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体育运动>武术>太极拳>

孙式太极拳的技术要点

方婷分享

  孙式太极拳理论博大精深,技术特点鲜明。做为拳术的一种,其本性就是技击。只有在不丢不离拳术本性的基础上,才可论及技术、技巧、保健、养生、疗病等作用。同时只有掌握了技击的内涵,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孙式太极拳的技术要点。欢迎阅读!

  孙式太极拳的技术要点一、 孙式太极拳的架势紧凑

  孙式太极拳是从中架练器,中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架式紧凑。什么是紧凑?紧凑就是周身肢体活动范围的收小。如:步法上要求不丁不八,进步必跟,退步必撤,缩短了虚实变换的时间。

  在两手的运动上,左右手各管身体半边,互不逾越。出手高不过眼,远不过前足尖,收小了运圈的行程。在腰的转换上,孙式太极拳要求开合有致,使整体阴阳在互换上,走粘变化短快。

  出手高不过眼,远不过前足尖

  整个套路是以阴阳开合互变连贯而成,具有松柔、圆活、均匀、连绵不断之特征,再加上呼吸与动作的有机配合,使周身在运动上达到内外相合之要求,做到神意内敛,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内气潜转,使周身经络畅通,气血顺畅,百病不侵。

  孙式太极拳的技术要点二、 孙式太极拳身法要求尾闾正中

  孙式太极拳要求在运动时保持身体的中正。孙式太极拳在保持身体中正的同时还要做到尾闾正中之身法,这是身体内在的功法,是在完成身体上下的组合时,使意气上下通达,打通任督二脉,促进体内中和之气及意气圈的形成。

  具体做法是:在完成涵胸、拔背、松肩、沉肘、提顶等身法的同时,使气沉于丹田,命门后撑,尾闾前送,使裆吊起,小腹有上翻之意,内意托丹田,脊椎竖直,使百会穴与会阴穴上下形成垂直线,向下延伸直达脚底涌泉穴。

  恩师姚继祖在传授时讲:“身体比如一扇门,垂直线如门的转轴,上为头顶百会穴,下位脚底涌泉穴,上下在一条线上,门轴转动带动整体运动,练功时按此要求,才能做到周身一家,享身体中正安舒之乐。”在技术上正如拳论讲的,立身中正转换易,在健身上可使意气上下通达,内气潜转,使头脑清醒,精力充沛,又能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使丹田充盈,带脉壮旺。

  孙式太极拳的技术要点三、 孙式太极拳功法要求松紧合度

  孙式太极拳在行功与走架的训练中,特别注重松紧合度的配合训练,每一式法的联系中都要有松与紧的配合,或者说每一式都是松紧的交替变化过程,在内,用意气带领表现松与紧。

  在外,用开合来体现松与紧。松与紧在拳术中也是矛盾对立的统一体。松在孙式太极拳中有多种要求,如:松静、松柔、松沉、松随、松放等。怎样才能做到松,这是大家共同探研的课题。

  我认为松是在安排好周身框架的同时,利用身法的调整、意识的引导、意气的配合使身体所处的一种状态,而不能表现为松懈、松散、松丢等。

  在完成尾闾正中的同时,即可使腰放松,坐于胯上,腰与胯的结合是意气上下贯通的枢纽,可感到内气直达脚底,内气的松沉有利于下盘的稳固、上身的灵活,避免产生拙力、僵经等病态。在技击中松是走粘、是蓄劲,松不是目的,松是为紧服务的。紧表现在一刹那间。

  不能更好的松就不会产生有效的紧。正确的练习才能调理身体机能,平衡阴阳,养先天中和之气,补后天之不足。松与紧对人体的肌肉有积极的调和作用,松与紧对人体的肌肉有积极的调和作用,既能养生健身,又能使周身匀整协调,防身祛病,发挥良能。

  孙式太极拳的技术要点四、 孙式太极拳的开、合、隐、现

  孙式太极拳非常注重在练功中由松入柔,运柔成刚,从而达到刚柔相济。它是在松静之中暗含着开、合、隐、现的。在走架时,开则俱开,即周身骨节和肌肉群都微有开展的意思,开为发,发力的神意微现于体外。

  合则俱合,即周身的骨节与肌肉群都微有收缩之意,合为收,把运劲的神意收隐于体内。并利用内气的潜转和内劲的转换来支配外形,要求做到“外示安逸,内固精神”、由开到合、由合到开的渐隐渐现。

  孙式太极拳在保健结合医疗上,除开、合、隐、现使周身骨节和肌肉群进行开展、收缩运动外,每式还结合“开呼合吸”的功法,使体内横膈膜升降起到上承下压的作用,促使胸、腹、脏、腑亦随着蠕动。

  这样就形成了周身骨节、肌肉群和五脏六腑的有规律的运动。这种内外协调而统一的运动使全身得到了锻炼,也即是孙式太极拳能够祛病延年、强身健体的根本原因。

看了“孙式太极拳的技术要点”文章的人还看了:

1.孙式太极拳的基本要领

2.孙式太极拳的身法要领

3.练习孙式太极拳的七字要领

4.孙式太极拳的特点简述

5.孙式太极拳腿功的要点

    814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