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分析论文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是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重要前提。下面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的2017当前国际国内形势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7当前国际国内形势论文篇一
《浅谈当前国内腐败形势及对策》
【摘要】以来,中国反腐败进入了快车道,但是这对于我国当前面对的反腐形势而言,杯水车薪,我国反腐败斗争,仍然任重而道远,如何将反腐败提升到更高一个层次,急需理论界和实践界给出一个答案,本文通过尝试对当前我国腐败的形势、原因、风险以及对策进行一个简单梳理,以期得出现实意义的结论。
【关键词】腐败;反腐败;权力结构;公共选择
一、当前国内反腐的形势
“2012年我国全年共立案侦查各类职务犯罪案件32567件44506人,人数同比增加1%,其中贪污贿赂大案18464件,涉嫌犯罪的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2524人(含厅局级198人、省部级7人)。严肃查办利用执法权、司法权谋取私利、贪赃枉法案件,立案侦查涉嫌职务犯罪的行政执法人员7366人、司法工作人员2395人。加大惩治行贿犯罪力度,对4217名行贿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比增加6.2%。加强反腐败国际司法合作,完善境内外追赃追逃机制,会同有关部门追缴赃款赃物计77.9亿元,抓获在逃职务犯罪嫌疑人1631人”。过去5年检查机关共立案侦查各类职务犯罪165787件,其中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13173人,厅局级950人,省部级以上30人。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一方面说明我国检察机关今年反腐力度的强大,另一方面暴露出我国反腐的严峻态势。
按照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根据最高检察院报告推算,09年县处级的腐败比例是48%、厅局级是40%、省部级是33%。虽然这个数字不准确,可以给予我们一些参考。包括北京大学教授张维迎都觉得这个数字太过保守,他认为按照目前5000元的标准看,在当今中国禁得起查的官员没有几个。以后,仅从广东省厅局级官员落马的速度以及重庆“艳照门”事件就可以推测一二。
二、腐败的原因
(一)公共权力寻租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旧的制度分崩离析,而新的很规章制度,法律法规都不健全,权利受到的约束和限制很少,再加上市场经济的建立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导致腐败。
(二)政府俘虏说
政府俘虏说是指,政府被某些利益集团收买,制定和执行符合他们利益的政策。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建立,在很多方面还不健全和完善,政府和市场界限模糊不清,政府缺位、越位、错位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经济人假说
所谓经济人假说,是公共选择理论一个重要的原理。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官员并不是大公无私的,他们并不是将公共利益作为自己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他们也有自己的私利,也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
(四)传统政治哲学
我国传统的政治哲学就是将政府官员看做道德高尚、为民请命的道德楷模,所以对于官员的约束主要靠其内在的自我约束,并不注重外在约束。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三、腐败的风险
(一)腐败消蚀政府权威,使民众产生政治冷漠,逃避政治。如果腐败长期得不到抑制,腐败官员不能得到应有的惩罚,民众就会对政府产生强烈不满,丧失对政府的信任。当政府官员们都在贪污受贿、中饱私囊、侵吞公共利益,老百姓势必十分不满。本来作为社会精英阶层官员,应该作为道德的楷模,为普通老百姓树立榜样,但是他们都在谋求私利,势必会造成一种不好的社会风气,普通老百姓必然也只顾自身利益,对公共事务不闻不问,长期下去,一个社会就会死气沉沉,乌烟瘴气。
(二)腐败会导致政府失灵,造成资源的无效配置。我们知道当一个人,面对利益纠葛的时候,特别是自己的利益纠缠集中的时候,做决策时就会不客观、有倾向性。官员也是人,当他收了别人好处的时候,制定决策时,就会失去科学性和正确性,这对于公共资源必然造成极大的浪费。我们知道寻租是对资源的一种扭曲配置,它本身并不创造财富,当官员出于自私动机寻租,必然导致资源错误配置、无效配置。
(三)腐败会动摇党的执政地位,甚至“亡国亡党”。政府官员的腐败,民众自然会顺藤摸瓜,将矛头指向党,认为党没有约束好党员干部,没有从严治党,这对党的权威性和合法性都会产生很大的冲击,影响的执政地位,破坏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四、反腐对策
(一)改革权力结构
