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励志>成功学>成功案例>

安利营销案例

小兰分享

  提到安利肯定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它们的营销方式,安利公司在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人员直销的方式,销售其以先进科技生产的优质产品,不仅为那些渴望一层所长、改善生活素质的人们提供了发挥潜能、实现理想的事业机会,而且为消费者提供了品质优良的日常生活用品及安坐家中购物的便利。以下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安利营销案例,欢迎阅读!

  安利营销案例

  安利公司1992年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并打破了在美国之外不设工厂的惯例。在此之前,安利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只有一个美国工厂,但为了满足中国政府关于“传销企业必须在中国有生产型投资”的规定,安利才决定在中国投资办厂,所生产产品采用直销(我们称之为传销)方式在中国内地市场销售。

  从1992年到1997年,经过短短5年时间的发展,安利中国公司取得了骄人业绩。1997年安利在中国的销售额达到15亿元人民币。其间,传销这种新的销售模式在中国也被广泛接受和推广。但由于良莠混杂,一些传销公司日益演变为以发展下线为目的的骗子公司。1998年4月,湖南的传销闹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很多人被非法传销公司骗得分文不存,没了生计的人群大量聚集,严重影响社会安定,并经常闹出一些刑事案件。在此背景下,1998年4月21日,中国政府下达了传销禁令,禁止在中国境内实行传销和对所有以传销方式进行销售的公司进行停业整顿。这其中当然包括安利中国公司和其他几家知名的美国传销公司。

  这一纸禁令的威力究竟有多大?安利中国公司华南总部的童智勇是这样回忆的:“当时退货像潮水一样向安利冲来,平均每天退货额达100多万元,最高时候达到200万元,退货队伍在各个分公司门口排起了长队,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3个月。”1998年,安利这座年生产能力达2亿美元的工厂仅仅生产了1000万元人民币的货。当时安利美国总部创办人理查·狄维士对安利中国经常问的一句话就是:“安利中国何时能够重开?”

  安利公司将往何处去?这不仅是安利公司内部所有人员都关心的问题,而且引起了中美高层商务官员的关注。美国贸易谈判代表巴尔舍夫斯基在5月份约见中国国务委员吴仪时,就提出了关于安利、雅芳、玫琳凯等3家美资传销公司在中国的出路问题。对此,吴仪国务委员专门指示国家外贸部、内贸局和国家工商局组成工作组,以解决这些公司的出路问题。

  三部局给安利公司开出的药方是:放弃传销,实行“店铺加推销员”的新模式。具体就是安利公司把部分销售人员归入自己的员工范畴,由安利在全国的数十家店铺对他们统一进行管理,并对部分人员进行清理;同时要求所有产品进入店铺销售和对所有产品实行明码标价,以供消费者自行选购和杜绝由推销员自行定价带来的问题。

  安利公司决定接受三部局开出的药方,即放弃传销模式转而实行“店铺加推销员”新模式,这是安利为中国做出的第二次破例。在转向之初,安利公司先出一招,决定向安利中国追加投资相当于整个安利公司当年在全球投资的30%,总额达到2100万美元。这一招直接告诉人们安利扎根中国的决心。正如安利亚太区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郑李锦芬所说:“没有中国内地市场的公司不是跨国公司。”安利公司领导人小狄维士也说:“(传销禁令)这个挫折只是安利中国的一个小插曲,一点也不会影响我们长期投资中国的信心。”

  安利公司采取的具体调整策略是:对转型前的直销员,根据自愿,安利公司与他们签订为期一年的雇佣合同,到期视双方意愿再续;吸收一部分资深营业代表进入管理层(安利称之为“营业主任”和“营业经理”),其中一部分销售额特别大的人员转为安利公司的经销商;营业代表的计酬方式以个人业绩为主,同时公司发放一定数额的奖金;将分布在全国的20多个分公司改造成为第一批店铺,并陆续对这些店铺进行扩充和搬到临街位置,同时在全国增加20多个店铺。

