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政工论文>

关于创新的政治论文

家文分享

  现在一切美好的事物,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这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创新的政治论文,仅供参考!

  关于创新的政治论文篇一

  务实 创新

  摘要:张宪文是当代中国著名学者,他的学术研究主要涉及中华民国史、中国现代史和中国现代史料学等三个方面。他在史学研究领域辛勤耕耘数十载,笔耕不辍,著述等身,学术成就卓著。他还培养出了一批杰出的民国史研究后备人才,推动了民国史研究的继续发展,影响力深远。

  Abstract:Zhang Xianwen is a leader in the field of History of Republic of China . His research field contains Histor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China's Modern History and Study of China's Modern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so on. He never gave up writing and owned extensive publications to his credit.He is known as a prolific scholar whose academic achievements range over several fields.

  关键词:张宪文 中华民国史研究 学术评价

  Key words:Zhang Xianwen; History of Republic of China;review

  作者简介:范五三,男,汉族,出生于1984年。福建省三明人,现为福建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2007级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K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9-0184-02

  谈起中华民国史的研究,人们首先会提及张宪文先生。张宪文先生1954年进入南京大学历史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至今,在中华民国史这块园地里辛勤耕耘,已主编和编著多本在学术界具有影响力的著作,并在海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涉及民国时期政治、军事、中外关系、人物评价及史料学等方面的论文多篇。他不仅在中华民国史研究中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意义的真知灼见,而且在构建学科梯队,培养研究人才,指导研究方向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我国在这一领域里的领军人物。

  一、组织编写中华民国史大型学术专著、档案资料和工具书,努力填补学术空白。

  后朝人修前朝史,这可以说是中国史学撰述的一个传统。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大陆的民国史研究,走过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提倡思想解放,史学界生机复苏,推动了中华民国史研究的真正开展,中华民国史研究的队伍和基地开始形成。这一时期,张宪文以史学家特有的气魄,为了适应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的迫切需要,开始编写《中华民国史纲》,该书于1985年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出版后,在海内外学术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本50余万字的民国简史,首次全面勾勒了中华民国时期历史的全貌和体系。这部专著,体系完整,线索清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第一部大型地、系统地、全面地阐述中华民国史的学术专著”,纠正了当时许多“左”的观念与认识。《中华民国史纲》的出版,使得民国史研究的一些问题都摆了出来,推动了学术界对这些问题开展讨论,从而促进了民国史研究的繁荣与进步。《中华民国史纲》的编著成为张宪文先生民国史研究的开端。此后,张宪文在民国史领域不懈耕耘,成果丰硕。

  张宪文对民国史研究的贡献主要体现于四个方面:(一)民国史料的编撰。1985年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张宪文编著的《中国现代史史料学》,该书初建了中国现代史史料学的基本框架。从2005年至2007年12月江苏人民出版社共分两批次分别出版完成了3000万字的《南京大屠杀史料集》(共55卷),该史料汇集了来自受害者、加害者及第三方等多方面的珍贵史料,全面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罪行,是迄今为止关于南京大屠杀最详实的史料集。(二)抗日战争史的研究。2001年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张宪文的专著《中国抗日战争史(1931-1945)》,该书运用丰富的档案史料,全面阐述了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全民族反抗侵略的战争,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三)民国辞典的编撰。2001年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了张宪文主编的《中华民国史大辞典》,该书共计450万字,规模浩大,内容丰富,是联合全国民国史学界共同努力十多年的成果,可称是民国时期历史的“百科全书”。(四)民国通史的编著。2005年底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张宪文等著的《中华民国史》,该书是张宪文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研究项目的成果。全书共四卷二十八章,计220万字,是著者多年来学术研究的心血。该书以“新思路、新观点、新体系”来诠释民国历史,在大力发掘新史料的基础上,摆脱了单纯政治斗争史的研究框架,以近代中国人民追求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现代中国为主要线索,重新构筑了中华民国史的科学体系,重新认识与评价了民国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

