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体育运动>武术>太极拳>

太极拳习练和功夫层次

方婷分享

  太极拳的本质是武术,习练太极拳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太极拳的练习也是要经过时间的敲打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习练和功夫层次。欢迎阅读!

  太极拳习练和功夫层次

  想要提高太极功夫,就要练好扎实的基本功,扎实的基本功是提升太极功力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太极功夫至始至终是分层次的。从习练的方面来说,由外形动作产生的压缩旋转能量传簇向内里的心神抽合能量传簇习练;从技击方面来说,由通向满、由蓄向发习练。

  初级习练的重心转换是为了在肌肉不紧张状态下产生压缩旋转的能量传簇,重心转换本身就是一个能量的阴阳转换。太极拳阴阳转换的是能量,内里没有能量传簇,阴阳转换就是空话。

  阴阳转换的本质是能量源源不断地传递,形意拳同样也压缩转发力,但是一蓄一合的力是断劲的,就是因为没有阴阳的转换,所以阴阳是劲力传换的方式。

  初级的走桩和打套路都要用重心转换打,以实现在肌肉不紧张状态下的阴阳转换,这个层次的阴阳转换是利用自身的体重产生的压缩旋转能量传簇,目的是为了习练出心神抽合以心行气;从技击方面来说,压缩旋转就是为了习练“通”,让周身学会压缩旋转,将压缩旋转习练成为一个能量传簇的通道。

  通是太极拳技击的机关,太极拳就是以通打人,通就是压缩旋转发力的双向能量传簇,即太极拳的压缩旋转发力不但能够传簇自身能量向体外发出打击对手,并且还能将对手打来的能量吞入自身,以自身的压缩旋转传簇到脚下,这就是自身能量与对手能量的阴阳转换,自身与对手能量均被压缩旋转传簇到脚下,身体获得的上下贯通之力就包括了自身与对手能量,这就是借力打力。

  但借力打力依然是太极拳巨大技击力的冰山一角,是太极拳的初级功夫,或者说是“通”的功夫,而太极拳高级的技击功夫是“满”。

  练习太极拳要做到心静体松,是太极拳的最基本要求,也是习练太极拳的前提,静心练拳,可提高太极技击能力。

  以走桩和打套路的重心转换习练出心神抽合,就是内外合一,即将外形的压缩旋转习练到内里的心神抽合。这个层次的内外合一是初级的内外,初级的合一,外既是外形动作的压缩旋转,内既是心神抽合。

  这个层次心神学会抽合先天一气阴阳转换,生成压缩旋转的能量流,即将重心转换时外形的压缩旋转产生的下行能量传簇转换成由心神抽合出下行能量,下行能量传簇到地面使得身体获得上下贯通之力的上行能量传簇。

  这个层次完成了以心行气,内外合一。这个层次的内外合一之中,心神抽合先天一气阴阳转换成上下贯通之力,即上下贯通之力是先天一气阴阳转换出来的,还没有合一。

  到了高级层次,内里的心神抽合的能量传簇再次被分为内外,内即心神抽合的先天一气,外即上下贯通之力。所以这个层次的内外合一的实质就是将先天一气与上下贯通之力合一。

  为什么需要先天一气与上下贯通之力合一呢?因为初级的内外合一中,需要先用心神抽合出压缩旋转的下行能量作用于地面,再提引起地面对身体的上下贯通之力,即此时从心神抽合开始到上下贯通之力传簇出去打击对手需要一个时间过程,这个时间间隔在推手中的表现就是引进落空,但这在实战中是不能允许的,对手打来的拳脚速度不允许有引进落空的时间间隔。

  另外,这样的初级内外合一对对手能量的传簇也是不连续的,即此时的借力打力得先将对手打来的能量传簇到脚下,然后上下贯通之力才能返上来,还不能做到接手就借力打力。一句话,就是这个层次的内外合一还需要两个步骤,即心神先抽合先天一气产生下行能量,再获得上下贯通的上行能量。