  那么,安利公司为什么不像一般商品那样进入商场销售呢?安利中国公司华南总经理陈朝龙是这样解释的:作为一个有40年传销文化的公司,安利在面对面推销方面更有经验,而对于进商场销售没有太多经历,对于其中的大笔费用也一直感到不可接受。

  但令人遗憾的是,转型一年后,安利中国公司的利润报表仍然是“红字”,对此,安利总部加大了对它的财务检查,从原来的每月一次改成了每天一次。为了彻底扭转销售下滑局面,安利中国公司1999年4月又推出了“10项振兴计划”。该计划的核心是调整产品销售价格和提高对销售人员奖励,产品调价幅度平均达30%,最高超过40%;推销人员的起薪点调低10%,但大幅度提高奖励标准。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安利中国公司的销售业绩开始窜升,它庞大销售队伍的潜力也开始被挖掘出来。1998年,安利全年销售额是3.2亿元人民币;到了1999财政年度(安利财年的算法是从上一年度的9月到下一年度的8月),这个数字上升到了6.4亿元。

  但是,走出阴影并不是目的,安利要的是业绩的上升。为达此目的,安利中国开出的下一张药方是引进新产品。事实上,安利在全球销售的产品多达400多种,而在中国销售的只有 40多种。1998年以后,安利公司的护肤品——雅姿和营养食品——纽崔莱陆续登陆中国。目前,雅姿已占到安利中国公司销售总额的20%,纽崔莱更是占到了50%。

  稳住阵脚的安利中国也开始了在营销方式上的探索:从来没有做过广告的安利在1999年4月赞助中国奥运代表团,其产品纽崔莱被指定为代表团唯一专用营养食品;2000年9月雅姿护肤品上市时,安利请来了名模——英格丽做品牌代言人;2001年1月,安利又将营养食品代言人定位为当红奥运明星——伏明霞。另外,安利也开始悄悄在中央电视台投放广告,甚至对进商场也不是那么不适应了,据安利有关人员透露:安利正积极寻找在商场设立专柜的可能性。陈朝龙说:“安利中国的这些做法使它在全球安利中显得十分特别。我们去美国开会时候谈的是店铺、广告、品牌代言人、推销员、营业主任等词汇,而其它市场的安利经理们更多地谈的是上下线,有点没办法交流。”不过,有一个数字是可以交流的,那就是销售额。2000年安利中国的销售额是18亿元,超过了传销禁令颁布之前1997年的15亿元;2001年进一步上升到24亿人民币。至此,可以说安利中国已经转型成功。

  安利营销模式分析

  1, 邀请客户

  我其实也很清楚,他们经常通过美容讲座、化装比赛、健康分享等迎合都市人群的身心需求的方式,邀请客户。而通常的方法并不是直接就给你讲解你所想听的东西,而是拖延时间,先介绍他们的朋友(销售团队成员)给你认识,开始介绍公司和产品。

  可我还是去了,我朋友对我说,“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切记,这是一个危险信号弹,他要开始打你的主意了),“我们这里有一位猎头经理,想介绍一个工作 给你”,而当时我正看电视正换,也没有意向换工作,就推托了一下。不过,他说那边是如何如何重要的经理,而我觉得也算是给自己一个机会,就和电视说bye 去了。

  2, 团队式销售

  而去了以后,那个经理正好出门,我朋友就开始介绍他的同事给我认识。

  首先介绍的一位男生F(Friend),首先用“家乡”开打话题。随后就转到了工作经历和奋斗经历。其中要像我现身说法他是在原来的工作岗位上是如何成 功优秀,收入也如何的高。后来慢慢对安利如何产生了兴趣和信心。(可能间接证明无论工作有多好,安利才是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

  这时候,另一个 角色B(Benchmark)出场,她作为安利员工的成功榜样,从人生规划方面,做出了哲学层面的剖析。口才相当地好。然后有给我看了公司邀请她去澳大利 亚免费旅游的照片。然后我转头问我的朋友S(Sales)有没有去过澳大利亚?他不好意思地说没有,才来这家公司半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安利,他们每天在公司里见到很多很多因为安利致富的标杆,形成了这种近在咫尺的成功的感觉。所以每个人都干劲十足。