  二、团结、组织、吸收南京地区的民国史研究力量,协同攻关,开辟研究园地,使南京成为民国史研究的重镇,

  并且注重加强与国外史学界的交流。

  历史研究需要同行之间相互交流,相互砌磋,这样才能促进学术的发展,而学者之间的交流主要是通过各种学会、研究会的活动来进行的。有鉴于此,张宪文在主持编撰《中华民国史》、《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的过程中,以宽阔的胸怀将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江苏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南京师大历史系等中华民国史研究单位组织在一起,进行集体协作研究。在张宪文及其团队的努力下,南京大学的中华民国史研究硕果累累,以南京大学为中心的南京地区民国史学者被海外学者誉为中华民国史研究的“南京学派”。

  张宪文是一位有国际影响的学者,他的学术成果受到了国外同行的高度评价。他注意与国际史学界的交流,并参考和借鉴国外的一些研究方法,曾多次赴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及我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访问讲学,出席国际会议,认识了一批国外中华民国史研究专家,与他们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学术交流。海外之行使他开阔了学术视野,初步了解外国的史学理论与方法。90年代初,他联系国内外有名的民国史研究学者,经过长时间酝酿,组成《民国研究》编辑委员会,主编出版了《民国研究》辑刊,及时传递国内外民国史研究信息,为民国史研究者提供一个学术研究和学术讨论的园地。他还主持过数次大型的民国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为推动民国史研究的发展与学术交流做了很多工作。

  三、从民国史研究的长期、稳定、发展考虑,为民国史研究培养了一批学术梯队和新生力量。

  张宪文不仅是中华民国史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也是卓有建树的教育家,在培养史学研究人才与对青年学子进行人文教育方面成就卓著。五十年来,他一直从事中国现代史、中华民国史、中国现代史史料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指导了多届中华民国史、中国现代化研究方向的硕士生、博士生。1993年正式成立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以来,在张宪文的努力下,民国史中心在学术研究与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特别是他作为该中心的主任,组织一批学者在中华民国史研究的各个领域进行联合攻关,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到目前为止,张宪文先生培养的博士生有50多位,其中不少人已成为有一定知名度的学术骨干。其中如陈谦平、陈红民等,均长期坚持中华民国史研究,并且在各自研究领域卓有成就。这一批年轻学者的迅速成长,一方面离不开他们的主观努力,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张宪文给予的培养和创造的条件。张宪文先生对研究生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为研究生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把严谨治学与自由讨论结合起来,并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国际、国内学术活动,通过学术交流提升他们的认识水准和研究视野;二是注意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与创造精神;三是帮助他们不断发掘新资料,开辟新的研究领域。

  四、张宪文的治学特色

  在研究中华民国史的过程中,张宪文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学术特点。这种独特的治学风格,是值得史学家和青年一代史学工作者学习和借鉴的。

  首先,张宪文重视资料的搜集、运用和汇编。他积极加强与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的联系,在史料的搜集上,不断拓宽范围,注意寻求、收集最新资料。张宪文对每个攻关的课题,都强调尽可能搜集第一手、原始的档案资料。如在编写《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的过程中,他组织联合攻关的学者到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国及大陆和台湾的档案馆等地广泛收集资料,并汇集了来自国内外等多方面的珍贵史料,经过七年的努力,编辑出版了3000万字的《南京大屠杀史料集》。

  其次,张宪文对中华民国史的研究是高屋建瓴地整体性的研究。在““””结束之前,民国史一直是史学界研究的一个的“禁区”。随着““””的结束,民国史研究开始解冻,但是民国史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人物、事件等个案问题和局部现象的探讨,还没有完整的中华民国全史。编写通史性著作虽然存在有很大的难点,但张宪文以一名史学家特有的气魄,联合南京地区的民国史研究力量,协同攻关,在编写民国通史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从《中华民国史纲》到《中华民国史》(四卷本),都以新史料、新方法、新观点的理念展现了民国历史的真实面貌,构建了民国史的框架和研究体系,体现了民国史的时代本质。

