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国的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或有重大转变,A股2017年迎三大利好。李稻葵建议,在人民币问题上要双管齐下,既要管资本流动,也要管汇率。以下是学习啦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2017年我国的财政政策的相关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
2017年我国的财政政策
2017年人民币汇率一改去年年底颓势 财政政策或有重大调整
1月8日, 由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SEEC)与和讯网联合主办的财经中国2016年会暨第十四届财经风云榜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主题为“改革新起点”。
作为“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2016年中国经济已释放出企稳信号,特别是制造业连续6个月增长,复苏迹象明显。展望2017年,面对中美贸易的不确定性、资本外流压力以及民间投资改善等诸多问题,中国经济较以往任何年份更加需要未雨绸缪。
新年伊始,人民币汇率一改去年年底颓势,在岸、离岸人民币双双大涨,央行通过加强预期管理 保持汇率稳定。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在年会上发表演讲表示,人民币汇率要管住,就不能让它成为话题。一旦成为话题挡不住,21万亿的货币存量只要走出1/7,外汇储备就要被赶尽杀绝。倘若一年贬值15%,等于吹响集结号,老百姓都要换汇,而5%的利差是个坎儿。
因此,他建议,在人民币问题上要双管齐下,既要管资本流动,也要管汇率,否则中国和经济相关的改革就会大幅度倒退。
不过,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则认为,人民币汇率贬值底线是不超过25%,可以让我们有大量的弹药应对。而中国汇率的贬值是由许多基本因素决定的及这些基本因素不是通过打消人民币贬值预期就能解决的。在汇率稳定、外汇储备、国家信用、人民币国际化四个方面,应该保外汇储备和国家信用。如果加强资本管制,必然导致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受阻。
余永定还表示,汇率贬值到较低水平,再利用充足的外汇储备将空头聚而歼之,当前没有必要为稳定一两个百分点的汇率而消耗弹药。
实际上,“今年年初强力反弹,但这是连续贬值趋势之下的反弹而已。人民币对美元表面上是两国货币发动的战争,但背后是两国经济实力的较量,人民币长期来看肯定要贬值”,中央财政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表示,真正防止人民币出现连续大幅度贬值趋势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尽快把经济搞起来。这才是最根本的。
很多人形容,2017年,世界经济将面临“黑天鹅”聚集的天鹅湖。特别是由于特朗普的意外当选。“这个不靠谱的特朗普,所谓不靠谱不是这个人不靠谱,而是他在这个月要执政,至少四年、甚至于八年。”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说。
在此情况下,中国在经济政策上将发生哪些变化,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中金宏观经济高级顾问宋国青在论坛上发表讲话称,一个可能发生的重要变化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内容有所调整,从重投资向减税费的方向发展。而2016年全球经济景气趋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的积极财政政策发力刺激内需,导致季调后贸易顺差减小,也就是进口相对增加。
同时对于中国而言,目前还不具备形成金融危机的条件。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认为,虽然中国的外部环境和M2的规模太大,但我们的政策中心是将150多万亿的M2转化成其他资产,不过,人民币大幅度贬值和房地产上涨都不是好的选择,甚至侵害。在这个意义上看,资本市场是唯一消纳M2的重要途径,而且也可以延长货币结构,让它变成M3、M4,就会使得国家的金融结构得到很好的改善。而资产价格上涨特别是股票价格上涨,远远好于房价的上涨。
“因为去年高房价吸纳了超发的货币,对于控制通胀做出了功不可没的贡献。高房价也提前透支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甚至于绑架了中国政府,绑架了中国的银行。”胡俞越说。
