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四个全面"的强大动力
6月25日,由省社科联、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省经济学学会联合举办的“河南省社科界全面深化改革理论研讨会”在郑州召开。来自全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有关单位的社会科学工作者,围绕“四个全面”视阈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相关理论和实际问题展开热烈研讨,大家一致认为“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四个全面”的强大动力,同时为我省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循道而行,明晰改革方法论
新一轮改革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总目标,这就需要在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的同时,丰富价值体系,形成和发展与治理体系现代化和现代国家成长相适应的新的价值内核。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河南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也要从“五位一体”、“四个全面”的总体布局出发,在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的过程中形成完善的价值体系。一是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要在强调效率价值的前提下,更多兼顾公平价值;二是在政治体制改革中,要在优化行政权力配置的前提下,更多地重视权力制约;三是在社会体制机制创新过程中,要在强化治理的前提下,更加重视社会正义;四是在文化体制机制创新过程中,要在重视文化产业价值的前提下,更加重视文化的核心价值功能;五是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创新过程中,要在强调当代人价值诉求的同时,更加重视后代人的价值诉求。
强调的“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清晰地表达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为政之道,坚持的是改革的“人心标准”,概括为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期盼就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朝向。
大家认为,按照的要求,面对发展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持续发力,回应群众关切,策应百姓期待,从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中确定改革的重点和切入点,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切实增强改革的针对性,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的福祉。
创新思路,把握改革切入点
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推动“十三五”河南转型跨越发展,必须创新思路方法,做到保持定力、深处着力、精准发力。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要创新思路方法,一是要“微刺激”。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以政府适度有序的刺激弥补市场的失灵。重点是在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等市场缺失领域预调微调,熨平经济波动,实现平稳增长。二是要“点调控”。坚持问题导向,避免粗放投资,重点在补短板、调结构、惠民生等领域精准施策,切实提高经济增长效率。三是要“线推进”。通过空间线性推进方式,密切各城市间的联系与协作,带动区域经济整体发展,重点构建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发展轴,巩固提升河南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核心纽带作用。四是要“归市场”。只要市场能充分发挥作用的领域,就减少不必要的政府干预,使“十三五”规划真正成为“市场投资指南”和“政府决策依据”。五是要“变形态”。经济新常态下,必须加快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体系,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六是要“促融合”。促进行业间的融合发展,不仅可以催生大量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而且能够创造消费需求,可以为经济发展增添新活力、开拓新空间。
突出导向,找准改革突破口
要扎扎实实推动我省的改革,必须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现阶段影响河南发展稳定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为此,与会专家、学者建议,一是找准问题。突出“问题导向”,找准问题是前提,问题往往是旧体制的突破口,也是新体制的生长点。二是重点突破。要紧紧扣住问题,明确先后主次,梳理区分问题的轻重缓急,把有利于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的改革举措往前排,做到有的放矢。三是协同推进。对中央已有明确要求、省里条件比较成熟的改革,不等不靠、全力推进。对于符合河南实际,已经看准并部署的改革工作,要争取纳入中央试点,得到中央部委的指导和支持。对于省一级能够操作的改革事项,特别是制约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障碍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敢于突破,先行先试。
与会专家、学者还就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增创发展优势的具体路径积极献言献策。与会专家、学者建议,一是应强化顶层设计、战略引领,重点延伸丰富“三大战略”,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积极谋划沿黄、沿淮、南水北调生态保护等重大战略,引领指导“十三五”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二是把结构优化作为“十三五”的重点,通过收入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投资结构的优化调整,促进我省经济转型升级。三是在强化要素紧约束的新形势下,围绕土地、资金、人才等发展瓶颈,改革创新,解除发展难题。四是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我省经济转型发展的核心支撑,改变资源依赖、要素驱动、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增强经济增长动力。五是改变产业粗放发展模式,加快产业精益化发展,推动“傻大笨粗”的传统制造业向“高精特优”的先进制造业转变,积极发展中小科技型企业、创意型小镇经济发展模式等。六是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切实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宜居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