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职称论文>

医学副高职称论文

家文分享

  医学社会工作关注的重点是患者的社会属性,弥补单纯生物医学的缺陷,强化人文关怀照顾,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医学副高职称论文,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欣赏吧。

  医学副高职称论文篇一

  当前形势下医学生就业观念浅析

  摘要: 据了解,2009年尽管有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还是保持了基本稳定,就业人数继续增长。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30余万人,而医学生毕业生有119万(依据卫生部最新数据统计),其就业情况在这严峻的形势下依然不容乐观。就业观在就业过程中起着基础性和全面性的作用,它是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择业方面的集中体现。本研究试图以河北省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样本,从就业观角度深入分析,从而为正确引导大学生就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就业观调查方式

  为了更好地了解医学生的就业观念,本文以河北省某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对其就业观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本次调查采用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为主,学生座谈为辅,问卷发放500份,回收467份,回收率为93.4%。有效问卷435份,有效率为87%。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数理统计得出具体的数据结果,为论文撰写提供依据。

  二、就业观现状与分析

  大学生就业观主要包括就业理想、就业动机、就业标准、就业取向、就业途径五方面因素。这五个方面相互作用、影响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它们共同对大学生的就业行为产生制约作用。

  1.就业规划分析

  问卷调查显示,只有15.5%的学生有自己明确详细的就业规划,43.3%的学生有自己的就业规划,但不够科学、详细、具体、可行,其余41.2%的学生都没有制定过自己的就业规划。通过与学生谈话了解到,随着考研持续“升温”,班级里大多数学生选择毕业后考研,而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因为受到周围的同学或社会因素的影响而报考,根本不是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做出的选择。调查对象中98.7%的学生曾经选修过职业生涯规划课,通过课堂学习虽然对一些理论知识有所了解,但很多学生并没有根据自身的特点将理论联系实际,对就业规划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因而也使其在就业过程显得盲目,缺乏计划性、方向性和针对性,势必对其自身就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此外,这也提醒我们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教学方式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2.就业动机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看,把薪酬与福利看做是择业时最重要的因素的人数所占比例最大,占35.2%,有31.5%的学生认为个人发展是就业时应考虑的重要因素,而只有4.2%的学生选择了服务奉献。61.6%的学生对乡镇卫生院不太了解或者不了解,且96.7%的学生表示不会选择到乡镇卫生院工作。通过与学生谈话了解情况可知,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医学院校的学生学习任务重、学制长、培养费用高,学生们都觉得五年的学习和实习非常辛苦,多年的努力也是为了实现能够在实力雄厚、病种多的大医院工作,这样既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也能得到较高的薪酬,生活质量有一定保证。而乡镇卫生院除了条件不如大医院外,位置偏僻、环境艰苦,生活也不如大城市方便,所以,大部分学生不愿意去乡镇卫生院工作。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缺少服务意识和不怕困难的精神,这样的就业动机无疑会严重影响到毕业生顺利就业。

  3.就业标准分析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第一份工作的月薪酬要求为2500~4000元的比例最大,占51.5%,其次为1500~2500元,占28.6%。首次就业选择三级甲等医院的占51.9%,二级乙等以上医院的占31.8%。医学生都渴望进入中心城市的大医院工作,但是目前大部分二甲以上医院现有医疗人员数量饱和,要想进入比较困难。三级甲等医院对应聘者的学历要求比较高,除了个别岗位和特别优秀的人才,医院的临床科室人员基本上都要求具有硕士或博士以上学历。谈话中一部分学生表示心理很矛盾,明知道三级甲等医院的就业门槛高又一心想往里挤,所以有些学生不得不选择考研,通过提高学历来增加就业胜出的砝码。然而,随着研究生的不断扩招,毕业人数不断增多,各大医院医生的研究生学历基本普及,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的应届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仍然是个未知数,因此我们要帮助学生认清楚就业形势。