  再次,他提倡要忠于历史,忠于事实,坚持学术研究的科学性,强调学术研究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历史的推敲。对于当时有人在评述民国史研究中出现的无中生有,移花接木,任意编造史实等歪曲历史的偏向,他提出历史“没有史料,观点就站不住脚”,并强调要以一种严谨的学风来纠正这一偏向。因此,他的这种“治学严谨,立足于勤”的治学精神和“客观求实、审慎平允”的治史原则值得我们加以继承与发扬。

  关于创新的政治论文篇二

  创新机制与时代创新

  [摘 要] 无论对于教育、管理还是社会问题,“创新”都成为时代的关键词,特别是在高等学校,创新及创业教育正在成为教师和学生追逐的热点。可是创新究竟是怎样发生的,传统社会为什么不能创新,信息化时代为什么成了创新的时代,人才和组织以及社会如何才能持续创新以推动个人、组织以及社会的持续发展,是该文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 势科学;创新;教育学理论研究;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3)05-0005-05

  1 创新发生的内在机制

  1.1 信息势达到临界值时的非平衡相变与非线性 分岔是创新发生的基本机制

  创新过程是信息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过程,在势科学理论基础上,可给出创新的逻辑定义:“创新是系统信息势达到某个临界值时发生的非平衡相变和非线性分岔”。笔者在文献[1]中给出图1表达创新的逻辑过程,图1显示了当打雷时几千万伏的高电势发生时,电流闪光就出现象树枝一样的分岔机制,即系统在强势作用下发生的创新过程。而且仔细观察可见,大的分岔大约有30%,小的萎缩了的分岔有70%(使人感到惊讶的是,如果你捡起一根树枝数一数,也必然得到同样的结论。人们无法不相信物质世界、生命世界与人类社会的内在统一)。这与实际的创新创业只有30%成功,70%落败为风险的逻辑即风险投资的规律完全一致。

  图2表达了欧洲语言创新的分岔过程,与图1的模式完全一致,即所有的语言创新过程,都是当人们之间的交流充分发展之后,信息势达到一定临界值时发生的非平衡相变和非线性分岔。

  势达到临界值的信息空间实际上是一种混沌态的非线性空间。刘玉仙和顾琛指出“在混沌信息空间里,事物间的联系不是线性的简单的,而是复杂的,众多的因素非线性地发生作用,并因此导致一个不可预测的结果即创新,所以说混沌信息空间本身就具有创新的特性”[2]。

  实际上,由势所推动的这种创新的内在机制,智慧的中华民族早有直觉,传统文化中有关势的论述形象地描述了创新发生的逻辑过程,这就是:“蓄势待发→势不可挡→势如破竹→创新分岔”。

  “蓄势待发”是信息积累和融会贯通的过程,即组织或个人的有效学习(有效学习指学习过程是融会贯通的)过程;“势不可挡”是信息在积累和融会贯通中信息势不断增长达到临界值时的状态,这时组织或个人产生了种种新的发展的有效选择,而且信息势达到了“势不可挡”的选择态势;“势如破竹”则是组织或个人具体实施选择即创新的过程,这时的创新已经“水到渠成”,新知识“势如破竹”般地涌现,显现出选择创新后的新局面。

  各种创新产品的不断上市,显然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科技信息势越来越大进而达到某种临界值后的相变和分岔;各种新职业的不断涌现,显然是经济生产的不断发展使不同的经济成分差别越来越大、联系的越来越紧,从而使经济信息势越来越大,进而达到某种临界值使分工产生的相变和分岔。不仅如此,在表达个人能力的素质层次上,由于社会交流和竞争的发展,使人们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大、联系越来越紧,人们接受的信息的差别也越来越大、联系越来越紧,从而使个人成长中的信息势越来越大进而达到了分岔和相变的临界值,致使传统素质的“德、智、体、美”对称发生破缺,产生相变和分岔,形成新的对称。“德”分裂为“进取”和“处善”的对称,“智”分裂为“理论”和“实践”的对称,“体”分裂为“身体强壮”和“心理健康”的对称,“美”分裂为“高雅”和“随俗”的对称。由此,素质评价的四维标准相变和分岔为八维标准,传统的以“爱”为“恒等元”的“德、智、体、美”五阶和谐素质泛群分裂为现代以“爱”为恒等元的“进取、处善、理论、实践、身体强壮、心理健康及高雅与随俗”九阶和谐素质泛群[3]。

