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励志>成功学>成功故事>

为理想奋斗的励志故事6篇(2)

小兰分享

  为理想奋斗的励志故事4:

  被誉为80后美女作家的蒋方舟,从七岁就开始写作,九岁写成散文集《打开天窗》,在由《人民文学》主办的第七届人民文学奖中,获得散文一等奖。十一岁写成长篇小说《正在发育》,引起社会各界广泛争议和讨论,并在台湾出版繁体版本。此书出版,引起台湾媒体的一片惊呼,称其为:早熟的苹果。2008年,蒋方舟被清华大学自主招生提前录取,再度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焦点人物。

  三月的清华园,已是垂柳依依,姹紫嫣红。在美丽的清华大学校园里,蒋方舟接受了媒体记者的采访。当记者请她谈谈自己的梦想时,蒋方舟的目光中顿时溢满了一种无限的憧憬和渴望。那一刻,使人感到她一点也不陌生和遥远,就像是一个邻家的小妹。

  梦想,其实这是一个很隐私的话题。蒋方舟一度羞于表达,她已经走过了那个向人急速表达自己梦想的青涩年龄。但无论走过多少千山万水,内心里总有一处芬芳,散发着它那迷人的馨香,山高水长,魂牵梦绕。

  蒋方舟沉吟了片刻,嫣然一笑道,梦想再可笑,也胜过没有。能有梦想,也需要天赋。我是个理想主义者,当大家对现实的丑恶龌龊、体制与潜规则已经习以为常的时候,我还是保持着震惊和不适。蒋方舟的震惊和不适,使我们感到她的清纯和简单,一点也不世故和圆滑,一下子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无论尘世间如何改变,人们内心渴望的还是一种清纯和简单,这一点并没有改变。

  蒋方舟用一种无奈和沮丧的语气说道,我现在觉得距离梦想越来越远了。大概在去年,爸爸对我说,孩子,你在北京买个房子吧,这样我们的心也就放下了。我当时听了特别地感到不可思议。我想,这样下去,我大概就成了芸芸众生了,生活的很多可能性就被这个东西剥夺了。过了一段时间,爸爸又对我说,孩子,等房价一降下来,你就买个房子。在父亲的催促下,我就真的在看周边的房价了。那一刻,我感到一种特别特别明显的无力感。

  蒋方舟的眸子里溢满了一缕柔软,她深情地说道,我原来的梦想是当大师,但渐渐地觉得当大师不是主观能够决定的了,所以我也就在某种程度上识时务了吧。但我的奋斗绝对不是一套房子,我的奋斗是想在写作之外,有能够让我逃遁的一个领域,默默地干,它不一定是学术的东西。那样我就不用整天面对一些社会问题或话题了。

  有一个逃遁的领域,默默地干,是蒋方舟梦想中最美的生活状态,她不做意见领袖,也不做畅销书作家,21岁的蒋方舟,她的梦想,不想成为别人中的任何一个。蒋方舟说道,我就是我,我是唯一。“殊途同归” ,是一种梦想,特立独行,也是一种梦想。只有这样,才构成了我们这万千世界,芸芸众生。

  蒋方舟的梦想,让人精神为之一振,并有了一种深深的回味和思考。

  目前,正在清华大学上大三的蒋方舟,正全力投入到其第十本书《审判童年》的写作中。但是在她内心里一直有一个梦想,那个梦想是属于自己的,可以躲避风沙海浪,可以拒绝飞短流长,那是她心中最美的伊甸园:菁菁芳草,洒满阳光。

  为理想奋斗的励志故事5:

  岁月跌落在水上,便凝结成人世间最动人的一首诗。

  子夜12点,乌黑的天空飘着冷冷的细雨。日本北海道最东部的小镇阿寒镇,一群中国学生在夜色的掩护下疾步穿行。这是1989年的日本,阿寒镇这群中国学生的此次夜行,后来成为震惊全日本的北海道“大逃亡”。

  丁尚彪是“逃亡者”之一,时年35岁。“逃亡”的半年前,在上海,这名青年花了5角钱从别人那里买了一份飞鸟学院阿寒镇分校的资料,并举债42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万元),将妻女留在上海,独自一人来到了日本。没想到,到了阿寒镇才知道,这个“蜷缩”在北海道角落里的小镇人口极其稀少,连打工还债的便利店都找不到。政府之所以同意招收这批学生,是为了解决该地区人口过少的问题。

  飞鸟学院阿寒镇分校首批56名学生,半年后只剩下7个人。

  当年,丁尚彪一路逃到了东京,一待就是八年。他的签证很快过了期,他沦为在日非法滞留人员。

  在东京打工还债的这几年里,他逐渐确立了自己的新目标:努力赚钱,将来把女儿送去国外一流的大学深造——把自己无法实现的求学梦,寄托到女儿的身上。

  丁尚彪住在东京丰岛区一栋30年前建的木板楼里。做饭、洗澡、睡觉都在楼上那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内。

