇曳(yè) 睫(jié)毛 瞳(tóng)孔

  惆怅(chóu chàng) 轻蔑(miè) 脊(jǐ)骨 给(jǐ)予 不屈不挠(náo)

  2.辨音辨形:摇曳(yè)——拽(zhuài)拉 睫(jié)毛——捷(jié)报

  给(jǐ)予——给(gěi)以 瞳(tòng)孔——潼(tòng)关

  撞(zhuàng)击——经幢(chuáng)

  惆(chòu)怅——稠(chòu)密——未雨绸(chòu)缪——啁啾(zhōujiū)

  每人自由诵读,积极体验,在诵读过程中想一想诗人想要在诗歌中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在备用纸上记录下来。老师可以随机点名叫几位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老师在进行点评后也要说说自己的想法:诗人直抒胸臆,以异乎寻常的坚定,刚强,和执着告诉人们,不管人生多么艰辛,无论命运多么坎坷,都应该坚韧不拔,百折不回,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三、再读课文,解读诗之背景

  学生根据文本的语言和情感推测作者所处的时代特点,前后四人小组可以相互讨论交流,然后老师随即抽点几个同学向全班介绍自己的见解。

  最后老师也应该说说自己的理解:

  根据文本的语言,“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以及“腐烂的皮肉”,“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等无不说明了当时作者所处的时代是充满着贫困、绝望、困顿和迷惘。

  顺带老师应该介绍一下当时的背景:《相信未来》一诗,作于1968年。这一年,许多思想活跃的青年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磨难,张朗朗在逃离北京时在王东白的本子上写下了四个字:相信未来;甘恢理写下了伤感的别离诗;食指写下了名篇《相信未来》;邓朴方被迫害致残;郭沫若之子郭世英被迫害致死……当时正是““””开始并进入高潮的阶段,诗人食指和当时许多年轻人一样陷入了迷惘和失望之中,现实环境的恶劣和内心理想的冲突,使诗人处于矛盾复杂的心态之下;但年轻、热情、执着,又让诗人挣扎着摆脱现实的羁绊,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正是这样的憧憬,让年仅20岁的诗人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作。

  四、三读课文,探究诗之意象

  在了解了诗歌的情感以及时代背景之后,要深入分析诗歌的内容,挖掘其中的意象意义:

  1.第一段的意向:蜘蛛网——黑暗势力; 炉台——产生希望的地方;

  灰烬的余烟——残余的希望; 美丽的雪花——希望的火花

  2.第二段的意向:紫葡萄——希望的果实; 深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泪

  鲜花——收获的果实;凝露的枯藤——没有收获但又孕育着新的希望

  3.第三段中,不同的读法实际上反映了不同的理解——理解诗歌通常要抓住意象。那么这几个句子是由哪些意象构成的?

  看法一:“手”、“排浪”、“大海”、“曙光”、“笔杆”。

  看法二:“手指”、“排浪”、“手掌”、“大海”、“曙光”、“笔杆”。

  究竟哪一个说得对?

  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排浪”有什么特点,它能否压缩为一个字“浪”。讨论后明确:“排浪”跟“浪”是不同的,“排浪”表明浪一道又一道地向天边涌去,这一道又一道的浪线看起来就像人的“手指”。于是,大家明白了“读法二”是正确的。

  从修辞来看,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如果通俗地表述一下,这句应该怎么读?

  (比喻,可表述为“我要用像那涌向天边的排浪一般的手指。”)

  同学们能如法炮制,把第二句也改写一下吗?

  (我要用像那托住太阳的大海一般的手掌。)

  同学们,请把你们的手掌往上托起来,感受大海的面积感、体积感。

  (这体现了语文的“活动性”)

  再看第三句,“曙光”跟“笔杆”有没有相似点?明确:有,它们都是笔直的。

  早晨的光线射开来,看起来是一根根的,长长的,笔直笔直的,所以我们经常讲“霞光万丈”。食指以诗人的敏锐,捕捉了这一瞬间的感觉。现在请大家手握一枝笔,然后举起来,看看你的“手指”有没有“排浪”般的感觉,看看你的“手掌”有没有“大海”般的感觉,看看你手中的那枝“笔杆”像不像海日射开的“曙光”。(活动体验,可使课堂直观、形象起来。)

  4.第四段中:相信未来有人能够看清历史,辨明真相,相信未来

  5.第五段中:腐烂的皮肉——创伤是表层的,困难是暂时的

  6.第六段中:脊骨——能拯救中国命运的中国的脊梁

  理解了诗歌中的意向意义后再深入体验读一遍。

  五、四读课文,欣赏诗之语言

  解读完了诗中意象的含义,再带领同学们欣赏一番诗的语言之美。先由学生独立思考诗歌在语言形式上有什么特点或美感,以及还有什么不足之处,在备用纸上写下来,然后前后桌同学讨论交流,老师随即抽点几位学生代表向全班介绍。最后老师也要说一说自己的见解:

