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心理健康论文>

心理学论文参考范文(2)

坚烘分享

  二、调查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调查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了解被调查者的有关情况与信息。采用无记名方式,运用抽样的方式对浙江省嘉兴、台州、湖州三个地区4所高职院校的269名主要从事教学和科研的专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同时走访其中部分教师与其交谈。共发放问卷269份,回收254份,筛选出有效问卷254份,有效率94.4%。

  (二)调查工具

  本调查所使用的测量工具是自编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调查量表》,问卷涉及被调查教师的个人背景资料、职业压力的来源(教育制度、学生行为、人际关系、工作负荷、自我实现、社会地位等)等方面的内容。量表采用5点分数(1=没有压力,2=轻度压力,3=一般压力,4=中度压力,5=重度压力),理论分数范围是20~100分,得分越高表明压力越大。经验证,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实际研究。

  三、调查结果

  (一)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压力现状

  调查首先分析了几所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压力现状。在调查中,根据被调查教师在职业压力题项上的得分,把教师感受到的职业压力强度划分为没有压力、压力较轻、压力较大和压力很大四个层次。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在被调查教师中,有4%的教师认为自己基本没有感受到职业压力;有14%的教师具有较轻的职业压力;有57%的教师具有较大的职业压力,这一比例已过半数;有25%教师具有非常大的职业压力,这一比例接近三成。以上结果说明:在高职院校中,大多数教师都有较大的职业压力(职业压力较大和非常大的教师占到被调查教师的52%);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而接近三成的教师有非常大的职业压力。如图1显示:

  (二)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压力状况的差异

  1.学历上的差异。本科学历的高职院校教师压力最大,其次是硕士研究生,压力最小的是博士学位的教师,由此可见,学历较高者其职业压力相对较小。现在高职院校对教师学历上的要求都在逐步提高,往往要求学历未达标者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学历进修计划。另外,职称晋升对学历也有硬性规定。这些无疑增加了这部分教师的压力。如图2显示:

  2.年龄上的差异。不同年龄的教师在人际关系、职业发展与体制、组织氛围和工作一生活冲突方面都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总体看来,年龄在31―40岁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压力最大,其次是41―50岁的教师,30岁及以下和50岁以上的教师职业压力相对较小。31-50岁这个年龄段的教师人群,他们大多处于事业发展的鼎盛期,同时还面临着工作和家庭的双重负担,多种角色使他们不胜负荷,因而呈现较高的职业压力。这与以往的许多研究结果相似。如图3显示:

  3.职称上的差异。不同职称的教师在工作角色、人际关系、职业发展与体制和工作与生活冲突方面的压力表现出非常显著的差异。具体看来,讲师和副教授在这几方面的压力要明显大于助教和教授。因为前者大多属于各学校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教学业务和科研能力强,领导往往委以重任,自身也想谋求更大的发展,所以他们事业心强,工作上投入时间和精力多,对家庭照顾少,人际冲突多,这些因素都形成了压力源,职业压力自然就升高了。如图4显示:

  (三)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压力的主要来源分析

  在调查问卷中,我们列举了导致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压力的各种因素,要求被调查者参照问卷中所列举的各种压力因素,根据自身感受到的压力的不同程度,由轻到重进行填写。

  根据对几所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压力源的调查情况,经统计分析后得出以下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看出,目前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压力主要表现在6个方面,按“压力值”大小依次为:工作负荷压力、社会地位压力、学校教育管理压力、学生行为压力、自我实现压力、人际关系压力。

  四、问题与讨论

  (一)社会地位对职业压力影响原因分析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大幅度扩张,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通过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现的。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高职教育又面临诸多的发展困难和挑战。社会偏见对高职教师的职业声望形成不良影响:一方面,国家、地方对高职教育的发展缺乏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地方上更多的精力是集中举办中小学名校上。有的高职院校办学条件简陋,高水平的师资缺乏,生源不足,处于举步维艰的境地。另一方面,当前高职教育尚未得到社会(尤其是广大考生和家长)的认可,在许多人的观念中,高职教育还是“二、三流”高等教育,不能与普通高校相提并论。行业企业对高职院校教师业务知识、科研开发、项目攻关、实践能力的不信任感,带来教师参与地方经济建设的难度。家庭、朋友对高职教育的理解度、支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自豪感。

