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初一学习方法>七年级历史>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知识点

妙纯分享

  课后进行七年级历史知识复习,我们针对自己的问题,多思考,会使我们对知识理解得更深入一些,会有许多新的收获和启发。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上册历史的复习资料知识点,希望你们喜欢。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知识点(一)

  春秋战国的纷争

  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向东迁都到洛(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

  2.东周分为两个时期: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和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3.春秋时期先后出现的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4.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生产,以“尊王攘夷”为号召,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5.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国和楚国在城濮大战,晋国胜利,君文公成为霸主。(城濮大战相关成语——退避三舍)。

  6.春秋末年,吴越争霸,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成语),灭掉吴国,称霸一时。

  7.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的影响: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卫,鲁,宋,吴,越)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仍是诸侯国)。

  8.战国初年,晋国分裂为韩、赵、魏,田氏代齐,形成了七雄并立的局面,这七国是:齐、楚、燕、韩、赵、魏、秦。(按位置:东齐南楚西秦北燕,赵魏韩在中间)

  9.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争战发生的著名战役有三次:①齐魏桂陵之战(齐国围魏救赵),魏败;②齐魏马陵之战(孙膑用了减灶计),魏败③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赵括纸上谈兵),赵败,从此,东方各国无力抵挡秦军的攻势。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知识点(二)

  大变革的时代

  1.春秋时期,中国出现铁农具;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2.春秋末年,中国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得到推广。牛耕是中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3.铁农具和牛耕推广的作用(或意义):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4.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修筑防洪灌溉的水利工程——都江堰。都江堰的作用: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曾盛行过“三星堆”文化【青铜文化】)成为“天府之国”。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5.商鞅变法的背景:春秋以前,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春秋以来,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他们逐渐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地主土地的人,变成农民。到了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

  6.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

  7.商鞅变法的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有利于发展经济)③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这一条规定有利于提高军队战斗力,但是却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④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改变过去的分封制,有利于加强君主中央集权)

  【可以简记为四个要点:(1)土地私有(2)奖励耕战(3)奖励军功(4)建立县制】

  8.商鞅变法这次改革的性质: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9.商鞅变法的意义(或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后来秦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10.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意义: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地主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原来的社会主要矛盾是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之间的矛盾)。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战国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生产工具的演变(生产力的进步)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知识点(三)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1.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半坡人彩陶上的刻画符号被认为是文字雏形;传说黄帝的属下仓颉发明了文字。)

  2.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

  3.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做“金文”或“铭文”。(金文比甲骨文规范)

  4.西周晚期,文字字体被统一为“大篆”。(秦朝时把文字统一为小篆,后为隶书) 5.西周的毛公鼎内的铭文,是中国已发现的青铜器铭文中字数最多的。

  6.战国时期,人们用毛笔在竹简或丝帛上书写。

  7.古书记载,夏朝的某一天发生了日食。

  8.商朝的甲骨文里关于日食、月食的记载经科学验证是可靠的。

  9.《诗经》中记载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日食发生在西周)

  10.春秋时期鲁国留下了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最早的确切记载。

  11.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相传来源于夏朝。

  12.商朝的历法把一年分为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闰年增加一个月。

  13.战国时期,人们用二十四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14.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病,他总结的望、闻、问、切四诊法,一直被中医沿用至今。

  15.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他创造了新体诗歌《离骚》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①屈原②哥白尼③拉伯雷④莎士比亚)

  1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17.每年的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18.春秋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之乐”,反映了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河姆渡人会制作原始乐器骨哨;传说黄帝的属下伶伦编出了乐谱。)

  19.湖北随州出土的钟鼓乐器——整套编钟,是由青铜铸成,现在还能用来演奏古今乐曲。


猜你感兴趣:

1.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考点重点精编版

2.7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

3.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资料

4.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5.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1852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