  4.就业取向分析

  从就业区域选择取向看,有53.5%的学生首选天津、广州、上海、北京这些大城市,而只有7.2%的学生选择到国家最需要的(如大西北)地区去,同时39.3%愿意回到本省的城市或家乡去。这种“重东部,轻西部”、“重大城市,轻中小城市和农村”的想法直接导致了很多大城市的人才需求高度饱和,而一些不发达地区需要大量人才却无法吸引人才,反映出当今医学生虽然知道就业形势的严峻但依然不成熟地来选择工作地点,带有一定的盲从性和不合理性,与政府提倡毕业生到非国有单位、基层、农村、西部等地方就业的政策不符。另外,在学生座谈中发现,一部分学生首选回到本省或家乡去,主要在于家里的亲人希望他们留在身边彼此能互相照应,这种观念的影响也限制了大学生选择职业的灵活性和自主性。从就业行业选择取向看,有77.1%的学生希望到有正式编制的医院工作,9.8%的学生准备考公务员,如此看来,大部分学生还是比较看重工作的稳定性。

  5.就业途径分析

  通过调查,认为当前毕业生求职方式以参加招聘会形式为主的占43.7%,人才招聘会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一个在用人单位前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是现在和将来大学生最可信赖的求职渠道。其他的求职方式依次是:依靠亲朋好友的关系占27.5%,各种招聘信息求职占25.2%,自主创业占3.6%。通过学生谈话我们了解到,一部分学生心态比较消极,依赖性较强,他们认为要去大医院工作就得托父母找关系,没有关系就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因此逃避困难,就业积极性不高。就业途径的手段和方法是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的重要一环,有些毕业生因主动性强,敢于面对困难多方推销自我,展示自我,在不断应聘的过程中,既增强了社会阅历和经验,同时也提高了心理抗挫折能力,就业的几率较大。而有的学生想法偏激,不愿或不敢面对困境,致使就业困难重重,因此我们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在就业过程中保持正确的心态,鼓励他们增强信心。

  三、就业观的特点

  根据对河北省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就业观现状的调查分析,对医学生就业观的特点总结如下:

  1.就业观的多样性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愿意留在中心城市的大医院,其动机在于追求高薪酬和自身的发展,还有一部分学生追求良好的生活环境、追求实现自身价值等。在与学生讨论关于就业标准时,我们看到一部分学生的就业动机和就业标准是存在矛盾冲突的,这也正说明了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多样性。

  2.就业观的现实性

  调查中发现,首次就业选择在二级医院的学生比例比前几年有所提高,很多学生把第一份甚至第二份工作看作是短期过渡的谋生手段,这样一来可以解决就业问题,二来可以通过工作期间的实践和学习增长经验,为再次择业做好准备。先就业再择业的职业发展模式正在逐渐形成,这也是现实的需要。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最现实的就是要找到一份饭碗,先有饭吃,再去想办法吃多、吃好。

  3.就业观的功利性

  数据显示,仅有3.7%的学生能够接受首次就业月收入在1500元以下,大部分学生都选择在2500~4000元,当问及如有高薪职业是否愿意放弃从事医疗卫生事业时,73.1%的学生选择了“愿意”。同时我们还了解到,一部分学生即便不能留在大城市工作也不愿意到艰苦的地方去,从而选择考研,放弃现有的就业机会。不难看出,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医学生追求功利的意识在利益驱动中得到进一步强化,而作为医生,如果缺少为社会作贡献和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不仅制约了个人就业,也无法保证将来能够完成祖国人民赋予他们的使命。

  4.就业观的盲目性

  部分学生认为求职过程就是简单地递交一份简历,然后回答用人单位的几个问题就万事大吉。他们不进行市场调查,不问用人单位的要求,也不了解自已的兴趣、爱好与特长,甚至有些学生选择实习单位时,也要先看周围的同学去那些医院,不分析自身情况,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这些学生从不主动分析个人情况而盲目的跟随他人的选择,在就业过程中表现的极为被动。

  总之,解决就业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各方面的相互作用和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正确的就业观念无论对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还是对于职业选择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然而从调查情况看,目前医学生就业观念还存在着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因而学校必须加大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力度,鼓励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使医学院校就业工作再创佳绩。

  参考文献

  [1]郭强,孙玉龙.浅议大学毕业生择业观—以河北省体育院校为例[J].中国人才,2010(11):

  159-160.

  [2]史济纯,万志全.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浅析[J].中国人才,2010(11):155-156.

  [3]和建华,郭洪博.如何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J].经济师,2006(1):94-95.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医学副高职称论文

261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