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心理健康论文>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论文范文

斯娃分享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概论论文,供大家参考。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论文篇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思考》

  摘要: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是小学阶段教育的重要任务。牡丹区第五小学针对因学生家庭经济收入偏低与文化生活贫乏、学生心理压力较大的情况,有针对性设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设置课程内容,构建特色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并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体制与机制,力图保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落实。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

  培养儿童健全人格,构建和谐的心灵,依据儿童的心理成长阶段的规律进行科学教学变得越发重要,因此,目前国家把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至课程的高度。但是,如何在小学阶段对儿童科学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每个学校不断思考的问题。牡丹区第五小学(以下简称第五小学)根据学校学生的特殊情况,构建了特色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现实诉求:现时代背景下学生健康发展需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时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黄金期,而在现实的生活与学习中,儿童在认知方式、思维发展、情绪调适以及社会交往等方面,都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甚至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在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更为巨大。这需要学校对儿童进行恰当的心理健康教育,因为在家庭之外,学校是对儿童发展影响最大的正式机构,它影响着儿童的社会性和情绪发展。因此,在小学阶段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育学生积极乐观的人格品质,是每所学校的重要工作。另外,第五小学处于城乡结合部,学生的家庭处境较为不利,学生身心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那么,学校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显得更为迫切。

  (一)儿童社会化需要积极品质教育

  儿童的社会化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儿童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的社会交往。然而,如今中国家庭几乎都是独生子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儿童社会化的正常发展,其中不容忽视的是所谓的“小大人”现象,儿童整天与父母或者爷爷奶奶为伴,封闭的环境里接触的都是大人。另外,儿童从电视、网络等媒体中获得的信息越来越多,头脑中充斥着许多与年龄不相称的的复杂内容,缺乏与同伴交往的社会技能,承受了很多这个年龄不该承受的心理压力,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正常的社会化发展,阻碍了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如智慧与知识、勇气、爱与人性、正义、节制、灵性与超越等,是儿童社会化顺利发展所必需的品质。只有他们积极的心理品质得到提升,才能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更好地适应社会。学校是儿童社会化的动因,除了传授知识,帮助儿童为日后的工作和经济独立做好准备外,还影响着儿童社会性和情绪发展,因此,学校就更应该重视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并加强儿童的积极品质教育,这既是现代社会发展对学校提出的使命,也是学校所必须要担负的责任。

  (二)学校学生发展特殊性更需要积极品质教育

  牡丹区第五小学位于城乡结合处,学校的小学生半数以上为农村学生,其中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和生活贫困家庭的学生约占学生家庭的百分之十五,且多数家庭父母双方文化程度较低,约百分之四十的学生家长仅有初中以下的文化水平。处在这种家庭条件的小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常常会遇到更多的挫折与困难。而且很多儿童的心理保健能力较差,表现得较为自卑。可见,相对于其他学校学生来说,牡丹区第五小学的学生发展状况更为复杂,总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部分学生存在较为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有些学生有自卑心理等;二是存在心理发展问题的学生,这类群体较多,如没有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或对学习缺乏兴趣的一类学生,相对于第一类学生而言,这类群体较多;三是其他发展较为良好,但仍需进行其他诸如乐观、积极向上等良好品质塑造的学生。

  (三)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需要把握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中小学的核心任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努力。在教师层面,如何激发儿童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就需要教师了解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状况与发展需求,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适合的教育。牡丹区第五小学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深切感受到学校以往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的诸多原因不是在于教师付出的努力少,而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没有把握好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致使教学内容高于或低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学生的接受能力不相符,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学校将对于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把握作为对教师的重要任务,学校试图通过全体教师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项工作,帮助教师更好地认识学生的发展状况,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同时,学生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的改进,有助于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而学生学习态度的改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需要学校进行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由此可见,提升教育质量,需要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途径来实现。

  二、理论支撑:积极心理学指导学校明确发展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积极心理学是于20世纪末产生于美国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心理学运动,其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赛利格曼(Seligmen)提出并倡导。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研究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与生活,如何使人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等方面的问题。[1]其作为心理学研究的新视角,将心理学研究从以往的仅仅关注心理疾病和障碍的研究,转向关注心理健康和良好心理状态方面的研究,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引了目标方向。

