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体育运动>武术>太极拳>

太极拳“松”的思与悟

方婷分享

  做任何事情,学习何种知识,都必须用心思索,亲身体悟。习练太极拳也是如此。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太极拳“松”的思与悟。欢迎阅读!

  太极拳“松”的思与悟

  太级拳尊崇道家学说。常言道:学了儒家拿得起,学了佛家放得下,学了道家看得开(顺其自然)。故“自然”成为太极拳的本性。太极拳是内家拳,它具有与其它拳种不同的特性。它的特性要求凡练太级拳者“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用意不用力”。代代传人也曾把松柔功当作必修课,开蒙第一课就宣讲练太极拳必须松柔。可见“松”的含金量之重。不难看出“松”是太极拳之灵魂,松是太极拳之特性,是拳理,不明理就是盲练。

  从理论上来讲,“松”与“紧”是相对的。“松”也有宽的含义,“松”还有放开的意思。也就是说“松”不是僵硬,“松”不能紧张,“松”要放得开。

  习练太极拳要求我们在松柔的状态中行拳,从“松”中体会身体内在变化,即心神意念松。周身肢体松净空无。辩证地看,太极拳中“松”的目的是为了“紧”,是为了积蓄调动身体内部的能量。在需要“紧”的瞬间把能量释放出去。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讲,在当前和谐社会里,太极拳习练的主要目的是养生。而养生健身的前提都不可能是僵滞,紧张、强硬。万物归复于自然。顺其自然,“松”当然是绝妙手段,唯有心静体松才能使经络通活,大小血液管道畅通,血液循环系统才能通顺正常运行。


太极拳“松”的思与悟

  “松”应当是:松而不懈,松而不软。太极拳中的“松”是先松心,后松身,刻意地 去找松反而越不松。先能静下来,自然就 会松。心静了,思想集中,则精神专注,心为意之主体,意就是这个主体发出的信息。用意,即心意指导动作,则意动形随。用意引领躯体动,动此势并意领下势,这就是静下来之后的专注。心神无思无欲,无忧无虑,排除杂念之后就是静松,静下来是前提,“松”则是一种状态。

  “静松”,长期练拳之人会有体悟,只要动作规范,周身就有一种舒适感。持之以恒,平常人就能成为松体人,体松了,健康有了,松功也就有了一定境界。

  如何练松?这个问题有很多论述。其实并不抽象,而且易学、易懂、易操作,其练法说白了就是一种心脑练习。需要认真琢磨和体悟其内涵。太极拳的内涵十分丰富,核心是内功,只要把握了其内涵也就得到了其内功,必须明白这个理。练拳的心态和技艺不单是肢体运动,而是心脑太极修炼的升华。

  习练太极拳无捷径可走,只有恒、专,不骄。练拳关键是“练”,苦练加酷练。常练常新,慢中求熟,熟中求松。

  “松”是在长期重复后养成的一种状态,需要在慢练过程中感悟,并以科学的态度诚实面对。传统太极拳的承袭,不像学校学制,小学升大学,而是求自然,趣自然越好,并不复杂。前面已说,太极拳练的是心灵和头脑功夫,讲究身知体悟。在初级阶段做不到全身放松,而应当是常思考在每招每式的操作中,将“松”字放在前边,用极大精力,更多的时间,不断追求内功的松静,周而复始定能成功。

  平日里,对“松”体方法老师曾指点不少。如:起放臂和手,手不离身随身转,提腿放腿顺自然等都收到一定效果。总之,太极拳习练对体能身形不外乎“九松十要一虚灵”的要求。

  “九松”即:脚、踝、膝、胯、腰、肩、肘、腕、手九大关节松开,小关节才能松开,这是链,一弛皆松,一紧皆僵。

  “十要和九松一虚灵”都有着内外上下密切联系,不可能单独操作。尤其是身形的“九松”是从脚到手九大关节必须要达到的体能标准,否则难以将拳练好,养身健体不可能有明显收效。

看了“太极拳“松”的思与悟”文章的人还看了:

1.莫让国粹变国“碎”

2.太极拳松沉劲的修炼

3.太极拳“松”与“静”的健身作用

4.太极拳的松沉劲的解析

5.修练太极拳对松字的要求

6.体悟太极拳六松

7.太极拳“松柔”与“坚刚”的关系

8.太极拳的十三种松胯状态

9.太极拳的空松圆活

10.太极拳的十二种松胯状态

    55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