贺强也表示,150亿现在主要是在虚拟经济领域的堰塞湖里折,必须要把堰塞湖打破,中国股市就是突破口。“关键是资金进入股市哪一块,不鼓励大量资金流入二级市场参与炒作,应该有大量资金支持一级市场,大力发展私募、VC/PE,通过他们把关,选择企业,对企业注资,浇花浇到花根上,注入资本,扶持企业成长。”
2017年财政政策趋向积极
刚刚过去的2016年,人民币汇率波动较大,本月受调研的经济学家们认为2017年人民币对美元可能将继续贬值,但幅度不及去年。经济学家们预计2017年中人民币对美元将较2016年12月30日汇率(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为6.937)贬值2.06%,跌至7.08.2017年底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将继续贬值,预计将贬至7.16。
经济学家们预计2017年GDP增速将较2016年度有所放缓,可能会降至6.48%,经济压力依然存在。
在经济增长面临压力的背景下,经济学家们预计未来货币政策将保持稳健,而支持经济增长的任务将更多地由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承担。这与2016年12月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2017年的宏观政策走向定下的基调相一致。预计2017年,新增贷款与社融规模均较2016年有所增加,M2增速会回落至11.16%,利率变化可能性较小,存款准备金率有下调可能。
在经济指标方面,2017年,房地产投资增速将明显回落,但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整体保持平稳;消费较为稳定、物价涨幅将有所上升;进出口增速有望在新的一年中转正,贸易顺差减少。
信心指数:
连续五个月位于50线上方
2017年1月“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50.31,虽较上月有所下降,但连续五个月位于50线上方,表明本月参与该项指标预测的经济学家对中国未来一个月的经济形势都保持较为乐观的态度。
2017年1月“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50.31,虽较上月有所下降,但连续五个月位于50线上方,表明本月参与该项指标预测的经济学家对中国未来一个月的经济形势都保持较为乐观的态度。除一位经济学家给出的预测值低于50线外,其余经济学家给出的预测值都高于或者位于50线,显示出未来一个月中,中国经济总体将继续改善。其中,莫尼塔钟正生给出了最乐观的预估值51,中国银行陈卫东给出本次信心指数预测值的最低值49.5.
邱晓华表示,2016年宏观经济实现了下行,供给侧改革取得初步成效。2017年经济缓慢下行,政策重心由稳增长转为防风险。货币政策边际紧缩,财政政策发力,但受制于经济下行导致预算内收入放缓,PPP、专项建设债等类财政政策发力。
陈卫东认为,2016年,受稳增长政策累积效应释放、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和大宗商品价格走高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增长,下行压力有所缓解,总体表现好于市场预期,呈现稳中有进特征。尽管中国经济近期出现了企稳趋势,但由于不确定性显著增加,2017年经济减速的压力依然存在。
GDP:
2017年将继续回落
经济学家们对2016年度GDP的预测十分一致,除渣打银行丁爽预计这一数值将为6.8%以外,其他给出预测值的21位经济学家均认为2016年整体经济走势平稳,年度GDP将与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速保持一致,为6.7%。
同时,经济学家们均认为2017年GDP同比增速将较2016年度有所放缓,超过半数的经济学家认为2017年GDP同比增速将降至6.5%。德勤中国许思涛最为悲观,他预计2017年GDP同比增速将放缓至6.2%,招商证券丁安华、渣打银行丁爽、民生银行黄剑辉和中国银行陈卫东最为乐观,他们给出了6.6%的预测值。
许思涛认为,政策制定者开始逐渐淡化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并逐渐重视金融资产质量和金融风险防范,预计2017年GDP增速比6.5%稍低,但经济不会出现硬着陆。
物价:
去年12月CPI涨幅有所回落
调研结果显示,经济学家们对2016年12月CPI同比增速的预测均值为2.19%,较统计局公布的11月值(2.3%)有所回落。参与调研的22位经济学家中,交通银行连平、银河证券潘向东、民生证券邱晓华、兴业证券王涵、国经交流中心徐洪才、德商银行周浩、国家信息中心祝宝良、申万宏源李慧勇和摩根大通朱海斌给出了最大的预测值,为2.3%,而最小值2%来自民生银行黄剑辉、野村证券赵扬和莫尼塔钟正生。
2017年度CPI同比增速预测均值为2.27%,稍高于2016年度预测均值(2%)。其中,最大值2.5%来自交通银行连平、民生银行温彬、德商银行周浩和中国银行陈卫东,最小值1.9%来自海通证券姜超。