  本诗语言在形式上的特点,一是对称和整齐。比如第一至第三段,前两句都用了相同的句式,其中第一、二段是以“当”字句式开头,第三段时以“我要用”句式开头,而这三段都以“相信未来”结尾。从效果上说,这种语言上的对称和整齐,看上去径直协调,读起来则朗朗上口,和谐顺畅。二是变化和自然。全诗并没有以对称和整齐一种形式贯穿到底,从第四段开始有变化,而且四、五、六、七段开头句式都不一样。从效果上说,一是不呆板,有变化之美;而是让形式顺其自然地为内容服务,有自然之美。

  不足处:“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一句,作者没有在本体喻体之间用上任何比喻词,导致很多人解读错误,读成了“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这样就将作者的奇思妙想完全俗化了。

  带着这样的理解,全班齐读,一起体验。

  六、补充式研习:走进朦胧诗

  前面已经介绍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下面再来补充介绍一下这首诗所属的诗歌流派:朦胧诗派。朦胧诗是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它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

  “朦胧诗”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形式,也未曾发表宣言,然而却以各自独立又呈现出共性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绩,构成一个“崛起的诗群”。

  “朦胧诗”有三个层面的精神内涵:一是揭露和批判黑暗的社会,二是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反思与探求意识以及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三是在人道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人”的特别关注。“朦胧诗”改写了以往诗歌单纯描摹“现实”与图解政策的传统模式,把诗歌作为探求人生的重要方式,在哲学意义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某种意义上讲,“朦胧诗”的崛起,也是中国文学生命之树的崛起。

  七、课堂总结

  下课前,每人说一句结束语,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或者启示,在备用纸上记录下来,前后桌同学讨论交流。老师随机抽点几位同学向全班介绍,最后老师也要说说自己的收获:

  一首好诗能让我们体验到它情感的丰富,意象的多样,语言的优美以及诗人隐含其中的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我们要学会诵读诗歌,让诗歌的美流入我们的心灵,积淀成我们美好的语文素养。

  八、教师推荐课外阅读篇目

  推荐食指的另一首诗歌《热爱生命》,同学们课后去试着朗读一下,要读出其中的美感,下节课老师将请同学来读一读。

  高中语文《相信未来》作者简介

  食指,原名郭路生。1948年出生,山东鱼台人。幼年时经常跟随在于图书馆工作的母亲身边,得到中国古典诗词方面的熏陶。中学就读于北京第五十六中学,1969到1971年到农村插队落户,1971年入伍,1973年退伍后一直在北京工作。

  其诗歌创作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早期作品广泛传诵于插队知青和都市青年中。80年代后逐渐引起诗界重视。90年代后其创作成就得到公认。已出版《食指黑大春现代抒情诗合集》、《诗探索金库·食指卷》等。

  1955年:七岁的郭路生入学,三年级时写下第一首诗:“鸟儿飞上了树梢,三八节就要来到。在这愉快的节日里,问一声老师阿姨您好。”

  1964年:初中升高中的失利,让他初尝人生磨难,知道未被录取,第二天头上突然长了许多白发。

  1967年:去农大附中途经农田,见到一条沟不叫沟、河不像河的水流,两岸已冻了冰,只有中间一条瘦瘦的河水,联想到见不到阳光的冰层之下,鱼儿(包括自己)在怎样的生活。写出《鱼儿三部曲》第一部。

  1968年:创作黄金年,代表作《相信未来》《海洋三部曲》《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1969年:与21名北京知青落户杏花村插队。有意锻炼自己,当时十分工值一元一角,那年他挣到了二百元。

  1971年:在济宁入伍,创作大量反映部队生活的诗。

  1973年:2月退伍,抑郁寡欢,北医三院确诊其为精神分裂。

  1975年:病愈,与李雅兰(李立三之女)结婚,七年后离异。

  1976年:““””结束,创作《写在朋友结婚的时候》,又名《有这样的婚礼》,陈凯歌报考电影学院时曾以此诗为面试时的朗诵作品。

  1978年:再次焕发诗人创造力,并首次使用笔名食指,意为别人背后的指点绝损伤不了一个人格健全的诗人。

  1990年:进入北京第三福利院。每天擦楼道,洗餐具,保持最低的生活费,抽低价的烟。

  1992年:获荷兰诗歌节和英国一所大学邀请,因身体原因未成行。

  1993年:加入北京市作家协会,五月出版《食指黑大春现代抒情诗合集》

  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华人文化世界》以《一代诗魂郭路生》为题发表了林莽、何京颉、李恒久等五人的文章,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
看了“高中语文《相信未来》优质教学设计”的人还看了:

1.高一上册语文相信未来教案

2.高中语文《师说》优质原创教学设计

3.语文高中《迢迢牵牛星》优秀教学设计

4.高中语文《师说》优质原创教学设计(2)

5.高中语文《琵琶行》优质教学设计

6.高中语文《蒹葭》教学设计

7.高中语文《逍遥游》优秀教学设计(2)

    2683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