  应用势科学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当今社会的种种问题和现象,可以发现,营造信息强势是一切创新和发展的共同机制。创新,简单说就是想法多。什么人想法多?钱越多势越大想法越多,想干的事越多;权越大势越大想法越多,干什么都能干成;知识越多势越大想法越多,干成事的方法越多。没钱没权又没知识可能就没想法了,因为有钱有权有知识的人能够作为创新干成的事,对他来说可能都是风险。然而,不能忘记信息人是六维的[4],“钱”、“权”、“知识”是可以测度的三维显势,能够显而易见地用来创新,而三维难以测度的潜势“情感”、“艺术”和“虚拟抽象”,虽然不能直接用来创新,但这种潜势潜移默化的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显化为知识而实现创新。例如,对于情感势来说,一个人若能对喜欢的某些事一如既往、持之以恒地倾情关注,就可能将他人不能发现的差别巨大的事物联系起来,进而发现规律抓住机遇,实现创新。

  1.2 量子势产生量子化是时代创新的内在机制

  信息化社会,创新与分岔的另一个重要根源在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关系不对易而产生的量子势。洪定国教授指出:“量子势是一切量子效应的唯一缘由。”[5]创新的内在机制,不但来自经典势产生的非平衡相变和非线性分岔,而且也来自于量子势产生的量子化。物理学中的“量子霍尔效应”提供了一个直观的模型:当通有电流的导体或半导体置于与电流方向垂直的磁场中时,在垂直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上的物体两侧之间会产生一横向电压,这种现象称为霍尔效应。横向电压与电流之比叫做霍尔电阻。1980年,德国物理学家冯克里青(L.V.Klitzing)在强磁场(即强磁势)下研究霍尔效应,发现霍尔电阻与磁场强度(磁势)不再是线性关系,而是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大作台阶式的变化。电阻平台的高度与物质特性无关,它是量子化的,只能取一系列整数值,故称为量子霍尔效应。冯克里青由于这项发现获得198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量子力学中,由于要素之间的关系不对易,即 ,构成所谓的量子化条件而产生了物质世界的量子化。在信息化社会,信息不对称导致了种种关系不对易,即通常人们实际感觉到的“你找他和他找你不一样”,产生了社会量子势(一般说来,对两个联系紧密的对象之间的差别,两个对象的判断是一致的,构成经典势,如果两个对象的判断不一致,就产生量子势),从根本上催生了社会的量子化,成为许多不可观测的具有内在几率性结构的创新和风险的内在根源。社会量子势产生的内在创新与风险机制是一个深刻的与量子力学理论和思想有关的问题,虽然需要许多专业的知识铺垫才能得以逻辑化的理解,但与人们日常的概念和感悟也不是毫不相干的,其中一个可嵌入性的概念是“机会效应”,简单说就是,一件按照一般规则不可能成功的事,但由于某种“机会效应”就可能成功了。按照量子力学的说法就是,一个小于量子“势垒”能量的粒子也可能越过“势垒”。有关社会量子化的内容参见文献[4]。   2 创新的时代特征

  2.1 时代创新的本质是信息化与制度化将不同资 源要素紧密联系起来营造了强大信息势

  传统社会难以创新的根本原因在于传统社会是一个物理阻隔、信息阻隔、技术稳定、产品单调、消费不变、心理趋同的社会,即一个自给自足、几乎没有交换而联系松散、差别微小、社会信息势极其微弱的社会,保持着平衡线性而没有相变和分岔的社会。

  信息人社会成为一个创新的社会的本质在于信息化催生了全球化。全球化的本质是用同一种信息将世界不同文化的人们紧密联系起来,以统一的标准和统一的“游戏”规则将差别巨大的区域经济及生产要素紧密的联系起来。紧密的联系产生强烈的作用,使各区域经济的个性化差别更加显著,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加上不断个性化的差别,全球化营造着双向增强的信息势,将信息人社会的各个领域推进到“非平衡非线性作用”的临界值,各种各样的“非平衡相变”和“非线性分岔”油然而生,创新成了时代的主题,推动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类文化的日新月异。