  (二)学校管理对职业压力影响原因分析

  1.当前,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成了区分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手段,也成了高职院校塑造社会形象和获取政府(行业)加大投入的重要平台。但评建工作对高职院校以及师生提出了一些新要求、带来了新压力,很多高职院校为了在评估工作中取得理想成绩,几乎是穷尽了各种办法,而作为评估主体参与者的广大教师则处在了巨大的压力之下,出现了一些虽不普遍却也并不罕见的令人担忧的负面现象:如教师工作倦怠、评估检查时消极应付、缺乏激情等等,这与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初衷相去甚远。

  2.学校的岗位考核和评估体系。在许多高职院校教师看来,学校的岗位考核指标是带来职业压力的直接因素。每年除了要承担大量课时的教学任务,还规定必须要发表一定数量、一定级别的学术论文或著作,承担一定档次的科研课题。大部分高职院校甚至将此规定列入每年的常规工作考核,直接与教师的收入甚至岗位挂钩。一方面使已承担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师产生较严重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也使原本偏向于科研的高职教师产生潜在的心理困惑――盲目追逐社会热点而迷失自己的学术思维。虽然目前高校普遍以科研取向来决定教师的职称升迁,但大学育人功能要求而设置的教学评估体系(包括学生测评、同行考评、领导考核)也造成大学教师的心理压力,其中学生的测评具有量化指标。许多高职院校都很重视学生评教,把评教结果看作教师教学质量好坏的很重要的评估因素。而高职院校教师所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具有独立思维和情绪普遍不稳定的青年大学生。

  3.社会对高职院校教师的高要求、高期望和教师所承担的多重角色。“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既肩负着道德和技能的压力,又背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责。教师职业负有重大的社会责任,社会对教师的期望甚高。高职高专院校一般都强调“双师型”教师的素质,既要在该领域理论基本熟悉,在实际操作方面也要很熟练,最好具备企业工程师的素质。

  教师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教师要扮演多重角色:知识的传授者、班级集体的管理者、学生的榜样、家长的代理人、学生心理保健者、学生的朋友、教育科研人员等。“就业导向、产学研结合、双师素质”加大了高职院校教师的工作难度;高职教育特性对教师的招生、就业指标任务,带来了教师的非教学任务日趋繁重。

  (三)学生情况对职业压力影响原因分析

  由于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入学分数要比本科院校低很多,有相当一部分是在与本科类院校无缘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无奈的选择。生源素质下降,招生来源于不同层次学校,导致学生群体差异较大,学生的素质特别是文化课的成绩是以后教师在教学中的最头疼的问题,给教师带来教育教学的难度。学生心理压力、就业压力、生活压力,给班主任工作带来日常管理工作的难度。这一过程的长期性、复杂性常常使他们产生厌倦感,感到较大压力。

  (四)工作负荷对职业压力影响原因分析[2]

  一般教师的工作时间要比其他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工作人员长得多。虽除了繁重的上课任务外,还要精心备课,给学生批改作业,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即使是寒暑假也难得好好休息,要完成各种培训、进修、下企业实践锻炼等活动。用教师的话来说就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高职院校由于其教育的职业属性要求,教师的来自各方面的工作负荷正逐年增长。

  (五)人际关系对职业压力影响原因分析

  人际关系压力是指个体在与其他个体的接触过程中所带来的压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成了组织中主要的压力来源。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促进个人和组织目标的实现,而紧张的人际关系就会促使教师产生相当的压力感,对于那些社交需求较高的教师来说,这种情况尤为普遍。高职院校教师由于工作性质和任务的关系,生活圈子相对窄。接触对象主要是家人、同事和学生。高职院校教师自身业务水平提升、繁重的教学任务,使教师疲于应付,与同事、学生交流随之减少。同事间关系淡漠、师生交往呈现功利化倾向。在这种人际交往的状况中,易产生心理压力。