  (一)积极心理学的新鲜理念引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确立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使命不仅是治疗精神疾病,更重要的是培养人们积极的心理品质,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充实。这一观念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确立、内容设置、教材编写的重要指导思想。第五小学在早期也进行过心理健康教育,但主要是偏向问题取向的,针对心理障碍的个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牡丹区第五小学根据学校学生大致处于的三种心理发展状况,确立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目标: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潜能开发和心理素质培养的一级目标;针对普遍问题进行辅导,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二级目标;针对有心理障碍和疾病个体进行心理诊断和治疗的三级目标。最终的目标是培养全体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享受快乐的教育、快乐的生活。有了这一明确的教育目标,积极心理品质包含的内容必然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培养学生的品质内容有:培养学生对校园生活的适应力,提高学习兴趣、动机,使学生学会学习和生活;增强学生调控情绪、承受挫折、自主自强的能力;培养学生集体观念、良好的人际意识;培养开朗、乐观、合群、自立的个性品质;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与问题分析、解决能力。

  (二)积极心理学对教育对象的尊重引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选择

  心理健康教育从心理问题取向转向全面素质提升取向,必然带来教育内容、途径和教育形式的改变。问题取向引导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侧重于学生出现的一些具体心理问题,如意志力薄弱问题、人际关系问题、行为习惯问题等等,仅仅关注到了学生负面发展的方面。并且,问题取向下,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也是针对具体问题进行针对性处理,忽视了学生成长的潜能。在教学方式上往往也限于单调的说教。有了积极心理学的指引,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方式发生了变化。积极心理学关注到人身上积极的心理潜能,看到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而非像传统心理学那样,仅仅关注到个体身上的心理疾病与心理障碍。积极心理学相信,通过学生的积极、主动地建构,学生的潜能会得以发挥,健康品质得以形成。为此,积极心理学不把个体看作病态的、被动的、等待治疗的个体,而是主动建构、学习的个体。这样,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也不应是单一地灌输、说教,还要注意基于学生的学习基础与成长状况,教师进行积极地引导,帮助学生主动地建构认知,进而提升学生各方面的品质与能力。

  三、体系构建:大课程观引导学校形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家层面也在不断提出要求。但是,目前我国尚未设立明确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标准及其配套的评价体系,以致很多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处在一种边缘化、形式化的境地。不过,这也给很多小学带来了心理健康教育校本化探索的契机。第五小学利用这样的契机,结合学校自身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相对比较雄厚的条件,创造性地进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牡丹区第五小学认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广义的健康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而非仅仅限于狭义的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并且,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通过狭义的具体心理健康课程来实现,也需要通过其他学科课程教学,以及社团活动、学校文化等隐性课程的影响来实现。在这一观念指导下,学校构建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也是针对全体学生的,着眼于发展学生积极品质的。

  (一)设置全校学生必修的特色心理健康课程

  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积极学习、乐观生活的重要载体。新世纪以来我国确立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赋予了地方、学校的课程建设自主权,牡丹区第五小学积极利用课程开发自主权,把学校的《思想品德》课程与校本特色选修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形成了面向不同年级不同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每班学生间周1课时,教师为专职的心理教师,并且具有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或“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员”资格,保障了该课程教学的科学性、专业性。另外,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面临的问题也不相同,学校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常见心理问题,灵活设计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这些特色化、针对性的教育内容体现在学校的校本教材上,有:《红星照我心》、《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活动辅导设计》、《适合小学生心理的学习策略》、《心灵语》等。除了间周1节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外,牡丹区第五小学积极利用隐形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在每学期开学之初都会设计好本学期本学年不同年级的德育主题月系列活动。每月一个大主题,大主题下又分列4个小主题。

