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辅导员作为班级管理的一线工作者,对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一:篮球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摘要:大学生是国家重点培养的对象,未来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不再局限于技术和能力的需求,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了一定的要求.然而篮球运动作为大多数人喜爱的运动,它不仅仅可以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还可以锻炼人的意志,让人们在球场上找回自信和快乐
关键词:运动;大学生;心理健康
前言:
在这人才紧缺的21世纪,大学生的心里健康问题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浅析篮球运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会有什么影响.篮球运动,作为奥运会的一项比赛项目,它所考验的不只是人的体能和踢球的技巧,更多考验的是一个人的内心以及团队精神.俗话说人多力量大,团结就是力量.没有篮球比赛是可以靠一个人打赢的,这有团队间相互配合加上个人精湛的球技才能打造出冠军团队.这充分的证明,在当代,除了注重个人的能力外,更注重的还有团队能力.只有内心足够强大、懂得团队协作精神的人才打好一场球.人生就好比一场篮球比赛,个人的努力加上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合作才能演绎出更精彩的人生.这也侧面显示了篮球运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很大.
1篮球运动
篮球运动起源于189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帅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篮球运动也逐渐完善.如今,篮球运动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特别是对于大学生而言,篮球运动是他们的主要运动项目.大部分高校每年都会举行篮球运动比赛,通过比赛选拔出最优秀的团队.看似简单的篮球运动却有很多讲究,它考验的是一个人的韧性、团结能力和良好的心态,胜不骄、败不馁.
2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在家人、老师、同学和社会的压力下,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也非常的大,有的甚至很极端.
2.1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里
2.1.1自卑心理生活所带来的压力是不容小觑的,很多大学生都来自农村,带着家庭背景的自卑,他们来到了大学,过上了一直向往的大学生活.可是与此同时,问题也随之而来,高额的学费已经成了家里的负担,为了更好地生活很多大学生选择了半工半读的形式继续学业.这使一些大学生在无形中形成了自卑的心里.这种心理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是不利的,并且也会影响学业和参加学校活动的积极性.
2.1.2攀比心理一些大学生在与同学和室友接触的过程中形成了攀比心理,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里,大学生攀比心理的形成的主要因素来源于社会、家庭、个人多方面的影响.大学生攀比现象随处可见,甚至愈加强烈,攀比之风在校园内盛行开来,这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来说百害而无一利.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明白攀比不同于竞争,攀比与嫉妒有着密切关系,是一种不健康的心里.
2.1.3跟风盲从心理跟风盲从就是没有主见的现象,它是一个人从意识和判断力上都跟从多数人的行为方式的现象.这种现象是很多大学生的通病,也是比较堪忧的现象之一.很多大学生都会认为多数人的想法就是正确的,所以有的人看别人不学习他也不学,别人逃课他也逃课,甚至歌厅和酒吧竟然成了风靡一时的娱乐场所.这种现象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摧毁一个人.一个多数人都很认学的班级可以带来好的学习风气,有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很可能成就一个以前从不学习的人.然而一个充满娱乐、逃课的班级也很容易带坏一个人,所以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我们应该学会判断是非,应该有自己的主见,无论在生活或是学习中,都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敏锐的判断能力,在是与非面前做出正确的判断.只有这样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才有独立解决困难的能力.
2.2父母、亲友所带来的压力
不是所有的父母的支持都会起鼓励效果的,很多大学生的压力是来源于父母的.在我们小的时候父母就告诉我们,我们要好好学习,等长大了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于此同时,很多人的梦想也因此扼杀在摇篮中,他们被父母的期望所禁锢,而埋没了自身的天赋.有些父母会在无形中给孩子施加压力,比如:大多数的父母会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作比较,在比较中,压力也随之而来.还有一些家里的亲朋好友比较喜欢讨论谁家的孩子好,谁家的孩子不懂事,很多当代大学生都已经成为家中长辈用来比较的对象.这对孩子的心里势必会带来压力.虽说有压力才有动力,但是过度的压力会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的影响.
2.3同学关系
有些人认为同学关系不重要,在我看来,它是大学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一个只会学习的人,是成就不了大事业的,交朋友对一个人来说是很重要的,而有的人却不会交朋友.他们把自己禁锢在自己的圈子里,却失去了朋友的关心和快乐.这种心理是不健全的,正常的交友是正常生活的关键,我们应该懂得如何沟通,建立正确的交友方式,否则同学间的不愉快也是影响心理健康的关键问题.现今社会常出现交友不愉快而引起的犯罪现象,如果我们都懂得正常的沟通和化解问题,没有极端的心理现象,就不会发生大学生打架以及自杀的现象.