  3, 激将哲学

  每个人都向往成功吧?每个人都不希望被利用吧?B(Benchmark)小姐从人生哲学上来讲述四个象限的人理论。

  大该我记得的是,大多数人都在公司、单位里上班,他们是被老板雇佣的关系,他们生活在第一象限。谈话的目的是让你觉得自己的工作很窝囊,价值被人利用, 无论再高的收入,也是受雇于人。每天要花费时间,做大量的工作,才能维持生活的需求。我说其实任何人和企业的关系都只是partnership的关系,这 种partnership关系建立在共同利益上。如果自己能力够强,就有足够的话语权。知识和经验是附着在个人身上的,所以,我觉得很公平。

  另一个象限里面的人,大概是比较自由的职业者一类。他们有专业,也得到社会认可,比如律师、诊所医生、设计师、照相师等。他们也有不错的收入。但要话时间 挣钱。我的疑问是:他们有自己喜欢的爱好,并把这爱好和追求变成现实。得到社会的尊重。有充裕的收入。时间自由支配。有什么不好?

  B说的第三象限的人是职业经理人。他们有很高的收入,有很大的工作压力,容易中年失业。我当时提出的问题是,如果他自己的能力不随着经验和学习增长,那失业理所当然。但如果中年能让自己更有价值,我想应该是有更多人追捧才对。

  B终于引出了人生终极境界。在第四个象限。是投资人。安利是对未来生活的投资。之后的生活大概被描绘成什么工作也不用做,就每天收很多很多的钱,到处全 球旅游就好了。的确,一个好的领导,要善于划大饼。我对我的朋友S说,这正好放映了人性的最根本点:不用劳动,可以有丰厚获得(其实我没有这句话是委婉地 把“不劳而获”讲了出来)。

  学习一下(或者说了解一下)他们的模式

  Glister,用洗涤剂来当口腔清新剂

  我很有耐心地来听介绍产品,是因为我也是做市场营销的。所以我想多了解一下别的公司的做法。

  我知道要开始做产品演示了,我假装很恐慌地说,“不是要给我做半脸测试吧?S帮我朋友上次做了后都皮肤起疹过敏了”。他们立即说不是不是。

  F(Friend)给我做产品演示。首先出场的是Glister,它是一种口腔喷雾。他首先用圆珠笔在我手上划了一下。(早听过这个试验了。我相当有准 备,知道他会用Glister来清楚笔迹)。F说,“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皮肤被圆珠笔划了以后,就很难擦洗得掉”。我就假装很好奇地,用另一只手,抹了 几下笔迹。很快笔迹全不见了。F比较着急,圆珠笔还没干,所以也能擦掉。我说要等多长时间才能擦不掉呢?F转换了话题,继续试验。又重新在我手上划了一个 小圈。我说“应该划两个小圈,这样可以做AB测试,更能看出效果”,F又急忙说,不用了不用了。然后很匆忙的地向我的手上喷上了Glister,然后用纸 擦掉。

  我说,还真是不错的洗涤剂呢。

  F又说,这个还可以对眼睛喷,眼睛会很疼,美女可以用来防狼。

  F又说,内含酒精。如果运动伤破了,可以用来消毒。

  Blah, blah, blah很多功能。

  然后我又从Marketing方面表达我的想法了。我对F说:我个人是不太喜欢把洗涤剂当作口腔清洁剂了。不过我理解这是一个多功能多利益点集于一身的 产品。现在有的产品走专业化路线,就只实现单一功能。有的产品现在走多功能利益路线,比如这个Glister和最近广告得很厉害的脑白金,“喝脑白金,等 于同时补钙、铁、锌、维生素、矿物质,花一样的钱,买五倍的效果”。(把臭名昭著的脑白金和Glister联系在一起了,骄傲啊!)