2017年PPI同比增速预测均值为2.86%,高于2016年预测均值(-1.52%)。其中,最大值5.5%来自交通银行连平,最小值1%来自野村证券赵扬。
渣打银行丁爽表示,通胀正逐步趋于上行。鉴于国内食品价格和国际能源价格关系紧密,且假定2017年原油价格温和上升并高出目前水平,则预计2017年食品价格通胀将上涨。中国核心CPI通胀同比涨幅自2016年中以来一直稳定在1.6%~1.8%。由于服务价格和房屋租赁价格上涨,他预计非食品通胀同样将上扬。2016年人民币有效汇率贬值或推高2017年的进口价格。另一方面,主要行业产能过剩应能阻止通胀快速上升。他预测2017年底CPI通胀同比涨幅或达2.7%,全年平均达2.1%,2017年底PPI通胀同比涨幅为1.0%,全年平均为3.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017年消费保持平稳
调研结果显示,2016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预测均值为10.61%,较上月(10.8%)稳中有降。其中,11.3%的最大值来自兴业银行鲁政委,莫尼塔钟正生给出了最小值10.2%。
2017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预测均值为10.15%,低于2016年10.4%的增长预期。其中工银国际程实给出了最高值11%,而兴业证券王涵给出了最低值9%。
李慧勇预计,去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3%。11月社零数据大超预期,与双11线上销售大增及汽车销售强劲有关。12月线上销售或有所回落;乘联会数据显示汽车销售增速也略低于11月,预计12月社零增速回落至10.3%。
去年11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2017年预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丁爽:10.5%
工业增加值:较上月有所回落
接受调研的经济学家平均预期2016年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6.03%。去年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预测均值为6.09%,较11月公布值(6.2%)稍有回落。其中,渣打银行丁爽给出了最大值6.4%,工银国际程实、银河证券潘向东、兴业证券王涵、民生银行温彬和兴业银行鲁政委给出了最小值6%。
工业增加值增速预计在2017年继续回落。2017年全年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预测均值为5.89%,其中工银国际程实给出了6.2%的最高预测值,而最低值5.3%则来自莫尼塔钟正生。
鲁政委认为,历史数据表明,电厂耗煤与水电气生产供应业增加值比较相关。高频数据显示,去年12月电厂耗煤同比放缓,表明水电气业增速放缓。此外,12月工作天数同比减少1天,而11月则是同比多1天,这也会拉低12月工业增速。
去年11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2017年预测(工业增加值):
程实:6.2%
徐洪才:5.8%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2017年继续下滑
22位接受调研的经济学家预计,2016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值为8.27%,低于2015年度官方公布值(10%)。其中,交通银行连平、兴业证券王涵和德勤中国许思涛给出了最高值8.4%,招商证券丁安华和银河证券潘向东给出了最低值8.1%。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可能继续下滑,经济学家预测均值为8.06%,显示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
祝宝良称,从投资看,基建将继续担当重任。完成换届之后,重大工程和基建投资将会加速推进,继续扮演“稳增长”的核心力量,但在今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明年进一步加快的空间有限;2016年房地产泡沫已使政策开始加速收紧,预计在一到两个季度内将传导至房地产投资;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尽管有所复苏,但其具有受经济周期影响更大的特点,一旦短周期的库存复苏有所回落,预计投资增速仍会出现反复,不过一些转型升级迅速的民营企业有望获得较快增长。
去年11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2017年预测(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