  (二)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渗透性,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之中。小学是人格塑造的重要时期,其中情感意志培养非常关键。在各科教学中,要求老师把对学生的关爱注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从多方面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映,使学生从教师的鼓励中体验快乐、树立自信、走向成功,使学习过程变成快乐的发现之旅,从而达到寓教于乐、乐中求美、美中育人的目的。如语文、思品课可以陶冶学生的心灵,塑造高贵优雅的品质;数学、科学可以进行科学思维的训练,培养严谨的思维逻辑;美术、音乐可利用特有的旋律、线条、色彩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体育课可锻炼学生的坚强意志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培养学生竞争、拼搏、进取的精神。另外,在学科教学中,学校也注重利用案例中的榜样教育,达到对学生品质教育的作用。一方面注重教材中榜样人物教育,利用书本中的榜样人物对学生进行即时教育。另一方面,用各种发生在学生身上或身边的事,设置教育情境,让学生自己进行分析或互相进行讨论,通过借助分析榜样人物的成功经验对学生进行正向强化,使其内化成学生自身的积极心理品质,并落实到行动中去。

  (三)开展团体辅导和个体咨询相结合的灵活辅导

  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共同性和差异性特征,第五小学采用团体辅导和个体咨询相结合的方式,对第五小学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了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水平,修建了高标准的个体咨询室、团体活动室和心理拓展室,并且配备师德高尚,具有心理学专业知识的教师从事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对学生共同面临的成长问题进行团体辅导,从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如专门针对低年级小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团体教育,以及专门针对高年级小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另外,即使在同一年级,不同学生遇到的问题也可能是不同的,学校采用差异式教育的方式,对特殊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心理健康教育的场所也会随着教育的对象与内容不同而在不同的场合进行。

  (四)文化建设中弥散心理健康教育元素

  牡丹区第五小学注重发挥校园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在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既重视“硬环境”———学校物质设施方面的建设,也重视学校“软环境”———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方面的创造。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学校注重学生舒适环境的创设,尽力给孩子提供一种人性化的快乐学习的空间。橱窗、黑板报、走廊、校报、校刊等,以及开设的具有特色的心育专栏,都成为学生随时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园地。在精神文化方面,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大教育,一种每位老师都参与的教育,并且学校注重强化在校老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帮助教师形成心理健康教育无处不在的观念。教师间、学生间形成一种健康向上的校园精神。另外,在校风、班风建设上,学校工作者都用心地将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与内容渗透进来,起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功效。制度文化方面,一方面,学校注重平等、民主、合作的师师关系、师生关系的创建;另一方面,学校制订一系列活动方案从制度层面保障教师积极健康心理的形成,只有教师的心理是积极的,乐观向上的,他才能给学生带来明亮的、快乐的教育。牡丹区第五小学也重视学校行为文化的建设。活动是心理健康教育最好的载体。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周一升旗、阳光体育活动、慈善一日捐、义卖义捐活动、寻找最美少年活动等,寓心理健康教育于这些活动中,引导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提高认知水平,同时学会团结协作,从而健康成长。其中阳光体育活动方面,每天让学生上好三操———广播操、武术操和心理健康教育手语操。广播体操的欢快、家乡武术操的铿锵和心理健康手语操的舒缓让孩子们的身心得到了锻炼,性情得到了陶冶,并感悟到人生哲理的启迪。而且,学校有组织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拓宽了学生的视野,磨砺了学生的意志。社团是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自信、从容面对未来的理想场所,因此,学校依据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参与自己感兴趣的社团,如军鼓队、舞蹈团等,这些社团活动促进了儿童个性心理的发展,也提升了儿童的艺术鉴赏力。

  四、机制保障:构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实施的保障机制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除了有一套较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外,也需要创设保障其有效落实的制度体系。牡丹区第五小学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建设专业化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

  专业化的心理教师队伍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专业性的有力保障。为了建设一支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学校着力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为防止心理教师在学校的边缘化存在,学校从制度上来努力保障心理教师的地位。学校专设心理教师岗位,职称评定也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其次,学校以日常教学中遇到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为素材,利用课题研究为载体,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通过课题研究,提升教师的教育素质,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这一课程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常规化。最后,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因此,培养一支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专业的心理辅导技能和心理训练方法的教师队伍,是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这一课程顺利实施至关重要的环节。对此,学校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学科教师以及学校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系统的培训,培训方式较为多样。目前,学校拥有了一支比较规范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二)建立科学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与督导制度