  F接着 说,偶尔拿出Glister来喷一下,也觉得很时尚很酷的。(天啊,我觉得这简直和在大庭广众之下剔牙的非教养行为没有分别)。我说,很好,这又让我想起 了P&G的一贯做法。刚才你给我介绍了功能利益点,也就是理性利益,现在你又向我传达了感情利益(感觉有点酷)。正如最近飘柔的广告,从男性视角 观察女性,“发动、心动、飘柔”,“发动”就是理性利益,“心动”就是感性利益。两者的结合就能产生比较好的效益。

  4P营销中的Price

  F在给我介绍Glister的最后,是问了我一个问题:“你购买过口香糖么?”我很清楚,这是为价格折算做铺垫,或者 说是即将展开一个价格的trap。我的答案是肯定的。购买过。F问,“购买口香糖的价格是多少”?我说“我对价格不敏感”。他仍然继续他的演讲流程:一个 口香糖是3毛钱一片。Glister价格是26元,可以喷至少250次。这个价格0.1元一次,所以价格其实更低三倍。

  我说,“我是价格不敏感客户,所以在购买时候,价格不是主要考虑因素。我想这个产品可能仅适合对价格斤斤计较的人群”。“而且,我不认为他的功能不可以和口香糖做类比。口香糖帮助我们锻炼牙齿,同时打发休闲时光,帮助心理上的戒烟;而Glister是用来防狼的。”

  6,另一个拳头产品——洗涤剂

  “你知道普通的洗涤剂是什么做的么?”我回答“石油”,早预料到F要开始妖魔化石油化工产品了。果不其然,石油 中最下面一层,靠近沥青一层,是用来做洗涤剂的原料。然后用几种成分,比如苯、磷说明洗涤剂中的这些东西是如何如何危害我们的身体。我说“消费者协会、食 品安全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质检总局真是集体失职啊!太重大了!”他竟然说是的。所以要用安利的洗涤产品。材料是什么什么……其中我记得他和我讲 的是“椰子油衍生物”,而写在纸张上的时候,是写的“椰子油”,然后我问“椰子油衍生物就等于椰子油么?这种衍生物不也是合成产品么?”他却一口咬定“椰 子油”和“椰子油衍生物”是同一回事。

  然后引用了很多专业词汇,也就是大多数老百姓不懂,很好懵人的那些术语。

  然后用个有油的勺来对比洗涤状况。然后讲了一堆道理。他说用Amway洗涤以后的水是清澈的,而用普通洗涤剂清洗后的是浑浊的。我问,难不成安利的洗涤剂洗完餐具后,剩的水还要继续喝不成?否则我为什么要关心这些即将被倒掉的水是什么颜色的?

  继续谈Price。当然这又讲到安利的东西,都是浓缩的。潜台词是浓缩的都是精华的。然后说可以相当于多少多少的普通洗涤剂。然后问我购买洗涤剂的单价 是多少?我首先再次强调了我对价格不敏感。而后我又觉得这个东西的单价并不合算。但问题还在于我还需要购买瓶子,还要兑水……为我增加不少麻烦。

  我回过头对我朋友S(Sales)说,你有没有发现,我现在的公司做Marketing少了什么?前面一块危机警告式的销售也做了(比如不用我们的产品 可以导致多坏的结果),中间部门的专业专家行销也做了(搬弄出很多深奥的专业、行业、管理等高端术语出来忽悠人),唯独我们缺少一价格促销部分。我朋友S 一脸难堪。

  7,报酬体系,一个传销金字塔

  小时候其实我玩过一个游戏。当时收到别人递给我的一封信件。信件上有10个人的名字。要求你送一个小小的礼物给 名单上第1位的人。然后把他的名字抹掉,把自己的名字写在第10位,这样,你在把这个抄写10份(当时没有xerox,只能手抄),然后期许的梦想就是有 一天我能收到10份礼品。

