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心理健康论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精选

坚烘分享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是学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严格遵守的各项准则和规范,是心理健康教育能否顺利开展并且取得效果的关键。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精选,希望大家喜欢!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精选篇一

  《重视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我们必须全面地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4个方面的素质,以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教育目的。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实施心理素质教育尤为重要,也有更为广阔的天地。

  【关键词】职业教育;心理素质;对策研究

  我们中等职业教育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要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就必须面向学生的一切。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文化知识、技术、技能方面的素质培养,也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意志品质、适应能力、创造能力的素质培养。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为别人服务的道德品质,那么他科学文化知识素质再高也是毫无意义的。为此只有加强心理素质教育,中职学生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大战中凸现优势,才能在工作中脱颖而出,中职学校的发展才能形成良性循环,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

  1 学习类问题

  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中职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而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原因有:

  1.1 学习目标不够明确

  中职学生普遍认为理论课学不学都行,只要动手能力强就可以了。因而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只求能够过得去,甚至是得过且过,不懂得理论指导实践的真正含义。

  1.2 学习动机层次不高

  中职学生对学习的认知内驱力不足,对学习提不起内在的兴趣,学习的实用化倾向十分明显,过分追求学习上的急功近利和“短平快”,对学习文化基础课和思想品德课很不情愿,觉得学了将来没有用等于在浪费时间,还不如不学。

  1.3 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良

  中职学生大部分在初中阶段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知道怎样学习才更科学、更有效,没有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因为不会学所以学不好,学不好就不愿意学,最后就发展到了厌学、逃学。

  1.4 学习的认知能力水平较低

  相当一部分中职学生对学习过程、学习活动和自己的学习习惯缺少必要的反思自省意识,不懂的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不懂的如何进行学习成败上的合理归因。

  1.5 学习焦虑现象比较普遍。

  在家中瞒着父母,在学校应付老师,对学习有着一种“剪不断、理还乱”,摆脱不掉的心理压力。对考试或某些学科、课程的学习存在比较严重的恐惧心理,有明显的厌学情绪和行为。另外,不当的教育方法,例如教学方法不灵活,带有惩罚性,也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种种问题。

  2 人际关系问题

  2.1 与教师的关系问题

  其主要问题是由于初中,一些学生经常会被老师忽视、排斥、指责,因此,他们对职业学校的老师自然会有一种条件反射式疏离感或压抑感,担心老师会向家长告状,怀疑老师会与自己有意过不去,想与老师亲近但又怕受到冷落。一旦老师在处理或对待与自己相关的事情不够恰当时,便会产生强烈的不满或偏见,形成对立情绪,出现逆反行为,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特别是生活上的关心,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失望。这种情况下,学生有一种压抑感,自卑心理加大,消极情绪产生,师生关系日趋紧张,不利于学校的学生管理。

  2.2 同学间的关系问题

  中职学生除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级、同学们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想恢复与同学的关系,而又不知该怎样去做。

  2.3 与父母的关系问题

  在现代社会转型期,“代沟”、“代差”问题更为明显和突出。不少职校生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交流比较困难,经常埋怨父母,轻视父母的存在和价值,与父母的矛盾冲突不断,甚至可能产生严重的行为冲突。有的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沟通,也是造成孩子孤僻、专横性格的又一个原因。

  2.4 情感问题

  随着性意识的觉醒,中职学生已经逐步度过了异性疏远期,而走进了异性接近期。他们渴望与异性多接触交往,和异性谈话交流会觉得十分高兴,和异性在一起活动感到特别兴奋、愉快。他们渴望有能够亲近的异性朋友,希望建立良好的异性交往关系。由于情感的冲动性,不少中职学生分不清友谊和爱情的界限,不能理智对待自己朦胧的情愫,过早地追求所谓的爱情,因而中职学生早恋现象比较普遍,由此而引发的中职学生品德心理问题和性行为过错等违纪现象比较多见。这些都会对他们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影响。

  3 挫折适应问题

  面对当今社会的文凭歧视和社会偏见,以及劳动力市场上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职学生群体普遍感到巨大的压力和精神伤害,对生活逆境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清楚如何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些中职学生稍遇挫折,就受不了,产生“还不如死了为好”的厌世心理。出去、打架、斗殴、自残、轻生等现象在职业学校并不少见,这也说明中职学生应对挫折的能力比较薄弱。学生的挫折是多方面的,有学习方面的、人际关系方面的、情感方面的,兴趣和愿望方面的以及自尊心等方面的。其原因有客观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人主观因素。面对挫折造成的困难与痛苦,中专学生们的反应方式有两类:消极的反应与积极的反应。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状态即使有所改变,其行为却仍以习惯化的适应方式如影随形地出现。于是,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也就转化为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健康问题了。

  要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我认为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创造一种气氛,注重情感效应。2.注重德育渗透,培养良好的思想素质。3.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的智能素质。4.开展多样活动,挖掘各种潜在素质5.消除各种压力,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总之,对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的一个方面。会受到学生、老师、家长欢迎的,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这对培养21世纪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精选

2756545