  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各地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多由中小学自行探索。为了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性、科学性与有效性,牡丹区第五小学基于多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经验,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室,负责组织、指导与监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的确定、教材的编写、课程的实施与评价。课程研究室以文本的形式,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并且学校基于实际情况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课程标准设置,各年级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标准设置,以及校本教材内容的编写,任课教师教案的设计等方面进行了专业化要求。另外,为了检查与督促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进行,学校独立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室之外成立心理健康教育督导小组,隶属于学校政教处,以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进行有效地监督与评价,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营造“学校—家庭—社会”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大环境

  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不是学校单方面工作所能实现的,它需要学校、家庭、社区的共同努力。牡丹区第五小学针对学生家长文化落后、教育意识淡薄等现实,注重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渠道的疏通,邀请学生家长到校听课、座谈,增强家庭教育意识,提高家长心理素质,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建立校内外一体化网络,形成家庭、学校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局面。除了调动家长的力量,牡丹区第五小学积极利用社会资源,不定期地邀请知名专家、社区的一些专家到学校做专题报告。这些社会力量的参与,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注入新的血液,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1]石国兴.建构主义视野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6,(5):60-61.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论文范文二:《医德教育引领心理健康教育开展》

  摘要:学校心理辅导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医德认识、陶冶医德情感、锻炼医德意志、确立医德信念、养成医德行为和习惯,逐步形成以医德教育为导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特色。

  关键词:医德教育;心理健康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坚持以医德教育为导向,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抓手,以健全人格为主线,紧密结合医学专科生的心理特点和职业特点,在“以德为首、医德为魂、德术双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有力、有效、有特色地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逐步形成以医德教育为导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特色。2015年,学校荣获第三批“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试点单位”。立足适应性心理辅导,夯实医德教育载体学校心理辅导工作,坚持以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度出发,以医德教育为导向,以心理健康辅导活动为载体,关注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医德认识,铸造学生灵魂。从生源上看,学校学生比本科院校学生有更多的学习困难学生、单亲家庭学生、留守学生、问题行为学生、残疾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并存有较多的心理问题和人格缺陷。针对生源特点,开展了一系列心理辅导工作。新生报到时,家长需要填写“新生家长期望调查问卷”,辅导员建立“特别关注学生信息档案”,心理咨询中心进行新生心理测评建档(对学生的健康档案实行动态管理)。为提高新生适应能力,避免他们在面对新环境、新生活、新的学习特点时,出现孤独、恐慌、焦虑、失落、自卑以及恋家等情绪,在新生入学初,学校开放了医学博物馆、医德馆、人体生命馆和校史馆,让新生参观学习。开展系列心理讲座、主题班会、学生讲师团活动,从专业思想教育等方面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使医德原则、规范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品质,提高他们的医德认识,铸造学生灵魂。

  关爱残疾学生,锻炼医德意志。学校残疾学生较多,为了帮助他们适应校园生活,避免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挫折,拟定专门方案,进行特殊服务。逐步培养他们的决断能力和克服困难障碍的毅力,锻炼医德意志。学校通过凑钱、信任圈、同舟共济等趣味活动,增加团体成员凝聚力和信任感,在真诚、友善的氛围中组织他们观看残障人士励志的影片,鼓励每人讲自己励志小故事,相互学习、互相激励。克服就业压力,培养敬业精神。学校为了帮助学生迎接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新挑战,尽快适应就业竞争,在心理辅导工作中贯穿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和服务意识教育。开展团体辅导,如“量体裁衣衣更美”“目标与人生”;举办“奉献、敬业、服务”座谈会,如“校长和我谈奉献”“面对就业压力师生座谈会”“职业生涯与服务意识”“职业角色与敬业”等。这些心理辅导使他们能够客观、全面评价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能力、价值观。通过职业分析、社会分析,学校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就业观,建立起“合适就业观”“阶段就业观”以及“基层就业观”,明确成为一名为病人信任的最美医生的决心,树立对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态度和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意识,进而战胜就业畏惧心理,避免产生自卑、恐惧、焦虑、急躁等心理。着力发展性心理辅导,增强医德教育辐射力建设校园文化,陶冶医德情感。学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多举办丰富多彩、情趣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