3篮球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如今,篮球运动已经成为一项热门的运动项目,广受人们的喜爱,尤其是大学生的喜爱.他没有性别的限制,每一位热爱它的都可以参加.通过研究表明,有规律的运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积极地作用.它可以缓解心的压力、给自己带来成就感;可以通过团队合作增强个人的集体荣誉感等.这些对大学生未来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以下就是篮球运动给大学生带来的积极影响.
3.1篮球运动可以锻炼大学生的意志
意志力是一种自我引导的精神力量,它是一种自我心理暗示.一个人的意志力是否强大取决于是否有一个强大的心理素质.在篮球场上的坚持是锻炼一个人意志的好机会,比赛中会面对很多困难,如:体力透支、受伤、比赛失败等问题,当面临这些问题时,心理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是放弃还是坚持完全取决于自己的意志力是否坚定.这些都要求每一位篮球运动员都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和不轻言放弃的意志,有了顽强的意志力和不言放弃的精神,我们就已经战胜了自己.所以说对于大学生来说,要战胜别人首先要战胜自己.
3.2篮球运动能够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对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自信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可.可是随着大学生不断地增多,竞争力也在不断增强,并且很多时候不是有能力就可以的,很多行业甚至还存在着潜规则.在家庭、学历和社会的压力下,很多大学生对自己不够自信,觉得自己没有实力去和别人竞争,有的甚至认为学的再好是没有用的,现在是一个拼爹的社会,这种不健康、不自信的心里完全可以摧毁一个人.篮球运动可以让大学生在球场上找回自己的优越感和集体荣誉感,从而强大自己的内心,让自己更加的自信.
3.3篮球运动能够培养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通过参加篮球运动,我们知道了团队合作才是篮球运动的主要精神.球场上,不只是一个人的努力就可以获胜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队友间的紧密配合才是取胜的关键.他让我们认识到,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团队的力量才是强大的,一个人的成功不算什么,整个团队的成就才算成功.这对每个人的集体荣誉感的培养有着积极地作用.
3.4篮球运动能够增强大学生的竞争意识
树立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并不是要把其他人都当做敌人,而是在强调一个人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否则就会被社会的潮流所淘汰.篮球运动在一定情况下是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竞争意识的.在篮球比赛中,对方团队就是我们的竞争对手,在球场上,他们就是我们的敌人,同时也是我们的老师,通过两队的较量,我们可以发现对方的优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这对以后工作的竞争也有很大的影响,一个人只有树立竞争意识,才会不断地充实自己,最后不仅战胜别人,还要战胜自己.当然,下了球场,我们就是友军,我们互相学习,互相进步,共同为我们的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
4措施和方法
随着人们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我们应该采取措施来解决和减少问题的产生.首先应鼓励大学生参加篮球活动,对优秀团队给予奖励,以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其次,学校应该经常组织类似的比赛活动,来提高竞争性,让每一位参赛队员充满激情和自信;最后学校应该对课程适当的调节,设立篮球社团,在不影响学生学习的情况下,增加对篮球知识的培训课,让学生充分了解到篮球给大学生身心带来的好处,从而积极地参与其中.
5结语
大学生是国家重点培养的对象,未来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不再局限于技术和能力的需求,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了一定的要求.然而篮球运动作为大多数人喜爱的运动,它不仅仅可以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还可以锻炼人的意志,让人们在球场上找回自信和快乐.篮球场就好比人生的战场,超强的意志力、灵敏的反应能力、熟练的技术和强烈团队精神是战争获得胜利的关键.所以这个特殊的战场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尝试王天云中学生物教学1995-02-20
2、重视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开展健康教育刻不容缓刘菊芳四川体育科学1995-03-30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二: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时,可将以上的方法作为理论层面的参考借鉴依据,但同时需要紧扣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基于本身教育实践,予以灵活地参考借鉴。
关键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
一、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
不同学生对待就业的态度,由于接受学校教育的程度,以及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往往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性。就目前高校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眼高收低,挑剔心理严重