  这就是这个传销金字塔最原始的模型体系。

  到安利这里,竟然成为了一个稳固的企业运营系统。而不同的是,这个系统设计的更复杂,也更科学。由于中国出台了新的政策,sales拿到的最高回报是营业额的30%。

  而安利直销人员真正梦想的不是这个30%,而是在于4%的不劳而获奖。他们的制度规定,如果您金字塔下面的人(许多人),产生销售收入,而你即便不用干活,也可以拿到他们的提成。如果他们都拿到封顶的提成30%,你还可以另外获得4%的额外提成。

  F用一张纸,一支笔,向我眉飞色舞地描绘了一个钱的世界,一个钱多到用不完,收入以小时和美金计算,而我完全完全不用干活的世界。美丽大饼,呈现眼前。

  而报酬体系中极其诱人的一点,还在于个人资金账户的永久有效,并世袭给后代。这是满足了人性的另一个重要需求,它位与马斯洛需求体系的第二层:安全需 求。安利反复强调的就是,这个资金账户,就是永久增值的储蓄或者说投资。是生活的根本“保障”。它暴露的是人类最本质的特性:好逸恶劳。(好像是八耻之一 啊)

  8,更先进的销售与服务模式?

  F问我,你经常去超市么?我说去啊,去Wal-Mart。他说,当Wal-Mart遇见打折优惠,你会告诉你的 朋友么?我说不会。商场经常都有打折。这明显不是他要的答案。偏离了他的trap路线。他继续强调说,非常优惠的打折呢?我说,我了解Wal-Mart的 做法。他们时常都有促销性活动。比如飘柔这样的价格敏感型旗舰产品,Wal-Mart通常低于进货价销售价格敏感型产品。用来吸引大量人流,并产生整个 Wal-Mart都是非常便宜的错觉。P&G直接向Wal-Mart供货,完全没有经销商,价格也很透明和稳定。这似乎偏离了F的谈话路线图。他 其实要说的是,当你把这些好产品,好优惠介绍给你的朋友,给超市带来了利益,但超市却没有给你回报,这样很不公平?而你将安利的产品介绍给你的朋友,却可 以得到不错的回报,何乐不为?我的回答是:我并是是为了利益,才向朋友介绍这些信息的。况且,我不是价格敏感型客户,不太会为洗发水价格跌了2块而奔走相 告。

  F说,其实安利就是你身边的买场,是一对一的服务和关怀。我说Wal-Mart相信“零服务”才是最好的服务,而我也非常Enjoy无人打扰的自由选择。我想,我在安利也只能买到几类东西。而在Wal-Mart,我基本可以买到任何想要的商品。

  9,不许推销产品——安利依靠什么赚钱?

  安利有一条非常重要的守则,“不许推销产品”。而他们行行色色的彩妆专家、营养专家、护肤专家,无非是时下非常热门的做法“顾问式行销”。

  而从安利的利益分配来看,收入的KPI核心,我想最聪明的人,都不是在打主意如何销售产品。毕竟一个人的力量实在是太小了。做死了也做不到多少。而最核心的KPI,在于又发展了多少安利直销人员。建立人的传销网络。让网络底层的人为自己赚钱。

  而每一个安利员工,最基本的任务,就是使用安利的产品。比如假装偶然在别人面前剃一下牙齿——哦,不是,是喷一下Glister——反正差别不大。所以,安利的销售网络越大,它稳固的使用人群也就大。安利就财源滚滚地进账。

  10,双元驱动力

  安利的组织形式,难免会让人联想到之前的什么什么功。

  驱动力,大概有两条重要的线索:一条是理性的物质驱动。30%的commission,网络的力量。另外一条,是精神支持:强烈的自我实现愿望,对富足安逸生活的向往,更重要、更重要的是,榜样的力量——无穷大。

  11,PR是谁都要做的

  然后这次B(Benchmark)小姐回来了。同时,她带来了一些杂志和几本书。慢慢地,很有风度地,打开这些杂志,翻到讲安利的这些幅面,娓娓道来。传统意义上,中国人是很迷信书本的,对印出来的白纸黑字,相当的尊敬。

  比较不幸的是,我的工作就是做媒体PR,就完完全全地了解这些文章后面的游戏规则。所以,我又和我的朋友S说,我们的PR步骤也要加快,曝光量也还是问题。可能媒体关系还不够广泛,云云。

  12,直销意味着为顾客省钱?

