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三伏天黄历时间表
这里是2016 年三伏天查询表,包括三伏的初伏、中伏、末伏,详细列出了初伏开始时间、中伏、末伏结束时间。
初伏第1天 2016年7月17日
初伏第2天 2016年7月18日
初伏第3天 2016年7月19日
初伏第4天 2016年7月20日
初伏第5天 2016年7月21日
初伏第6天 2016年7月22日
初伏第7天 2016年7月23日
初伏第8天 2016年7月24日
初伏第9天 2016年7月25日
初伏第10天 2016年7月26日
中伏第1天 2016年7月27日
中伏第2天 2016年7月28日
中伏第3天 2016年7月29日
中伏第4天 2016年7月30日
中伏第5天 2016年7月31日
中伏第6天 2016年8月1日
中伏第7天 2016年8月2日
中伏第8天 2016年8月3日
中伏第9天 2016年8月4日
中伏第10天 2016年8月5日
中伏第11天 2016年8月6日
中伏第12天 2016年8月7日
中伏第13天 2016年8月8日
中伏第14天 2016年8月9日
中伏第15天 2016年8月10日
中伏第16天 2016年8月11日
中伏第17天 2016年8月12日
中伏第18天 2016年8月13日
中伏第19天 2016年8月14日
中伏第20天 2016年8月15日
末伏第1天 2016年8月16日
末伏第2天 2016年8月17日
末伏第3天 2016年8月18日
末伏第4天 2016年8月19日
末伏第5天 2016年8月20日
末伏第6天 2016年8月21日
末伏第7天 2016年8月22日
末伏第8天 2016年8月23日
末伏第9天 2016年8月24日
末伏第10天 2016年8月25日
7月17日“入伏”,老黄历规定的 “三伏”,从这天起,就进入一年最高温、湿热的“三伏”天了。
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三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
三伏含义
一种解释是:“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
“伏邪”所指的“邪”,即古人所谓的“六邪”(指“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在夏日里暑邪会逐渐的深伏于体内,而不为人知。如暑邪不除,到了秋天,火邪克金,而伤肺气,导致人的免疫力下降,而患感冒、咳嗽、发热等疾病。而进入冬季以后,这些病会反复发作,“……秋为痃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因此,《黄帝内经》明确指出要“使气得泄,若所受在外”。不要因怕出汗而躲在空调房里。冷饮不但消不了暑气,反而会伤了脾胃。
另一种解释:“伏”是五行家对季节的另类安排,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春、夏、秋、冬四季被五行家冠以木、火、金、水,由秋到冬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自然循环。但是由夏到秋则不然,火克金,金不敢出来。就要潜伏一段时间,“潜伏”就是“伏”的本义。天干中的“庚”代表“金”,所以三伏以“庚日”来计算。
还有一种解释是:“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三伏天之所称之为“伏”,即所谓“歇伏”、“避暑”,防暑邪侵入体内。大概与现在“放暑假休息”一个意思。
三伏指的是:初伏、中伏、末伏。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
初伏:按我国农历来说,是真正暑天的开始。初伏固定为10天,农历以干支纪年月日,初伏从夏至日后第三个庚日始(称入伏)。
中伏: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是三伏的第二伏,一般为10天,有的年份为20天,通常也指从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
末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最后的一伏。也指从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到第二个庚日前一天(共十天)的一段时间。也作终伏、三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