  1997年夏天,女儿丁啉收到了纽约州立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丁啉乘坐的飞机在东京中转,再飞往纽约,她有24小时的停留时间。从她小学时就分别的父亲,八年后,终于能在东京与她再见面。父女两人泪水涟涟。

  18岁,丁啉独自去纽约求学,父亲继续留在东京打拼。在上海,丁尚彪的妻子陈忻星也在拼命工作着。为了去探望女儿,她一直在申请赴美的签证。从丁啉出国那年算起,连续申请了5年11次,可惜,星条旗却不懂母亲的心思。

  2002年春,陈忻星的第12次申请获批了。在她的心中,还有一个期盼已久的愿望——在飞往纽约的途中,利用在东京中转的时间见一见丈夫,这是她和丈夫见面的难得机会。

  在接站台上陈忻星一眼就认出了13年未见的丈夫的身影。两人凝咽相视无语。

  第二天,他们两个人一起去旅游。丁尚彪挽着妻子拍合影,带妻子尝东京的小吃、赏樱花、看夜景、一同烧香祈福。

  72个小时,3天的中转时间过后,终于,只剩下默然。

  五年前的夏天,也是在开往成田机场的这趟列车里,丁尚彪与女儿分别,此时此刻,再与妻子分别。仿佛一切在重演,直到列车开出站台,陈忻星还频频回望。窗外的景色飞快掠过,在这个陌生的国家,丈夫奋斗了13年!

  2004年6月,丁尚彪决定回国了。回国前,他决定再去一次阿寒镇。看着如今已经废弃的教学楼、堆在墙角的课本,丁尚彪有些悲伤。“虽然当时的债务很沉重,但是过了15年,还是多亏了这个地方。15年前,我走到这里的时候想,人生也许是悲哀的,但现在看来人生是绝不可以放弃的。”

  如今,丁尚彪的女儿已在美国取得了医学博士学位,她将父母接到了底特律一同生活。20年,曾经天各一方的一家三口,终于团聚到了一起。

  为理想奋斗的励志故事6:

  一个梦想是当一名作家的小男孩儿,十分喜欢写作,可是语文课成业却很糟糕,因为他觉得语法又复杂又枯燥,所以他讨厌冗长的、毫无生趣的写作训练。因此,语文老师并不看好他的作文

  不过小男孩儿从未改变过自己的梦想,他对语文课的态度也没有变,直到有一位叫弗里格的先生担任了他的语文老师。一天,弗里格先生发给学生们一张家庭作业表,上面列满了作文题,要大家任选一个感兴趣的话题写一篇作文。

  小男孩儿发现这个老师好像很不一样,于是他开始选择题目,他看了几行作文的标题,都觉得没意思,一点写作的欲望也没有。忽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了“吃意大利通心粉的艺术”这个题目上,生动的记忆便从他脑海中倾泻出来:那是一个非常温馨的夜晚,窗外圆月高挂,皎洁的月光洒满了庭院,全家人围坐在餐桌旁,静静地等着姑姑端来意大利通心粉;虽然这是姑姑第一次做通心粉,味道怪怪的,可是全家人吃得很认真,还不停地赞美和鼓励姑姑,其乐融融,乐在其中,整个屋子里充满了银铃般的笑声。

  男孩立即把它写下来,当然仍以他自己喜欢的方式在写,而将学校里学的那些作文技巧和语法规则统统抛在了脑后。几乎是一笔呵成,男孩儿觉得浑身舒畅,那是从来没有的写作经历,他也几乎忘了自己是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作文交上去之后,男孩儿并不报期望会受到表扬,因为这种事从来都不会发生到自己身上。可出乎男孩的意料,他的文章竟被老师当范文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而同学们也都在认真地听着他的文章,教室里只有老师浑厚好听的声音在回荡。老师读完后,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发出了赞叹的掌声。

  后来,男孩长大了,在一家地方报当上了记者,由于写作和选材敏感超人被主编派驻白宫,后又受聘于《纽约时报》,成为著名的专栏作家。

  他就是罗素贝克,两次普利策新闻奖的得主,后来又担任了普利策新闻奖的评委,他的理想真的实现了。

  以上就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为理想奋斗的励志故事,谢谢观赏!


看过“为理想奋斗的励志故事”的人还看了:

1.为理想奋斗的名人故事

2.两只杯子的励志故事:理想、奋斗、成功

3.为理想奋斗的名人故事

4.中国为理想奋斗的名人故事

5.为理想奋斗的名人故事

738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