  F那出笔纸给我绘出的另一个图,是销售渠道与成本的图。他说,三星手机,要给经销商,经销商中间有多少层级,然后这些层级都加价后,到了零售终端。然后到顾客手上的手机本来成本2000,到了客户手上都是3000的价格了。1000块白白浪费在了渠道上。

  然后F又描绘了安利的模式,完全没有渠道。这样看来安利在为消费者省钱。

  拜托,我是做Marketing的,这点道理就想哄人?价格永远是策略!尤其是安利的日化产品,毛利其实很高的。而中间,很明显,他的产品价格要至少足 够支持30%+4%的销售提成。还不包括其他产品行销的成本可能在5%以上。这样一算,假如只看销售提成部分,顾客花3000千元购买安利的产品,实际在 渠道中的成本至少是3000×34%=1020元。比F举例的三星还要高。而毕竟,日化和电子消费品的成本结构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F继续向我解释,现在很多明星代言广告也要花钱,而且明星都在讲假话。说到这里,我立刻毫不留情地打断他:“对,田亮从不说话,伏明霞也从不说谎!”。F无语中。而其实我们也相当了解,安利无论是在户外、还是电视媒体、平面媒体都有广告大量投入。

  安利营销策略成功之道

  90年代初,美国雅芳(AVON)公司的直销员“雅芳小姐”给中国商界一种别开生面的市场营销方式,直销从此成为中国市场人士的一个热闹话题,国内仿效者蜂拥而起。但是不久之后,由于某些“老鼠会”式的传销暴露了不少问题,直销便成为人们急诊的焦点。然而,1995年春天,正在社会上对此众说纷纭之时,世界著名直销公司之一美国安利公司旗下的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却悄然打开了中国市场的大门。

  1.大市场营销的成功范例。

  自从菲律普·科特勒提出“大市场营销”观念之后,中国学者很快将之引进国内,并且写进了教科书中。但是,这一战略思想在80年代的新发展却很少在中国市场营销的实践中得到应用,不少学者因而对之失去了兴趣,未能认真将其推广。安利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事实却提供了大市场营销的成功范例。

  80年代末,中国市场正值“疲软”之时,而安利公司却决定选择中国为新的目标市场,并于1990年开始构思。1991年8月安利公司获中国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立项,1992年8月签订合同,1993年开始在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厂房,首期工程于1995年1月竣工,每年可生产价值超过2亿美元的产品。安利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过程,时间跨度有5年之久,历经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三次调整、中国的三次起落,最后终于达成其进军中国市场的目的。

  安利公司为了进入中国市场,除了努力取得有关政府部门的支持外,还认真研究中国的市场营销环境,充分运用“经济的、心理的、政治的和公共关系技能,赢得若干参与的合作”。安利公司针对所谓中国的市场壁垒,采取如下策略:(1)物尽其用。安利公司表示将逐步从中国国内采购所需的原材料,积极开发中国原材料市场,推动国内原料工业的发展。(2)人尽其才。安利公司宣称安利绝对是一个正当的事业,开业资金钞、风险

  低,给每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提供了开展个人事业的机会。(3)符合政策。安利公司表示尊重中国政府对三资企业的政策,作为一个合资企业,努力提高产品的外销比例,力求形成原材料成品出口外销的良性循环。

  2.“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

  安利公司宣传其直销观念以人为本,提供既亲切又有保障的直销服务。安利的直销观念,是有感于社会日趋商业化,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人际关系渐转淡薄,忽略了亲切的个人服务。所以,安利公司强调市场营销道德,以填补人情淡薄的社会缺憾。