众所周知,导致腐败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权力不受监督制约,太过于集中。我国目前的权力结构形成革命战争阶段,对于革命的成功和建国初期经济的恢复起到重要历史作用,但是现在已经不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并且导致腐败频发。因此,我们可以按照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所说,把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分离开来,使其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同时要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妥善处理好政府和社会、市场的关系,明确各自行为边界。
(二)制度化的监督渠道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一整套监督机制,涵盖各个方面,但是效果不好。究其原因,就是执行不到位,一些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只是停留在纸张上、案牍上。其实,如果严格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必定能够遏制住腐败的势头。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激活以人大监督为核心的监督体系,切实发挥人大监督权、质询权的作用。密切与民众的沟通,调动民间积极性,将网络反腐等民间反腐机制纳入制度化渠道,作为人大监督体系的一个重要补充。
(三)独立的反腐败机构
虽然,我国目前已建立了反贪局,但是由于其地位的独立性受到牵制,无法真正发挥作用。在我国政治机构组成框架里,反贪局隶属于检察院。检察院虽然名义上和政府平齐,都有人大选举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但是,检察院的财权和人事权有地方政府掌控。“吃人家的嘴软,拿别人的手短”,检察院的检查效力自然大打折扣。就这一点,我们可以像香港和美国学习:香港曾几何时,也是腐败不堪,但自从廉政公署建立以后,状况大为改观。这主要源于廉政公署的独立性,它对特首负责,其他任何人不得干涉其办案。美国的总监察官制度,也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四)大众媒介监督
媒体被称为“第四权力”,其在监督政府和官员,引导社会舆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我国目前还在实施新闻管制,并没有真正的言论自由。是人都会犯错,但是遗憾的是由于人的心理的一些原因,很难自己发现错误,这时有一个人在旁边给你参谋一下,你就会迷途知返。政府官员也是一样,有了媒体经常善意的批评,做起事来就会仔细考虑,三思后行。基于成本效益分析,官员就会廉洁自守,奉公守法。
参考文献:
[1]乔尔.赫尔曼.转型时期国家的政府俘获、腐败以及企业影响力[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1)
[2]过勇.当前我国腐败以及反腐败的六个趋势[J].中国行政管理,2013(1)
[3]王秦和.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院报,2006(8)
2017当前国际国内形势论文篇二
《碳金融市场:国际形势与国内展望》
【摘要】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对于环境的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温室效应”更成为了环境问题中的焦点问题。本文首先介绍由此而诞生的碳金融这一新鲜事物,分析发展碳金融是否有其必要性,在了解了国内与国际碳金融市场发展状况之后对比指出中国碳金融市场的不足和笔者认为需要改进的地方。希望通过本文来引起国家有关碳金融的政策制定者和操作者的思考。尽快将这一新生事物为大家所熟悉并能造福社会。
【关键词】排放权;碳金融;中国
一、国际碳金融市场形势
(一)碳金融市场的发展与构成
《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以来,碳金融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碳交易市场的规模迅速膨胀。2005年,全球以二氧化碳排放权为标的的交易总额为100亿美元左右,而到2008年这一数字增长到1260亿美元,四年时间增长了12倍。而2007 年开展二级市场CDM交易以来,其成交量和成交额几乎成几何级数增长。联合国和世界银行预测,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容量为1400亿欧元(约1900亿美元),全球碳交易市场容量将有望超过石油,成为世界第一大交易市场,而碳排放额度也将有望取代石油成为世界第一大商品。伴随着碳交易市场呈几何速度的增长,围绕着碳交易而展开的碳金融交易在未来必定迎来一个高速增长的阶段。随着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的蓬勃发展,各国纷纷建立碳交易市场,搭建交易平台,以期在这个新兴的金融市场中抢占先机。
(二)世界碳金融市场当前架构