程实:8.5%
陈卫东:8.3%
李慧勇:9%
温彬:8%
伍戈:8%
徐洪才:8%
祝宝良:8%
房地产开发投资:
2017年数据下降
经济学家预期2016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预测均值为6.24%,这一数值将在2017年回落至2.53%。2016年9月底、10月楼市调控政策密集出台,经济学家们大多认为未来房地产投资将逐步回落。
钟正生预计,去年12月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回落至5.9%。12月楼市调控政策继续收紧,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从上月的-19%进一步降至-24%。销售持续低迷对开发商现金流产生不利影响,或将抑制其新开工意愿。同时,12月100个大中城市成交土地占地面积同比由4%下滑至-28%,其中三线城市降幅最大,开发商拿地热情出现转淡迹象。尽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增加热点城市土地供应,但地方政府缺乏加快推地的动力,对中央政策的执行情况有待观察。预计房地产投资当月同比增速进一步下降至零。
去年11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2017年预测(房地产开发投资):
温彬:2.6%
外贸:2016年贸易顺差较上年下降
经济学家预计的2016年贸易顺差均值为5356.93亿美元,较2015年公布值(5945.04亿美元)有所下降,2017年预计将下降至5130.14亿美元。2016年进出口表现均较疲弱,经济学家平均预计进出口增速将继续为负值,衰退型顺差继续。经济学家们预计进出口增速将在2017年转正,较2016年有所改善。
伍戈称,在世界经济温和复苏和人民币持续贬值的影响下,2017年我国出口需求将有所改善,但特朗普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可能对出口回升产生不利影响。一方面,根据IMF最新预测,2017年全球经济将小幅复苏,增速将从2016年的3.1%提高到2017年的3.4%。从历史数据来看,OECD综合领先指数对GDP增长有一定预判性,而根据其最新预测,发达经济体整体从阶段性底部开始回升,新兴经济体也正在扭转颓势,各主要经济体都展现一定复苏势头。但2017年发达国家政治不确定性增强、新兴经济体结构性调整等冲击因素仍可能带来经济下行风险。此外,在复苏基础尚不稳固的情况下,全球利率水平却已经回升,这将对世界经济复苏的可持续性产生影响。
另一方面,过去一段时间人民币持续贬值对出口的积极影响或将在2017年显现。2017年随着全球经济的好转,人民币贬值对出口的积极影响可能体现,出口增速或将改善。此外,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可能会抑制我国出口回升的幅度。特朗普自竞选以来一直宣扬激进的贸易保护主义论调,目前看来,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正在逐步落实,未来能否完全实施虽存不确定性,但其对华贸易政策强硬趋势可能难以避免。由于对美出口在我国总出口中的比重接近20%,未来中美之间贸易摩擦的加剧将对我国出口的回升产生不利影响。
去年11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2017年预测(贸易顺差):
许思涛:5100亿美元
钟正生:6000亿美元
新增贷款:
2016年新增贷款继续增加
经济学家们预计,本周将会公布的2016年新增贷款将由2015年公布的1.172万亿元上升至1.23万亿元。2017年这一数据将进一步上升至1.27万亿元,其中,最小值1.1万亿来自德勤中国许思涛,最大值1.45万亿来自银河证券潘向东。
去年11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2017年预测(新增贷款):
伍戈:125000亿元
许思涛:110000亿元
社会融资总量:2016年社融
总量较2015年上升
调研结果显示,去年12月社会融资总量预测均值为1.28万亿元,较央行公布的11月规模(1.74万亿元)有所下降。其中,德勤中国许思涛给出了最大值1.71万亿元,国经中心徐洪才给出了最小值0.72万亿元。受年初较强信贷影响,2016年度社会融资总量达16.86万亿元,比2015年(15.41万亿元)增加约1.4万亿元。经济学家还预计2017年社会融资总量或增至17.27万亿元。
去年11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12月预测(社会融资总量):
丁爽:1.52万亿元
M2:去年12月增速较上月下降
经济学家们预计,去年12月M2同比增速将从央行公布的11月水平(11.4%)下降至11.37%。其中,兴业银行鲁政委给出了最大值11.8%,莫尼塔钟正生和民生银行温彬给出了最小值10.8%。