  安利公司认识到中国人注重人际关系,乐于与人分享、助人成功,这些传统美德与安利公司的成功之道不谋而合。所以安利的“人际关系”策略迎合了渴望一展所长、渴望改善生活的人们发挥潜能去实现理想的美好愿望,也使人际关系更密切。直销方式在中国传播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主要是价格欺诈。针对这一点,安利公司强调直销把销售成本降至最低,直销员依据公司统一规定的购货价格,直接向公司购货,在多层次环节中不存在加价的可能。

  安利直销以诚取信,允许直销员在参加后的第一年内随时选择退出,并获退款。为了全面保障直销员和消费者的利益,不收取巨额参加费,也不强迫直销员认购大量存货。安利还特设“质量满意保证”,如果顾客对产品品质有任何不满,可以退货退款。安利直销计划的基点是销售,直销员所得回报是多劳多得,赚钱多少与参加先后没有关系,不存在靠“拉人头”赚取佣金的可能。安利将此作为一条原则广为宣传,规范直销员的行为,更以此取信于广大消费者。

  3.产品策略与质量管理。

  直销作为一种销售方式并非适用于一切产品,事实上其应用范围是有限的。综观世界范围的直销业,其生产或经营最多的商品无非是化妆品、洗涤用品等普通家用日用工业品。由于这一类产品消费的经常性特征,才有可能形成持续的连锁消费行为,从而形成直销业的市场。安利直销公司在产品开发策略方面的最突出特点就是致力于为用户提供该企业生产的

  产品,它所生产的数百种产品,包括家居护理用品、厨房器具、美容护肤品、个人护理用品和营养食品,全部适宜以直销方式销售。

  安利公司为了向用户提供优质产品,从筛选原料到加工、配方测试,到成品投产,都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每项生产工序都由质量控制人员来监督,确保只有完全合格的产品才能进入市场。为了向用户提供信心的保障,安利公司保持在各地市场上安利产品的独家代理权,安利公司只经营安利产品。

  4.倡导“绿色营销”。

  安利公司意识到在中国市场上与中国同行竞争,必将受到更严峻的挑战,只有在某些方面略胜一筹,方能保持竞争优势。于是,安利公司提出“给后代保留一个自然、洁净的地球”的口号,推行“绿色营销”策略。和中国的不少企业相比,安利确实先行一步,这与安利公司能比较顺利地进入中国市场有着密切的关系。

  安利一向非常重视保护环境,生产的每一项日化产品都具有生物降解性能,不污染土壤和水源,从1978年开始已停止使用破坏臭氧层的氯氟化合物。安利产品多采用浓缩包装,因而较其它同类产品减少50%~70%的塑胶包装材料。安利公司自设种植园,专门为其生产的营养食品提供原料,在种植园里不使用农药和化学肥料。安利还全面停止利用动物进行实验。安利积极在世界各地赞助环保意识和“绿色营销”观念。为此,1989年安利曾获联合国环保组织颁发的“环境保护成就奖”。

  安利公司也有走麦城的时候。1975年,美国安利公司曾受到美国联帮贸易委员会的指控,虽然历时4年才最后胜诉,但却蒙受了巨大损失。经协了这一番挫折,安利公司总结了经验教训,特别强调:“安利直销员毋须缴付巨额参加费,也没有硬性规定参加需缴款的培训课程,更不必囤积货品包销,绝无半点投机取巧”。安利公司的这一惨痛教训,很值得我们引以为鉴。

  进入80年代,美国安利公司已有100万以上的直销会员,年销售额达20亿美元。据安利公司的宣传资料,1995年安利全球员工人数达12万人,旗下的直销员超过200万人,零售总额高达53亿美元。安利公司被美国《幸福》杂志列为500家大公司之一,由于近10年来向海外市场的迅速发展,已成为美国在海外最大的十家公司之一。


安利营销案例相关文章:

1.安利成功的案例

2.安利成功案例

3.15个病毒营销成功案例

4.安踏的公共关系成功案例

5.品牌管理成功案例3个

    384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