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一年级的数学有哪些学习方法
七年级是小学生进入初中后的重要阶段,随着学科的增多,时间的减少,数学难度的增加,给学生学习数学带来了很多干扰。怎样高效地学习数学呢?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七年级数学学习方法
一、正确认识数学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启发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并把这一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可以通过讲述数学名人的故事,激励学生――笔者结合《数轴》一课的内容,在班上讲述笛卡尔在病床上发现数轴,最终开创了用数轴表示有理数的故事。让孩子懂得了获得数学知识,学习数学的方法才是关键。在班级中,笔者多次召开数学学习方法研讨会,让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介绍经验,开辟黑板报专栏进行学习方法的讨论。
二、形成良好的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是学习方法指导得以进行的基础。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烈,但学习的持久性不长,如果在教学中具有积极的非智力因素基础,可以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长盛不衰。
1. 激发学习动机
即激励学生主体的内部心理机制,调动其全部心理活动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有理数混合运算一课中,教学引入时,笔者根据学生喜欢玩扑克牌的爱好,和他们来讲扑克游戏,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笔者还运用形象生动、贴近学生、幽默风趣的语言来感染学生。
2. 锻炼学习数学的意志
心理学家认为:意志在克服困难中表现,也在经受挫折、克服困难中发展,困难是培养学生意志力的“磨刀石”。笔者认为应该以练习为主,在七年级的数学练习中,要经常给学生安排适当难度的练习题,让他们付出一定的努力,在独立思考中解决问题,但注意难度必须适当,因为若太难会挫伤学生的信心,太易又不能锻炼学生的意志。
3. 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有的孩子习惯“闷”题目,盲目地以为多做题就是学好数学的方法,这一不良的学习习惯,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纠正。
三、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
1. 合理渗透。在教学中要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学法因素,把学法指导渗透到教学过程中。有时,笔者就给他们编顺口溜,选取生动、有趣的记忆法来指导学生学习,有利于突破知识的难点。
2. 随机点拨。无论是在授课阶段还是在学生练习阶段,教师要有强烈的学法指导意识,抓住最佳契机,画龙点睛地点拨学习方法。
3. 及时总结。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及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加以总结。笔者在完成一个单元的学习之后都让孩子们养成自己总结的习惯,使单元重点系统化,并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4. 迁移训练。总结所学内容,进行学法的理性反思,强化并进行迁移运用,在训练中掌握学法。
四、开设数学学法指导课,并列入数学教学计划
在笔者所任教的七年级中,笔者每两周一课时给学生上数学学法的指导课。结合正反例子讲,结合数学学科的具体知识和学法特点讲,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讲,边讲边示范边训练。
具体地,笔者有以下教学心得:1. 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这个阶段的小孩比较天真、表现欲也很强。2. 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学生的感性认识要大于理性认识。3. 多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虽然新教材倡导合作学习、小组讨论,但在讨论中有部分学生往往滥竽充数,不爱动脑思考,不能达到学习的目的。4. 多给学生写解题过程的机会。学生大都挺聪明,但惰性也较强,在解题时往往只重结果,忽略过程,有部分学生甚至是会的题不稀做,不会的题还做不出来。5. 多给农村学生学习的机会。农村学生与城镇学生的主要差别就是阅历浅、反应慢,而且大多数城镇学生对七年级数学知识在假期里已经补过了,两者在学习中往往形成很大的反差。6. 多给学生复习归纳的机会。七年级数学新教材就是对小学知识的综合与提高,对基础知识差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应适当地引领学生对小学学生的知识进行复习与归纳。7. 多给学生练习计算的机会。学生计算的准确性不高,加强计算的训练,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尽可能不使用计算器。
七年级数学高效学习方法
1、学会听课
教师要利用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注意去听老师对每节课所提出的学习要求、对概念要点的分析、对例题关键部分的处理方法和对疑难问题的解释。
比如,在设计《整式的加减——合并同类项》这一节课时,在一上课时就强调这一节课的两大内容为同类项的概念和合并同类项法则,让学生听课时有目的的听,有重点的听,而后在讲授同类项概念的时候,从身边的例子出发,理解在数学概念中什么是“物以类聚”,使学生能够从已有的生活知识迁移、类比得出同类项的概念,并在讲解概念和讲授例题时利用彩色粉笔标注明确重难点,这样,让学生会抓住重点,大大提高听课效率。
2.学会思考
数学课堂如果单纯的听,学习只会陷入被动,甚至一部分学生坐上了“旁观席”,认为课堂跟他无关了,这时,不但授课变得被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大大降低。
课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合理性的提问,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所创设的情境,使得他们积极思考问题,逐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特别是一题多解的题目或需要分类讨论的问题,如在教学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这一节的教学中,题不要贪多,选择经典例题,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思考,教师只是从旁引导,多问“题目问什么?条件用什么?解题怎么办?”等问题,一题彻底研究透彻后,由学生归纳出相应的方法和规律,看似松散的一节课,由于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积极性,课堂教学效果反而很好。
3、学会说写
很多七年级学生学习数学时好不容易掌握了知识,但不会书写,不会用数学语言表述,因此,应切实加强对学生数学语言的教学。 首先对教学语言的解释,这是理解、掌握数学语言的基础。如通过比较、区分和弄清一些易混淆的词语,如“大于”与“小于”,“都不”与“不都”,“有一个”与“至少”等等。由于数学语言有一定的逻辑结构,其概念符号需要按一定的逻辑关系组合,必须咬文嚼字。其次要注意语言规范,是正确运用数学语言的保证,书写、作图要规范,如(x+5)千克,不能写成x+5千克。画图也要规范,直线要直,垂线要垂,不能没有规矩。
4、学会小结
一节课40分钟,最后一定要留出几分钟进行小结,否则,学生在学习中不容易养成举一反三的习惯,对知识点的掌握很单一,后续学习中遇到综合性题目时就觉得困难了,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上讲台进行小结,每周进行“谁的小结最好”的评比,或以墙报的形式张贴几个学生的小结,还可让互助小组共同完成小结等形式,从章节、小节慢慢过渡到课时小结。由于经常强调自己去归纳、小结,这使学生记忆效果明显,认识结构清晰,学过的知识不易遗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