  如‘“心理剧比赛”“校园文化艺术节”“心理运动会”“心理健康演讲比赛”“心理沙龙”“心理卫生服务”(心理社团社会实践志愿者到老年院、儿童福利院、社区、进行心理健康宣传与服务)以及“读书心得交流会”等活动。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宣泄的良好场所,消除了他们的孤独感、失落感,有助于培养大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医德情绪,使他们深化自我认识,更好地了解别人、理解他人、认识社会、开发潜能,充分发展个性和健全人格,从而提高自身的道德境界,增强集体主义意识,由此达到自助、助人目的。学校以“以德为首、医德为魂、德术双馨”的育人理念为核心,充分利用医学资源,为学生量身定做活动项目。在安全、温暖的交流空间,由教师带领组员完成项目、分享感受、交流观点,营造一个分享平台,让参与者在与其他队员的相处、沟通中找到自我成长的方向。学校的典型活动有“唤醒美训练营”“珍爱生命训练营”。

  “唤醒美训练营”由学习美、创造美、展现美三组活动组成,该活动引导学生对自己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知,克服成长中的障碍,消除自卑心理,巩固专业思想,唤起道德责任感,从而确立医德信念。“珍爱生命训练营”由生命起点、生命职点、生命喜点和生命终点四部分活动组成。这些活动让学生认识到,爱情不是大学时代的必需品,要树立远大理想,充填自己的抱负,扎扎实实地过一场真切而奋进的大学生活。重视二级辅导,养成医德习惯。学校充分发挥各系二级心理辅导室的作用,实施以科研指导育人工作的方略,使医德教育达到全、深、细、实的效果。针对学生心理特点,开展“心理辅导阳光工程”,如“我是谁”“优点,轰炸”“我爱我自己”“至少还有我”等活动,帮助自卑、孤独学生重拾自信,回归群体;实施营养计划,通过“敬畏生命”“仁心仁术”等各项教育实践活动,陶冶学生情感,激发学习兴趣,强化专业认知,树立职业光荣感;实施温暖计划建立医德信念,开展“感恩的心”“寸草报得三春晖”“拨开心头的乌云”等活动,启动贫困生帮扶工程,帮助学生度过“寒冬”;实施挑战计划,建立医德意志,为不敢面对挫折、逃避现实的学生,进行自我意识教育,帮助他们锻炼意志,提高勇气,积极面对,迎接挑战;实施成长计划,养成医德行为和习惯,帮助学生认识人生的目的和意义,构建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帮助失去梦想的学生重新扬起理想的风帆。各系二级心理辅导室的科学研究,异彩纷呈。临床医学系有“洋洋聊吧辅导室”;康复系有“沐灵苑辅导室”;药学系有“蓝色小屋辅导室”;检验系有“阳光小筑辅导室”“贫困生温心工程”;护理系有“助梦乐园辅导室”,并申请了《从心理需求角度培育大学生人生观的探究》课题。

  学校心理辅导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医德认识、陶冶医德情感、锻炼医德意志、确立医德信念、养成医德行为和习惯,逐步形成以医德教育为导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特色。医德教育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在帮助医学专科生健全人格、立德成才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学校先后培育出了身残志坚荣获“全国最美乡村医生”的马云飞,扎根基层服务百姓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李武强,以及优秀援疆志愿者张体鹏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

  参考文献

  1、护理工作应激与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逄冰洁,张曼玲,江志君,李秋杰,隋淑杰,王秀菊中华护理杂志1998-08-05