  适应全球化浪潮的趋势,中国采取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在体制内部营造了信息强势。当大家都一样贫穷的时候,人们之间既没有多大差别,也没有更紧密的联系,“货币信息等位”使个体之间的联系和耦合松散,谁都不可能依赖谁,谁也不可能吸引谁。当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时,富起来的和贫穷的之间有了货币信息的差别,产生了“货币信息梯度”,由于货币信息的格式化功能——货币信息是一切有意义事物的价值尺度和衡量标准,使人们在信息心理上产生了耦合、交流、协作的冲动和欲望:富人希望与穷人合作能使财富发挥更大的作用并且在雇佣劳动中增殖;穷人也希望与富人结伴,在富人的投资中就业,并且寄希望于获得机会脱贫致富。所以,货币信息带来的差别没有使人们之间的联系松散,反而使人们之间的耦合紧密,而且在紧密联系和耦合中,不同等的劳动和不对称的信息交流(信息作用)又使穷人和富人之间的差别进一步加大,如此螺旋式循环,信息势越来越强,经济发展就越来越快。同样,信息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使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差别、文化差别甚至资源差别越来越大的同时,也使世界人民的联系越来越紧,而在这种联系中的交流(信息作用),又使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差别、文化差别和资源差别进一步加大,世界范围内的分工更加细化和专业化——其表现形式就是各种形式的创新和创业,从而推动着生产效率的不断提升。所以全球化必将使全球信息势越来越大,推动力越来越大,创新分岔越来越多,世界经济发展将越来越快。

  保持政策和制度的先进性、连续性和稳定性是公共管理营造信息强势的根本途径。因为只有政策和制度的先进性才能赢得民意,才能将更多的人联系起来营造行政信息势,而政策和制度的连续和稳定则能将社会不同领域的发展有力的统一起来,将每一领域中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的发展紧密的联系起来,营造一种行政和政策信息上的信息梯度、信息导向,产生强大的行政信息势,推动各个领域的创新和发展。如果政策和制度不够先进而不能赢得民意,民众必将涣散而不能形成势,如果政策和制度不连续、不稳定,一会这样,一会那样,行政信息就失去连续性,没有内在联系的信息导向就无法形成信息梯度,不能造就信息势,就无法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解决农村和城市的二元结构。我国农村和城市的二元结构成了信息不能连续贯通的最大障碍,并从根本上影响了国家整体的信息造势。只有将二元结构一体化,信息才能连续,不同的社会信息要素才能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营造更大的信息强势。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解决中国城乡的二元结构,然而社会问题和体制习惯产生着严重的阻碍,像经济学家说的:农村问题是经济接纳,社会排斥。

  成都市推行的城乡一体化规划战略,是发展中营造信息强势的极好实践。其主要内容是三个集中:企业向产业区集中,增强了企业之间的联系,同时促进了企业之间的个性化差别,营造了行政信息势;土地向规模化使用集中,增强了土地的统一(联系)使用,同时促进了多种经营,营造了制度信息势;人口向城市集中,增强了个体之间的联系,同时促进了人的个性化和专业化发展,营造了创新创业的信息势。所以三个集中在人口、资源和产业三个方面造就了强势。加上农村征地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将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一体化,造就了一个从城市到乡村的一体化发展的行政信息强势。

  在同一个时代开放的深圳和厦门的发展现状提供了一个制度创新推动发展的极好案例。深圳发展的如此迅猛,而厦门却远远落后。同是沿海地区,差别如此巨大的原因就在于当初厦门和深圳与香港和台湾的经济差别大致一样的情况下,深圳离香港距离小联系紧,经济信息梯度大,经济信息势大,动力强劲,必然发展迅猛,而厦门则离香港的距离太远,联系松散而形不成信息强势。设想一下,如果能将与厦门相邻的台湾一体化,将台湾与厦门的巨大经济差别联系起来,必将营造强大的信息势,则厦门的发展将不言而喻。