  (六)自我实现对职业压力影响原因分析

  自我期望值越高,与现实的冲突就越激烈,则产生的职业压力就越大。教师作为独立的个体,其价值观、个性对压力源的认知都是独一无二的。在同等的压力下,个人的主观体验是不同的,这与教师个人的人格因素、认知方式、个体处事方式、年龄、受教育程度、能力水平等变量有关。科研业绩、技术成果成为高职教师技术职称(技能)晋升等级要素的瓶颈。对大多数教师来说,都对自己的职业有一个正确认识,有坚定的信念,热爱教育事业,并愿意为之努力和奋斗。但也有部分教师受到影响,他们不能以平和的态心正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另外,高职院校教师文体活动减少带来了身体健康素质下降,形成心理负担,有研究显示,教师群体中有相当数量的教师存在明显的强迫症状,其言行表现为对人对己谨小慎微、求全求美等。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压力来源于多方面因素,既与整个社会环境有关,也与学校自身文化与组织管理有关,还与教师自身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关。因此,有效应对教师职业压力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做出努力。

  五、缓解压力的对策

  (一)社会方面

  中央和地方政府应该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社会正确认识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的重要作用。政府与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资金、政策法规的有力扶持,从宏观制度上保障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和生活质量。要建立合理的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制度,加大对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政策、项目和资金扶持,重视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素质的培养,缓解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压力。要重视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问题,建立有别于普通本科院校且符合高职院校教师实际情况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师职称评定制度。

  (二)学校方面

  首先要建立更加科学、更加人性化的学校教育管理制度,建立民主宽松的环境,通过各种渠道让全体教师参与管理,完善高职院校教代会制度和工会制度,维护高职院校教师的合法权益,而关于职称评定,改善福利待遇等热点问题,要增加透明度。对于教师成绩与考核等热点问题,要立足现在,面向未来,重在发展。

  其次建立专业化的学生辅导员管理队伍,尝试建立专兼结合的班主任制度,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一步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做好师资规划,从制度上保障教师的职业能积极性,迅速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从学生层面减少教师的心理压力。通过实施“教授工程”、“双师工程”、“访学工程”等多个有利教师成材成长的制度,通过多种培养渠道来支持教师个人职业发展。

  第三要创造更加舒适的工作环境,优化校园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而现代化的办公条件则能够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有利于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提高心理舒适感。

  (三)个人层面

  高职院校教师要正确认识压力,要认识到压力及其反应不是个性的弱点和能力的不足,而是人人都会体验到的正常心理现象,正确认识压力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变压力为动力,不断提高自身抗压力和挫折的能力。

  首先要提高自身素质。高职院校教师要以终生学习观念武装自己,不断提高知识修养和实际动手能力,保证知识传授的时效性和技能传授的实用性,积极开展与职业技术教育相关的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缓解教研压力。其次要采取积极的压力应付模式,自觉调整自己,转变观念,主动参与竞争,适度宣泄压力,多参加体育活动,促进身心健康。如做体操、听音乐、看电影和戏剧,与朋友一起户外出行、聊天、参加各类文体活动等。并在活动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广泛的兴趣爱好以及平和淡泊的人生观。

  近年来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压力愈来愈大已是不争的事实,长此以往,高职院校知识分子身心健康以及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将会受到影响。所以,高职院校教师所面临的职业压力应引起全社会的充分重视,认真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切实减轻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压力,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依林.刘海燕.教师职业压力研究综述[J].教育探索,2006(6).

  [2]马晓燕.高校教师职业压力现状调查分析[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10(1).

看过“心理学论文参考范文”的人还看了:

1.大学生心理学论文参考范文

2.心理学论文综述范文

3.心理学论文范文参考1500字

4.心理学论文范文1500字

5.大学心理学论文范文

2828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