  2、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模式探析陈旭,张大均教育研究2002-01-17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论文篇三:《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其社会各领域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严峻,这也导致大学生所面临的学习、就业和生活压力也愈来愈大。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诸多不良心理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这不仅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造成极大的危害,严重的还会导致大学生犯罪或自杀,给社会安定和谐也造成一定的影响。大学生心理教育已经成为当前各大高校急需重视和解决的课题之一。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心理健康的概述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均开展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但由于基本属于辅修课,且课堂管理和考核测评不严格,导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往往存在“考勤差、分数高、效果低”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浮于表面,不能真正发挥其教育培养作用。同时,大部分思政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往往只是依据教材内容进行讲授和考试,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重视不足,在课堂教学以及课后交流中基本不涉及,导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此外,部分高校虽然设立了心理咨询室,但由于大部分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识不足,仍存在偏见,不好意思去心理咨询室,使得心理咨询室的实际利用率极低,无法发挥它的真正作用。而科系辅导员虽同学生的交流频繁,但由于缺乏专业的心理知识,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安抚和疏导时的效果不理想,这些都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偏低。

  2.大学生当前心理的主要特点

  2.1崇尚公平自由,且竞争意识较强。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基本为90后,这些学生自小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其竞争意识较强,也愿意通过竞争方式施展才华、取得胜利。同时,他们对竞选、评优以及生活中各方面的公平、自由也更加的向往和渴望。

  2.2渴望独立,但对师长的依赖依然较强。大学生进入高校后,由于大部分离家较远,家长约束管教放松,使得他们的独立意识增强,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都更加渴望独立。但由于长期习惯以及实际生活的限制,导致大学生对家长和教师的依赖仍然较强。

  2.3情绪波动强,易冲动。大学生由于受年龄及社会阅历的影响,其心志尚未完全稳定,遇事容易冲动,在面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或自身较大问题时,容易感情用事,缺乏理性思考和判断,从而往往做出一些不理智的傻事来。

  2.4热爱交往,但技巧不足。大学生在面对同学、教师以及社会其他人群时,往往具有强烈的交流沟通需求,渴望同他人进行心灵沟通和相互帮助。但由于自我意识和少年心性等较强,在实际交流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沟通技巧,导致交往效果往往事倍功半,有些甚至起到反效果。

  2.5好高骛远现象严重。大部分大学生在入校时均存在或多或少的“骄子”心态,对未来生活学习的期望值极高。但由于对自身能力认识不足,且全国各地的教育、经济水平差异较大,部分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无法应付实际需要,从而造成好高骛远问题频发。

  3.心理健康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同思想政治教育一直都具有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关系。两者在教育目标上存在统一性,都是为了更好的提高大学生思想心理素质,保证大学生的健康良性成长。在教育内容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也存在密切的渗透性,尤其是在道德教育、思想观念、政治态度等方面更是存在相关辅助、相关促进的关系。再加上当前我国社会形势的影响,导致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存在较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因此,需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积极推行心理健康教育。

  二、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1.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

  各大高校要关注和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讲座、会议等充分学习和认识心理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同时,各大高校还要在全校师生中开展宣传教育,纠正和转变他们对心理教育、心理咨询等的错误认识,树立和巩固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从而有助于更好的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优化和创新心理教育教学方式

  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要结合当前社会发展形势和大学生实际心理情况,对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积极、科学、合理的优化和创新,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实效性,并针对本校大学生的具体心理问题和缺陷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疏导,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加贴近和满足学生实际需求,增强心理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更好的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

  3.积极开展新型心理咨询活动

  各大高校要结合当前社会发展新形势、新科技,积极开展具有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新型心理咨询活动。例如,通过网络预约、网络信箱、聊天室、社交信息平台等方式,为大学生提供更加简单、快捷、私密的心理咨询服务,这不仅满足了大学生对隐私的需求,也提高了学生对心理咨询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真正发挥心理咨询在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是社会时代发展和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客观需求和必然趋势,因此,各大高校要积极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改变观念、优化方法、革新制度等渠道,积极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进而更好的提高其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和效果。


猜你喜欢:

1.心理健康教育的心得体会1500字

2.大学生心理健康参考论文800字

3.大学大一心理健康课论文3000字

4.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结业论文1500字

5.大学心理健康课结课论文2000字

    1239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