  2.2 广泛的信息交流营造持续增长的信息势为创 新提供着不竭的动力

  21世纪网络的迅猛发展,成为人类梦想追踪上帝步伐的一个重要途径——手指一动全世界就连在了一起,产生着几乎接近上帝那样的无所不知的效果——互联网络营造了极大的信息强势,对年轻一代(信息人)的吸引力前所未有。实际上,每一种新的交流方式的诞生,都营造新的信息势,提供新的动力机制,从而有力地促进生产和社会的发展:地中海水路交通——“水网”的兴起,将古希腊周围不同文化的人们紧密的联系起来,产生了文化信息强势,催生了古希腊文明的诞生;各国公路交通——“路网”的发达,将内陆不同民族的人们紧密的联系起来,造就了新的信息强势,催生了工业文明和商业文明;电报、电话交流——“电网”的发展,进一步增加了全世界各民族的联系,造就了更大的信息强势,带来了世界经济的繁荣;“互联网”的诞生,彻底突破了传统物理时间和物理空间的障碍,催生了一个被称为“超文本”化的“赛博空间”,只要你输入一个与你的核心主题相关的关键词,各种“连接”和“超链接”将各种有关的问题和讨论及研究信息即刻汇聚起来,唯一重要的就是个人对信息融会贯通的能力及驾驭和统摄这些信息的水平和能力,形成对每一个人原有知识结构或内在信息势的真正挑战。“赛博空间”将全世界人民连成一体,造就了前所未有的信息强势,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动力机制,必将催生更高层次上的创新和发展。   从水网、路网、电网和互联网不断营造的信息强势中,全世界的人口交流、商品交流、信息交流和文化交流迅猛发展(在位势大的地方,水也(交)流的又急又快),然而,频繁的交流又使差别越来越大,进一步增强了信息势。这种循环往复、螺旋式增强的信息势的运行机制,为全人类的创新和发展提供着不竭的动力。

  除了水网、路网、电网和互联网之外,“诚信网”是信息人交流的根本基础,美国经济几十年的持续发展,除了得益于各个方面的迅速流动外,企业及个体之间的诚信网络也是一个重要方面。中央2台报道,2005年美国企业之间的负债时间平均只有几天,而我国企业间平均负债90天。由于信用的缺失,企业间的持续负债大大阻碍了企业之间的联系和交往,削减了企业整体的发展态势。

  在科技领域,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来自学科之间的交叉和交流,学科交叉的本质是在更深的层次上将差别更大的不同事物联系起来,将差别更大的不同问题联系起来,甚至将差别更大的不同机制联系起来,营造着更加强大的科技信息势,催生更多的技术分岔,社会层面上的表达就是科技创新。

  3 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3.1 信息化为人人打建了创新的平台

  实际上,网络化和信息化为人们提供了各种各样寻找联系和加强联系的工具,营造了一个人人可以创新的平台,创新不再是学者的专利。说句风趣的话,在信息化的这个平台上,人们只要倾情关注、一如既往,真有可能“一不小心就创新”!

