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设计>广告设计>画册设计>手册制作>

儿童健康手册

耀辉分享

  儿童的健康问题是所有父母都担心的问题,任何小问题都不能放过。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们整理的儿童健康手册的相关内容,希望你们会喜欢!

  儿童健康手册

  度夏篇

  夏天,要关注儿童心脏

  小孩子哪会有什么心脏问题?许多人曾这样问。也许,他们从没有看到过这样的景象——

  刚刚学会叫“爸爸”、“妈妈”的1岁男孩,左侧肢体一动也不能动,却依然躺在妈妈怀中朝你笑,用力伸着右手要你抱。先天性心脏病发作导致的脑中风,或许已永远夺去了他站起来的权利。

  多种儿童心脏疾病在夏天更易发作,关注孩子心脏健康,我们该知道些什么? 拉肚子,心脏受牵连

  彤彤妈妈急得不行——孩子刚刚被查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病情若控制不好,甚至可能影响孩子今后的婚姻和生育。追根寻源,发现彤彤10天前的腹泻可能就是罪魁祸首。 腹泻是小儿夏季常见疾病,部分腹泻是由病毒引起,如轮状病毒、流感病毒等,都是嗜心肌性病毒,它们直接引起心肌细胞血液供应障碍,导致心肌变性,还会累及心包、心内膜,若侵犯心脏起搏系统则将危及生命。医学上称之为病毒性心肌炎,是腹泻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

  因此,不要以为夏天拉肚子、感冒是小毛病,更不能因此而麻痹大意,最好随时与医生保持联系,以便早期发现心脏受害的蛛丝马迹。

  此外,还要注意饮食清洁,尽量减少摄入病毒、细菌的机会。不吃来历不明或摆放时间过久的食物。

  练身体,练出“伤心”事

  冬冬爸爸最自豪的事情,就是7岁儿子的手臂上,肱二头肌已经隐约可见。这两天,原本每天50个俯卧撑的锻炼指标已经升到了每天70个。爷爷却看出不对劲:孙子肌肉是多了点,可一天到晚喊累,感冒越来越频繁。

  夏天,户外运动的机会多了,可不当的运动方式也会影响孩子的心脏健康。让儿童过早进行肌肉负重锻炼,可能使心壁肌肉过早增厚而影响心腔容积的增加,不利心肺功能的正常发育。研究表明,儿童是先长身高,后长肌肉。8岁时肌肉重量仅占体重的27.2%,到了成年方可增长到45%。

  此外,剧烈运动后,应做些放松调整活动,使快速血液循环慢慢平稳下来,有利于肌肉中乳酸的清除,消除疲劳。这样才能防止心脏供血不足。

  案例篇

  突然按颈导致瘫痪

  病例:星期天,阳光灿烂,刘娟带5岁的女儿去公园。女儿特爱“蹦蹦跳”,在弹跳场里玩得满头大汗„„

  回到家里,刘娟就给女儿洗头洗澡。

  洗头时,女儿不时把头抬起来。刘娟不耐烦了,一边说,你不要乱动好吗,一边把女儿

  的头往下一按。谁知,女儿突然倒在地上动弹不得。

  刘娟赶紧呼叫急救中心。

  经医生检查,孩子因颈脊髓受到损伤,不但四肢不能自主活动,还出现胸闷心慌、大小便解不出等症状。

  提醒:为防止意外的发生,在日常生活中不要乱敲孩子的头部、颈部。比如在孩子调皮捣蛋时,家长会随手在脑后一巴掌。殊不知,这是很危险的动作。因为头枕部正是小脑部位,小脑是主管全身平衡的,一巴掌就可能使孩子出现步态不稳、走路摇晃等症状。 用力牵手关节脱位

  病例:小明拉着爸爸的手出去散步。4岁的他有个习惯,一路走来,看到什么东西都要去踢,所以他的鞋尖最容易破。看到路边有个塑料小瓶,他照例上去踢一脚。父亲见状,一边使劲拉着他的手,一边说:“刚买的运动鞋,鞋尖又要踢破了。”父亲话音刚落,小明就嚷着说胳膊疼。父亲放开他的手,只见他的手无力地垂着,不能动也不能拿东西。 父亲急忙带小明去了医院。

  医生说,小明是肘关节脱位。经复位治疗,他手的功能又恢复了。

  提醒:日常生活中应避免用力牵拉孩子的手臂。如在给孩子穿衣服时,不要用力牵拉孩子的手腕及前臂;上下楼梯时应双手扶着孩子的肘部或上臂,不要过度牵拉孩子的手,特别是在孩子刚学走路时,牵拉孩子的前臂防跌倒时都易造成肘关节脱位。

  (风白)

  防病篇

  老来病,儿时根

  人的体格、智能、精神、心理、行为的发育都是从儿童时期开始的,同时很多疾病的发生、发展也是从儿童时期开始的。儿童时期,疾病能否得到及时诊治、能否培养出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直接关系到其成年以后的身心健康。

  急病不治成慢病

  小儿疾病种类以急性、感染性疾病为主,大多可以治愈,但亦有向成年期慢性进展的可能,如儿童时期的泌尿系感染和肺炎等。此外,儿童时期的某些急性病还会以后遗症的形式影响患儿成年后的生活:如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可以出现X形腿、O形腿;颅内感染可以出现肢体运动障碍等后遗症„„因此,需注重儿童急性病的诊治,防止其慢性进展和出现后遗症。

  慢性病要早治

  儿童期也可发生一些慢性病,常见的有过敏性疾病(如哮喘、湿疹、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病等)、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脑性瘫痪等)以及儿童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等。 慢性病给患儿和家庭造成的额外的紧张和需求是健康儿童家庭所无法想象的,他们出现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几率也是健康儿童的2倍。因此,需加强儿童慢性病的科学研究,达到早期“根治”慢性病。

  早期筛查知隐情

  还有一些疾病在儿童期已经开始,但表现隐匿,等到症状明显时已属晚期,如有些慢性肾小球肾炎病人常以尿毒症形式起病,而此前无明显表现。对于这部分病人需在儿童期就应

  开始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防病要从娃娃起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越来越高。那么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种子”又是何时被播下的呢?

  病理学研究显示:新生儿的冠状动脉是正常的,至5岁时约2/3的儿童冠状动脉已有早期改变。由此可见,动脉粥样硬化虽然在中年以后起病,但实际上是因为各种致病因素(如肥胖,脂代谢紊乱,高血压,冠心病家族史以及吸烟、高脂饮食、少动等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从儿童早期就已经开始发作,并长期、潜在地发展,等到出现症状时病变已是晚期。因此,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需从娃娃抓起。

  此外,糖尿病、痛风、恶性肿瘤、慢性胃炎等中老年疾病都是从儿童时期开始的,也应从儿童时期开始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