潘向东认为,货币供应增速11月基本保持平稳,稳健的货币政策并未转向,货币市场略紧,11月份短期市场利率上行,央行控制货币投放节奏。M2在11月份并未有所恢复,而国内资金外流持续,贷款上升速度平稳的情况下,M2增速回升仍有困难。
去年11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2017年预测(M2):
程实:11%
连平:12%
王涵:12%
许思涛:11.7%
赵扬:10.6%
周浩:10.8%
祝宝良:12%
李慧勇:11%
利率&存款准备金率:
2017年央行利率调整可能性极小
给出存贷款基准利率预测的20位首席经济学家中,仅摩根大通朱海斌认为2017年中会有一次降息,其他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这一年中存贷款基准利率不会发生变化。存款准备金率方面,有18位经济学家给出预测,其中三分之二的经济学家认为2017年期间可能会下调一到两次存准,其余三分之一经济学家认为2017年期间存准水平不会变化。
徐洪才认为,2016年我国实行稳健货币政策,与2015年频繁降准降息不同,而以公开市场操作为主,综合采取多种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流动性合理充裕、利率水平相对稳定,但人民币汇率贬值较大;积极发挥信贷政策的灵活性和针对性,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汇率:
人民币2017年将持续贬值
2016年人民币汇率波动较大,本月受调研的经济学家们认为2017年人民币对美元可能将继续贬值,但幅度不及去年。调研结果显示,2017年中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的预测均值为7.08,较2016年12月30日汇率(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为6.937)贬值2.06%。2017年底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将继续贬值,预计将贬至7.16.
潘向东认为,2016年是全球汇率市场波动较大的一年,上半年受英国脱欧“黑天鹅”事件影响,全球主要货币波动幅度明显。下半年受美联储加息预期和美国总统大选结果影响,美元指数持续走高,并在年底突破100关口。美元在2017年大概率仍然保持强势货币的趋势,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仍将延续,但是我国仍然是一个贸易顺差国,人民币持续贬值的基础并不存在,预计人民币对美元2017年贬值5%以内,美元兑人民币稳定在7.3元左右。
官方外汇储备:
2017年持续减少
调研结果显示,去年12月官方外汇储备预测均值为30049.76亿美元,较央行公布的11月水平(30516亿美元)继续减少。其中海通证券姜超、交通银行连平、民生证券邱晓华和莫尼塔钟正生给出了最大值30200亿美元,最小值29500亿美元来自国经中心徐洪才。官方外汇储备持续减少的趋势将延续至2017年,经济学家们预测,到2017年底,这一数值将下降至27872.86亿美元。
去年11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2017年预测(官方外汇储备):
伍戈:28000亿美元
许思涛:30020亿美元
政策:货币政策稳健
财政政策积极
王涵称,2017年中国经济增速或回落,季度走势“前高后低”。补库存、投资黏性等可能支撑一季度经济增速还可以。但全年来看,政策“保增长”的必要性下降,基建、地产、汽车的拉动缺乏持续性。另外,受通胀预期、地产调控、外部压力等影响,货币政策空间或被压缩。2017年海外发达国家货币放松到头,全球利率面临上行压力,金融市场波动率继续上升。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政策或转向“财政+贸易保护”,把国内矛盾引向海外,也就意味着出口型经济体可能受到贸易保护带来的较大压力。而美国可能给中国在政治、经济上施压,甚至给人民币施加政治上的压力,这将制约中国的货币政策。
程实认为,2017年,中国经济政策将从倚重需求侧刺激性政策转向依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财政政策保持积极,货币政策保持稳健,降息降准依旧是货币政策的大方向,但在通胀抬头背景下,政策宽松的力度将较为有限。短期来看,中国经济是首“冰与火之歌”,挑战与机遇并存,风险与发展伴生,增长与转型共振;长期来看,中国经济的格局之变决定了大趋势,创造了新机遇,在内外格局重构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依旧具有稳定特质和比较优势,这是我们继续对中国经济保有谨慎乐观的根本原因。
2017年我国的财政政策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