  乍看起来,在能不能创新的问题上,人们在不同的领域差别很大。同一个人,在某个领域可以连续创新,而在别的领域则一事无成,而另外一个人则可能恰恰相反。归根究底在于不同的人由于个人爱好、兴趣特征和知识背景的不同,对于不同领域的留意和关注程度不同,长期的留意和关注就会抓住某些有关细节的信息,正是这些细节信息将差别很大的问题和事物紧密的联系起来,营造了信息强势而产生了创新。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在微分几何领域的成就举世闻名,然而他说自己对音乐没有感觉,跑百米不如女生。而且面对记者采访交流之际,他说自己此时此刻脑子里想的还是数学。在2007年11月中央音乐台播出的“寻找贝多芬”的节目中,新东方的徐小平说,像贝多芬这样的人,不可能去休闲打高尔夫球。著名围棋大师聂卫平说,这些人不可能有什么业余生活,就像他下棋一样,无论什么时刻想的都是棋。80后的亿万富翁大约三分之一没有大学学历,以至马云在“赢在中国”的创业大赛中点评时说“创新与学历无关”,重要的是持久的激情。这些话虽然有点偏悖,但的确表明了创新的根本就在于持之以恒的激情和一如既往的倾情关注营造的信息强势和情感强势。爱因斯坦作为一个非专业研究的业余人员,可以作出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创新之一“相对论”,在于他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想着“人们要是能够追上光速的话将会是什么样子?”。所以,观察一个人能否成功,不能看他上课的时候学什么、上班的时候干什么,更主要的是要看他下课的时候想什么、下班的时候干什么以及所有业余时间想什么干什么,就像看一个人生活的质量,不能看他上班时候的状态,要看他下班的时候和所有业余时间的生活。

  实际上,从打工仔到博士,人们的创新在不同层次上进行,无论有没有学历,你只要一如既往、持之以恒的倾情关注和分析探索某些事或问题,别人找不到的机制你就可能找到了,别人联系不起来的事物和问题,你就可能联系起来了,别人发现不了的规律你就发现了,因而,别人干不成的事你就可能干成了,这就是创新。由此看来,那些学历不高的房地产富翁的成功就不是无缘无故的了。当人们问房地产大碗潘石屹如何成功之时,他回答说:总在晚上到某些高地观察哪灯火明亮,就将楼房往哪盖,就成功了。显而易见,做这种事可能用不着博士。为此,法国学者西蒙娜在上世纪50年代就批判科学在“一定程度上是用来愚民的”[6]。

  3.2 科学化与信息化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动力

  科学化和信息化发展到今天,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是不言而喻的。科学化营造着二维信息强势:一方面科学的专业化发展使各种差别巨大的事物或问题在纵向上联系的越来越紧密,造就着纵向上的信息强势;另一方面科学的交叉性和融合性发展使差别巨大的事物或问题在横向上联系的越来越紧密,造就着横向上的信息强势。信息化也营造着二维信息强势:一方面信息化使技术和各种交流突破空间的隔阂,将全世界紧密的联系起来,在物理空间上造就了信息强势;另一方面信息化使技术和各种交流突破时间的障碍,越来越可能实现紧密的同时性联系的同时,又使区域差别越来越大,在物理空间和时间上造就了信息强势。科学化和信息化造就的四维信息强势推动着时代进入非平衡非线性社会,为创新提供着不竭的动力,因而非平衡相变和非线性分岔将成为时代创新的基本特征。科技创业、教育创新及管理创新将是发展的基本模式,人们担心的环境问题、能源问题都将在连续不断的、愈来愈快的创新中迎刃而解,过去由于技术的长期稳定带来的生产收益的边际效应导致的不可持续发展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

  参考文献

  [1]李德昌.势科学视域中的学习能力与时代创新——势科学与现代教育学理论研究之一[J].教学研究,2009,32(2):5-8.

  [2]刘玉仙,顾琛.混沌信息空间信息组织面临的挑战和机遇[J].情报科学,2004,22(6):668-671.

  [3]李德昌.信息人社会学——势科学与第六维生产[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32-144,174-218.

  [4]李德昌.集约型教育的核心:对称化教育目标及对称化素质——势科学与现代教育学理论研究之七[J].教学研究,2011,34(6):4-7.

  [5]戴维玻姆著.整体性与隐缠序——卷展中的宇宙与意识[M].洪定国,张桂权,查有梁,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12.

  [6]梁艳华.现代科学与社会危机———西蒙娜韦伊对现代科学的反思[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11):66-69.

  Innovation mechanism with The Times--11 of the shi science and pedagogy theory research

  LI De-chang

  Abstract Whether for education, management or social problems,"innovation" has become in the era of key words,especially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becoming the hotspot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chase.But how innovation actually happened,why can't traditional social innovation,information age why become the era of innovation,personnel and organization as well as the society how to continuous innova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s,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e main problems.

    211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