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少年心理健康论文(2)
浅谈青少年心理健康论文篇二
《浅谈培养青少年健康心理》
摘要: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是有幸福感,自尊感的。目前我们的青少年心理不健康较多。由此产生的过激行为也种种。比如:玩游戏,电脑受阻,用跳楼,绝食威胁人,恋爱不成采取报复或自杀手段,为达到个人欲望或目的,不惜以极端方式欺骗老师或家长,种种迹象不难看出,当代青少年心理存在严重的失衡和错位。针对这些心理有障碍或不健康的学生,最好的方法是克服挫折,其次是学习应付挫折,容忍挫折,以达到良好适应,维护心理健康。
关键词:心理健康;青少年;自控能力
所谓健康心理是指个人在其适应过程中,能发挥其最高的知能而获得满足。感觉愉快的心理状态,同时在其社会中,能谨慎其行为,并有敢于面对实现人生的能力。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是有幸福感,自尊感的。能与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并适应环境,在环境中自我独立,它具有真正的民主态度,创造性的观念和幽默感,诚实不盲目附从等等。而目前我们的青少年心理不健康较多。由此产生的过激行为也种种。比如:玩游戏,电脑受阻,用跳楼,绝食威胁人,恋爱不成采取报复或自杀手段,为达到个人欲望或目的,不惜以极端方式欺骗老师或家长,种种迹象不难看出,当代青少年心理存在严重的失衡和错位。据有关研究报道:“我国青少年有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三十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个别学生还相当严重,这种问题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还有上升的趋势.”那么作为一名职校的教师怎样面对这些学生呢?
我们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障碍,心理不健康的原因及表现。
一、青少年心理处于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与能力,性格不稳定,不成熟期。他们应付环境变化的主管心理水平和心理状态较差,即承受力较脆弱,再加上客观事实的认知水平低,社会阅历浅,辩证思维相对薄弱,对周围人和事缺乏客观的全面的认识,看问题易于片面化,绝对化,加之情绪易起伏,自我调节能力差,倘若此时再缺乏正确疏导,是其发泄,这就不可避免导致他的行为易被非理性观念所支配,将困扰的情绪毫无控制得加给他人或施暴于人,产生恶果。
二、人际关系协调不够。和人群经常有所联系,并与他人维持良好的关系,是人类的基本要求。如果人际关系处理不好,不仅生活适应发生困难,破坏了主管的幸福感,而且也无法透过人际关系来达到满足其他需要之目的。可见人际关系是决定人类生活是否幸福及适应是否良好的主要因素。它对青少年尤其重要,良好的人际关系更能促进心理健康,而我们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具有自私和孤傲,懒惰特征的较多。自我意识很强,很少顾及别人感受,与周围人的关系,不外乎顺服型,对立型,功利型,退缩型,均衡型等,而这些都不是健康的。这些关系的最大障碍是焦虑感和不安全感,心中缺乏关爱和尊敬缺乏坦诚和开放,这就给我们发出信号,对于学生人际关系,我们必须适时适地给与必要的帮助和辅导。总之,纷至沓来的各种压力使青少年心理承受力达到极限,他们缺乏必备的心理耐力,缺乏自控力,心理能量又无法释放,生理特点又捉摸不透,于是陷入双重危机,又不能面对现实,怀疑一切、抱怨一切。不是嫌老师处事不公、同学不好交往。就是嫌家长难沟通,精神陷入崩溃边缘,难免做出消极决策或出乎意料的事。
针对这些心理有障碍或不健康的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好,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这一切都基于教师的楷模形象。因此,教师本身要保持身心健康,即:“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力求客观的态度,不可固执己见,应尊重或接纳他人意见。同时还要不断奋发上进,乐于从事教育事业,乐于与学生亲近,把外树形象与内涵素质结合起来,以良好的师风师得感召和熏陶学生,提高育人可信度,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服务意识,创造出尊重、信任、宽容、友爱的新型师生关系。
预防和矫治心理疾病,最好的方法是克服挫折,其次是学习应付挫折,容忍挫折,以达到良好适应,维护心理健康。
一、培养自控能力,形成良好品德,
在我们的德育工作中,要帮助学生学会认识自我和控制自我,培养学生自爱爱人、自信信人、自尊尊人、自助助人的好习惯好行为。对人生难免的挫折采取乐观进取的态度,有困扰情绪,以不伤害他人为原则,采取社会所允许的方法或向好友倾吐。适度调整或改变无法实现的欲望,设定符合自己的适度理想,诚实估计自己做适合自己的事情,那我们就会拥有一颗轻松、愉快、健康的心情。
二、善于寻找机会释放消极情绪。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要为学生树立一个表达情绪的榜样,想方设法接近学生,知其所想所为,营造宽松的情境,寻找合理宣泄消极情绪的场合。鼓励他们多参加有文化气息的积极性的活动,以美化心灵,净涤身心,参加有益身心的团体活动,培养社交习惯。以此增强他们战胜挫折的勇气与信心,提高他们自主意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的目的。同时,也使他们学会做事,学会沟通,学会合作,学会生存,有能力掌握自身的命运,使人格健全。
由此所知,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取决于人的心理承受力的强弱,而人的心理承受力的强弱又不是与生俱来的,不可改变。因此,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只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对这个高度问题重视科学引导,对症下药,就会有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朱敬先. 《健康心理学:心理卫生》 教育科学出版社,第1版 (2002年1月1日).
浅谈青少年心理健康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