碳金融市场总架构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总量限制与交易机制(Cap-and-Trade)创建的基于配额(Allowance-based Markets)的市场,包括欧盟的欧盟排放权交易市场(EU ETS)、英国的英国排放权交易所(ETG)、美国的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以及澳大利亚国家信托(NSW)交易市场四家,其中欧盟排放权交易市场占据了60%-70%的全球交易份额,并掌握着EUA(European Union Allowance)碳期货的定价权。美国虽未加入《京都议定书》,但却在全球碳市场中表现得最为活跃。美国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建立了全球第一家对减排量承担法律约束力的自愿碳交易平台,拥有VER(Verified Emission Reduction)的定价权。2009年,该市场的交易额为1228.22亿美元。通过配额交易不仅可以完成整体减排目标,而且可以将参与者的减排成本降到最低。
另一类是基于基线与信用机制(Baseline-and-Credit)创建的基于项目的市场(Project-based Markets),其市场交易基础是通过清洁发展机制、联合履行以及其他减排义务获得减排信用交易额而进行的。基于项目的市场,无论是其成交量还是成交额都比基于配额的市场要小得多,分别为后者的3.8%和2.7%。在这个不大的市场中,CDM项目减排交易占据了79.4%的份额,2009年的交易额达到26.78亿美元,而同期JI项目减排交易额只有3.54亿美元,10%左右的规模非常有限。
二、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状况及展望
(一)我国碳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
目前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的主要类型是依托清洁发展机制(CDM)的项目的交易。这一机制概括的说,就是以资金和技术换取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权。截止到2008年,中国的二氧化碳减排量已占到全球市场的1/3左右,预计到2012年,中国将占联合国发放全部排放指标的41%。
2005年6月份,内蒙古辉腾锡勒风电场项目成为我国第一个在联合国执行理事会(EB)成功注册的CDM项目,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在EB注册成功的风电项目,可带来277.7万欧元销售收入。从此,中国CDM狂潮拉开序幕。2006~2009年我国CDM项目在联合国获得的CERs签发量从140万吨碳单位跨越到11,221万吨碳单位,在世界各国获得的CERs签发量中,我国占48.35%。截至2011年7月12日,国家发改委批准的CDM项目达3,154个。作为CDM碳交易市场的卖方,我国的获准签发量在全球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事实上,中国已经被许多国家看作是最具潜力的减排市场。
(二)我国碳金融市场的发展展望
1、加大关于碳金融的宣传,更新理念,构建激励机制
对于碳交易、碳金融这个新鲜事物,我们要尽早、尽快的了解并加以运用。国家应该加大力度进行对于碳金融的宣传,使社会对CDM和节能减排所蕴涵的价值有更充分认识,同时增加这类项目的投资比重。
2、构建基于配额的碳交易市场
基于配额的碳交易市场对于我国碳金融的发展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品种上都会形成巨大的推动作用。在2010年10月27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包含着引人注目的一段表述是“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可见,随着十二五的到来,我国的碳交易市场也将揭开面纱。
三、结论
通过分析我们了解到,由于起步晚,缺乏相关专业知识,使我国在基于配额市场这一块存在很大的空洞,导致了我国碳金融产品定价权的流失。而在基于配额市场这一块,由于认识晚,CDM自身风险限制等原因,我国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但近几年这一方面的市场在中国将要迎来爆炸式的发展。
总而言之,由于种种原因限制,我国当前的碳金融市场同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但我国存在大量的碳排放供给,市场潜力巨大,资源在我们的手里,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只要国家加大对这一市场的认识,着力构建碳交易市场、培育中介市场,完善监管,进一步掌握碳定价话语权,我国一定会成为世界碳金融市场的领头羊。
参考文献
[1]戴嘉.中国碳排放贸易发展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08.
[2]王遥.碳金融:全球视野与中国布局[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3]WORLD BANK.State and Trends of the Carbon Market 2010[R].Washington D.C.2009.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国际国内形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