高校学生受到所谓“毕业即失业”和“没房没车搞不定丈母娘”等不健康言论的误导,在刚踏入社会之际,幻想以最快的速度,争取高待遇和高薪酬。在选择工作时,以薪酬和待遇作为选择职业的权衡标准,而忽视了职业发展的前景。企业的招聘,除了对岗位学历标准有一定的要求,还要求应聘者具备一定工作经验,而高校学生刚刚步入社会,工作经验欠缺,加之挑剔心理严重,眼高手低的就业态度必然与企业的标准要求冲突。
2、心态不稳定,跳槽现象频繁
出于学生工作经验不够的缘由,学生刚开始参加工作时,企业提供给学生的职位、工资、待遇水平可能不是很高。某些心态不稳定的学生,认为跳槽至其他企业,同样能够在同等职位工作,并且工资和待遇水平相仿。对于企业而言,学生的频繁跳槽行为,无益于学生工作经验的增长,假若学生在工作一两年后,工作经验依然停留在毕业时的水平,必然成为社会淘汰的对象。
3、好吃懒做,毕业后啃老
“啃老”是针对青少年的一种社会现象,指的是青少年在具备参与工作能力后,不愿意参加工作,直接从父母手中索取生活的费用。毕业后的高校学生群体,也存在部分“啃老”的现象,尽管不是非常普遍,但依然有必要加以重视。
二、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基于高校学生就业层面的心理健康问题,可归纳为工作技能不合格、个人素质品行低下、就业观念不正确几点,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要围绕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立足自身”的心理教育
高校学生就业,是学生与就业单位之间的双向选择行为,学生对就业单位环境、工资、福利、劳动强度等提出要求的同时,就业单位要求学生的学历、成绩、技能、素质、道德等,与学生所提出的就业要求互相匹配。眼高手低。挑剔心理严重的学生,其就业心理最为关键的症结点,在于没有意识到就业双向选择的重要性,“一厢情愿”地认为就业单位有必要满足自己所提出的就业要求,而没有客观端正对自身学历、成绩、技能、素质、道德等条件的认识。笔者认为,高校围绕就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引导学生端正对就业“双向选择”的认识,让学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时,剖析自身的学历、成绩、技能、素质、道德等条件,检验是否与用人单位提出就业标准相匹配,如果低于用人单位的标准,则需要适当降低对就业单位环境、工资、福利、劳动强度等的要求,重点扭转学生一味追求“工作环境优越”、“工资高”、“福利待遇好”、“工作时间不长”等不健康的就业心理。
2、“脚踏实地”的心理教育
高校学生就业经验不足,在刚开始参加工作时,一般不能够马上“位居高位”,并获得可观的薪酬和福利,而需要学生从适合本身知识、经验、技能的工作开始入手,按部就班地做好本职工作,腾出供以就业单位考察本身能力和素质的时间,再争取晋升。针对高校学生就业时“心态不稳定,跳槽现象频繁”的问题,“按部就班”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求重点强调“脚踏实地”的重要性。那么,学校应该如何稳住学生的就业心态?笔者建议: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可邀请已经毕业,并在工作单位获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将就业稳定和就业成功捆绑在一起,为在校学生剖析“就业稳定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学校还需要搜索当今社会中由于心态不稳定,频繁跳槽后最终一事无成的就业案例,作为反面教材,向学生敲醒警钟,让学生能够在日后的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尽可能避免走“盲目奔波”的冤枉路。
3、“勤劳奋斗”的心理教育
很多学生从读书到毕业,家庭基本为其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经济支持,尤其是单身家庭,一般情况下父母仅要求儿女以读书为己任,没有提出任何额外要求。在相对安逸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中,学生往往缺乏“勤劳奋斗”的心理,没有提前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诸多企业在招聘毕业生时,通常会将“勤奋工作”作为筛选条件之一,因此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端正品行”、“吃苦耐劳”、“奋斗拼搏”等优秀品质,让这些优秀品质在学生心理扎根。笔者建议:在学生尚未踏入社会之前,学校应积极与相关企业联系,为企业在提供招聘实习生的在校平台,企业在为学生支付一定标准的薪酬后,根据学生在岗实习的实际情况,及时向学校汇报学生的实习成绩,譬如在职的工作态度、工作经验等,学生则根据学生实习的实际情况,作为衡量学生综合成绩的标准之一。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在潜意识中,逐渐适应真正的就业环境,而不至于在毕业之后,由于不适应工作环境,而选择逃避现实。总之,勤劳奋斗的健康心理,并非一朝一夕就能促成,需要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让学生具备独立的人格,方可避免“好吃懒做,毕业后啃老”的尴尬就业局面。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就目前高校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表现为“眼高收低,挑剔心理严重”、“心态不稳定,跳槽现象频繁”、“好吃懒做,毕业后啃老”等,针对该现状,文章提出了“立足自身”、“脚踏实地”、“勤劳奋斗”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时,可将以上的方法作为理论层面的参考借鉴依据,但同时需要紧扣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基于本身教育实践,予以灵活地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大学生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刘贤臣,唐茂芹,胡蕾,王爱祯,陈琨,赵贵芳山东精神医学1994-11-15
2、精神科医护人员与综合病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调查李瑞芹,龙瑞芳山东精神医学1996-05-15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