  所以高层次的内外合一就是要把先天一气与上下贯通之力合一,此时的内外合一,要习练到心神一抽合先天一气,上下贯通之力就到了心神,先天一气的下行与上下贯通的上行间隔都免了,心神一动上下贯通之力就来了,所以先天一气与上下贯通之力的合一就会产生心力,内里能量传簇和外形力量的蓄发完全由心神抽合控制,就是蓄发合一的心力。

  这就是陈长兴先生说的拳由心发。达到满的程度,心神抽合的就不止是先天一气了,而是抽合先天一气与上下贯通之力合一的能量,这就是太极拳所说的整劲。

  初级的内外合一练的是通,通本身不会产生大于体重的能量传簇,这时的通是初级的通,高层次的通要向满过度,满的实质就是先天一气与上下贯通之力的合一。达到满的层次,周身完全通了,不管心神是否抽合,不管坐卧行走,上下贯通之力永存于心。

  我说的大家可能怀疑,要想验证只能是您亲自来一趟了,在这里就给您举个例子吧,当达到满的程度,即便您躺在床上,您背部获得的床的反作用力依然积存在你的心神。

  达到满的程度,UFC中的寝技完全无用,你心神一抽合,周身成球状能量体,你身体接触到哪就能从哪里获得上下贯通之力,谁也压不住你。

  在具体习练时,先习练通,只有周身学会压缩旋转了,才能上下贯通。上下贯通后,通过打通三关,上下贯通之力才能在骨骼中周身传簇。上下贯通之前,压缩旋转的下行能量只能由先天一气生成,上下贯通后,上下贯通的能量在命门向腰腹翻转,生成腰腹折叠;在夹脊前透心胸,生成心胸开合,腰腹折叠心胸开合的实质就是利用上下贯通之力再次生成下行能量,以获得极致的上下贯通之力。

  这时身体获得并积存的能量是肌肉紧张发力方式无法望其项背的。这时太极拳的技击就不止是借力打力了,借力打力只是太极拳附庸风雅的表述,尚若抛弃了风雅,太极拳就是个横行霸道的技击术,因为其发出的力量是肌肉紧张发力无法抗衡的,愿意怎么打就怎么打。

  习练满时,就是习练蓄发合一,当先天一气与上下贯通之力合一后,周身通透,在与对手的接触点上,心神抽合吞入对手的劲力与自身能量阴阳转换合一,瞬间就打出去。对手的感觉就是打到了一座山、一堵墙上,就是说这时的引进落空也合一了,引进落空已经合一到一个过程了,对手打来的能量被我吞入后立即被上下贯通之力打出。

  从借力打力的过程中也能看出太极功夫的层次。初级的“通”的借力打力先要将对手能量引带传簇到脚下,再获得上下贯通之力发出。

  中级的借力打力在两仪阴阳转换对手劲力,即此时身体还没有全“满”,只满到两仪带脉命门,所以通过小周天能量传簇实现借力打力。当身体完全满了,满到心神,发出心力,则在与对手劲力的任意接触点上实现借力打力。

  初学太极拳的练习方法

  第一种、练习拳架

  主要以锻炼身体为目的,看上去要舒展优美。确切点叫“太极操”。

  第二种、练推手

  主要以各种用力技巧为主。领会如何松肩、松腰、松胯,如何沉肩坠肘,如何手上不用劲而以腰为轴带动,用上周身的劲,如何引进落空,如何气沉丹田,如何棚履挤按等。

  推手,是太极拳中的基本技法,练习好了有助于进一步学习太极拳的其它技法,并且在实战中的运用也是非常广泛的。

  第三种、练习散手

  练习拳架的过程中仔细体会每个动作的技击格斗含义,也就是说直接练习太极散手。要有相当武功底子的人练习才事半功倍。

  第四种、神意气的练法

  以内气运行线路为主要的练习途径,强调意念的配合。是在拳架练习到纯熟后,进入相忘境界,在意势导引下,阴阳相随的,练习方法。

  练习太极拳练到头脑里什么都不需要记忆,手脚的活动好象是自己在动。这种感觉既为"相忘"境界,这是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有诗云:"行拳如在白云中,人自无心拳亦同,月透白云云影白,白云明月任西东",这是第五种练习方法的开始。

  所以说,这五种方法的练习,是层层推进的,大家要按部就班的学习。

  《黄帝内经·素问》中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形与神俱”,都是人生命存亡的重要征象。用于拳法,则是神与形相互依存,不可分离,拳法的生命力旺盛在于学拳人有饱满的神气,若学拳者的精弱、气短、神衰,其拳法的生命力也必然随之而衰竭。

  再谈意,意是隐于人的大脑思维系统中的意念、意识,深藏于灵魂之中,是任何人难以捉摸和发现的,故而称为内意。

  内意虽出于无形,然而拳法中有形之动,则出于无形之意,正如拳论所曰:“人之运动,以意为始,以形为终。”

  学拳者的意念、意识,是决定学拳者的拳势运动正确与否的关键因素,若是“意拳不明,而形意也无由而成”,证明内意必须是反映和表现在形体上,方能成其为行动,或出拳迈腿,或转身进步,才能构成外形与内意相合的拳法运动。

  一句话,意指挥形,形表现意,无意难以成形为动,无形无动则内意就无所依托。故,内意是由心动而始,由行动而终。

  “神意”在拳法中,主要指眼神及由眼神表达出的技击意识、和与之相配合的动势灵感、攻防法度、内在气质等。从表演角度讲,能体现出太极拳艺术动作感人的魅力;从技击角度论,能体现出太极拳武术的本质。

  第五种、先天的练法

  神意气的修炼毕竟还是后天的东西。道家所谓“心死则神活”,不著任何后天意念,先天的东西自然就能出来,所谓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一定要能静下心来,才能进行这方面的修炼。

  拳架谓之太极拳之毛,推手谓之太极拳之皮,技击谓之太极拳之肉,神意气谓之太极拳之骨,先天真意谓之太极拳之髓。一般来说,普通人易得其毛,性情温和者易得其皮,豪迈之人易得其肉,文人墨客多嗜好其骨,慧根深者可得其髓。

  练习太极拳的注意事项

  一、练拳前要做好必要的准备活动

  一般来说,练拳以清晨为宜。最好能排空大小便,喝一点豆浆、麦乳精之类的饮料,或吃几片饼干,但千万不要吃饱。接着可结合散步做一些随意的准备活动,然后静立片刻,调匀呼吸,排除杂念,准备操拳。

  二、练拳时要用意而不用力

  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都是由意识来支配的,从而达到精神和肌肉两方面的锻炼。老年人在操拳时,最好能选择一个请静避风的环境,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不要边练拳边与人交谈,以致失去锻炼的功效。

  同时,练习陈式太极拳每个人也要根据不同的体质和健康状况,选择一定的姿势,做到量力而行。

  如年高体弱的,可采取姿势较高的小架子,尤其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者,在做“分腿”、“踢腿”、“下势”等动作时,千万不要用力抬腿或下蹲,只要意识上想到了,同样可以得到锻炼效果。

  三、练拳时尽可能做到柔、缓、松、轻相结合

  由于老年人受到体力上的限制,练拳的大致应尽量柔和、放松、自然、缓慢,避免造成呼吸急促、心跳增快等副作用,即使初学者,也要做到这一点,尤其身体较弱或患慢性病的老年人,更要掌握好这个要领(正在咯血、出血的患者则暂时不宜练拳)。

  四、练拳时应掌握深匀细长的呼吸

  匀细深长的呼吸,不但可以提高“吐故纳新”的效果,同时也能改进血液循环和内脏活动机能 。

  由于这个动作需要与腹式呼吸结合,初学者会感到有困难,应该在练习中慢慢调整、适应,不要急于求成。

  千万不要故意用力呼吸来达到所谓的“气沉丹田”,以免出现头晕目眩,心跳气促等现象,影响自然呼吸。

 看了“太极拳习练和功夫层次”文章的人还看了:

1.太极拳初级阶段心静体松的功夫层次

2.太极拳习练中的意念

3.试论太极拳的三种功夫

4.习练太极心得

5.太极拳快慢交替练习法

6.太极拳练习中的体用变化

7.太极拳的三个层次

    11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